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创业成功有方法 >

第3部分

创业成功有方法-第3部分

小说: 创业成功有方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因此把激情称为创业的“火种”,任何如火如荼的事业都始于这一“火种”。每天与激情四射的创业者打交道,我们整个研究团队的热情也被“点燃”,以至于有同事贴出“脑海如冰冷,心田似火红”的对联,提醒大家好的研究者应该“激情四射而头脑冷静”。这如同对成功者的要求一样,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但这一切是如此自然,丝毫没激起大家的联想。
“五行”、“火”,直到这两个词碰撞到一起,一切才豁然开朗。果然,如同一个连线题型,每个人争先恐后地很快就将五种品行特性与金、木、水、火、土一一对应起来。
“火曰炎上”,本意是指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这非常贴切地体现了创业者必须具有的第一类品行:创业的激情、成功的欲望和必胜的信念。毫不夸张地说,这比我们和企业家所使用的任何词汇都更加准确、传神。其他品行莫不如此。
“木”具有生长的特性。正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坚忍、百折不挠的生命力的最好写照。
“金”所蕴含的锐利,体现了洞察和远见的特质,快刀斩乱麻,直取本质。
“水”的灵动无疑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最佳代表。
“土”自然让人联想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正是务实和执行力的形象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的“五材说”代表了一种矛盾、辩证和系统的整体观。这启发我们跳出创业看创业。
创业五道关
从整体观来看创业,可以发现整个创业过程,从项目选择开始到良性运转为止,可以划分为五大阶段。无论是餐饮等传统行业,还是网络等新技术行业,创业者或迟或早都要经历这五个阶段,直至成功。这五个阶段在时间上可能会重叠或并行,但因主要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所以可以相对独立地区分开来。而且,这五个阶段首尾相连、循环往复,创业企业就在这种循环中不断提升着自身的实力,从而不断扩张、成长。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研究成果——创业五行模型(如图3?1)。

'8'第8节:我们如何知道(3)

  图3?1“创业五行模型”示意图
(1) 立项论证阶段(火):发现商机、论证并选择项目。标志是确定切入点、注册公司。该阶段解决的是从想法到行动的转变问题。
(2) 个案实践阶段(土):研究开发并形成产品,并力争实现销售。标志是推出第一个产品和完成第一单销售。该阶段的目的是实践从研发到市场的整个流程。
(3) 资源配置阶段(金):经实践验证整个流程可行,就要整合并配置资源,为大规模复制奠定资源基础。标志是比较充裕的资金或资源注入。该阶段的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扩张准备充足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4) 模式扩张阶段(水):根据销售情况和实际需求,调整策略,进一步确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模式,并大幅度扩张。标志是形成明确的经过验证的赢利模式。该阶段的首要目的是凭借清晰的商业模式,将自己与竞争者区分开来,并抢占市场份额。
(5) 完善提高阶段(木):在前期扩张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水平,充实团队,为企业整体发展做好协调工作。标志是形成与新规模相适应的一套制度和一支团队。该阶段的首要目的是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具有创业精神的团队。
从这样五大阶段来看,创业成功者的五个共同特性中的矛盾之处就很好理解了。在创业的不同阶段,要求创业者具有不同的品行特征。下决心创业需要激情多于理性,而要推出产品则需要脚踏实地;整合资源需要抓住要害,洞察全局;确定模式需要顺势而为,趁势而起;完善提高需要极强的意志力,不被困难和诱惑所左右……理解了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就会发现创业者身上所具备的五种品行不但不矛盾,而且紧密相关,如何调整也就得心应手了。
其实,不仅是创办企业,所有创造性工作都有这样的规律。大到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小到产品开发、客户关系,只要是开创性的工作,并希望持续发展,都遵循这样的一般规律:确定目标—具化实践—整合资源—迅速扩张—协调提高。
例如,你所在的社区经常发生盗窃,你决心要解决这一问题。从这个目标出发,你首先要把这种愿望具化成一个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比如联防服务。这个服务“产品”最初可能只是严格出入登记手续,请业主提供不在家的“高危”时段表,并组织有空闲时间的业主成立联防小组。你需要推广你的解决方案,说服业主加盟。但实际推广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发现必须解决这个互助组织的加盟动力和资金来源的问题。根据不同业主的反馈意见和前期运行效果,你明确了业主“防盗积极性更高”的优势和业主“防盗专业能力低,防盗时间不固定”的劣势。这样你可以将模式调整为:由物业进行日常巡防,尤其是夜间封闭式严防;而业主进行联防,重点是邻里照应,如看到陌生人问询一下、听到异常响动出门查看、了解邻居的作息时间等。模式确定后,你推动联防小组成为业主委员会下的专门机构,从业主基金中划拨联防专款、考核物业防盗工作、建立盗窃补偿和防盗奖励等制度。并开始迅速推广、扩张,使联防小组争取到每家每户的支持,讲解联防的好处,没时间的出钱,有时间的出力,进行社区全方位覆盖。在此过程中,你发现覆盖每一幢楼的联防小组在做好联防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帮助社区居民代缴水电费、收发邮件、寄放宠物等。这就是新的商机了,将进入下一轮由“火”到“木”的发展过程。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和邻里关系将因此而显著提升。
所以,创业者不仅仅存在于企业。这本书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帮助那些充满激情的人实现自己的创意。

