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79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79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燕大窘,伸手推着李业诩,挣脱出来道,“门都没关,一会让人看见笑话。”
李业诩闻言飞快地跑过去关上门…
--------------------
傍晚时分,李业诩陪着李靖来到房府,房玄龄也才回府一会,看到李靖祖孙俩来访,很是意外。
“药师,乔正想去你府上拜访,没想到还你先一步…”房玄龄笑呵呵地把李靖和李业诩迎进书房,吩咐下人,任何人不得进来打扰。
“玄龄,今日我来叨扰,实有事想请你转告皇上,”李靖坐下后,也没客套话,直接就切入正题,“听说年后朝廷欲发兵征讨吐谷浑,靖想请命出征。”
“药师,你…”房玄龄有些惊喜,还在琢磨着该如何去和李靖说,把李世民的意思转达给李靖,没想到李靖自己来讨这个差事了,“你的身子都好了?吃的消吗?”
李世民本来是吩咐房玄龄,要房玄龄转达李世民的意思,让李靖领兵出征,出征前可以复李靖尚书右仆射的职位。虽然有李业诩的一番话,但李世民也怕李靖改变主意婉拒。
毕竟李靖年岁大了,又以足疾辞相,吐谷浑所处之地环境又恶劣,高寒之地,行军用兵难度都比在平原上大的得,而此前李靖从未有过败仗,也怕他有晚节不保的顾忌…却没想到李靖自个找上门来要求来了。
“玄龄,我的足疾不碍事,身体也还壮实着,在府里还可以天天练武,哈哈!趁我这把老骨头还跑的动,再打上一仗,为皇上平定这帮不自量力的家伙,也顺便指教一下这个孙儿,也可安心了,”李靖豪情满怀,哈哈大笑着,似乎根本没想过会打败仗。
李靖以足疾为由辞官纯粹只是一个托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以房玄龄也不再问这方面的情况。
“药师,我也不瞒你说,皇上正是希望你能担当此任,又担心你年岁大了,到那高寒之地,身子吃不消,所以想让乔来征询一下您的意见,”李靖话既然都说到这份上了,房玄龄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皇上,还许以其他事宜…”
“哦?!玄龄,也烦请你转告皇上,我身体不碍事,愿意领兵出征,并请皇上同意让李翼置于我军中,当我之先锋,我先告辞了,”李靖说着即站起身,一句话没说的李业诩也跟着站了起来。
“好,我这就进宫转告皇上,我想皇上会同意的,”房玄龄也站起了身,拱手作礼。
李靖回府,再交待了李业诩几句,就独自呆在书房里沉思了。
李业诩自回军营,去安排特卫的事宜去了,李靖既然如此要求,此次出征,无论如何都是少不了自己的份了。
第二天,李世民召见了李靖,两在呆着密议了一天,其间李道宗和候君集也被传唤进宫,稍迟又召见了薛万彻和薛万均兄弟,还有归附的突厥将领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
―――――――――――――――――
转眼就是过年,李业诩发明的春联,已经在整个长安流行起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把这象征喜庆的红色对联贴在自家门口,图个吉利。
粮食丰收,吃穿不愁,无论是朝中高官,还是普通百姓,过年都是喜气洋洋。
但有很多人,却忙忙碌碌地紧张准备着事儿,李业诩就是其中一个,忙得过年都没几天呆在家里…


第三卷 兵锋 第十四章 出征时刻
贞观七年。
上元节过后,朝廷正式发布出征吐谷浑的诏命。
李世民以《讨吐谷浑诏》告天下,诏文曰:朕嗣纂鸿业,思恢至道,端拱垂裳,於兹七载,式修文德。宁谧区宇,徼外君长,海表猷渠,无远不庭,无思不服。而吐谷浑蕞尔小蕃,负固河右,地不远千里,众不盈一万,不量其力,不恤其人,肆情拒命,抗衡上国。朕每遣行人,入蕃晓谕,并引其使者,临轩戒勖,示以善道,劝以和亲,欲使境上无虞,各安其业。训导积年,凶顽未改,剽掠边鄙,略无宁息。今上书傲很,拘我使人,内外百僚。华夷兆庶,同心愤怨,咸愿诛讨。宜乘吊伐之机,以展鹰鹯之志,长驱克期,穷其巢穴。罪止吐谷浑可汗昏耄之主,及天柱王一二邪臣,自馀部落,皆无所问。夷凶息暴,称朕意焉。
诏命以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众军。
兵部尚书候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河源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由归附的突厥将领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率其部之众,共计十四万人,讨伐吐谷浑…
-----------------------------
