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像500强一样经营自己 >

第5部分

像500强一样经营自己-第5部分

小说: 像500强一样经营自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困惑4:失去学习动力,找不到奋斗目标。每个大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过程中,如何制订学习计划,都很不一样。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个比较典型的回答,高中时有学习目标,上大学反而没有学习目标。这样的回答是可以理解的。在高中时,他的学习目标就是高考,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上了大学之后,确实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目标,面临学习动力危机,这也就是当今大学生经营自己的困难之处。
本章解决的问题◎用投入产出分析转变学习态度◎用“学习圈”改造自身学习环境◎挖掘一切可利用的学业资源

计算投入产出(1)

你注意过你的投入产出吗——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效率更高
曾经有一名高职生,他中学期间成绩不错,但由于高考失误,进入了一所自己不喜欢的高职学校。而且不巧的是,也没有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他压根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英语专业的人才,却进到了英语专业。怀着沮丧的心情,他来到大学。开学典礼后,一位老师告诉他,未来三年,你可以在哀叹、彷徨中度过,也可以在振作、奋斗中度过。你可以不喜欢这所学校,你可以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你不能不喜欢自己,不能不对自己负责。你现在不可能改变学校的处境,因为没有选择复读;也不能选择一个更好的专业,因为其他专业不能转过去。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的专业学好,试着去喜欢它,试着投入自己的热情,你就有可能真正充实有效地度过这三年,而且,你甚至可以比很多本科生更优秀。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他觉得未来并非想象中灰暗。他下定决心,要使未来的三年过得充实、有意义。他分析,高职学生在英语理论方面,可能比不上大学本科学生,但在实用英语方面,只要抓紧,不会相差很远,比如口语。于是,他制订了目标——大一结束,要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英语四级对很多本科生不是很大的难题,但对高职生来说,是很高的目标了),大二结束,要获得口译证书。为了达到以上目标,他制订了以下计划——背英语辞典,每周去参加一次学校英语角,找一个外籍人士与他进行英语交流,双休日参加英语口译培训班。他一步一步实现自己制订的计划,通过背字典掌握了大量词汇,坚持收听英语广播,坚持去参加英语角,以及与外教对话。后来,大二时,他考过了英语六级,同时获得了英语口译的中级证书。他突然觉得,我原来是如此喜欢这个专业,英语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一个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投入产出率,同样是3年或者4年,同样在学校里学习,同样是花费爸爸妈妈的钱——一所民办学校一年的学费是1万元,加上每个月生活费400元(一个学年就是4000元),一年总共要花14000元甚至更多的钱——同样投入这么多金钱,同样投入美好的时光,大家应该知道自己该产出怎样的成果,要知道怎样的投入产出是最佳的,不要浪费了家庭对我们的投入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投入。
我们希望大学生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分析自己这个企业消耗了家庭多少投资,投入了父母以及自己多少心血,再分析自己目前“产出了”什么,是不是得到能力的提高,得到素质的提高,得到经验的积累。如果不是这样,就要问问自己的投入,是不是真正有效,是不是值得。需要强调的是,分析投入产出,不是要求大家“急功近利”,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高的投入产出率,不可能靠急功近利获得。道理很简单,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安心学习,不安心学习,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实则是对自己人生的浪费。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该用投入产出分析来唤起自己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要有学习的效益意识,学习的质量意识,更要有对自我负责的意识。
下面以对待课堂、对待生活和对待实习为例,来分析该怎样进行更有效的投入和产出。
课堂学习一定要计算投入产出。有的同学来到课堂,不是为了听课,而是为了“表示”自己来了,没有旷课。他们一般做两件事,要么戴着耳机听音乐,或者听英语听力;要么趴在桌子上睡觉。花45分钟的时间,却不听老师的讲课。有学生说,现在的老师都不好,上课总跑题,还发牢骚,讲课不到位,内容很过时,还不如回去自己再看。其实,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上课时认真听讲的投入产出大,还是上课睡觉回去之后自己再看书投入产出大。大学设置了这样的课堂,有专门的老师来上课,你却在上课的时间睡觉,很显然,你就浪费了学校提供的教师资源,更何况,睡觉的“事”离开教室照样可以“完成”,而且可以“完成”得更好。即便你在上课时是做有用的事,比如听英语,同样,你回到宿舍,不是照样可以听英语吗?为什么非要利用课堂时间呢?这其实很容易做比较,得出正确判断——与其在课堂上浪费45分钟时间,还不如认认真真听老师的讲解。很多时候,大学的课堂上,同学们总是抢着去最后一排,第一排全部空着,这是对自己的学业不负责的态度,在时间的利用上,大学生并没有做到合理、有效。

