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第6部分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6部分

小说: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说莫德多年在外,戎马倥偬,顾不得相夫教子。此次无功而返,班师安茹,却突然发现,当年少不更事的儿子如今已长成翩翩英俊青年!这孩子名叫亨利,莫德为他起这个名字意在纪念其父亲亨利一世。想是外祖之灵在天保佑,小亨利长大后一表人材不说,运气亦好得出奇。当其母莫德尚在英国征战之时,其父安茹伯爵杰弗里趁斯蒂凡无暇顾及海外领地之机,出兵夺取了诺曼底,并将其封赠自己的长子小亨利。1151 年杰弗里死后,安茹伯爵领地及其属地曼恩、屠棱亦由亨利继承。亨利十几岁即成“多国之主”,领地广袤无垠,爵位四五个。由于其领地均在法兰西王国境内,按照惯例,他在继承之后理应朝觐法王,当面向国王表示效忠。于是1152 年,小亨利赴巴黎拜谒法王路易七世。谁料这一去,又引出一段风流韵事。
原来路易七世已然年老力衰,又虔信宗教,早上祷告,晚上忏悔,几乎没时间视理朝政,遑论讨女人欢心。而他的王后埃莉诺却是个年轻、活泼、多情的女子,丈夫的慢待早已使她不满。因此,当同样年轻又英俊魁梧、风流倜傥的小亨利一出现在宫廷里,她就打定了主意。几天后,她向教廷提出申请,要求解除与法王的婚姻,理由是血缘关系太近,造成婚后多年未曾生育。理由充足,教廷焉有不批准之理?直到数周后,她又向教廷提出了与诺曼底公爵、安茹伯爵亨利结婚的申请,教廷以及路易七世方才如梦初醒,然而此时已晚,再无办法阻止她另攀高枝。这埃莉诺原是阿奎丹公主,名下领有多处领地,她把这些作为嫁妆一股脑带给了亨利,一下子使亨利的领地面积占了法兰西领土的一半以上!这小亨利自小锦衣玉食,及长便学习艺术、文学,既没在宫廷斗争中动过一点心思,也没在沙场厮杀中伤过一根毫毛,却成了欧洲最大的封建主,说来他这运气岂不是好得天上掉馅饼?
依旁人看来,有了这许多领地财富,早已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该当知足了。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如同越有钱越爱聚敛一样,这攫取领地原也是上瘾的。小亨利得了这些法兰西领地犹自嫌少,眼睛又盯住了海峡对岸的英格兰。对英格兰,他可不是仅仅想占几块领地,弄几个爵位,这些他早有很多了,现在他想的是夺取王位,领略九五之尊,完成他母亲未竟的光复大业!1153 年初,亨利率军在英格兰登陆,好运气又一次眷顾他,在决定性的马尔梅斯伯雷战役中,初春季节却忽然天降冰雹,亨利的士兵仗着重甲尖盔护身安然无恙,英王斯蒂凡的军队却被鸡蛋大的雹子砸伤不少,其余的抱头鼠窜,不战自败。最后一战发生在沃林福德,两军对垒,尚未开始冲锋厮杀,众目睽睽之下,斯蒂凡却忽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全军大惊失色。左右忙将国王扶上马鞍,谁知一松手,斯蒂凡又是一个倒栽葱。这次左右不敢再大意,又一次将其扶上马之后,两旁两位侍卫紧紧托住国王双腿。谁知坐马刚一举步,马肚带又突然松扣,将斯蒂凡连同马鞍一起掀在地上。斯蒂凡跌了这3 下,脑袋反而清醒了,长叹一声道:“天败我也,奈其如何?”下令撤退。从此两军罢兵谈判。