作为出征大军前锋的特卫,已经做好了准备。
特卫全军已经有五千多人,近三千是年前刚招募的,新招募的这批士兵训练时间只有几个月。
李业诩从新兵中挑选了近七百人,都是最剽悍勇敢的士卒,基中有一些突厥人,加上先前的二千三百人,共计三千人。剩下的二千余人扔给李恪,让他按训练大纲训练。
一心想上战场打仗的李恪,在听到朝廷要出征吐谷浑的消息,特卫也是此次出征的队伍之一,自以为身为特卫大将军的他能随军出征,但出征诏命下达后,才知道没他的份,急的数次到李世民面前请求随军出征,甚至哀求、抹眼泪、耍赖、寻死觅活,诸多手段都用上了,李世民就是不允。李恪万分无奈之下,只得罢休,灰溜溜在回到了特卫大营,找李业诩器诉苦去了。
李世民是想让李恪到军中好好磨练一下,甚至领兵打仗,可现在还不舍得让未成年的李恪就随军出征,并且是到如此高寒荒凉的地方。主要是怕出什么意外,也怕李恪随军出征,年少气盛,干预李靖的指挥,影响诸军协调。
李业诩也不希望这个骑在自己头上的记名弟子跟着出征,谁知道李恪会不会心血来潮,要带学苏定芳样带人去掏人家的老窝,那就是大麻烦事了。而且李恪这样的皇家儿郎,再怎么能吃苦,乍到条件那么艰苦的地方,一定是吃不消的。
不过李业诩给李恪出主意,把剩下的二千人训练好,可以到其他地方试试身手,如今南方獠人经常造反作乱,可以向李世民申请去那边凑凑热闹,李恪听了,稍稍的有些转悲为喜。李恪这皇家小流氓还比较敬业,闹情绪归闹情绪,该他负责的训练待事宜也没甩手不管。
特卫军全部是骑兵编制,装备在大唐所有军中是最好的,人员配备也是最整齐的。每名士兵标准的武器配置除了弓箭刀等常规武器外,还有经过改良的新式马刀,校尉级以上的指挥人员都配有望远镜,医官的比例也是全军中最高的,每队就有一名。
李世民不惜下血本,李业诩有什么要求都尽是满足,誓要把特卫打造成大唐最精锐的军队。
特战队也属于特卫编制中,此次一同出征。
特卫中除了神秘的特战队外,还有另一支同样神秘的小队,装备有最新式的武器,此次作为试验品种也随军出征。
李业诩和苏定芳从年前开始,就紧张地开始准备出征的事情。他们所要准备的,就是特卫所必须的武器、装备、地图、营养物品等。
出征大军所需的物资,李业诩没有插手的权利,但特卫所需的一些物质,他还可以做主提出要求。一些食物和用品没有经过试用,不敢向李世民提出在全军中使用,只是在特卫中试用,待这次战争结束后,根据实使用情况再作打算。
一些适用于高寒地带作战所需的特殊物资,李业诩也和李靖提及过,让李靖去向李世民要。
现在李业诩最想的就是赶到兰州、鄯州一线去,到那里他才可以得到最新的吐谷浑的情报和地图。出击吐谷浑的时间提前,间谍的训练工作还未完成,如今还派不上用场,只能指望特战队的情报。
行军作战的地图,李业诩已经准备了好多份,但一些分区的详图,没交给李靖,他需要接到特战队的情报后,重新校验,尽是减少偏差。
―――――――――――――――
“祖父,孙儿觉得这次平定吐谷浑当不在话下,但善后事宜如何处理,您有没想过?”和李靖详细地交流了关于吐谷浑的情报后,李业诩小心地问李靖。
“唔,翼儿,你有何见解,尽管讲来,”李靖眼中精光暴闪。
“是,孙儿觉得,吐谷浑所处地位置重要,是中原内地联系西域的要冲。吐谷浑境内,伏俟城东的青海湖,即西海,占地极广,四周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草丰美,是牧马的良好场所,也可以耕作,且吐谷浑境内许多地方适合筑城居住,特别是河湟地区,”李业诩指着地图上青海湖的东南方向说道,“所以孙儿觉得,若得此地,须想尽一切办法站住脚跟,派重兵筑城把守,牢固统治下来,不可再交还与鲜卑人。”
“好!好!极佳的主意,翼儿,这事皇上已经和老夫讨论过了,”李靖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
贞观七年二月初六甲寅日,春分后的第二天,出征吐谷浑的仪式在明德门外举行。
如此规模的出征,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了,而且还是由军中第一武将的李靖率领,前来看热闹、送行的人挤的是人山人海般。
送行的人群还是以各出征将领的家人为主。
李业诩的父母亲、李业嗣、郑燕、小月等家人,还有没能随军出征的李恪、程处默、尉迟宝琳等都来送行。
苏定芳的家人也站在一块儿。
其他出征将士的家人,自是一群群在边上看着,很多人抹着泪。
李业嗣、李恪及程处默、尉迟宝琳、李吉等众纨绔好友来到站在队列边的李业诩面前,都是无比羡慕的目光。
“业诩兄,希望你能立下大功归来,为我们的特卫争光,”平日特卫的大小事情都是李业诩拿主意,李恪在李业诩面前自是没有半点顶头上司的威风可摆,私下里也还是称兄道弟。
“恪弟,你就好好地训练留给你的军队吧,但愿我们得胜归来时,有更多的特卫士兵能成军,可以上阵杀敌,”李业诩拍拍李恪的肩膀。
李恪用力地点点头,“你放心,恪一定会用心训练士兵的!”
