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97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97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继续扔手雷的同时,李靖命人以大唐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的名义写了封信,让人射进城去。
投石机还在抛点燃的手雷,落点的城墙已经被炸开了一大段,只是缺口离地还有一大截。
这时,令人惊喜的事儿发生了,伏俟城西面的大铁门徐徐打开,一些手上没有武器的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一名清俊的中年男子走在前面,走出城门一截,站定,身后的一群吐谷浑人跪倒在地上。
李靖忙命令操作投石机的士兵停止抛投。
“哈哈,吐谷浑人投降了,天柱王投降了,”李大亮大笑起来,“大帅,让末将过去看看吧。”
“好,”李靖也是大喝一声。
李大亮率领一群士兵策马来到跪倒在地的吐谷浑人身边。
“吐谷浑太子、大宁王慕容顺率城中族人,向大唐军队请降,还请大唐军队不要再攻击伏俟城了,”慕容顺说完也跪倒在地。
“天柱王呢?”李大亮瞅瞅附近问道。
“天柱王倒行逆施,与大唐为敌,触犯众怒,已经伏诛,”慕容顺看了眼这名满脸英气的大唐将军,恭敬地说道。
边上的一名士兵献上天柱王的首级。
“好,弟兄们把这些人身上的武器都搜缴干净,押到大帅那里,把天柱王的首级也送过去,其余的人随我进伏俟城,”李大亮哈哈大笑起来,率领部下飞快发跑进城中。
城内,无论是城墙上,或者街道上,所有的士兵都抛了武器,跪伏在地上。
投降的吐谷浑人都被唐军士兵押解着到城外集合,其他吐谷浑名王和贵族们,则被另外安置在几个营帐中,而慕容顺和他的妻儿们是单独呆在一个营帐中,营帐外面都有大唐士兵守卫着,没有李靖的命令,任何人不许靠近。
李大亮率部仔细地搜索清理了伏俟城内的情况,经过几遍搜查,确信没有异常情况后,才报告李靖。
李靖也在众将的簇拥下进了伏俟城。
贞观七年五月底,伏俟城,吐谷浑人的国都,终于被唐军占领。


第三卷 兵锋 第四十二章 善后事宜
进入伏俟城的李靖心情大好,天柱王部被全歼,伏俟城兵不血刃的攻占,吐谷浑的战事进展如此之快,还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自李业诩和执失思力疾速驰援薛万彻和薛万均部后,李靖忧心忡忡,生怕李业诩所部赶不及,薛氏兄弟所部遭遇吐谷浑人的突袭,损失殆尽。若真如此,那此战即使取得最终的胜利,也难免留下诸多的遗憾。
也怕特卫在此战中损失过大,那李业诩几年来所费的心血,都要毁了大半。
所以李靖对李业诩的要求是,只要击溃天柱王部即行,不要求歼敌多少,也同时严令执失思失的数千人马,一道前往,。
但没有更多的马匹更换,也只有李业诩所部每人有两马换骑,急速赶往。
李靖担心的,还有李大亮部,因为长久没有消息传来,李靖不知道他们所处位置,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截住吐谷浑人残部的西逃。
但对李大亮这位有勇有谋的将领,李靖还是稍稍的放心的。
李大亮所部,在凉州一带多次抗击吐谷浑人的侵犯,很是有作战经验,对环境的适应上,也是比长安出发的军队好。李大亮在以往的作战中,表现的异常机智勇敢,是位有勇有谋的战将,这也正是李靖向李世民要求李大亮以凉州所部人马南下加入出征大军的理由。
李靖自己所领的本部并没有跟着去驰援薛万均和薛万彻部,而是依然按原来的战略,沿青海湖边往伏俟城进发,也打算趁吐谷浑人军队出击薛氏兄弟部,伏俟城附近防卫空虚的机会,趁机取之。
但吐谷浑人的败退如此之快,李业诩部高效的快速打击能力,李大亮部的及时出击,都是出乎李靖的意外,以至于他所领的本部,还在执失思力和李业诩后面才抵达伏俟城。
李靖抵达伏俟城下时,李大亮部已经造出一架的投石机来。
这也让李靖第一次看到了火器在战场上使用,第一次看到用火器攻城的情况,士兵们把几枚手雷准确地扔到城墙上,炸开几个口子来,让他惊叹不已。
形势所迫,慕容顺已经杀死了天柱王,并囚禁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吐谷浑的太子尊王,率领伏俟城内残余的名王、贵族及部族人,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了。
虽然用抛石机扔的几颗大的手雷炸毁了几处建筑,但伏俟城的总体还是保存完整,稍修复一下即可,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
