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的人生我做主 >

第25部分

我的人生我做主-第25部分

小说: 我的人生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对人生持一份幽默问:今天你笑了吗?

答:哦,好像没有啊。生活太无聊了,没什么可笑的。

真正的人生难免平淡。尽管电影、电视里极力渲染那些由枪伤、雪崩、生离死别、冤狱和绑架案等等制造出的戏剧人生,然而,我们能有多大的缘分遇上这些事情呢!我们的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生老病死,虽然是庸庸碌碌,但这就是生活,正常的生活。有些事情,大概玩的是心跳,比如漂流、跳伞、飙车、泅渡海峡、极限运动,甚至那些自讨苦吃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第61节:对人生持一份幽默

另一方面,现代人越来越自闭,麻木和冷漠是我们的防卫本能。一颗石子能否激起千层浪呢?也许,大多数时候,一张笑脸、淡淡的笑容早已封锁了内心的千层浪。总有些感情不为人知。情感风暴,丧亲失侣,受遗弃遭背叛,中奖升职,就连天上掉下馅饼这种大喜事也能致人于死地,因为我们总是独自承担着自己的感情。而我们心理的承受力早已到达极限,隐藏着的凶险也许连自己都不知道。

生活的庸常犹如微尘,微尘不断地叠加,最终覆盖了我们。怎样才能穿越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宗教传扬一颗平常心,诗人的药方是“保持几分童真”,男人呼吁浪漫,女人渴望情趣。于是,电视上相声、小品、卡拉OK、各种娱乐节目不断搞笑,全民健身运动、旅游、美食等综艺节目也获得了一席之地。

虽然电影、电视偶然让我们笑逐颜开,局部或暂时缓解现代都市生活的紧张和压力,但是要真正维护心理健康,还得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思维。

也许,你应该看一本由美国人托马斯·穆尔写的书《享受每日生活》。你看他是怎样生活的:当我们把简单的用餐变成宴请,摆下饭桌就是请灵魂出席。盘子、杯子和刀叉可能是唤起一个家族记忆的对象,或者仅仅是漂亮的餐桌上的用具。一块桌布、餐巾、蜡烛,甚至一个矮托架,能把普通的用餐变成一次不平常的经历。托马斯·穆尔强调营造环境魅力的至关重要,他说:“在这种心态下,灵魂出现在前台,而对人生的延续和生活中喜忧的实实在在的关注,至少是暂时隐退到了幕后。”

那些看起来似乎唾手可得的幸福场面却由于我们现阶段的浮躁急切、物质利益至上浪费了。人们总是在用快餐盒果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者已占总人数的20%~40%,我们把餐桌当战场商业的、政治的……蜡烛和鲜花只是道具。

我们怎样改变我们不幸的处境呢,首先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对人生持有一份幽默。

阳台上掉下衣架,砸中了脑袋,与其对迭声道歉的邻居生气,不如揶揄一下:早通知我,好戴钢盔呀,要不下次抛个绣球来,或者落根火腿?恋人迟到了:幸亏你终于来了,那只近视的鸟错把我当成一棵树,正打算在我肩上孵蛋呢!对将要大发雷霆的母亲:放心吧,虽然我是最后一个出考场,成绩却没那么差,是倒数第二名。下雨时,自己已经淋得像落汤鸡,仍满怀乐趣地目送胖嫂穿着高跟鞋在雨中奔跑,有趣吧?排长队求职面试,看左右有人念佛有人冒汗有人不断上厕所,心中一乐,忽然看破红尘,也去上厕所。接朋友,火车却晚点:有人频频看表,有人持续拨打手机,还有人守着询问处纠缠,你饶有兴味地研究他们的眼神、手势、衣着和口音,推想他们要接的是亲戚、朋友、上司还是情人。时间不知不觉过去,远方来的朋友笑眯眯地站在你面前。

生活固然是平淡的,但快乐是可以营造的。只要你有营造幽默的心情,我们就能从司空见惯的环境中发现有意思的事物,也给身边的朋友带来笑声。

13。别忽视和放纵小弱点

问:一只马蹄可以使一个国家覆亡,你相信吗?

答:没这么神奇吧?