斯蒂凡本来还想拖延谈判时间,讨价还价。最好能拖得亨利不耐其烦,渡海回家;最次也只是给他几块领地,哪怕多些不妨,只这王位继承权是万万给不得的,要留给自己的儿子。谁知恰在此时,斯蒂凡的长子尤斯塔斯暴病身亡,次子小威廉目睹其父在位期间的种种艰难,深感权位之可怕,因此向斯蒂凡郑重声明:自己决不做王位继承人,如果父亲不允,将一死了之!话说到如此地步,斯蒂凡还能如何?回想十余年来,自己为这王位费尽心机,呕心沥血,多少次疆场征战,九死一生,最后却落得个众叛亲离,孤家寡人!这权利地位、领土财富真个是害人不浅!这人生、世事实在是无趣得很!想到此处,斯蒂凡万念俱灰,挥挥手叫来侍臣,命其速去小亨利营帐中,告诉他不必再谈判了,“斯蒂凡国王如今对王位以及人生均已了无兴趣,随亨利殿下提出什么要求,国王无不听从”。侍臣从命。小亨利听到这口信,始则茫然,了解内情后恻隐之心顿生,他天性本非斩尽杀绝的残忍之人,于是提出与斯蒂凡签订协议,约定在斯蒂凡有生之年,仍可继续做英格兰国王,但须指定亨利为继承人,死后传位于亨利。签约之后,小亨利回至安茹。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心若死,其命必不长久。果不其然,斯蒂凡顿悟人生心灰意懒之后,身体便每况愈下,勉强捱了一年,便于1154 年撒手尘寰。丧事既毕,小亨利来至英国即位。加冕典礼上,英国臣民载歌载舞,欢声雷动,他们欢迎这位血统高贵又势力强大的安茹人,盼望他给饱受战乱之苦的英国重新带来和平。诺曼王朝至此寿终正寝,小亨利建立起新的“安茹王朝”,因其父老安茹伯爵杰弗里生前喜在帽沿上簪一枝金雀花,故而新朝又名“金雀花王朝”。小亨利即为金雀花王朝首君,史称“亨利二世”。自诺曼征服以来,亨利二世的继位是头一次毫无争议,未受任何挑战和威胁的王位更替,这也使亨利二世成为众望所归。他在位35 年,其间建立起一个“从北冰洋一直延伸到比利牛斯山脉”的庞大帝国,他不仅统治着英格兰,还使周围的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都臣服于他,欧陆上的诺曼底、安茹、阿奎丹、曼恩、屠棱、布列塔尼、普瓦图都是他的属地,通过儿女联姻,又与西西里、萨克森、卡斯提尔、那卡尔等国建立了巩固的联系。精力充沛的亨利二世骑着马,不停地从帝国的这一边跑到那一边,又从那一边跑到这一边,虽然辛劳却乐此不疲,把个庞大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担心困扰前朝的王位继承悲剧在本朝重演,因此早早为长子、与他同名的亨利加冕为“小国王”。亨利二世的辉煌业绩,众口皆碑,永载史册。
大凡天下人和事,没有十全十美的。好比行船、走路,有顺水也有逆水,有上坡必有下坡。纵观亨利二世一生,从少年至中年,一帆风顺,命运奇佳,令人称羡不已。然而渐入老境之后,却为一事所苦,不堪忍受,终至命丧这件事上。道是何事?原来是儿子不孝,公然叛父又箕豆相煎。