战事进展的有些过于顺利了,让李靖都少了些成就感。
--------------------
伏俟城内王宫里,还是挺宽敞的,布置的颇为富丽堂皇的大堂内,李靖坐在上首。
座下是李大亮、李业诩、苏定芳、郑仁泰、执失思力及其部下的一些将领。
慕容顺被传了进来,还有其他一些吐谷浑头人。
“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参见大唐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大将军…”长得异常帅气的慕容顺向李靖行了一礼,对众将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一副不卑不亢的神色。
其他吐谷浑头人都是战战兢兢的样子。
李业诩一下子对眼前这位长得和汉人基本无区别的中年帅哥有了些好感。
一般来讲,部族受此打击,举城投降的人,定是心里惶然,满脸灰暗的,今日面对李靖及诸将,受军人气势的影响,也肯定会神色慌张的。
但慕容顺却没有表现出特别异样的神情来,这人太不一般了。
不过想想慕容顺的经历也明白。
慕容顺作为人质,在长安呆了多年,经历了两朝,本来杨广让其回来当吐谷浑的可汗,让大宝王尼洛周辅佐,但尼洛周却被部下所杀,慕容顺不果又返回长安。到后来,蒙李渊送还,只是回到伏俟城后,太子之位也被人夺去,在国内还受到国相天柱王的排挤。经历过如此变故,心性肯定异常沉稳了。
更有一点让人佩服的是,如此场面下,慕容顺却还能在吐谷浑国内保持一份地位与影响力,最后诛杀天柱王,率其余名王、贵族投降,还把太子尊王也一并交给了唐军。
要知道吐谷浑国内,除了可汗外,地位最高的就是国相天柱王了,下面才是各部落头人封当的名王,名王数量众多,但国相只有一位,且天柱王掌握了吐谷浑国内大部的权力。
能如此作为的慕容顺定是非常之人。
“大宁王免礼,”李靖脸上一丝淡淡的笑意,看着慕容顺道,“幸亏有大宁王的大义,让伏俟城少了些杀戮!”
李靖在出发前,也多少了解过慕容顺的一些消息,当初与李世民密议的,许多正是有关这个曾留在长安作人质的前吐谷浑太子的事儿,一个很重要的打算,就是在战事结束后,派人寻访这位鲜卑和汉人的混血儿,来收拾残局。
如今慕容顺献给了唐军一份大礼,把天柱王杀死了,并携太子尊王及一众名王向唐军投降了,让慕容顺主持善后事儿当是最好的。
“小王一直仰慕中原文化,也曾一力劝父汗与大唐修好,无奈小王在国内位卑言轻,所说的话无人会听,父汗年事已老,被天柱王蒙骗,数次三番犯大唐边境,触怒大唐皇帝的龙颜,招来战事,让如此多的生灵遭受涂碳。小王在规劝族人后,他们始省悟,愿与大唐上国修好…”
“大宁王真乃识实务者,眼光长远。其实吾皇也不愿妄动兵戈,怕众多无辜百姓受害,若早有大宁王出来主持大事,那这一场兵戈早就可以化作无影!”李靖一双眼睛一直盯着慕容顺在看,心下也有些佩服慕容顺的沉着。
“小王代表吐谷浑各部落,向大唐皇帝效忠,愿世代作大唐的蕃属,”被李靖的气势所迫,慕容顺有些紧张起来,“余下散于各处的族人,小王也会使人唤其归来的!”
“大宁王所做的一切,本帅会告知皇帝的,”李靖语气还是不带感情,“还有一事本帅要告知于大宁王,你的父亲,慕容伏允可汗,兵败自杀于赤海,我已经使人将其尸身,运往伏俟城来…”
“父汗自吋他的错误行为,给族人带来了灾难,以一死谢罪,这也是他最好的归处,”慕容顺脸上并无太多悲伤的表情。
而其他的吐谷浑头人脸上有些愤愤的表情,但又不敢表露出来。
多年呆在长安慕容伏允不过问,还有归来后王族间争权的事儿,慕容顺和父亲间那份亲情早已淡薄了,之前已经知道自己父亲身亡的消息,慕容顺稍稍的悲伤后,也就没有其他想法了。
慕容顺想着的是,如何在遭受唐军致命打击后,保住吐谷浑的这一片国土…
-----------------
在慕容顺退下后,李靖这才和众将议事。
李靖仔细地听取的各将的报告后,也是大大称赞了一番诸将的齐心协力,才将吐谷浑人击败,并最终兵不血刃地夺取的伏俟城。
并宣布,此次出征的主要战略目标已经完成,慕容伏允自杀,天柱王被杀,慕容顺献伏俟城投降,吐谷浑国内主要的作战力量都被消灭,余下的任务是清剿剩余的吐谷浑残部。
“下面我宣布新的作战命令:李大亮部,往蜀浑王方向搜索攻击,执失思力部往居茹川一线,这两处,还有大部的吐谷浑族人,”李靖指着挂在上首的地图道,“吐谷浑三十余名名王,还有许多未归附,你们一定要将他们带来,无论是人还是首级…”
李靖说话的声音并不是很重,但却让各将都心头一凛,李靖这话是在慕容顺说愿意宣族人来归后说的。
李靖同时命令在赤海一带的契苾何力部、薛万彻和薛万均部,还有李大亮一部,统一由薛万均指挥,在附近一带执行清剿的任务。