计算投入产出(2)

在大学生活中,也要计算投入与产出,具体而言,就是课余时间该怎么分配。怎样利用时间,关系到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很多成功人士,并不在于比别人聪明多少,比别人有多高的天赋,而在于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对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与有效的投入。
再来看怎样进行实习,这也是一个关于投入产出的问题。在社会用人标准的影响下,如今很多大学生喜欢去寻找实习机会。但是在实习中,存在很大的误区:把工作经历等同于工作经验。曾经有一个大学生,对我说他在大学时期有30段实习经历,也就是说先后到过30个单位去实习,他认为,经历越多,经验也就越多。这完全是对经验的误解,这样的实习经历怎么可能变成经验呢?经验是对经历的感悟,经验必须以经历为基础,但与经历的长短、次数并非一定是正比关系。有的人一辈子在一个工作岗位,都可能没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因为他只有经历,没有把经历上升为经验,但有的人可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只干了一年,就对工作体会很深,由此积累起了经验。那种一会儿换一个实习工作,认为实习经历越多经验越丰富的做法,最终将得不偿失。还有一点也令人匪夷所思,就是有一些同学会对实习单位负责人说,我报到之后不来上班,你能给我的实习证明盖个章吗?这个章能证明什么呢?实习单位能“证明”你来“实习”过,但是你的相关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用人单位会在乎这个章吗?显然不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通过一定的程序,用他们的方法来检验你是不是具有工作经验,是不是具有工作能力——很简单,让你做一个项目就可以了。比如,你说有接待外宾的经验,那好,就请你参与接待外宾的工作,如果你没有积累相关的经验,在接待过程中就会屡屡出“洋相”;你说有安排重大会议的经验,那么,从整个会场的布置到迎宾的程序,你了解吗?其中有哪些问题要解决?等等。这方面的能力是很容易就能被检验出来的。因此,要对待好自己的实习,要以经验的积累作为“产出”指标进行合理的投入。

比学校更重要的概念:学习圈(1)

