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 >

第14部分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在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这话再次得到了验证。原来辽在三月初六才得到宋军又一次大举进攻的消息,萧太后忙调兵遣将,以耶律斜轸率山西兵马进援山后,阻击中西路宋军,以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率军支援幽州,她和辽圣宗亲率大军随后进援,寻求战机击败宋东路主力。
契丹铁骑扬起满天黄尘,昼夜驰往幽州,宋军在人数上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本来曹彬回师雄州,不再轻进而保持威逼态势,在强大的压力下,幽州的辽军也不敢轻易离开,好歹也算达到了吸引辽军主力的战略目的。可一听到中西路宋军捷报频传,东路的将领们坐不住了,纷纷到主帅曹彬那请战,结果老好人曹彬耳朵软了(其实他又何尝不想争功),带上一些粮食又向涿州攻击前进。
但是他没有机会了,十万大军走上了不归路!
进军路上,耶律休哥指挥辽军用游击战不停歇地骚扰,此时已是农历五月,天气炎热,宋军缺水干渴,又整天提心吊胆地防备辽军的“游击队”,到涿州一百多里的路,宋军走了二十多天。
被辽军拖得疲惫不堪的宋军好不容易到了涿州,却得知萧太后、辽圣宗率辽军已到涿州东不远的驼罗口,这下都慌了:中西路未至,孤军深入粮草将尽的东路,有被辽军主力包围合击的危险!
杨业怎么办?撤!疲惫的宋军打起精神,向西南方向退去。得到生力军补充的耶律休哥挥军猛追,五月初三在岐沟关追上宋军,宋军以粮车环绕成堡垒,艰难地抵挡着。
夜里,曹彬率军突围,辽军乘势追杀,宋军无心恋战,战斗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宋军慌忙抢渡拒马河,淹死了无数,连杀带淹,十万大军没了一多半,若没有先锋李继隆部的拼死掩护,损失将会更大。
辽在岐沟关击败宋军主力后,立即挥师向西支援耶律斜轸,先破田重进部于蔚州之东,又在飞狐之北击败潘美部,夺回丢失的山后诸州,西路宋军的副帅杨业重伤被俘,拒不投降,绝食三日而死。至此,三路大军只有中路全师退回宋境。
这次失败,原因众多,首先对辽国形势判断不明,武断认为是主少国疑、太后专权、人心不稳;其次是以步对骑,机动上就吃了大亏(这个问题,终宋一朝也没有得到解决);再就是分兵太过,三路大军难以呼应。
最主要的,还是在太原之战中表现出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军纪仍然不严。东路众将拿军令当儿戏,争功贪利,轻敌冒进,结果导致全局崩溃。
将领不和。杨业之死,实际上就是因为他降宋不久,就在雁门之战中立下大功,深得赵光义的宠信,惹得其他将领嫉妒,监军王就对主张稳健撤退的杨业说:“您老人家平时叫杨无敌,现在怎么见到敌人却不敢出战,不是心里有什么别的想法吧?”这话里面隐含的骨头很硬,挤对得杨业不得不发动了自杀式的进攻。监军如此,就连主帅潘美也没有听从杨业的请求,在撤退的咽喉要地陈家谷口没安排接应的人马,斩断了杨业最后的生路。
前有郭进,后有杨业,两员能打、敢打、会打的将领,居然都是死在自己人手里的!
另外,赵光义的运气实在不好,他面对的萧太后是女中豪杰,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耶律休哥、耶律斜轸都是当时最明亮的将星,宋将鲜有敌手。
岐沟关一战之后,耶律休哥威震宋朝,据说当时夜里小孩啼哭,只要大人说上一句:“耶律休哥来了!”小孩马上就不敢哭了。反观宋朝的将领,对辽的威慑力从来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由武到文的彻底转变(1)

千秋功业,这几乎是所有皇帝的追求(除了少数混蛋到极点的皇帝),但是又有几个能够做到?
