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351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351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命令尉迟恭所领的羽林军将士做好回京的准备,同时令李世绩、李道宗所领一部,也准备回内地,而李业诩、苏定芳、执失思力、牛进达等人,则被令作好平壤周边及一些重要城池的防卫工作。
这样的安排让众臣们都知道了,谁将留在这里,谁将随皇帝归去。

贞观十九年九月中,李世民在平壤发布诏命,除高丽国,在原百济、高丽地设安东大都护府,安东大都护府下设两个大都督府,分别为熊津大都督府和安东大都督府,两个大都督府所辖之地为原来的百济、高丽地。
安东大都护府治所暂设在平壤,熊津大都督府治所在熊津城,安东大都督府治所在辽州。
诏命中以李业诩为安东抚慰使并领安东大都护府大都护,总理安东大都护府事务,苏定芳为检校大都护,协助李业诩处理安东大都护府境内的事务,水师将军郑仁泰为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兼熊津大都督,扶余隆为副大都督;右卫大将军牛进达为副大都护兼安东大都督,高男福为副大都督。
在安东大都督府下设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分别由左黑达、程名振、薛仁贵、僧信诚等人任都督,原高丽国内一些酋长及有功者授以刺史、令等职;熊津大都督府下设五个都督府、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除都督外,各州县的官吏大部都是以原来的官员留任。
李世民同时下诏委以金春秋为左领军卫将军、金庾信为右领军卫将军、阏川为右监门卫将军,俱随李世民回长安任职。
尔后李世民又发布诏命,组建东夷道行军部,以李业诩兼领东夷道行军大总管职,节度众军,以郑仁泰、金胜曼为副大总管,李业嗣、程处默、尉迟宝琳等为分总管,将在明年伐倭国。
李世民同时传诏令与倭王孝德,令其除“天皇”号,行大唐年号,并向我大唐称臣纳贡,同时令倭国赔偿大唐因倭国助百济攻击我大军遭受的损失,让倭王孝德亲自到长安来请罪,若不尊令,我大军将伐倭国…
李世民如此快速发下达了多份诏命,让随征的官员及将领们都很是吃惊。
要知道如今高丽境内还没最终平定,一些城池还没被我大军控制,北面曾协同高丽抗击我大唐军队的靺鞨势力还不小,讨伐与否还未最终决定,皇帝就宣布组建了安东大都护府,并马上任命了所有的官员,虽然说皇帝在事前与许多人进行了商议,但各人所提的意见却大相径庭,一些人甚至还是建议复高丽、百济国,以羁縻治之。
但如今,李世民却并没有采取大多数人的意见,也没再进行集体的商议,即下了诏令,皇帝如此的强势太出乎朝臣们的意外了,但这样的决定,没有人敢去反驳。
在各项诏命颁布后,李世民也即宣布皇帝御驾将回长安。
这一命令又让很多人吃惊,皇帝如此快做出决定,准备回京,肯定是朝中重要的事牵挂着他,急需回去处理。
那到底是何事?有关太子的?或者是关系到被看押在辽东的长孙无忌、张亮、许敬宗等人?
除了皇帝没有人明白,李业诩也不知道。
只是李业诩并没有如其他人那般震惊,李世民早些日子已经和他说过此事了,李业诩想着的是李世民不抓紧时间回长安的话,那就要待来年了,好几个月时间呆在平壤,想必李世民也不乐意,从长安出来快一年了,多年安逸生活过下来的李世民,有可能已经厌烦了这种出征的艰苦日子,想尽快回到长安去享受一下,同时将长孙无忌、张亮等人的事处置好,以免引起朝中混乱。
在诸多大臣们对以李业诩为安东大都护,苏定芳为检校大都护这样的命令也不解的同时,李业诩却一下子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那就是战事结束后,苏定芳将正式行安东大都护职,而自己将率军回京。
李业诩觉得皇帝如此做,目的可能有好几个,一则在出征倭国结束后,马上让自己回京,这样可免去拥兵自重的担忧,二则让自己属下的主要将领都在外任职,使得自己能号令的将领少去很多,在京中的影响力也少去一些,却了这些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目的,李业诩一下子想不出来。
只有一点让李业诩意外的是,皇帝除了将新罗国内三大权臣委在各卫将军职,并令他们到长安任职外,并没对新罗事务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决定,新罗王金胜曼也没有什么授封,这和他与李世民商议时候李世民的态度不相符啊…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些暧昧
平壤被攻占,处于内城的王宫并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保存完好。
李世民进城后,就住在原高丽王宫内,将王宫作为他的行宫。