学业环境分析——环境坐标体系分析大学学业环境与资源环境,可建立四大坐标。一是学校坐标,二是专业坐标,三是学历坐标,四是地域坐标。
学校坐标,就是要知道学校所处的层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点、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等等。从层次上看,我国现在有985高校、211工程院校,还有一般本科,再接下来就是高职高专。从办学特色上看,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在哪方面有优势,有哪些方面的不足,用人单位对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什么评价,反映出这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总之,学校环境,包括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界的地位,以及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
专业坐标,具体而言,就是所学专业的冷热情况。在今天的高校,学生所读的专业,有“冷热”之分——层次高的学校里,有“冷门”专业,层次低一些的学校里,有“热门”专业。所谓冷热,在后面的章节里,将进一步展开讲解。大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专业”坐标在哪里,以确立最适合自己的学业之路。
学历坐标,指的是学历的高低。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社会在向能力社会转型,不再注重人才的学历,但是,在现实中,学历对人才在社会上的成长和发展还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不同的用人单位怎样看待学历?不同的学历在就业中,会受就业观念、就业政策怎样的影响?大家有必要分析自己的学历层次。
地域坐标,与你如何利用学校周围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产业资源,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资源、不同的教育环境,以及不同的经济条件,这些均可以为大学生利用,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比如说,一座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企业,都是可以被利用的,用来积累经验、拓展视野。不少大学生在选择报考大学的时候,就会考虑学校所在的地域,这其实就在于地域对大学学业以及今后的就业,有着很大的影响。
分析大学学业环境与资源,需要大学生从以上四个坐标出发,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学校的品牌、专业的冷热、学历的高低,可以建立如下十个不同的组合,而这十个不同的组合,就是大学生进行个性学业规划的环境分析,以及一定的自我现状分析的基础。
这十种组合是:1。名校高学历热门专业2。名校高学历冷门专业3。名校一般学历热门专业4。名校一般学历冷门专业5。普通学校高学历热门专业6。普通学校高学历冷门专业7。普通学校一般学历热门专业8。普通学校一般学历冷门专业9。普通学校低学历热门专业10。普通学校低学历冷门专业学习圈如何利用大学学习环境与资源?就要构建大学学习圈,换句话说,我们要问自己,可以向谁学习?
在这里,首先要建立“学习圈”的概念。很多同学对“学习圈”的概念并不熟悉。当今社会,有诸多“圈”,娱乐圈、文化圈,还有时髦的博客圈等等。“圈”是一个群体,娱乐圈是娱乐工作者的一个群体,文化圈是文化工作者的一个群体,而博客圈,则是有共同主题、共同爱好的一些博客的群体,它是思想、观点动态交互的网上平台。
“学习圈”,是我们学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进行学业生涯的规划,必须立足一定的环境,而环境就是“学习圈”,同学、家长、老师以及朋友,都可能与这个“学习圈”发生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关系,这将影响到具体的学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
教授是我们学习圈中学习的对象吗?当然是。有很多学生说,现在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很少,或者上完课就走了,在一些学院里,根本就没有多少教授。实际上,教授资源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专业内的,也包括专业外的。只要你愿意去获取这些资源,就可以利用教授资源为自己的学业服务。

比学校更重要的概念:学习圈(2)

其次,是同学资源。同学是重要的学习对象。很多人回忆大学生活,都提到同学间的相互学习,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同学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事方法,都会让你在与他的交往中受到感染,获得教益。大学生的同学,有哪些呢?实际上,在学分制下,在现代社会,同学的“范畴”可以放大:同班、同专业、同系、同学院、同社团、同社区,均可以是同学,均可以是你交往、学习的对象。不能把“同学”局限在一个小的班级概念中,就如不能把教授资源局限在一个学院的范畴中一样。大学里,有的同学的“同学圈”一直局限于几个同学之间的交往,这严重影响他们获取更多的信息。
再就是朋友,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结交怎么样的朋友,就会选择怎么样的人生道路。除了结识一批朋友同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实习、社会实践,通过同学与朋友的介绍,以及通过网络结识更多的朋友,这些朋友可能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网友会是学习的对象吗?有人说网友之间的交往,都是为了娱乐、消遣、寻求刺激,怎么可能向网友学习呢?其实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待这一资源。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不上网的,也就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朋友。当然,网络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不少陷阱,有可能对方是一个男性,却伪装成一名女性与你进行交往。但是,如果你真的要扩大自己的学习圈,有着良好的上网习惯,网友也是一个好的学习对象。

只有你才可以影响自己(1)

影响“学习圈”的三大要素
什么会影响到大学学习圈的构建呢?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环境影响。在本章前面的讲述中,我们为大学环境设计了四个坐标,包括学校坐标、专业坐标、学历坐标,还有地域坐标。所在的大学、所读的专业,对学习圈的构建影响很大。比如,一名专科生,由于身处专科学校,身边的教授可能很少,能够利用的教授资源不多;还比如,如果所读的专业偏“冷门”,这不但将影响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影响到向身边一些优秀的同学学习。
二是性格影响。同样在大学校园里,同样有这么多教授,同样有这样一些同学,但是,由于个人性格原因,将影响到与教授、与同学、与周围朋友的交往和学习。比如,有的同学很自卑,总觉得自己来自农村,会被同学看不起,于是不愿意与周围同学交往。有的同学很自负,认为周围的同学都很差,自己没有必要和他们交往。还有的同学,性格孤僻,把自己孤立起来,上课、自修、上网,都是单独行动,做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