亨利二世与埃莉诺婚后头10 年,一连生育四男三女。四子当中,威廉夭折,其余三个,依次名为亨利、理查德、杰弗里。亨利二世很早便将英格兰王位封给长子亨利,又依“长子继承”的旧制,将从父辈继承的诺曼底、安茹、曼恩和屠棱亦封为亨利领地。次子理查德,依惯例继承母亲的祖传领地阿奎丹,另一块普瓦图,则留作埃莉诺自己的食邑。亨利二世在位时夺占的布列塔尼封给了杰弗里。如此分配,天公地道,合情合理。孰料1167 年,埃莉诺又诞一子,取名约翰。这孩子生下来便清秀乖巧,惹人怜爱,及长又聪明伶俐,能言善道,极得亨利二世欢心。中世纪时期父母宠爱孩子方式,最要紧的便是给他封领地,有了领地便可衣食无虞,坐享富贵。亨利二世喜爱幼子,为其长远谋划,也欲为他封赠领地。然而此时所有领地俱已分封完毕,再无一寸可给约翰。为此时人皆呼约翰为“无地约翰”。得此绰号,纵是约翰本人不说什么,亨利二世心中已然老大不忍,何况约翰本人并非省油的灯,六七岁上,稍谙世事,便会缠着父王讨封,直缠得亨利二世不得安宁,只好答应无论如何也要为约翰筹划块领地出来。
说时容易做时难。领地一共这么几块,分光就没有了,难道还能变出一块来不成?向他国夺占吧?一来大动干戈,伤害百姓,二来输赢还在未卜,搞不好打败了,还得把自家土地割让掉,因而不敢擅动。想来想去,只有硬起头皮,将已分的领地再讨要回来一块,想来3 位兄长看在一母同胞份上,总不至让幼弟衣食无着吧?主意打定,亨利二世便向3 个年长的儿子开了口。想不到,当年领受封地时一个个笑容满面,恭谨孝顺,如今却忽地青紫了面皮,出言不逊。这个道:“我的领地本来就小,又贫瘠荒凉,我还没怪你偏心呢!你倒好意思还来讨要!”那个说:“老糊涂了怎地?次子继承母系祖产自古皆然,幼子哪来这个权利?我倒要事先与你讲清楚,母亲死后,普瓦图也须是我的!他人休想染指!”小亨利的话更加令人寒心:“领地一事没有商量余地!唯一可商量的是,何时将我“英格兰小国王”的“小”字去掉,让我名实相符?”气得亨利二世双手冰冷,颤着嘴唇恨声骂道:“忤逆的家伙!难道你催我速死不成?”那小亨利竟然回嘴道:“这个自然!”说罢转身扬长而去。理查德和杰弗里也随后离开,只留下亨利二世一人,伤心不已。
屋漏偏遭连阴雨。恰在此后不久,性情平和的法王路易二世中风偏瘫,其子腓力年方十四,毅然接掌权柄,称腓力二世。这腓力二世绝非等闲之辈,年纪虽轻却足智多谋,他痛感法国王权衰微而诸侯过于强大,因此在位50余年间,始终以将诸侯领地收归王室、壮大王权为己任,而在法国占有领地最多的英国金雀花王朝就成了他的头号目标。他得知英国宫廷发生内讧,暗喜天赐良机,于是立即着手计划部署,派人分头与亨利二世的几个儿子——诺曼底公爵、小国王亨利、布列塔尼公爵杰弗里,阿奎丹公爵理查德联络,唆使他们反叛其父。这几位公爵正有满腹牢骚,与法王一拍即合。于是叛旗高举,烽火连天,英格兰又陷入连年战乱之中,亨利二世被迫重新披挂,与几个儿子相见于战场之上。几年之后,小亨利与杰弗里或因染病不治,或因伤重而亡,叛军统帅只余理查德一人。亨利二世抓住机会,再邀理查德当面谈判。会谈中,亨利二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力劝理查德罢兵。那理查德面对老父苍苍白发,也觉心软,正欲答应老父罢兵之请,忽听亨利二世又开言道:“汝兄亨利已逝,汝现为长子,理当继承英格兰王位和诺曼底领地。只此两处风水宝地,你已受用不尽,就将那阿奎丹让与汝弟约翰吧!”理查德闻此言,气恼顿生,心想:“本以为你来劝我是为我好,却原来你心心念念全在约翰身上!一味只要损我而利他!那阿奎丹我苦心经营多年,如今已是富庶繁华,焉有凭白让与他人之理!”想到此处,一言不发,站起身踢开椅子,大步离去。亨利二世也是忒性急,又多次派人去见理查德,催他答应此事,惹得理查德性起,干脆重举叛旗。