新设的安东大都护府府衙也设在王宫,都护府的大小官员暂时在王宫外园值守,这样军中大小事务李世民都可以关注到,皇帝的命令李业诩等属下将领也可在第一时间内收到。
李世绩、李道宗、尉迟恭等人已经忙着在为皇帝回京做准备了,李世民准备在平壤休整半个月左右后,即起驾回京,争取在过年前回到长安。
此时季节已经是仲秋,天气也开始转凉,呆在平壤城里早晚都已经有了凉意,更北的辽东一带,天气会是更加的凉了。还好这一节季节降水少,使得让人感觉并不太冷,也因为长久没下雨,路上都是干的,利于回程大军的行进。若不趁如今天气好时回程,再迟一些时候,大军就只得在寒冷的冬日里行进了,那样困难就会多很多。
在其他人准备皇帝的归程时,总理安东事务的李业诩,却不停地忙碌着,派出人员将命令送到安东大都护府属下的各地,让那些还没归附的城池地都向我大唐归降,也同时令属下的军队准备攻击那些还没向我大唐归降的城池。李业诩也是希望在天寒前能结束原高丽与百济境内的战事,逐步施行皇帝颁布的新政,以陆续到来的汉人官员与原高丽、百济的官员相互协同,治理安东境内诸地。
在皇帝启程前,安东大都护府境内大小事务都是需要皇帝裁定,皇帝走后,李业诩将有权处置安东境内所有事务,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李业诩的职权比原来高丽王、百济王相加的还要大,这也是各大都护府大都护在战时和战后都具有的职权。
但李业诩知道,这几时暂时的,在他率军出征倭国时,没有被委以行军总管职的苏定芳将行安东大都护职,安东大都护府境内事务都交由苏定芳负责。

这天已经深夜了,李业诩在王宫内与李世民及其他诸将一道商议了老半天事情出来,回到自己所住之处,准备休息。
安东大都护府新建,事务太多,虽然大多事务苏定芳都会处理去,但李业诩这个总理境内事务的最高长官,诸事也都要关注,并要向皇帝汇报。李世民将启程回长安,也常把李业诩拉去,聊一些事儿,无论大小事,还是私下的事,都会说起,但说得最多的,还是新罗的事,李世民甚至暗示李业诩,要他不择手段,让金胜曼自请除国,以最简单、代价最小的方法征服新罗。
李世民说要不择手段搞定金胜曼的话时,脸上还是一副猥琐的表情,让李业诩觉得,皇帝甚至都允许他霸王硬上弓,将金胜曼人弄到手,通过这样的手段搞定金胜曼。
这让李业诩大惑不解,不知道皇帝到底有没有召见金胜曼过,若是聊事过又说了些什么,许了什么条件,金胜曼又是什么态度,但皇帝这些东西都不说,也没明确的表示,让李业诩琢磨了半天,也不得其解。
这样的日子可是过得很累的,李业诩回到自己的房内,吩咐亲卫没有大事不要来打扰,自个除去一身的铠甲,连里面的衣服没脱,倒头就躺在榻上,梳洗都懒了,准备睡觉。
哪知正迷糊间,亲卫头子李成却小跑着进来。
李成走到已经听到动静,翻身坐起来的李业诩面前,小声地报告道:“大帅,外面新罗王求见…”
“新罗王?”李业诩打了个激灵,这位已经好几天没见过的新罗女王,有什么事要来和自己说?
李业诩知道金胜曼此时来,应该有什么事儿说的。
只是这金胜曼来找自己,为何要在这夜半时分,刚刚还在和李世民说着过这个女王,想着皇帝说话间的那一副嘴脸,若是让李世民知道这事,少不了又要八卦一番,但人家已经在门外了,不见又不好,只得令李万让金胜曼进来,自己站起身迎出外屋去。
一身平时装束的金胜曼跟着李成后面走了进来,几名侍女留在了门外。
“李大都护,本王此时来访,打扰了大都护休息,还请见谅!”金胜曼施了一礼道,神色有些不自然地瞄了瞄李业诩。
“呵呵,新罗王来访,本帅可是非常的欢迎!”李业诩有些干巴巴地说道,退站到一边,作了个请的手势,“请里面坐吧!”
金胜曼随着李业诩的手势进了屋,李成退了出去,将门带上。
李业诩在金胜曼身后,也是仔细地看了看这个漂亮女人今日的装束。金胜曼还是一身白色的裙装,但灯光昏暗,看不清质地。让李业诩可惜的是,天气已经转凉了,金胜曼身上穿着也多了,衣物也是那种比较厚实的材料所制,把身姿都遮掉了,身上的凹凸感也少了一些,让李业诩少了些眼福,微微的有些失望。
战争时候长久不接触女人,天天看到的都是些男子,军中将士看到女人都会眼光发直,李业诩虽然好一些,但看到女人还是会有不一般的感觉,更不要说金胜曼如此美丽的女子。李业诩自觉也是凡夫俗子一个,而且还是那种比较好色的男人,在夜间,面对金胜曼这样绝色的女子,心里也不经意间翻腾起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
金胜曼似乎也感觉到了李业诩的注视,脸都有些微微的泛红,走路的姿势也有些走样了,所幸从进门到入座只是一小段的路,金胜曼尴尬的感觉随着坐正身子也消除了一些。
战时比不得平时,没有好茶好东西招待,李成进来,送上一点吃喝的东西,也就退了出去。
门又关上,与外面相隔了,屋内只有孤男寡女,李业诩无形中有了些暧昧的感觉。
“大都护,此次皇帝委以金春秋等人职务,并令他们到长安任职,本王想问的是,这是否是大都护的主意?”出乎李业诩的意外,金胜曼却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口相问。
“新罗王你说呢?”面对金胜曼如此的问话,李业诩还是露出了微笑,看着金胜曼道,“皇上做出决定自有他的道理,作为臣子的只是执行即可!”
