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92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92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万均和薛万彻也怕相伴而行的契苾何力抢了他们的功劳,因此,强硬地告诉契苾何力,他们兄弟俩带领体力充足的部下先行一步,并让契苾何力在后一步跟随着他们。
契苾何力在苦劝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执行李靖的军令无果情况下,只得派人火速将此情况飞报给在他们右后方,往伏俟城方向行进的李靖。
只是契苾何力也不知道,接应慕容伏允的天柱王,正带领数万的精骑往他们前方而来…


第三卷 兵锋 第三十四章 血战赤海(二)
从鄯州出发的段志玄部,翻过没有吐谷浑人把守的拉脊山东段,两次渡过黄河,挺进到大非川东段,刚休整两天,遭遇了慕容伏允的残部败逃而来,段志玄部马上开始追歼。在经过一场战役后,歼灭了其一部,慕容伏允仍被其逃脱,段志玄部在后面一直跟随着追击,但一路遭遇不少的吐谷浑部族人的袭扰及阻击,虽然段志玄部一力追击,却离慕容伏允部越来越远。
在失去追击目标,派出的斥候探知有一部唐军已经尾随追击慕容伏允残部后,段志玄部即就地展开攻击,准备消灭大非川沿线的吐谷浑部落及据点,不让其再骚扰追击的唐军轻骑。
-----------------------------------------
青海湖西南方向赤海东面,正有一支吐谷浑的军队在快速行进中。
这只队伍军容严整,士兵行进有序,丝毫不像那些败逃的吐谷浑军队一样零乱无序。
这正是吐谷浑国相天柱王所率的其国内最后一支精锐的战斗力量。
当初一力蛊惑慕容伏允进犯唐境的天柱王也在后悔,没有及时把青海东南方向的那些主力军撤回来,以致都被唐军消灭了,失去了自立的资本。
这是天柱王做梦都没想到的,唐军的攻势如此凌厉,速度也是如此之快,稍一犹豫间,青海湖东南方向所部署的吐谷浑最精锐的骑兵,在短短的半来个月时间内,就大部被歼,只剩下一些残部狼狈逃窜。
而一直为天柱王出谋划策的慕容教雋,也没料到唐军竟然不顾牧草被烧,军马粮草无着落的情况,快速攻击他们,行进速度比常年在马上奔波的吐谷浑人还要快,连慕容教雋也跟随在慕容伏允部中,狼狈地向西逃窜。
他们也才真正明白过来,此次唐军的主帅李靖,真的不只是徒有虚名之辈,谋略当在他们之上许多,不是他们常打交道的兰州和鄯州边军那些平庸的将领所可比的。
已经得知已方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天柱王,知道大势已去,早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慕容伏允在曼头山遭遇唐军的快速打击前,即飞报留守伏俟城的天柱王准备弃城往西北逃离,并接应其部。
在探知情报,知道慕容伏允已经往伏俟城方向而来后,天柱王不顾大宁王慕容顺的反对,引所剩全部精兵从伏俟城往西南走,却把太子尊王和慕容伏允的其他子女都留在了伏俟城。
天柱王正是想接应这位已经老了的慕容伏允可汗,一起往西北逃窜,投奔一些党项部落或者吐蕃而去。期待着唐军撤走后,卷土重来。就如前些年受到隋帝杨广的打击后,不多时候隋军即撤走,他们也坚信,唐军也不会在此久留,只要躲过唐军的打击,保存一些实力,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唐军一定会攻击伏俟城的,留在伏俟城的太子和大宁王,那定是逃不过唐军的追歼,就让他们陪唐朝大军玩去吧。
若天柱王接应慕容伏允离去,那身边没有子嗣,也没有多少亲信的可汗,老去之后,唯一能传位的就是他这位国相了,哪里还会有族人不服?!
