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身体语言密码(全文) >

第1部分

身体语言密码(全文)-第1部分

小说: 身体语言密码(全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掀起职场白领流行新风尚:身体语言密码(全文)                        
 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就可能决定了你的成败——即使这是一次千万元级别的商务谈判。是的,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微小的身体语言,就是有着如此之大的魔力。我们能够辨认的面部表情有25万种之多,但这仅仅是身体语言中的一小部分。正是这些微妙的身体语言,决定了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是掌控别人,还是为别人所掌控。 
《身体语言密码》由享誉全球的语言学家皮斯夫妇倾力写作,带你走入人类潜意识的深处,为你解开身体语言的奥秘。您尽可以轻松阅读!幽默的文字,有趣的图片,大量生活实例和实验,为您全面展现身体语言的魅力,帮助您掌握无声语言的沟通技巧,瞬间识破他人内心,从此沟通无往不利! 
中国城市出版社  亚伦·皮斯 芭芭拉·皮斯             
身体语言密码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意在言外(1)   
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在人类的口语尚未进化完全之前,通过他人的行为来解读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就是当时的人们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交流方法。 
人类发明收音机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沟通和交流都是通过写在书本、信件以及报纸上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那些相貌不佳的政客,以及一些像亚拉伯罕·林肯那样不善言辞的演说家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己见,并能写得一手好字,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对那些能够自如驾驭口头文字的人们而言,譬如说温斯顿·丘吉尔,收音机时代的到来无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不过,假如换成了更注重视觉效果的今天,他们可能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了。 
今天的政治家们都很清楚,政治与公共形象和行为举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绝大多数有头有脸的政治家都有自己的肢体语言私人顾问,从而帮助他们借助肢体语言使自己看起来显得真诚、正直、富有同情心,尤其是在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更是不可或缺。 
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我们人类上千年的进化历史当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专家学者们才开始对肢体语言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直至《身体语言密码》一书出版,人们才意识到了肢体语言的存在。尽管如此,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谈话才是我们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其实,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说,谈话直到近期才成为我们沟通方式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方式主要是用来传递事实与数据资料。对话,这一沟通方式的产生时间大约是在200万年至50万年前,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大脑的体积增大了两倍。在此之前,肢体语言与咽喉部位发出的声音一直都是我们传递情感和情绪信息的主要方式。直到现在,肢体语言的这一功能仍然在发挥作用。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谈话上,所以,大多数人对于肢体语言仍是不甚了解,更别说能够意识到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 
然而,我们的口语表达方式却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体现出肢体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下便是我们常用的一些习惯表达—— 
Get it off your chest。 倾吐心声。 
Keep a stiff upper lip。坚定不移。 
Stay at arm’s length。保持一定距离。 
Keep your chin up。不气馁。 
Shoulder a burden。承担能力。 
Face up to it。勇敢面对。 
Put your best foot forward。全力以赴。 
Kiss my butt。巴结我,讨好我。 
这些习惯表达中,有一些理解起来的确是有些困难,不过一旦理解了他们的含义,你也一定会感到受益匪浅,因为这其中包含了一些能让你大开眼界的知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要想弄清楚他们所表达的真实含义,方法大致有两种:要么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要么就从整体把握其意义。不过我相信,当你理解了他们的真实含义之后,其形象的表达方式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终身难忘。 
身体语言——比说话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无声电影时代,由于肢体语言是大银幕上惟一的沟通方式,因此,像查理·卓别林这样的电影演员就成了揣摩并施展肢体语言技巧的先驱。在当时,能否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手势以及能否巧妙地用身体各部位发出信号与观众交流,就成了评判每位演员演技好坏的标尺。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渐渐地将注意力的焦点从无声的肢体语言转移到了演员的对话之上,结果,许多无声电影演员便因此而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逐渐销声匿迹。只有那些即擅长对话表演形式,又具备精湛的肢体表演技能的演员,才最终得以在这场电影的大变革中生存了下来。   
第一章 意在言外(2)   
在肢体语言的学术研究成果中,20世纪以前最富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大概要数查尔斯·达尔文于1872年出版的《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了,不过,这是一部针对学者,以讲述理论为主的作品,并不适合大众阅读。然而,这本书却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关于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现代研究,达尔文的许多观点和观察结果最终也都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的证实。从那时起直至现在,研究者们已经收集并记录下了将近一百万条非语言信息及线索。20世纪50年代的一位研究肢体语言的先锋人物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7%来自于语言(仅指文字),38%来自于声音(其中包括语音、音调以及其他声音),剩下的55%则全部来自于无声的肢体语言。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Ray Birdwhistell)是最初非语言交际——他称之为“动作学”——的倡导者。针对人与人之间发生的非语言交流,博威斯特也做出了相似的推断。他指出:一个普通人每天说话的总时间大约为10~11分钟,平均每说一句话所需的时间则大约只有25秒。同时,他还推断出,我们能够做出并辨认的面部表情大概有25万种。 
