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 >

第3部分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刘赟走在路上的时候,又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北方的契丹发兵打来了。太后和朝中大臣手忙脚乱,忙请郭威带兵迎战,结果大军走到澶州(今河南濮阳西南),在郭威的授意下,军将拥立的把戏再次上演。
经过赵匡胤等亲信的串联鼓噪,军士们以“我们攻陷京城,与刘家结下了大仇,要立新的皇帝来保平安”为名,包围了郭威的住所,郭威闭门不出,军士们就翻墙上房而入,史书上是这样形容的:“乱军山积,登阶匝陛,扶抱拥迫”,“裂黄旗”“以代赭袍”,郭威就这样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后周。
五代时军士拥立的事实在是数不胜数,骄兵悍卒拥立将帅、藩镇、皇帝,但赵匡胤还算是一个“新兵蛋子”,这样声势浩大的场面还真是第一次经过,并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原来还能这样当上皇帝。
此时他还是好奇,万万没有想到以后自己也能照葫芦画瓢地把这个“剧本”再演一次。
郭威建国后,论功行赏是不可缺少的安抚奖励措施,赵匡胤在拥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出力非小,被拔补东西班行首,后来又拜滑州副指挥,至此才成了军官,真正踏上了仕途。
那个可怜的刘赟,还没到京城就被郭威派去的兵将抓住囚禁起来,刘信也被逼自杀。只有刘崇逃过一劫,据守晋阳称帝,建立起北汉,因为实力不大,只好依附辽国。
北汉和后周,天生就是一对世仇,恩恩怨怨一直纠缠到宋朝才算彻底解决。
郭威登基后,改革了一些弊政,免除了过于残忍的刑罚,还停止了州县贡献珍美食物及特产的惯例,他对宰相王峻说:“我是穷人出身,碰到机会做皇帝,岂敢厚自奉养以害百姓。”
他还虚心纳谏,保持节俭生活,境内初见平安,国力也有了增长。
这一切都是郭威在表演,这一切也都成了赵匡胤学习的楷模,他始终活跃于这一连串事件的台前幕后,在参与中学习,把这些招数都研究学习个透彻,得出了自己的心得。
他在深刻地领悟郭威。
假如我们不理解郭威,就不会很好地理解赵匡胤。
郭威不知道,他正在辛辛苦苦地培养一个将要埋葬自己所开创的王朝的人。
赵匡胤是个好学生,看看后来他的表演,基本上都没有跳出郭威创作导演的这个“剧本”。
这,不知道是历史规律,还是因果报应。

铁血名将路(1)