那亨利二世多年来殚精竭虑治理国政,已是身心交瘁,近几年转战南北,更是力有不支,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又令他伤心至极,几下里夹攻,早就病体难扶。忽闻报理查德不仅不答应他的请求,反而又发动反叛,急怒攻心,旧病复发,吐血不止。无法迎战,只好以“满足理查德一切要求”为条件,恳请理查德停战。这耻辱的投降本已让心性高傲的亨利二世痛苦不堪,又听得臣仆们报告说,幼子约翰见老父大厦将倾,竟背弃一向疼爱他的父亲,投奔理查德去了!亨利二世多年来操心费力南征北战不惜得罪其余3 个儿子,一切都是为了他,可他却在关键时刻站到了反叛者一边!亨利二世受此致命打击,精神完全崩溃,闭上眼睛拒绝一切医药饮食。两天以后,便含恨而死。临终之前,让宫廷画师赶画了一幅画,画面上四只雏鹰正在围攻一只母鹰,钢爪撕抓,铁翅拍打,最小的一只落在母鹰颈肩之上,利喙直啄母鹰眼睛!此画现挂威斯敏斯特王宫大厅,意在告诫为人父母者:“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且说那1189 年冬季,亨利二世既殁,理查德登基加冕,是为“理查德一世”。这理查德,集骑士特点于一身:武艺精湛,好战尚勇,豪侠仗义,人称“中世纪骑士之花”。他身为国王,却绝无行政理财兴趣,一切国事悉付龙尚、胡伯特忠心耿耿二老臣代理,他本人在位10 年,仅在国内居住6 个月,其余时间尽在国外打仗。此刻继位大事又毕,他立即准备出征,所向何方?耶路撒冷圣城是也。所为何事?盖因这圣城乃伊斯兰与基督二教必争之地,11 世纪末期以来,基督徒两次组织十字军东征,已将圣城据为己有。不料近年来回教一方出了个大英雄——埃及国王撒拉丁,他励精图治,深得民心,不几年便将西亚、北非所有伊斯兰国家联为一体。1187 年,又率回教联军6万,一举收复耶路撒冷。消息传到欧洲,罗马教皇乌尔班三世惊怒交加、猝然身亡。各国基督徒群情激奋,摩拳擦掌。新教皇上任,头件大事便是号召组织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德皇腓特烈、法王腓力二世均已报名,那“骑士之花”理查德焉能落在人后?只恨不能插翅飞到圣城,即刻上阵厮杀个痛快。不料他这打算却受两重障碍,一为粮秣军饷短缺,一为老太后埃莉诺阻拦。那老太后振振有词:“古人云:齐家治国而后方能平天下,如今你登基不久,国事未修不说,年过三旬尚未娶妻成家,如此谈何圣战、远征?你且先将你那未婚妻、法兰西阿莱公主迎娶过来,你再出门,也好有人为你摄政护国,母仪天下!”那理查德平时事母至孝,此时却难从慈命,说道:“大丈夫真骑士,异教未灭,不以家为!国家之事,早已托付两位老臣,母后尽可放心!”说罢急匆匆去找龙尚,商量筹措军费一事。4 个月后,粮草齐备,那理查德立即统帅大军上路,直奔东方去也。此时为1190 年早春时节。
此去头一站,先到地中海中部西西里岛,一来在此与法王腓力所率十字军会合,二来在此再筹一笔军费。然而就在军费事上,理查德与法王发生争执。原来理查德之姐嫁与西西里王为后,夫死,因无后被谪。理查德此来,挟兵威为其姐向西西里新任国王理论:王位篡去也便罢了,何以连先王遗产一并吞没、致令其姐生活困顿?新王见理查德凶猛,不敢抗争,遂交出2 万盎司黄金,1/4 为贡献十字军军费,3/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