和麦拉宾一样,博威斯特还发现,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完成的。我们对发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千次销售和谈判过程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商务会谈中谈判桌上60%~80%的决定都是在肢体语言的影响下做出的。同时,人们对一个陌生人的最初评判中,60%~80%的评判观点都是在最初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就已经形成了。除此之外,研究成果还指出,当谈判通过电话来进行的时候,那些善辩的人往往会成为最终的赢家,可是如果谈判是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开展的话,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因为,总体而言,当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在所见到的情形与所听到的话语中,我们会更加倾向于依赖前者。 
为何你会心口不一 
当我们与某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很快就对他做出一番评价。尽管我们做出的评价也许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但是通过此番评估,在心里,我们已经对他的友好程度,控制欲强弱以及成为自己性伙伴的可能性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们首先观察的却不是对方的眼睛。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已经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话语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而肢体语言则通常被用来进行人与人之间思想的沟通和谈判。话语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而肢体语言则通常被用来进行人与人之间思想的沟通和谈判。在某些情况下肢体语言甚至可以取代话语的位置,发挥传递信息的功效。在某些情况下肢体语言甚至可以取代话语的位置,发挥传递信息的功效。例如,一位女士无须开口说话,仅仅通过“可以杀人的眼神”,就完全可以向某位男士传递出一种非常明确的信息。 
博威斯特首先指出,假如不考虑文化因素的作用,同时发生的语言和身体动作所产生的作用应当是可以被预测的。因此,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应该能够通过倾听他人的话语而分辨出此人的姿势动作。博威斯特甚至可以通过只观察人们的动作而判断出他们所说的语言。 
许多人都很难接受把人类当做生物学层面上的一种动物这样的说法。我们人类是即智人一种灵长类动物,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就是一只毛发退化了的类人猿,而我们与其他猿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学会了用两条腿直立行走,且有一个进化了的聪明大脑。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和其他物种一样,要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的各种行为,对外界所做出的种种反应,以及我们的肢体语言和手势都与生物学规律相吻合。有趣的是,作为一种动物,人类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通过各种身体姿势、动作和手势所传达的信息与本人通过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常常背道而驰。   
第一章 意在言外(3)   
身体语言如何体现情感肢体语言是一种体现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每一个手势或动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透视他人情感、情绪的关键线索。例如,一个知道自己长胖了的男人可能会用力地拉扯他下巴处褶皱的皮肤;一个认为自己大腿变粗了的女人则会不断整理下装,尽量使自己的裙子保持一种平滑下垂的状态;一个感到害怕或处于防御状态下的人会双臂环抱,或摆出一个双腿交叉的姿势,又或者会同时做出上述两种动作。当一个男人与一个丰满的女人交谈时,他会刻意地避免直视对方的胸部,而与此同时,他的双手则会下意识地做一些小动作。 
查尔斯王子发现了一位丰乳肥臀的朋友解读他人肢体语言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够一边倾听对方的谈话,一边观察他说此话时语言环境,从而了解他的内心情感。这种能力不仅可以让你看到虚构的小说中的现实情节,也可以帮助你认清楚幻想中的现实成分。 
近代以来,我们人类几乎将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有声语言,因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健谈的人。然而,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解读他人肢体语言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够一边倾听对方的谈话,一边观察他说此话时语言环境,从而了解他的内心情感。在任何一次面对面的谈话中,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交流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却经常会忽视肢体语言信号以及他们的作用和影响。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这三位领导人经常会用手来表现他们内心对于各种事件中不同数据的想法。通过对比,鲍勃·霍克发现政府官员的收入低于行政员工,所以,他曾经要求提升政府官员的收入待遇。霍克指出,行政员工的工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相比之下,政府官员工资的提升力度显然远远低于行政员工。于是,每当他提及政府官员的工资,霍克双手间的距离达到了一码(大约1米)远。但是,当他提到行政员工工资的时候,他双手之间的距离却只有一英尺宽(大约30厘米)。所以,鲍勃·霍克双手间的距离就反映出了他的内心想法:他认为政府官员的收入与他能够接受的收入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雅克·希拉克总统——他是在衡量一件事件的规模,或者在吹嘘他的情史为何女性的感知力会更强我们经常会用“感知力强”、“直觉灵敏”之类的话语来评价他人。其实,在这些评价当中,我们所谈论的正是他们解读他人肢体语言的能力,以及他们将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进行对比,帮助交流的能力。只不过,我们在说此话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换言之,当我们说“直觉”或是“本能”告诉我们某人撒了谎,其实,我们的本意应该是,对方的肢体语言和他的话自相矛盾。当我们说“直觉”或是“本能”告诉我们某人撒了谎,其实,我们的本意应该是,对方的肢体语言和他的话自相矛盾。演说者们通常把这种“直觉”或“本能”称之为观众意识,或群组意识。例如,假如座位上的观众将整个上半身都靠在椅背上,下巴微含,双臂环抱于胸前,那么这个时候,一位“洞察力敏锐”的演说者就应该立刻察觉到他的演讲并没有打动台下的观众。如此一来,演讲者就应该意识到,此时此刻,他需要改变方法,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互动。同样的道理,假如演说者的“感知力”不够敏锐,他就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只会不管不顾地继续自己的演讲。 
所谓“感知力强”,也就是指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人们的话语和他们的肢体语言之间的矛盾之处。 
大体而言,女性的感知力远远胜于男性,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女人的直觉”。女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洞察和破译无声信号的能力,与此同时,她们往往也独具慧眼,能够发现那些通常会被男性忽略了的细节。这也是为何几乎没有哪位丈夫的谎言能够逃过妻子的法眼;反过来大多数女性却能把男人唬得团团转,而让对方不自知。   
第一章 意在言外(4)   
通过哈佛大学开展的一项心理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女性和男性对于肢体语言敏感度的巨大差异。研究者播放了一段被删去了声音的短片。短片里,一个男人正在和一个女人谈话。研究者要求参与者们通过观察这对夫妻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描述出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研究结果显示, 
87%的女性参与者所描述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但同样的情况在男性参与者中所占的比例却只有42%。87%的女性参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