赵匡胤虽然成为军官,但在后周的军界,还是个无名之辈,在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声名显赫的英雄,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藩镇。
但他还在努力着,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梦想着当名小校的流浪汉了。
他想成为名将。
两年前,这还是个奢求,但今天看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是的,在这个变数极大的年代,随时都会发生奇迹。
无论何时,只有去追求,才会有结果,赵匡胤就在向名将这个目标奋斗、靠拢。
机遇又出现了。郭威在都城的儿子都被隐帝诛杀干净,他便把养子柴荣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府尹这一重要职位。柴荣需要有能力的人来帮助自己,就挑上了作战勇敢、武艺高强、头脑机灵的赵匡胤。
可以说,这次机遇,是赵匡胤凭借自己的才干和努力争取来的。
时间不长,时任开封府尹的柴荣把赵匡胤调到自己帐下,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府属骑兵指挥官),虽然官还是不大,但他时刻都在柴荣的身边,有了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柴荣也对赵匡胤的文韬武略极为赏识,每逢出征必要将其带在身边,赵匡胤的才能有了展现的舞台,很快他就以自己出色的能力获得了柴荣更大的信任,成了柴荣得力的左膀右臂。
郭威在位三年,显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逝,柴荣登基称帝。登基后,柴荣自然也要培养自己的班底,赵匡胤背靠大树好乘凉,被任命为禁军的将领,名将之路由此开始。
名将不是谁封的,名将是在铁血战场上用性命博取来的,赵匡胤的成名第一战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了。
郭威死后,北汉觉得后周皇权交接必有动荡,是个报仇的大好时机,便联合契丹挥师南下,辽骑兵万余人,北汉兵三万人,直逼潞州(今山西长治)。
柴荣听说北汉军队入侵,准备亲自率领军队抵抗,群臣在宰相冯道的带领下,说刘崇必不敢自来,皇帝不宜轻动,可命大将领兵出师。
柴荣反驳群臣说:“刘崇看轻我年少新立,想吞并天下,一定自来,我不可不自往。”
他又说从前唐太宗定天下,都是身临前敌,我怎敢偷安。他坚持要亲自带队,柴荣另一位宰相王溥也支持他御驾亲征,朝议才决定下来。
柴荣果然是少年新锐,毫不惧怕即将到来的厮杀。
周世宗柴荣自开封出发督促诸军,日夜兼程,赵匡胤作为禁军将领,自然随驾拱卫。
柴荣和赵匡胤都不知道这一场战斗,对自己将来的重要意义。
很多时候,一个新世界就是要在血与火中诞生的,尽管难免血腥和痛苦,但这些却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后周和北汉的两支铁流在高平附近撞在了一起。
刘崇率领中军在巴公原摆开阵势,骁将张元徽阵在东,辽将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兖阵在西,军容严整。
柴荣望着杀气腾腾的北汉军阵,下决心以攻击取胜。但此时后周军将刘词还没有到来,后周军人数少,军士有畏惧情绪,柴荣只好骑着披甲的战马,亲临前线督战。
战斗在狂风大作中开始,后周军右翼将领樊爱能、何徽在交战不久就引骑兵逃走,一千多步兵脱下盔甲口呼万岁,向北汉投降,右翼军队溃败。柴荣看到形势危急,亲率贴身卫兵督阵冲击敌阵,北汉兵数百弓弩手一齐放箭,柴荣麾下亲兵用盾遮挡,柴荣虽然没有受伤,但麾盖上已经中了数十箭,被射成了刺猬。
赵匡胤当时担任后周负责警卫的将领,看到皇帝陷于险境,军人的血性被激发出来,他大喊一声:“形势危机,为主尽忠的时候到了!”这可不是像有些人说漂亮话,而是在铁血横飞的战场上,说话是要立马兑现的,而兑现的代价可能就是鲜血和生命。
赵匡胤当然也知道危险,但他还是冲破箭雨,一马当先闯进汉阵,纵横驰骋,所向无敌。他已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安全,他心里想的就是不能让自己的皇帝身陷险境。
赵匡胤是个标准的军人,他身上军人的忠勇起到了激励作用,后周大将张永德也率军破阵而入,和赵匡胤兵分左右两翼死战,北汉军的阵势出现了动摇。
一人拼命,万夫难挡,赵匡胤舍命救主的举动,使后周军重新激发起斗志,阵斩北汉勇将张元徽,扭转了危局,以少胜多大败汉辽联军。刘崇带领一百多骑兵连饭也顾不上吃了,昼夜奔驰逃归晋阳。
在这场战斗里,赵匡胤左臂中箭,血流如注,但仍鏖战不休,直到柴荣看到他的伤势,强令他回营时才住手。
出色的战绩,使赵匡胤获得了后周高层的赏识。柴荣是个明白人,懂得论功行赏,赵匡胤的力气没有白废,血也没有白流,不久便被拔擢为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进入了禁军的高级领导层。
高平一战,柴荣打出了新君威风,他以后的改革进展顺利。赵匡胤则一战成名,跻身名将行列。他在这次战斗里采用的短兵突击战法,更成为以后他屡建奇功的独门利器。
军权在手的赵匡胤,对柴荣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地为他东征西讨,来报答知遇之恩。
他永远也忘不了曾在江湖流浪、遭人冷遇的痛。
可是,一旦投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他还能保持住自己吗?

搭上台子好唱戏(1)