宋太宗赵光义虽有追求这个目标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
两次北伐,他把赵匡胤精心训练的精兵折腾得精光,再也没有力量恢复幽云地区了。宋朝就此转向了全面防御,国策也走向了极度的“守内虚外”,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没有了回头的机会。
大一统的天下格局,在宋朝永远成了一个梦幻。
其实,赵光义还是个很有才干的皇帝,他的悲剧在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军事能力,总是试图在武功上超过赵匡胤,却只好一次又一次咽下失败的苦果。
他忘记了,赵匡胤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皇帝,而自己一直留守京城,一直在扮演着看客的角色。当看客和当演员的感觉永远是不一样的。
赵光义的才华表现在文治上,就连开疆拓土采用的也是高压的政治手段,而非金戈铁马的军事杀伐。
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就大刀阔斧地把所有节度使兼领的支郡全部收归中央,彻底废除了节度使兼领支郡的制度,后来还干脆把三十多位节度使老爷调进京城养了起来,至此节度使完全没有了权力,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
赵光义最大的功绩,是在他的手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文官制度。
太平兴国二年(977)是赵光义时代开的第一次科举,录取人数远超赵匡胤时期,达五百余人,仅进士就有一百零九人。由此拉开了广开科举的序幕,终赵光义一朝,科举考试登第的有近万人之多。
通过科举,赵光义网罗了许多人才,太平兴国二年“龙飞榜”上的吕蒙正、张齐贤;太平兴国五年“龙虎榜”上的寇准、王旦等,都是一时英杰。这些人都是赵光义的“天子门生”,自然都全心维护赵光义的利益了。
科举制度的细化完善,就是在赵光义时期完成的。像试官亲属回避制、进士唱名赐第制、及第进士赐宴琼林苑制,以及现在高考还在使用的考生试卷封名制、试官封闭出题制,都是在此时出现的。
穿越历史的尘烟,我们在茫茫史海中发现,一千多年前的高考制度今天还在执行,不知道是该赞叹我们前人的智慧,还是该悲哀我们时代进步的缓慢。
赵光义时期不仅取士多,而且提升也快,只要进士及第,就可以直接授以京官,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那时科举及第的人非常受人尊敬,宋人不像晋人讲究门第,但却很讲究“出身”(当然不是什么地主、富农、贫下中农之类的血统论“家庭出身”),进士及第的叫“有出身”,荫补的叫“无出身”,其他就是“杂出身”了。
进士出身的在升迁上最受看重,几乎可以一路绿灯地向上升。那个“龙飞榜”的状元吕蒙正,七年后就位至执政,十二年就拜相,说是坐火箭上升一点儿也不夸张(看人家吕蒙正,大学毕业十二年就当上了国家总理)。
科举及第在宋朝是最光荣的一件事,因此曾出现身有官职的人也去参加科举殿试,当然科举“镀金”以后的好处不言而喻。
大量科举取士的读书人进入官僚体系,在很短的时间里,宋朝上至中央下至郡县,衙门里坐着管事的都是读书人。赵光义一朝,九个宰相都是文官,这标志着文官政府的全面形成。
文官时代就这样降临了。
整个文官体系是精密的,不仅设有差遣院、三班院,专门负责任命差遣,使官、职、差遣制度化、规范化,还设有磨勘院负责官员的考察。赵光义将原属枢密院负责内外奏章收受和颁发的通进、银台二司,合并为通进银台司,直接对皇帝负责。管理财政的三司,有许多事务也由赵光义直接裁处。就这样,赵光义把文官政府的大权独揽在自己的手里。通过文官政府,他最终排除了武人执政,彻底消除了那种五代时期武人改朝换代的可能。
文官的尊崇导致了武将的贬值,再加上赵光义认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有意地抬高文臣的地位,就连边境州郡的长官也换去武将用文臣(赵匡胤时用的还是懂打仗的武将),后来高级军职也以文臣充任,以文臣来管理武将。
至此,五代时呼风唤雨、专横跋扈的武夫地位一落千丈。
然而,矫枉过正的结果就是关上了一道门,又打开了另一道门。自宋朝起,“好男不当兵”就广为流传,有国无防基本上是宋朝的写照,大宋的灭亡,与其说是来自外敌,不如说是来自自己放弃了抵抗的所谓“崇文”。
这个转变,使从黄帝擒杀凶悍的蚩尤,经大秦、强汉、盛唐流传下来的血性也被阉割,尚武精神的缺失使中国人个个都成了任人屠杀的“谦谦君子”,最终演变成“东亚病夫”!
