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366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366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李业诩寒毛都竖了起来,他出征这两年,朝中所发生的事太恐怖了,而他都不知情,李世民甚至连个通传也没给他,可恨自己为了大军出征的事宜,将所有的亲信及手下都带出去了,也没有给他通个信,以致如今李靖说了,他才知道。
还好有个祖父李靖这样能力通天的人在京中,不然自己出了事都不知晓,不过想到这,李业诩心内有个疑团,李靖既然将这些事都弄的这么清楚,为何不使人来告知自己?李靖身边还是有不少能人在的,要派人到辽东传个信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翼儿,你是想问老夫为何不将这些事告知与你?”李靖看出了李业诩的心思,开口问道。
“正是!”李业诩被说中心思,也只得老实地应道。
“依老夫所想,皇上这消除几方势力的举动,实是无奈,自出征回来后,皇上身子一直不太好,国事大多委以太子处理,他这是为太子清障…而你是他选定辅佐太子的人,所以这些风波暂时不会牵扯到你身上,老夫怕你分心,又怕皇上有猜忌,所以也没使人告知你…”
“哦!”听李靖如此说,李业诩稍稍的松了口气,“祖父告知孙儿这些事,孙儿知道如何做了…”
李靖在战前已经有过一些特殊的吩咐,而李业诩在回程时候,从洛阳起身时,已经有了预演,这戏继续演下去就可以了!!
李靖对李业诩的安排也表示了满意,面带微笑地说道:“此次论功行赏,皇上一定会给予你重赏,这是不能推卸的!但后面如何行事,那是要看你与老夫如何演戏了,呵呵…”
“祖父,孙儿对皇上太信任了,以至于离京后没有做出任何防备的手段,幸好有祖父在长安,为孙儿担着事!”李业诩满是地看着李靖,“此次回京后,孙儿必须要布署一些事儿才行…”
“此也是老夫今日想对你说的…”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
听李靖如此说,李业诩忙恭敬地说道:“孙儿愿听祖父吩咐!”。
姜到底还是老的辣,李靖到底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且从来没有栽过跟头,这为官之道李业诩虽然也明白了许多,但如今遭遇到这般情况,李业诩还是想先听李靖所说的,朝中发生这么多变故,李靖既然都已经知道,那他也一定考虑了很多对策。
“翼儿,你和翟儿两人都在军中领兵,身居高位,老夫也是不敢不打听事,!”李靖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只是老夫终有一天老去,以后的事,要你们自个儿留神…”
“是,祖父!”李业诩恭敬地应道,听李靖如此说,不由的心中一酸。
“此番皇上布置的事儿,其实已经可以看出来他对你有些提防了,你的大部亲信手下,都置于边疆地带,带兵镇守,与你相熟的,只有几位胡将在京,不过这也是好事,明说皇上还不会对你采取什么手段,但你要知进退,所以此次回朝后,你一定要低调。你战功不小,受到的封赏也一定不会小,所以你要借机自请除去一切职务,这是关键…”
“李世绩已经被提为尚书右仆射,岑文本也委以中书令职,这几人可以说是老夫提携的,老夫一系,在朝中势力颇大,不出老夫所料的话,如今还空缺的兵部尚书职,一定会授予你,如此朝中的权势将出现不平衡,这是皇上不愿意看到的,就看如今长孙无忌回朝后,皇上并没对其以重责可以看出,所以你即使领兵部尚书职,也是个风险不小的活计,退而除其险,自是最合适的,不然某一天,大祸临头了都不知晓…”
“李世绩过于谨慎,且资历远高于你,岑文本也是你的长者,要他们听令于你,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他们在朝中不对你使绊,那就是万幸的事,房玄龄虽然多年来一直挺你,但到如今,也是不一定了,皇上这番动作,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你要培养忠于自己的人,让朝中有人帮你说话,又不结帮,这是难度颇高的事…”
“苏定芳、郑仁泰乃领军将领中的绞绞者,前途也是不可限量,这两人对你而言是最有力的支持者,必须要保证他们身居重要职位,其他如刘仁轨、薛仁贵、裴行俭等都是大有可为者,得要加大培养力度,给他们创造机会…”
“老夫如今在军中还有些威望,只是终有一天要归去,你如今在军中威望日盛,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功高震主者,下场都不会太好,所以你以后要减少领军次数,有出征的机会都要让给其他将领,待这些事过去后,皇上肯定会复用你,你可以转事文职,或者执掌军事学院即可,军功少去,皇上对你的猜忌也定是少去…”
“还有一点,你手下有那么多善战者,他们能神出鬼没行事,不被人侦知,这必须要将他们掌控好,为自己办事,至少不要让他们成为皇上对付你的工具,你自己身边也要多一些这样的人,但不能张扬…”
“还有,如今太子多掌国事,可能会经常来咨询与你,你可以发表看法,但得有度,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这道理你一定要记住!”