在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百米短跑决赛中,一位夺冠呼声很高的运动员意外失利。在比赛前,他曾蝉联三年的世界冠军。但这次,他连名次都没有得到。因为刚起跑不久,他就狠狠地摔了一跤,等他爬起来,竞争者都已纷纷冲刺到了终点。他为什么摔跤了呢,是因为他左脚上的鞋带松下来,绊了他的右脚。

一根鞋带,绊倒一个世界冠军。这事听起来很夸张,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一后果完全是因为他粗心大意造成的。

这个毛病,看起来就像一条缝隙,似乎不大。但这条缝隙附着在汹涌澎湃的河堤上,万里河堤也可能一溃千里。还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西方童谣,说一个马掌与一个国家存亡的关系。虽然夸张,可是环环相扣,比较生动地说明了一个细节没做好,就很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童谣这样说:

坏了一副马掌,坏了一只马蹄;

坏了一只马蹄,失去一匹战马;

失去一匹战马,死了一位将军;

死了一位将军,丢了一次战役;

丢了一次战役,败了一场战争;

败了一场战争,毁了一个民族;

毁了一个民族,灭了一个国家!

太多的经验教训都是由这些小小的弱点造成的,很多时候,造成我们失败的并不是对手多么强大,而是我们自身的疏忽,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小而忽视它。

阴沟里翻船的事件太多了。在美国大陆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因为发动机外表的一个金属硬件脱落,造成了一起飞机坠毁的惨案。事情是这样的:由于这架飞机一个发动机的金属外壳的脱落,使得另外一架飞机在起飞的时候压破了轮胎。轮胎的碎片碰巧破坏了飞机左翼的一个油箱密封口,导致了燃油的外泄。更凑巧的是,还有一块轮胎的碎片不偏不倚地击中了起落架控制系统的一根电源线,电源线打出的火花点燃了燃油……

正视起这些小小的过失,因为我们不得不这样。这一连串的小错误,导致了整个悲剧的产生,如此惨痛的代价令人警醒。越是小的弱点越不易被人察觉,而且这些小的弱点也很容易被人轻视,而正是它们成为了很多事情失败的导火线。这样看来,我们要对那些细小的问题加以重视。因为令一个人失败的并不是敌手的强大,而是自己绊倒自己;令事情功亏一篑的不是问题多么复杂,而是一个小小的弱点;令千里马失足的不是崇山峻岭,而是柔软青草结成的环;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第62节:习惯的困惑

在人生的路途中,时常看看我们的鞋带,不要让它成为我们前进中的绊脚石。

14。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快乐问:你认为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快乐的事可以明天再说?

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活得太累”、“我不快乐”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口头禅。在身无分文的时候不快乐,腰缠万贯后也不快乐;在被人家使唤的时候不快乐,到了使唤人家的时候仍然不快乐;在做学生的时候不快乐,到打工挣钱的时候还是不快乐;在国内不快乐,折腾到国外还是不快乐;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快乐,得到了也不快乐。一辈子都是在抱怨生活得不如意,总觉得上天对自己多么的不公平,怎么会活得不累呢?

根据美国最近一项各民族快乐指标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22个国家总共2万多人中,只有9%的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换句话说,10个中国人中有9个认为自己不快乐。而英国为36%,印度为37%,美国为46%。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大家可能会说是因为我们不如美国人那样有钱。但是比中国人更没有钱的印度人,为什么其中自认为快乐的人要4倍于中国人呢?还有那些生活在美国的华人,收入比美国平均水平都高,为何还不如那些在美国等待救济的墨西哥人、黑人快乐呢?