“业诩老弟,你真幸运,这样的大仗都让你赶上,我们怎么没机会呢?”程处默满脸悲愤的表情,想不明白这次出征怎么没他和尉迟宝琳的份,边上的尉迟宝琳也是同样的表情。
“我怎么知道,你去问皇上吧,”李业诩隐隐指着皇城方向,程处默几人哑然,顿时没了脾气。
“大哥,再过几年,我陪你出征,让小弟来当你的先锋,”只有李业嗣是一脸的豪气,得意地看着前面这几位有些灰溜溜的哥们。自家两人出征,一个主帅,一个先锋,李业嗣的自豪感全表现在脸上。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等更受打击,一脸灰败,他们没有可以吹牛的资本。
这时,王氏、郑燕和小月几位女眷走了过来,和李业诩告别,李恪等几人知趣地退到一边。
王氏自是一哭哭啼啼的叮咛,郑燕也有些眼圈发红,却没掉泪,一脸坚毅的神情,不无遗憾地说,这次不能陪着李业诩出征了,让李业诩照顾好自己。
一旁的小月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郑燕只得轻言安慰着王氏和小月。
“少爷,老爷唤你过去,”李成跑过来说道。
李业诩忙作别家人,跟着李成奔了过去。
―――――――――――――――――
辰时时分,出征仪式正式开始。
皇帝李世民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仪式。
明德门外的祭坛,绕以青绳,张有幕帐,置军神及军旗的牌位。李靖一身戎装,站在李世民身后,所部的候君集、李道宗、薛万彻和薛万均兄弟、李业诩、苏定芳及胡将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都全副武装,一起祭祀。
祭天、祭地、告庙后,再祭军神、军旗,以太牢(全牛、羊、猪)祭祀,牲血涂军旗、战鼓,再是軷祭,包括行军将要经过的方位和山川神,表示从此跋山涉水,可以一往无前。
祭祀完毕,李靖率诸将进行誓师,“吐谷浑野蛮小蕃,不量其力,肆情拒命,抗我上国,拘我使者,杀我百姓,掠我财物,如此兽行,天神共愤,当挥我正义之师,讨伐恶者,捣其巢穴,灭凶息暴,以告天下…”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地…
最后,李世民于当着全体将校的面,将代表节制军队权利的节、钺授予李靖。
李靖单膝跪地,从李世民手中接过象征军权和皇命的节、钺,转身走下祭台,面对着整齐列队的将士们,大声吼道,“传我军令,全军开拔…”


第三卷 兵锋 第十五章 抵达鄯州
二月的天气,还是稍显寒冷,从长安出发的大军有近八万人,包括归附的突厥执失思力部和契苾何力部,这八万大军加上驻防在兰州附近的段志玄部、凉州李大亮部,及岷州李道彦、利州高甑生所部,此次出征的兵员总数共计十四万余众。
这也是贞观以来朝廷对外最大规模的一次用兵。
这些年以来,朝廷对外的用兵都是胜多负少,从皇帝、大臣到百姓都相信这次出征也一定凯旋而归,没人去想失败是怎么样的,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有李靖这位军神为主帅。大唐的官员和百姓都还记着几年前李靖率兵击败强悍的突厥人,把人家的颉利可汗也抓到长安来养老了,此次对手是并不比突厥强的吐谷浑人,所有人对此次出征的胜利毫不怀疑。
特战队的第二批人员已经先行一步出发,走在大军前面,如上次出征斛薛人一样,搜集情报、探询前方的道路情况、清除一些可疑的人和物,并传回情报。
李业诩所率的前锋走在整个行军队伍的最前面,后面紧跟的是李靖亲自率领的左右中军,包括李道宗部和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部,候君集所部作为后卫。
出征大军带着大量的辎重粮草,行动缓慢,一天行进才几十里。
李业诩所部特卫所需的一些特殊的物资,都是由特卫士兵亲自押送运输,并没和大军的辎重一道运输。
行军途中,李靖不时派人传李业诩过去商讨事情,对于行军途中所要注意的一些事儿,如行军中队形队列、各部间距、如何联络、遇上突发事情如何处置、营地的选择、扎营休息时要注意的情况、如何布哨、巡探等重要事项,都做了详细的现场讲解指导。并且让李业诩以主帅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