李靖说着停了一下,神情严肃地盯着李业诩,“如今朝堂上风云变化莫测,老夫所叮嘱的事,你可都要牢记!”
“是,祖父,孙儿一定牢记在心,时刻不敢忘!”李业诩挺直胸膛,小声地应道。李靖所说的这些,一些事他考虑到了,一些事还是不曾想起。
与这些在朝堂是混了多年的人来说,有着现代思想的李业诩,多年来一直在军营中呆着,再加上穿越过来后凡事过于顺利,一直深得李世民信任与重用,再加上许多事李靖都会给他意见,并为他做出谋划,也使得李业诩对朝堂上的争斗体会的并不太深,也少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与体会,要真的与那些成精的老狐狸作斗争,那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何况李业诩从刚刚李靖所讲述的这些事中,已经感觉到了李世民在一些方面的变化。
但自己决不能失败,他这个李靖的孙儿,一定要把李靖所创造的荣耀,一直保持下去。
见李业诩一副明白的样子,李靖这才露出一丝笑容:“老夫老了,不可能一直为你们谋划事情,你也不小了,老夫希望,老夫百年后,你能保我李家,一直平安繁盛下去,这是老夫对你的期望,老夫知道你能做到的!”
“祖父,还身子还健壮,如何能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听李靖说了几次类似的话,李业诩心中很是酸楚,他都不敢想万一眼前这位老祖父真的有一天不在了,那是如何一种情景,这世界会不会变个样。
李业诩知道,若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对于他来讲,那是与天塌下来一般的严重,他肯定是伤心欲绝的,但李业诩也知道,历史上的李靖,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去逝的,也就是离现在才不到三年的时间。
李靖现在已经七十六岁的才人了,按时下人的平均寿命来进,已经是长寿了,只是李业诩希望,因为他的到来,李靖能活得更长。
“好了,莫如此小女儿心态,人总是有一天要死的,如我们这般在战场中提着头多次进出的人,对生死应该看的很开了!”李靖乐呵呵地说道。
“祖父说得在理!”李业诩点头同意,他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也一直想着,人死了,是不是都会穿越重生的?若是如此,那死又有什么可怕的?
“我们不说这个,对了,翼儿,!” 李靖一张老脸上露出一些好奇的神色,问李业诩道,“老夫问你,与你一道回来的那新罗先王是怎么一回事?老夫知道皇上已经封其为真德公主了,难道……”
“祖父,皇上是有想将其许婚与孙儿的意思…”李业诩低着头,嗫嚅着说道,接着把李世民在平壤对他所说的,还有金胜曼告诉的,一古脑儿都告诉了李靖。
“原来是这般,!”李靖听了,不禁呵呵地笑了起来,有些古怪地看着李业诩,“先有回纥女子曼苏,如今新罗王也要嫁于我们李家来了,翼儿,你…”李靖停住了话语,但脸上却是一副慈祥的神色,像是在赞赏李业诩做出这些壮举来。
“祖父,孙儿没法,这都是皇上的意思…”李业诩有些尴尬,府中妻妾太多了些,与李靖一辈子只守着祖母一人,恩爱到老相比,自己太花心了,也怕李靖指责,忙解释道。
“皇上赐婚,那是好事,!”李靖仍然是一副乐呵呵的神态,“看来皇上对你是无所不用其极,将维系回纥与原新罗地稳定的使命也交给了你,看来皇上对你的信任还是超出了老夫的想象…”
“祖父,你不要取笑孙儿,孙儿都不知道如何与府里的妻妾们说!”李业诩更是尴尬,忍不住搔搔头,讪笑看着李靖。
“当日出城迎接时,看到那真德公主朝着老夫下跪,也差不多明白这事!你放心,你的妻妾们会明白事理的!”李靖含笑说道。
李靖喝了口茶,又换了副口气说道:“如此看来,皇上对你的信任不是一般,若是在封赏当日宣布这样的决定,那肯定会让朝臣们惊讶,这样一来,你肯定会遭到朝中很多的忌恨,很有可能还会有人因此弹劾你,你要做好准备!”