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佛法也有同样的观点:“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一切烦恼,皆由心生;一切痛苦,皆由心受;一切善恶业缘,皆由心起。为什么有些人靠领救济,甚至街头要钱度日却整天乐乐呵呵?为什么有些人事事顺意,却仍然郁郁寡欢?天堂与地狱,其实就在我们自己心中,就看我们自己如何选择。

记得前不久央视的一档节目对杨澜的采访,杨澜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么多年的风雨,让我懂得了人应该对命运有所顾忌。”是呀,生命中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操纵的,比如出生时的健康状况、最初面临的教育环境……如果总是跟幸运的人去比,你这一辈子大概难有安宁。因此你要学会立足现实,在低微的物质待遇面前保持快乐的心境,因为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惟有快乐只能自己生产。

米兰·昆德拉有一本书叫《生活在别处》,这五个字让我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我们的生活总是在远方,都在想:如果明天我有钱,我就可以……但是如果你现在因为钱少不快乐,就算你有再多的钱,我保证你也不会快乐;如果你一个人的时候不会自得其乐,即使嫁了人,娶了老婆,别人跟你在一起一样不快乐;如果现在不懂得享受生活,未来也不会享受生活。生活中,可以武断地说没人能一直快乐,而我们只不过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快乐。心情本缘于心,乐观与悲观使相同际遇的人过得不同。或许我们的前辈高人阿Q在有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我相信,99%的人都这么以为。

人生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涌起的浪花朵朵闪耀着快乐的光芒,但这光芒是多么的短暂、凌乱!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有些人用很多时间去了解生活的个中道理,等真的悟出其中的缘由时,也许时间已经过去许多了;有些人用很多时间去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抱怨生活的艰辛与痛苦,等真的想明白生活的美好,也许时间已经浪费太多了;有些人千辛万苦终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了,等真的想体会平常人快乐的珍贵,也许他已经身不由己再也无法快乐了。要想快乐很简单,也很难。有些人是快乐的,而有些人找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也无法领悟快乐的真谛。

快乐就像生命长河中的金子,和泥沙混在一起,随流水一起奔涌,你是要金子还是要沙子,可要擦亮眼睛。我们要把我们快乐美好的瞬间收集起来,装进心里,永久地存放酝酿。时不时地去品尝,时不时地去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甘甜!

15。习惯的困惑问:你几点起床?早餐吃什么?几点上班?几点下班?都是固定的吗?

答:呜呼!好像是啊,已经习惯了。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然而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而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而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掉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反思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少人就好比这象,即使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挣扎过后也慢慢地习惯和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了。又有多少人充当驯虎人,习惯成自然,没有想过偶然情况的发生,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在习惯的支配下,我们对这个嘈杂的世界、混乱的时空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劲,也许只有到临终的时候才会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一生与原本的设想背离有多远。

许多人在这样的生存空间下感到“习惯”,习惯几乎控制着他们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早餐的食谱基本是固定的;习惯浏览固定的一份当天报纸,之后准时上班,不会注意沿途新开的商店和重新修整的草坪,想的是今天的工作时间表,从不迟到;习惯用一样的方法处理公务和一样的人打交道,包括与下属吃饭,与客户吃饭,与公司的经理共进午餐等等;回家后的事情也是固定的,甚至与另一半的性生活的习惯和姿势也是多年不变的……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固定的思考模式,机械的生活程序,固定的轨道和角度,无法接受别人的或者新的观念。习惯性情绪越多,个性也就越萎缩,从而逐渐失去了创新的想法和动力,使我们成为受习惯支配的机器。而这一切我们却不自知,甘做井底之蛙,更可笑的是,甚至还为自己这样的生存方式洋洋得意、沾沾自喜。 


第63节:摔倒几次,爬起几次

说到青蛙,想起另一则故事:一只青蛙被放在水锅中,锅下点起小火,水温在慢慢升高。开始,青蛙还能适应和习惯这种水温,但它没有意识到死亡已经临近。当可怜的青蛙已经不能承受水的热度时,它想跳出水锅却没有机会了。这只青蛙可能只有在临死前才会懊恼,只因一时地习惯而丢了自家性命,代价未免太大了。

我们总是说,养成好的习惯对于成功是很重要的。多少名人因为从小养成好习惯,为人类创造了财富。因此在教育和培养小孩的过程中,大人总是不忘记让自己的小孩养成好习惯。他们生怕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同,你家孩子每天学什么,我家孩子不能少,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从小做起,习惯成自然,还有什么不成的啊?而结果往往是孩子真正的天赋被掩盖了,在家长的习惯培养下,即使是天才也可能被埋没了。这不可说不是一种悲哀!

网络时代的到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与过去相比,当今的电脑虽说还不能代替人脑,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