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

第3部分

中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第3部分

小说: 中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抓住这次偶然的发现,李登海就以这些不倒的玉米种为母本,加紧了研究工作。
李登海进了玉米地或者一天,或者半日,渴了喝口井水,饿了没有东西吃,浑身象散了架,一点劲也没有,又不能大老远地回家做饭吃,饿极了,他薅一把野菜也能充饥,或者抓来几只玉米虫子用火烤熟了吃,还幽默地说:“这是高蛋白,外国人的主食品”。那情景,让谁看了也会心酸和感动。如果对玉米没有感情,谁又能做到这些呢。玉米就是他的至爱。后来,李登海曾一再内疚的对妻子张永慧说:“当我得到一个好的种子的时候,比看到你和孩子都高兴!”
对待玉米就象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充满了激情,这就是李登海。
一次,一个青年在种玉米时不小心将种子和化肥放得近了些,李登海竟在那里急的直顿足。他说:“老天爷一年只给我一次播种的机会,难道你要让他溜掉吗?”
李登海一心搞育种,就连吃饭想的也是玉米,晚上睡觉与妻子谈的也是玉米,说起玉米来,他的话就涛涛不绝。
为了心爱的育种事业,李登海牺牲亲情、友情、爱情。
李登海的母亲已是古稀老人了,1978年李登海决定去海南育种走的那天,天还没放亮,老母亲就起床,拄着拐棍,抱着孙子,到一里多远的西由汽车站为他送行。
车站上,寒风吹起母亲的白发,老人目光里充满了对儿子的慈爱,她多想让儿子留在身边,一家人渡过一个团团圆圆的春节,共享天伦之乐呀!然而,母亲是个深明大议的人,她颤抖地抓住李登海的手说:“孩子,你去吧,娘知道你干的是大事,不扯你的后腿,在外不要惦记家里,娘的身子骨还行”。
当时,儿子旭华刚刚3岁,也在风中为爸爸送行,望着还不懂事的儿子,李登海止不住热泪成行成行的往下滴落。
张永慧说:“李登海比我大五岁,原本以为他年龄大,知道疼苦妻子,没想到他连一句温柔的话也不会说,别人家里,妻子过生日丈夫不是送礼物就是到饭店请一顿,而李登海连我1954年农历8月19生日也忘了。”
对待儿子,李登海也是关心的少之又少。儿子李旭华刚一断奶就交给了外祖母,一直长到12岁。由于长年不在父母身边,孩子性格变得很内向,见了生人都变得害怕。上学后,学习成绩也不好,小学还留了一级,初中考试竟然好几门不及格。身上穿得也破破烂烂,象个要饭的孩子。一次邻居一位婶子对张永慧说:“永慧,你家孩子都成‘拉兹了’!”
1984年,登海的姐姐回家探亲,见旭华象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实在不忍心,就将他接到南京市。在南京李旭华上了三年学。
为了育种事业,李登海承受了太多的磨难、失去了太多的亲情,但他无怨无悔。他对妻子说:“我也很想念你们,但我一走进玉米地工作起来,就把这些儿女情长的事全忘了”。
2000年,儿子李旭华结婚了,公司的职工们说,李登海对孩子关心得太少了,这次儿子结婚也该正儿八经的风光一下了吧?可是,当时正赶上登海种业上市,全公司的职工都在为这事忙碌,李登海就将儿子的婚礼与公司成立同时举办了,所有的朋友一概没有发请帖。
其实,李登海是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只是育种工作实在太忙,容不得他分心。2006年3月8日,张永慧在海南省南滨育种基地给玉米授粉时,由于疲劳过度,突然觉的胸口疼,她急忙给还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10届4次会议的李登海打了个电话,李登海得知情况后,劝她放下授粉工作赶快到医院诊治。在张永慧从南滨到三亚市医院的途中,李登海又打电话寻问情况。然后说,你还是到北京来吧,我和你一起找找医生。
为了防止路上发生意外,李登海又给济南的一位朋友张医生打电话请教乘坐飞机应注意的问题,张医生说,“拿着救心丸,备用。”李登海又打电话将张医生的建议告诉妻子张永慧,同时,让职工给张永慧定了三亚到北京的飞机票,又让在莱州的儿媳妇也赶到北京来照顾婆婆。9日中午,张永慧乘坐的飞机到了北京,儿媳妇也已先期到达。中午,李登海开完会马上与妻子一起到人代会医务室作了检查,10日,接着与妻子一起去到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作更详细的检查。当确诊为张永慧是因为在海南高温天气给玉米授粉身体过度疲劳所至,并没有什么大碍后,才放了心。
到了北京后,有了李登海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张永慧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大半。李登海劝张永慧回莱州休息,不要到海南去了。但张永慧还是放不下海南的玉米授粉工作,乘11日的飞机赶回海南育种基地。14日,人代会结束,李登海赶回莱州,安排好莱州的工作,仅住了一天,16日就来到海南南滨育种基地,19日,张永慧才回到莱州着手准备育种材料实施春播,和往各省、市、区育种基地发送试验品种。
第二章 希望的田野
    第二章希望的田野
一、掖单2号问世
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玉米高产研究属美国的先锋公司起步早,美国先锋布雷公司是世界公认的开发与供应先进基因植物的大公司,早在1933年就对玉米高产进行专项研究,而李登海与其相差39年,1972年才在村农科队里土法开始玉米高产攻关,条件、技术等客观情况都不如美国的先锋公司。然而,他却奇迹般的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就。并最终成为在中国唯一能与美国先锋布雷公司相抗衡的种子公司。