“孙儿也是怕这事!”李业诩神色也变得严肃了。他知道皇帝在朝堂上宣布此事,一定会引起轩然大*的。自出征百济后,金胜曼一直跟随着她,从周留到任存,再到熊津,直到平壤,再回到金城,还有后来出征倭国,这么多时间两人在一起,再到如今皇帝赐婚,其中的事肯定会有很多人在猜测,会有很多人想到两人一道征战时候是否有私情。
要知道如今大唐军中出征将领是不允许带家眷的,有家眷在军中,那是严重违反军纪的行为,若金胜曼成了李业诩的妻子,即使是皇帝赐婚,但如今朝中那么多不惧皇威的大臣,还是会上奏弹劾的,特别是御史台的官员,若是因为女人的事再次被人弹劾,那李业诩觉得自己的面子丢大了,有声誉影响不好。
“老夫想啊,你刚率军取得了征战的胜利,平三国,平壤也是集你力才攻下的,如此的战功,皇上肯定不会在此时处罚你的,待你找机会引退,那皇上肯定会更赏识你,臣下知进退,这是作为君上最喜欢看到的事,就如老夫般,跟随皇上这么多年了,能平安无事般!”李靖神色有些放松了,笑着说道,似是安慰李业诩。
“还是祖父想得周全,孙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李业诩对李靖用力地点点头,再看看李靖脸上已经露出了疲惫的神色,也即站起了身,“祖父,您先休息吧,待明日孙儿再过陪您说话!”
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说了大半天的话,李靖脸上已经有些疲乏的样子,李业诩不忍心再缠着李靖说道,也站起来告辞!!
“你先过去吧,想必这两天你府上来拜访的人也挺多,!”李靖也是站起了身,赶到李业诩面前,近距离地仔细看了李业诩一会,“哪些人该见,哪儿人不该见,想必你也知道,只是这几天过去后,你还须像老夫一般,什么人都不接待!”
“是,祖父…”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五十七章 封赏并赐婚
李靖所言不假,到李业诩府上拜访的人非常的多。
李业诩从李靖府中出来时,府门口已经有等候拜见的人了。
来访者大多都是朝中一定品级的大臣或者军中将领,李业诩也是大部人都不见,只有一些相熟的人,才让他们进府,只是能进府的没几个。
李恪也是在李业诩午后到李业诩府中来访。
与前几年相比,李恪从外表看上去明显的沉稳了许多。
只不过进了李业诩府上,李恪那份优雅的皇子气度也没有了,表现出来的依然是李业诩熟悉的有些“猥琐”的举止。
两人在前厅聊了一会天,李恪就串唆李业诩到书房内说话,说是最近拿着他老子的《兰亭序》临贴,字大有长进,要写给李业诩看看,李业诩也只得依言将李恪领进书房。
“业诩兄,我听闻此次父皇要将那新罗女王赐婚于你,可否有此事?”刚进书房,李恪就迫不急待地问道。
“你听谁说的?”李业诩很是警惕地问道。
“这是许多人都在传,!”李恪一脸八卦地说道,“当日那真德公主当前所有人的面给你祖父行大礼,这事就让人猜测纷纷了…”
李业诩注视着李恪的脸,不说话。
“业诩兄,你别这样看我,我说…”李恪有些招架不住李业诩逼人的目光,嬉笑着说道,“我是听我五妹说的!”
“长乐公主?”李业诩吃了一惊,长乐怎么会知道这事,难道是李世民私下说出去的?
李业诩眼前浮现出长乐公主那姣好的面容,几年未见,不知这位美丽的公主如今如何了!!
“是的,!”李恪点点头,“我问母妃,她却不知道,业诩兄,是不是真有这么一回事?”
“这要问你父皇了!”李业诩不予置答。
“那就是真有此事了!”李恪脸上露出李业诩熟悉的猥琐笑容,“业诩兄,你真有福气,如此美丽的女子,也都给你收入房中,啧啧…”
看到李恪这般神情,李业诩有些想出手教训的冲动,但还是忍住了,鼻子哼了一下,脸上现出恼怒的神态。
“业诩兄,别这样,恪是为你高兴!”李恪收起那猥琐的笑容,变得一本正经了,“父皇赐婚于你,那是天大的好事,你不知如今朝中风波四起啊…”
“恪弟,我们坐下说!”李业诩知道今日李恪不只和自己说这些八卦事,肯定有另事要说,“我想问你,皇后的病情如何了?”
“母后原来身子还好,只是在我父皇出征后,坏了身子…”李恪见李业诩问,也即把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原来李世民出征时候,长孙皇后已经有了身孕,因年纪已经不小,可以算高龄产妇,在怀孕时候就常生病,甚至有一次昏迷,在长安监国的李承乾被吓坏了,忙报告还在领军出征的李世民,李世民也因此急急地回长安。
待长孙皇后生产时候天气又冷了,虽然有孙思邈和宫中太医在侧照料,但在小公主出生后,长孙皇后身子还是很虚,产后发了多天的高烧,后来虽然缓过来,但身子已经很弱,导致旧疾复发,今年入冬后大多时间都要躺在床上,也使得李世民很是忧虑,连朝事大多都交给太子李承乾处置,严令宫中太医要将皇后的病治好,还因此降罪了几名太医。
只是很多药用下去,都不见起色,连孙思邈都有些束手无策的味道。
听李恪如此一说,李业诩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