这都是大势已去后的想法,但天柱王坚信,在这一片高原地带,不久以后还是他们吐谷浑人的天下。
---------------------------------
夜幕降临,正往西南方向接应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天柱王部主帐内,天柱王正和几位部下对着地图分析情况。
帐外传来马匹快速奔跑的声音,接着听到有人轻声地说着话。
天柱王的贴身护卫进来报,派出去的斥候有最新的情况探到。
喘看粗气的斥候被带进来,向天柱王报告说:可汗部在左前方约八十里被发现,后面近二十里处有一支万余的唐军正尾随追击而来。
天柱王在听了斥候的详细报告后,对着面前那份简单的地图看起来,沉思不语。
“国相,这伙唐军人数并不多,只有万余人,且一路追击可汗部而来,连续奔波数日,体力肯定是大受影响了,不若我们在这里伏击,把他们全部都歼灭了,以出我们的恶气!”说话的是和天柱王同一部落的另一名名王。
“是啊,国相,我们在前方被唐军打在太惨了,无论如何,要反击一下。这支唐军的主将,显然并不是非常高明的将领,只是一味地追击可汗部,所率的士兵又不太多,后面也没太多跟进的军队,唐军所派出侦探情报的斥候,都被我们收拾了,他们也不知道我们的形踪,”这是从库山败逃而来的白兰王所说的。
白兰王在兵败逃回伏俟城后,差点被砍了头,所幸被其他名王所劝,留下一条命,但也被天柱王重责,马鞭暴打了一顿,正窝着口气。
接着又有其他几位部将也如此提议,对这部轻兵冒进的唐军进行伏击。
天柱王听了诸将所说的,再沉思了片刻:“传我令,连夜起营,往赤海方向,歼灭追击可汗的唐军,众将听令…”
天柱王布置了作战方法,安排好伏击的地点,并迅速派出一部和慕容伏允部会合。
虽然考虑再三,但天柱王还是有些忧虑,李靖所率的唐朝大军不知所踪,没有斥候有消息传回来,也怕偷鸡不着蚀把米,伏击唐军不成,反被唐军算计。
但又想着,这一带对于已方来讲异常熟悉,且又是草原与荒漠的接壤地带了,唐军远道而来,已经是疲惫之师了,前面那些战役都是被唐军偷袭,这次也要反击一次。
天柱王想着,若一战击败唐军后,唐军受打击,肯定不敢再贸然跟进,他们可以让一部分兵力对追击的唐军施以骚扰,那他就可以携着慕容伏允远从容逃去,以摆脱唐军的追击,待以后有机会再卷土重来。
----------------------------
大大咧咧行进着的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俩,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临近中。一路追击而来,所向披靡,心生大意,薛氏兄弟都认为吐谷浑人也成惊弓之鸟,再没有能力抵抗,他们只要加快速度上去抓住俘虏就行了。
特战队全部配备在特卫里,伴随着特卫和李靖本部而行,薛氏兄弟部唐军也没有了最新最快的情报来源。
“大哥,情况有些不对,”有些感觉到异样的薛万彻跑过来和薛万均说道。
“有何不对?”慕容伏允就在前方十几里处,但却一直追不上,让薛万均很是恼火,如今听到自己的弟弟如此一说,心里一沉。
“我们派出的斥候,已经有一天没有消息传回来了,”薛万彻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我们的行进速度太快了,且这些地方地形又过于相似,他们不定能找到我们,”薛万均看着周围都是差不多的沙丘和山坡草地说道,虽然也有些疑虑,却并没太在意。慕容伏允残部已经落荒而逃了,哪里还有战力来反击。
让人最担心的是,周围环境开始变得恶劣了。连续的急行军下来,已经进入了半荒碛半草原地带,盐湖附近,地上已经不只有牧草,出现了大片的石碛地,还有沙石山等,人和马的粮食、草料及饮水都快成问题了。
“大哥,还是小心为好,弟兄们已经很是疲惫了,要不要休息一下?”看到自己兄弟所部的唐军已经是人困马乏了,薛万彻提议道。
“也好,让弟兄们休息一下,再继续追击,娘的,这慕容老儿逃跑的功夫倒很了得,是属兔子的么,”薛万均骂了句粗口,舔了一下干燥的嘴唇,从亲卫手中接过水壶,猛灌了一口水,却连声咳嗽起来,喝的太急,呛起来了。
远远地传来一些马蹄声,警戒的士兵并没发出异常警报,接着有几骑快速地跑到薛氏兄弟跟前。
这是心思较细的薛万彻在清晨时分派出的一些侦骑斥候,四处去探听消息,回来汇报情况了。
“报告将军,发现吐谷浑残部在前方赤海一带休整,”一名满是疲惫又有些兴奋的斥候大声报告着,“他们有许多马匹倒毙,好像已经跑不动了!”
终于有慕容伏允的最新消息传来,边上的人精神都为之一振。
“附近有没有发现其他吐谷浑人的情况?”薛万均问道。
“报告将军,没有!”
“弟兄们,准备战斗,慕容伏允就在前方,我们赶快出击,”薛万均和薛万彻听了大喜,发出作战命令。
唐军已经很疲惫了,但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来了精神。士兵们相信,被他们追击的慕容伏允部情况只比他们更差,虽依着对地形的熟悉,但就是摆脱不了他们这部唐军的追击。
唐军所有士兵上马列阵,在薛万均和薛万彻的分别带领下,往前方疾驰而去。
连片的沙石山,分隔着这片高原,薛万均驰上一座石山,望远镜里,隐约可见一片碧水,应该就是赤海。
“弟兄们,前面就是赤海,加快速度追击,别让慕容伏允跑了!”薛万均挥舞着手中的长槊,大声地喊着。
唐军已经进入两座高大沙石山中间的谷地里,前面赤海已经清晰可见,还有不少零乱的吐谷浑人!
飞驰的唐军的阵中暴发出更响亮的喊杀声!