李登海认为,差距就是动力,有差距就有潜力。只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弃旧创新,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李登海说:“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缺鼻子少眼睛,怎么就落在了人家屁股后面呢?”他在日记本里写道:“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从莱阳农校一回到家乡,李登海就把刘教授赠送的20粒美国种子连同自己的希望一起播进了后邓村的试验田里,星移斗转,两度春秋,他先后搞了2000多个组合,观察记录了50多万个数据。有一天,李登海在试验田里观察时,突然发现“107”株系叶片上冲、株型理想,苦苦追寻的紧凑型出现了,他兴奋异常。第二年他继续试验,谁知,“107”出现了雌雄脱节、花期不育等问题。但他没有因此心灰意冷,又经过三年的艰苦试验,最后运用割色叶、人工授粉等办法,解决了“107”的顽症。
1979年,一个用智慧、理想、心血浇灌出来的紧凑型玉米种——“掖单2号”终于诞生了,经国家玉米专家实地观察和测量,掖单2号新品种比平展型玉米每亩可密植1000——2000株,叶面积系数增大1。5——2倍,提高了光合效率,当年在全国首次突破了750公斤大关。
中国几代玉米专家和技术人员从未实现的高产指标,被农民李登海攻克了!
消息传出,中国人振奋了,外国人震惊了。美国农学专家逻伯逊博士慕名前来考察,啧啧称赞道:“了不起,真正了不起!”逻伯逊真诚地邀请李登海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并为其提供全部奖学金。李登海婉言谢绝了。他说,他的玉米育种事业还刚刚开始,离不开中国这片热土地。
掖单2号以其紧凑型、穗粒重、高抗病和广泛的适应性,很快风靡全国。对此,中国育种界、栽培界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掖单2号开创了中国玉米育种界的新篇章,展示了中国玉米高产的潜力,对促进作物栽培研究、改革耕作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一次新的绿色革命。
掖单2号玉米品种从问世以来,在全国推广了20多年,至今仍保持每年10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这在世界种业发展史上也是个伟大的奇迹。
因为掖单2号等紧凑型玉米的推广,“六五”期间,中国玉米总产量达到了6500万吨。198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玉米平均亩产150——250公斤范围,还有的亩产仅80——100公斤,而大量种植掖单2号的的吉林、辽宁、山东和江苏玉米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很多地区出现大面积亩产500——600公斤的丰产方,辽宁省沈阳市的春玉米高产纪录亩产1119公斤,莱州市(李登海处)夏玉米高产纪录亩产1009公斤。
掖单2号声名大震,李登海手中一批新的育种材料也初露端倪。恰在这时,两个意外情况降到他头上。一是1984年,李登海被录用为市科委的国家干部,端上了“铁饭碗”,并且全家“农转非”;二是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痴迷了10多年的后邓村农科队解散了。
往昔的伙伴有的进了工厂,有的跑起了运输。
李登海到市科委报到上班才几天,心里就闷得慌,感到六神无主,他在玉米地里习惯了,一坐在办公室里,看不见玉米就像掉了魂似的难受。他找到有关领导,恳切的说:“我这一辈子只和种子有缘,我还想再回到我的玉米地去。”
领导见他铁了心,就批准了他的请求。
李登海回到后邓村后,由于村里的土地分到了户经营,集体再没有专门的玉米育种地供他使用。李登海说服母亲,将母亲刚刚转过的城市户口又转成农业户口,在村里争取到了几亩口粮地,李登海就在母亲的几亩口粮地里搞起了玉米育种。
继续登攀的路是这样难,然而,另一条路也在向他招手。由于掖单2号增产效果显著,当地玉米种已经卖到了五六元一公斤,李登海手中的“原原种”更如同一粒粒金豆子。
按照李登海的成就和贡献,他本可以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然而,他领取的只是市里发给他的每月200元工资。
钱对李登海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他倾心的是玉米种子。他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金子更宝贵的吗:有,那就是我的自交系玉米种子。我只需带上两粒种子出国,就会变成亿万富翁。但是不能这样做,因为我那颗还在跳动的爱国心,高过金子、种子几百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却不发达,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农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然而,我们却要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1%的人口。靠的是什么?