五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只要有勇气,有能力,有智谋,就会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郭威曾是平民,赵匡胤曾是流浪汉,柴荣曾是商贩。
柴荣是郭威的妻侄,因做人勤谨被郭威信任收为养子,管理郭威的家务,做茶商往来京、洛、江陵间,替郭家筹费用,从来不曾打过仗,也不曾表现过什么才能。即位之初,冯道和群臣都有些轻视他。
高平大战胜利,柴荣威震天下,群臣开始信服他,他也有了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柴荣是五代时少见的英明君主,胸怀大略,志在统一天下,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纪纲,惩治腐败,澄清吏治,减轻民困,治理河患,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在这些改革中,最关键的是柴荣抓住了人才。他曾下诏求贤,不论是离退休还是在职的官员,也不论官大官小,只要有好的建议,都可以上书言事。就算是毫无功名的平头百姓,也照样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显德二年,一个“草民”赵守微给柴皇帝写了一封信,侃侃而谈了一通治国之道,柴荣看了觉得有道理,就把他宣召进京当面探讨。二人谈得还算默契,第二天赵守微就被任命为右拾遗,成了“火箭”干部。
这样的事并不只这一件,“孤本”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同样的例子还有显德四年段宏等数人上书,也被他任用。
柴荣敢破格使用人才,当时尽管武夫当道,瞧不起“毛锥子”文人,可奇怪的是“文凭”在当时却很吃香,不是科举出身的想当宰相门儿都没有。但柴荣魄力就是大,一句“古人为宰相者,尽由科第耶?”便把没有科举资历却才华卓著的魏仁浦擢升为相。魏仁浦也不负柴荣的期望,终成一代名臣。
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人才,看来柴荣深刻领悟了这个道理。争取到了人才,那些只知道聚拢财宝美女的人,又怎么会是对手?
柴荣知道,有了人才,还要让他们发挥出作用,最起码也要让他们敢讲话、出主意,他一再下《求言诏》、《求直言诏》。他的这些举动并不是装模作样的政治作秀,而是真的听取意见、选拔人才,最出名的就是王朴凭借献《平边策》赢得柴荣的重视,从郎中升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枢密副使、枢密使。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众人智慧的集合,那些用屠刀封堵别人之口的其他“皇帝”、“王爷”,想不被柴荣打得屁滚尿流都不行。
柴荣还力求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疏浚汴水东至泗水,北入五丈河,连接济水,山东地区得与开封通舟。又开掘汴口,导黄河水通淮水,恢复了唐时运路,江、淮漕船可以到达开封。
柴荣没有完成统一的大事业,但在水路交通上,却基本统一了。
他的革新举措,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积蓄了力量,一统天下的基础已经隐隐形成。
只是这个柴荣搭好的台子上面上演的统一大戏,主角究竟会是谁?会是他自己吗?
有了国力基础还不是全部,争夺天下不光是财大气粗,还得有精兵猛将。高平之战暴露了后周军的弱点,那就是军纪松弛,士卒羸弱,将士不堪用命。
因此,柴荣下决心整顿军队。
他要打造一支纵横无敌的铁骑,来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壮志宏图。
柴荣先从整顿军纪入手,毫不手软地杀掉临阵溃逃的樊爱能、何徽及将校七十余人,投降北汉的右军步兵也都处死。一时上下震动,人人肃然,“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五代以来“兵骄逐帅,帅强叛上”的局面,开始出现转机。
他还下旨命殿前都虞侯赵匡胤整顿皇帝的近卫部队禁军。当时的禁军都是历代相承,不加淘汰,因此老弱很多,纪律不严,一遇劲敌,往往非逃即降,相反,各地藩镇都拥有骁勇之士,实力都在禁军之上。要想巩固皇权,维护统一,就必须提高禁军的战斗力。
赵匡胤高平之战的最大收获不在于升官,而在于取得整顿禁军的大权!
乱世中武装就是一切,这已经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
没有小站练兵,就没有后来的袁大总统;没有整顿禁军,也同样不会有后来的宋太祖!
对于禁军的整顿,柴荣也是很关心的,他经常亲自对军兵进行“面试”,选拔武艺高强者补充到禁军殿前司里。手握整军实权的赵匡胤,更是尽心尽力地遴选人才,点选马军、步军士卒,老弱怯懦者淘汰,强壮精锐者升在上军。
赵匡胤利用主持整顿的机会,开始在军队中形成自己的势力。他将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自己麾下亲信安排在殿前司诸军任中下层将领。同时,他的交游也广泛起来,结交了一些禁军中高级将领,并与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李继勋、王政忠、刘庆义、刘守忠、刘延让、韩重赟结为“义社十兄弟”。
十兄弟中大都是得到赵匡胤的推荐提拔,才得以在殿前司各军中担任中级将领的。其中,石守信为铁骑控鹤四厢指挥使,王审琦为铁骑都指挥使,刘延让为铁骑右厢指挥使,这些人以赵匡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势力圈子。
有些人认为此时的赵匡胤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有了“谋逆”的野心,其实是天大的冤枉。赵匡胤当时对后周世宗柴荣是感恩戴德的,整顿禁军也是得力的,经过赵匡胤的整顿,后周军队的面貌大为改观,士兵的战斗力大为增强。至于结义,也不过是当时流行的做法。要说私心也不是没有,那就是自己人好指挥,没见过非要找一帮让他往东偏要往西的大爷给自己当手下的人。
但无论当时赵匡胤心里是怎么想的,不争的事实是他已经成功组建起了自己的班底,有了这么一股强大的力量,他就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的,就看他想做什么,这就好像台子已经搭好,关键就看唱的是什么剧本。
禁军战斗力的增强,使赵匡胤声望日隆,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血战军功(1)

一代雄主柴荣,在国家实力有所增长的有利条件下,开始了实现统一的努力。
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朝廷”,都不会自动地把土地双手奉上,武力解决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为了制定正确的战略,柴荣召集文武众臣多次研究统一天下的方略,后周显德二年(955)初春的一天,他又把文武重臣召集起来,比部郎中王朴首献《平边策》,明确提出“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的进军原则,主张把南唐作为第一个兼并对象。为了说明其方略的正确,王朴还在《平边策》上对后周之外的各国之政治、经济、国力、兵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这个建议得到了柴荣的肯定,剩下的就是赵匡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