李靖、李大亮、李业诩等还不清楚薛万彻和薛万均部的损失情况,这兄弟两人发来的军报上说,在赤海一带消灭一万多吐谷浑人,俘虏近万人,诸多的粮草牲畜,虽然自身损失也较大,但最终取得了赤海一战的胜利。
薛氏兄弟在战报中丝毫没有提及中了天柱王的伏击,损失惨重之事,把这场战役说成了遭遇战,军中的损失都说成与吐谷浑人正面对战的结果,并且只是略提及契苾何力部驰援他们,助他们一臂之力,但却把李业诩所部的快速攻击对吐谷浑人的打击说的无比重要,称这样快速的袭击正是给予吐谷浑人最致命的一击,才有他们所部如此辉煌的战果。
薛万均为且末道行军副总管,所部原准备编入且末道行军部管李大亮军中,但李靖在鄯州改变作战方案后,薛氏兄弟并没随且李大亮部插向青海湖西,而是置于自己亲率下。在分兵追击时,契苾何力部也是编入薛氏兄弟下,战报只是由薛氏兄弟所发。
契苾何力根本不知道薛万均所传战报中,没写上遭受天柱王的伏击,受到重创,是他的奋力援救,才使薛氏兄弟脱险的事儿,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薛万均和薛万彻为了遮掩他们鲁莽冒进带来的损失,把他的功绩都抹掉了。
李靖在飞传长安的军报中,都是按薛万均传来的战报而写,这点疏忽后来让李靖异常懊恼…
对于李靖来说,眼下最关心的是,南线李道宗、候君集部和段志玄部的情况…


第三卷 兵锋 第四十三章 新的作战手段
伏俟城附近局势安定后,李靖让特卫驻扎在伏俟城外原来的吐谷浑军营中休整,李靖自己的主帐也设在一起,让李业诩部负责大营的防务,特战队员也分布在大营的四周,伏俟城内的防卫交由另一部将薛孤儿负责。
投降的那些吐谷浑名王贵族,也恢复了基本的自由,并让他们在城内原来的房舍里居住,而慕容顺,李靖让其住在王宫里,主持吐谷浑的善后事宜,还有慕容伏允的葬礼。
在李靖占领伏俟城后的六天后,李道宗、候君集部派人传来消息,他们历经非常艰苦的行程,奔波近千里,经过一系列战斗后,扫清乌海、河源附近的吐谷浑部落。随后在大非川一带与段志玄部汇合,再次消灭这一带的吐谷浑人部落。两个多月的行程下来,共击毙吐谷浑人近三万余,俘虏近十万,牛羊牲畜无数。
吐谷浑南线已经基本没有了敌情,李道宗和候君集及段志玄准备在休整数日后,押送着俘虏和牲畜往伏俟城方向而来,与李靖部汇合。
李大亮和执失思力也在出发后第十天,传来捷报。
李大亮部兵进蜀浑山,与聚集在这里的吐谷浑残余军队和部族相遇,在其不愿投降后,发起攻击。
士气正盛的李大亮部轻松击败战斗力量很少的这些吐谷浑部落,砍杀了约二千人后,吐谷浑人投降。
统计战果,俘虏了近四万余吐谷浑人,还缴获了数量庞大的牛羊马等牲畜。在审问俘虏时才知道里面竟然有好几位名王,这让李大亮惊喜异常,前面的郁闷一扫而光。这些没居在伏俟城的名王,居然不知道伏俟城已经被攻占,慕容伏允和天柱王已死,还妄图与唐军对抗。
执失思力所部也在居茹川附近击败了吐谷浑人的残部,杀死反抗的吐谷浑人一千余,俘虏近两万人,还有一名名王,大量的牛羊等牲畜,俘虏和牲畜也都被带到伏俟城方向而来。
受天柱王部伏击并受重创的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部,还有契苾何力部及李大亮的一部,在附近水草丰美之地休整几天后,由薛万均率领,也扫荡了赤海附近一些零星的吐谷浑残部,被打散的这些吐谷浑残敌根本没有战斗力,一看到唐军出现,就散开腿乱跑,薛氏兄弟和契苾何力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这些吐谷浑人截住并俘虏。
这些战役,歼灭的吐谷浑人也不多,但俘获的人口及牲畜却是数量很多,时下整个吐谷浑境内都是绿草连片,各部有缴获的粮食和牲畜可以充作军粮,行军作战时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即使有如此多的俘虏带着,也可以长时间地呆在各地转悠。
贞观七年六月初,李靖在急送长安的战报中,正式向李世民报告,平定吐谷浑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
--------------
“祖父,您在写什么?”无所事事,带着一群亲卫练完武的李业诩,跑进李靖的帅帐,看到李靖正在案上奋笔疾书,好奇地问道。
“翼儿,你来得正好,老夫正想使人唤你,老夫在写这次出征吐谷浑所有战役的经过,有一些事儿要和你聊聊,你坐下,”李靖看到李业诩进来,搁下手中的笔,示意李业诩坐在身边。
“祖父您又要指教孙儿了,”李业诩赶紧坐在案旁,等着听李靖的战事讲解。
每当李靖讲解战事或者进行战例分析总结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