其实赵光义是个小心眼儿,对武将不放心,对文臣也不是那么放心,他的统治时期,二十二年共有九任宰相,频繁换相就是不让其培养起自己的势力,防止皇权旁落。
赵光义晚年蜀地李顺起义造反,他委任参知政事赵昌言为川峡五十二州招安行营马步军都部署,让他领兵去征讨。赵昌言路过凤州,凤州知州寇准就给赵光义上了个密奏,说:“赵昌言平素就有很高的名望,再加上没有儿子留在京城,不能给他统率三军的大权。”
本来这个疑心是一点儿根据都没有,可赵光义居然“得疏大惊”,感慨道:“满朝廷没有一个忠臣,谁也没给我提这个醒,幸亏还有个寇准为国家着想。”就这样一句话,赵昌言不仅被收回了兵权,还被撤了副宰相,以工部侍郎的官职到凤翔府当地方官去了。
赵昌言是太平兴国三年的进士,是个“文思甚敏”的文臣,只因为没有儿子留在京城当人质,就惹得别人起了疑心,可见当时宋朝上上下下对“武”都得了过敏症,谁要是沾上了“武”就没好日子过。武将们也是满腹的委屈,那个曾在幽州城下解说螃蟹的曹翰,还真有些歪才,一天在赵光义面前赋诗,说“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大发牢骚。
发牢骚也没有用,自第二次北伐失败以后,赵光义已经没有了尚武的勇气,再也不想舞刀弄枪,而是每天读书、写字、下棋,过上了风雅的文士生活。要不就是组织人编书,宋朝四大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都是在赵光义时编修完成的。
文官政府的建立无疑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建设,可宋朝当时外患严重,辽军时常骚扰边境,掠夺人口牲畜,过度的抑武无疑是危险的。因为宋辽军力对比,宋军本来就处于下风,面对辽国快速机动、冲击力极强的铁骑,堂堂大宋几乎毫无办法,无可奈何的赵光义只好采用了沧州刺史何承矩的建议,在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西北,东至泥沽海口,利用河渠湖泊,筑堤储水,营建方田,史称北宋“水长城”。
“水长城”的名字,深深地反映出中原王朝挥之不去的长城情结。长城,不仅是军事防线,更是一种精神、心理上的防线。
不过赵光义对边防的事一点儿也不热心了,他认为:“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是边事,可以预先防备。而奸邪却难以觉察,若为内患,深为可怕。帝王合当用心于此。”赵光义把心思全放在了防止别人篡夺他的龙椅上,再不复当初雄心勃勃、气吞天下的锐气。
朝廷上的一些文臣也认为“朝廷上不安生,边境上就会有动荡;朝廷稳定了,边境自然就没事了”,并据此提出了“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则外自安”的论调。既然失去了武力对抗的勇气,宋朝便采取了屯兵聚粮,坚守不战的原则,这种在边境消极防御,把主要力量用在防范和镇压境内的篡权夺位和农民起义的政策,就是“守内虚外”。
既然“守内虚外”了,宋朝的边境守军就相应地添了许多奇怪的规定:在辽兵来犯的时候,只许坚守城池,不许出战;迫不得已必须出战时,也要紧靠着城池布阵;最奇怪的规定是“临阵不许相杀”,不相杀临阵干什么?要是胆敢“相杀”,是会受到处分的,那个建议修“水长城”的何承矩,就是因为敢和辽军交战,还杀了辽国大将铁林,结果被赵光义调离了边境。
这简直是一厢情愿的“鸵鸟政策”。
宋朝费了好大的劲“安内”,可辽军照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宋太宗这个人(1)

赵光义兴趣广泛,是个喜欢风雅的皇帝。
他最大的乐趣是读书,而且是什么书都看,颇有些博览群书的意思。但他读书并不是死读书或看热闹,经常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读《阴符经》时,就说:“这书专讲诡诈奇巧,不是正道。”
在读书上,赵光义给后人留下了一句成语——“开卷有益”。那是在太平兴国八年,他下令编撰的一部大型类书完成,这部书共一千卷,搜集和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堪称大部头。这么一部巨著,估计现在很少有人能下决心啃完,可赵光义一见就喜欢上了,尽管政务繁忙(赵光义很勤政的),还是规定自己每天必读三卷。
这三卷书每天由史馆进呈给侍读官,天天如此,有的大臣怕皇帝累着,就劝他说:“一天看三卷有些多了,恐怕您会劳累。”赵光义却说:“我天性就喜欢读书,读起书来神清气爽,怎么会劳累呢?而且只要打开书卷就会有收获(开卷有益),时间也不会被浪费。”结果他用一年的时间,读完了这部巨著。
本来这部书的名字叫《太平总类》,因为皇帝陛下亲自看了一遍,就被改成《太平御览》了。
赵光义能文,这一点他确实超过了哥哥赵匡胤。他与大臣游玩唱和史书上记载的很多,他还经常给臣下赐诗,赵普就曾在得到赵光义的赐诗后,流着泪拍马屁:“我要把陛下赐的诗刻在石头上,永远带在身边,直到进了棺材。”享受赵光义赐诗的人很多,包括隐居华山的老神仙陈抟。
最有意思的是,他还曾写过戒酒诗。翰林承旨苏易简虽才华横溢,却嗜酒如命,赵光义就亲笔写了劝酒、戒酒二诗赐给了他,还让他对着自己的老娘吟读。苏易简从此上朝值班的时候再也不敢喝酒了,可回到家私下里照喝不误。后来苏易简终于因酒致病,不治身亡,赵光义还叹息道:“苏易简竟因为杯中物送了命,太可惜了。”
不过赵光义写的诗虽多,却大都佚失没有流传下来,究竟写得如何不敢妄测。(会和乾隆的水平相当吗?)不善文的赵匡胤却留下一首《日出》诗:“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文字并不精巧,但境界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