却不妨山谷两侧也传来大喊声,山坡高处冒出许多人来,接着一阵箭雨往唐军阵中射来,冲在前面的唐军骑兵倒下一大片…


第三卷 兵锋 第三十五章 血战赤海(三)
契苾何力所部稍落后于薛氏兄弟所部的唐军后面几十里地。
正策马奔驰的契苾何力有些窝火,几次联络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俩,劝告他们不要单兵冒进,几部阶梯样前进,可以相互支援照应同,以免中了吐谷浑人的埋伏或者偷袭,但薛氏兄弟却丝毫不听,甚至到后来都不和他联络了。
想着出生名门的薛氏兄弟有些看不起他这个归降的胡将,契苾何力有些怀念与李业诩一起作战的那些日子,没有架子的李业诩让他感觉不到什么隔阂,李靖给他的出战机会,让契苾何力立下了不少的军功,这都让自小习汉语汉俗的契苾何力异常感激,也庆幸能跟着这祖孙俩一起征战。
只是如今薛氏兄弟这样,让契苾何力又有些郁闷起来,这些汉人高官的心态真有些捉摸不透,看起来军中的将领还是要多打交道,混熟了才好相处。
正自胡思乱想着,远处快速奔来一骑,正是自己所派出的斥候。
这名气喘吁吁的斥候飞奔到眼前,满脸惊慌的神色大声报告着,“头人,两位薛将军所率部遭到吐谷浑人的伏击!”
“什么?”正不爽的契苾何力听了大吃一惊,一下子心里竟是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只是持续了很少一点时间,马上被焦急所取代,“遭遇地点在哪儿?”
“就在左前方赤海附近!”
很快,第二、第三名斥候带回了相同的情报,唐军伤亡不少。
“头领,待唐军与吐谷浑人拼个两败俱伤时,我们再去捡个现成的便宜,”契苾何力的一位部将上前说道,“谁让唐军看不起我们!”
另一位部落长老也是如是说,他们都对薛氏兄弟的傲慢很是不满。
“不!传我命令,全体都给我加速前进,契苾忠亮,率领你部,跟着我走,”契苾何力暴喝一声,亲自带领本部最精锐的前营士兵五百人,全速冲击。
契苾何力部所处的位置离吐谷浑人的伏击地,也不过才三十几里地。
------------------------------
从凉州方向而来的李大亮部,经过近一个多月的连续行军,出了淌门河谷,绕过了青海湖北岸众多的河流,在水势尚浅的布哈河上游河段淌过河,人马疲惫之极地到达了指定的目的地。
选定的从淌门河谷绕远行进,正是挑选大通山谷间道路比较平坦,又没什么吐谷浑人把守,比较适合骑兵通行的这条路,虽然远一些,但能让他们快速行进。
一路行来,沿途并没有遭遇太多的吐谷浑人的抵抗。
因为高大的赤岭及大通山还有众多河流所阻,唐军没有选择路途更加遥远的北岸方向攻击,吐谷浑人在这一线并没布置的防卫力量也并不多,这也给李大亮部带来便捷,遭遇的敌人很少,只是一些零散的吐谷浑族人或者牧民,这些牧民或者吐谷浑族人都被唐军掠来随军带着或者杀死,不让其走漏消息。
到目的地扎营休整后,李大亮迅速派出斥候侦骑四处打探吐谷浑人的消息。
已经过去了近十天的时间,除了一些零星的吐谷浑人遇上,被他们擒住或者消灭外,并没有遇上他们想象中大部的吐谷浑残敌溃逃。李大亮不知道青海湖南岸战役进展的如何了,只是从俘虏的吐谷浑人口中了解了一二,唐军打了一些胜仗。
无事可做,李大亮派出更多的斥候探听消息,虽然李靖如此的布署让他很是佩服,但长时间的行进下来,却没有仗打,让李大亮有些郁闷,有些怪李靖给了他一个最不爽的任务。
李大亮军主帐外,一名斥候从飞奔着的战马上跳下来,一跤摔在地上,却是连声地大喊着:“紧急…紧急军情…快…”
边上几名主帐的守卫连忙上前把这名斥候搀扶着起来,架着快步来到帐中。
“报告…李将军,吐谷浑…吐谷浑人…约两万余的骑兵,往西部方向快速而去,”这名斥候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哦!?吐谷浑人想逃了?是在什么位置发现的,”李大亮看了看地图问道。
“离我大军西南方向约四十里地,这支骑兵军容整齐,不像是逃跑的样子,”这名斥候喝了一大杯水后,喘气已经有所缓解,说话也流畅了。
“报告将军,”又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西南方向发现我军的形踪,在追击吐谷浑人的残部,离此约六十里地!”
接着又有派出去的斥候连续地回来报告情况!
依着斥候的报告,李大亮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然后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支吐谷浑骑兵不是逃跑,那就是…
想到这,李大亮惊出一身冷汗。
“速传众将到我帐中,紧急军情,”李大亮大声吼道,连营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