“本王知道大都护这是为我作的考虑,只是为何让阏川上大等也到长安去?”金胜曼不解。
“新罗王觉得呢?只把阏川留在金城合适吗?”李业诩反问金胜曼道。
“这…我也不知,!”金胜曼似有些恼怒!
几位有威望的大臣都被皇帝召到长安去了,新罗国内已经失去了中坚力量,金胜曼虽然是个匆忙间被推上位的王,但也不希望新罗国内出现混乱,她也看得出来大唐已经针对新罗做出了实质性的举动,这让作为新罗王的金胜曼心里挺不是味儿,只是身在平壤的她却无力做出什么应对的措施。
金胜曼叹了一口气,在李业诩没有回话前继续说道:“皇上曾召本王商议一些事儿,大都护可否知道是些什么事?”
“哦!?”李业诩听了一愣,李世民果真召金胜曼密议过什么事,只是不知道李世民对金胜曼都说了些什么,有没有进行威吓,但金胜曼不说,他也不好问,只得说道,“皇上与新罗王商议了何事,本帅可是不敢打听!”
金胜曼一眼妙眼盯着李业诩看了一会,只把李业诩看得有些异样,正想开口转移话题时,却听金胜曼微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皇上想让本王也去长安!”
“新罗王不是挺想去长安的吗?那正好可以随皇上的御驾一道去长安!”李业诩对李世民所做的很是吃惊,把新罗国内的三大人物都弄到长安去了,再劝金胜曼也去长安,那新罗国内不是没有人掌朝政了吗?
“皇上是希望本王能助你一道平了倭国后,再随你到长安去!”金胜曼眼中露出一些异样的神色,矛盾的心理都浮现在脸上。
听金胜曼如此说,李业诩有些知道皇帝如此做的用意,也明白皇帝如何一番心思了,但却装作不知其中意思的样子,再次微笑地看着金胜曼:“有新罗王鼎力相助,那平定倭国定是容易的事!只是出征倭国,又要渡海,不知道新罗王是否适应了船上的生活?”
见李业诩如此说,金胜曼微微的有些失望,看着李业诩道:“你…没想过其中什么事儿吗?”说着低下头去,似在做什么决定。
“本帅不敢推测圣意,皇上有令,本帅只有尊从的份!”金胜曼如此说,李业诩哪能还不知道皇帝对金胜曼许诺了什么,只是他想不明白,金胜曼真的就头脑如此简单,上了李世民的套?
见李业诩如此说,金胜曼更是失望,眼睛有些失神地望着前方,不说话,一些决定太难下了。
看到金胜曼如此,李业诩却是心中大乐,也很快地转变了心思,用轻松的语调说道:“皇上有令,让本帅护着新罗王返回金城,我们这次不需要那么急速行进了,本帅还希望能好好地看一下新罗境内的美丽风光,还希望新罗王能给本帅指点一二,到了金城,新罗王就是主,还望能尽些地主之谊,好好地招待一下本帅…”
一些事如果要发生,那就顺其自然吧!!
听李业诩如此说,金胜曼有些落寂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喜色,连说话的语调也变了:“那是一定的,若你有闲,我可以陪着你好好看看新罗的风光,还有金城的胜境,想必你一定会喜欢的…”
“那自是好,只是这一路行去,都是陆路行进,难免会受颠簸之累,不知新罗王身子可吃得消?”
“有大都护照应着,我一定吃得消的…”金胜曼有些扭捏地说道。
“嗯,那就好…”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帝御驾回京
在攻取了平壤后,按皇帝的诏令将率部留驻在安东大都督境内并领安东大都督职的牛进达,已经率一部将士率先从平壤出发,准备攻击那些在皇帝的诏令及安东大都护的命令送出后,还拒不归降的高丽城池。
虽然平壤被攻取,原高丽境内的大部城池也都已经向我大唐请降,但也有不少地方的官吏守将还在观望,甚至拒绝向我大唐臣服,这些地方必须将其强势占领。那些想叛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