早在共和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把发展农业生产当成关系共和国稳定的大事来抓,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提倡科学种田,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科学种田运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莱州市就开展了农村科学实验活动。从1954年,这个市第一个农民技术队诞生以来,各种群众性的农村科学技术试验队相继而生,经久不衰。中间尽管有起伏,但到1972年,全市农科队总数达到了921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能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农科队达到了212个,试验项目达到624个。1958年,全国第一次农村科技工作会议在这个市的西由镇(现在的三山岛街道办事处)王贾村召开。1978年,这个市的西由镇又作为农村基层科研活动先进单位,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
1982年底,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相当一批“四级农科网”解体了,不少科研人员转从他业,一时间,莱州的农村科研事业陷入于了低谷时期。
农业科研的道路究竟怎样走下去?
在许多人都还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1984年,李登海给当时的烟台市委书记写了一封信,提出“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李登海的建议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如同强劲的春风,吹遍了莱州大地,莱州市的科技“藏龙”、“卧虎”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又有了重整河山的机会。
在物质基础十分贫乏的条件下,1985年,李登海自掏腰包,在后邓村陆续盖起了10间瓦房,建起了6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办起了改革开放后的全市第一个民办科研机构——“掖县后邓农业试验站”。
试验站是建起来了,但最初只有一万元科研经费,钱少,大家只好自己琢磨着干,能省的钱尽量都节省下来;科研人员也只有李登海、毛丽华、张永慧、李登亭、王元仲这么几个人,后来又增加了李宏升、姜伟娟等几个人。开始,大家对玉米育种都还不太明白,也不知道怎么干好,白天,李登海就手把手的教,晚上,他又不顾一天的劳累,坚持给大家讲课,十几年来从未间断,每晚两个小时。直到现在,公司的新职工多了,刚到来时,大部分人都不懂育种技术,李登海仍然亲自给职工上课。除此以外,公司有了经济势力后,他还选送人才到大专院样培训,或者到国外参观学习。着力改变职工的知识结构。
为了扶持全市民办科研机构的发展,1985年以后,莱州市委、市政府也专门制定了《莱州市关于民办科研机构优惠政策的暂行规定》。对各类民办科研机构,金融部门予以优先贷款,科技部门在课题招标、成果奖励、计划列项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民办科研所需的各种紧俏物资优先供应,并从减免税、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吸引本地和外地人才、转干、职称评定、家属农转非等10个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在科技人员中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对促进民莱州市民办科研机构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89年10月,为了表彰李登海在民办科研事业上的突出贡献,莱州市委、市政府在三级干部会议上,为李登海披红戴花,发给奖金1万元,并两次发出了向李登海同志学习的号召,为民办科研人员树立了榜样,促进了民办科研机构的发展。
但是,在成功的道路上,困难总是与成绩同时存在的。
玉米试验站创办不久,便惹起了一些人的“红眼病”:他们说:“李登海发财了,家里趁个几百万”,“咱这的风水都叫他挖走了”。
1985年6月,后邓村土地叫行会正在进行,李登海的光临引起了一阵骚动:“怎么,他也还叫地?”“是不是李登海烧糊涂了,他都是县里的国家干部了,还回村瞎折腾!”
李登海做梦都想有块育种地,好从事他的育种事业,他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第一个站到台前叫行租地。
一位愣头愣脑的汉子猛地站出来。李登海每长1元,那汉子就加1分,每叫一次,人群里就响起一阵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