'9'第9节:创业只需要一个条件

  火篇——创业动力篇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
而在于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激情。
——富兰克林·D·罗斯福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在作决定时,我们注定要为信息不够而头疼。创业者无处躲藏,没有领导可请示,没有同事可推诿。只有你的团队不断将问题汇总到你的案头。分析与直觉的搏斗、理智与激情的纠缠,创业者经常要面对这种困境。
这种宿命在作创业的决定时就已开始。这是极为艰难的第一步。表面上也许是安逸还是动荡的选择,可能就意味着“生存还是死亡”的对赌。而创业的决定从来都是风险偏好的选择。
其实“entrepreneur”(中文译为“创业者”)一词的来源就已经阐释了这个道理。该词源于法语,本身就含有“甘冒风险”的意味。
可以说,创业只是一种冲动的惩罚。
或者奖励。
火篇
创业只需要一个条件
创业原则
1真的想游泳就别站在岸上。
创业源于激情
企业的成功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创业。
这不是一句废话,如果你和我们一样,见过如此多的人拿着几年前就“看好”的项目来咨询创业问题,就知道这句话的意义所在了。我们见过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个创业项目是20年前的发明,“创业者”甚至还提供出了当年邹家华副总理对项目的批示。我们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忘了这个项目吧。如果一个人“看好”一个项目而一直没有动作,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其实并不真的“看好”;第二,不是创业者。无论哪一种可能,他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忘了这个项目,以免既折磨自己,又浪费时间。
还需要忘记的是这样一个童话:一个好主意,几页商业计划书,融别人的钱来创业。这样的事从来没发生过。想让别人相信你能游到对岸,至少你得先跳进水里。
无数白手起家的故事,粉碎了各种关于创业基本条件的假设。如果说创业需要条件的话,那么只有一个——激情。
产生激情的内在动力有很多,有的人是出于自信,有的人是不甘寂寞,有的人是渴望财富,有的人是渴望自由,甚至有的人只是为了争一口气……但无论是哪一种,其客观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有了激情,他们才产生巨大的冲动,促使他们去创业。并且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他们用这种激情去感染员工、说服股东、争取合作伙伴、赢得客户,从而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就是激情的力量。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至今未把想法转换成现实的人,借口永远多于激情。
“我连本钱都没有。”
“我现在得供房,压力太大。”
“我没做过生意,根本不懂。”
“没什么好项目。”
“没时间弄,再等等吧。”
“一个人干不了。”
“风险太大了,失败了怎么办?”
“年纪大了,折腾不起了。”
“我这智商,干不了这个。”
……
人生不过是一系列的选择
我们并不想鼓动所有的人都去创业。人应该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就像每天只出一次海,然后在岸边晒太阳的渔夫,这未必不是一种幸福。不同的生活之路,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这条路是不是你想要的。
人生不过是一系列的选择。你选择读书还是工作,选择去哪个城市发展,选择从事什么行业,选择打工还是创业,选择与谁建立家庭,选择什么时间要孩子,选择在什么地点买房子,选择储蓄还是投资,选择跟随子女还是独立生活……我们将人生百年想象成是一本相册,可以放入100张照片。你愿意在里面存放些什么样的照片?是每张类似的,还是各种不同的?这是一种选择。你的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是一个剪影、一个节点,连起来就是一生。
我们只是想与那些在进行选择的人分享这样一种决策理念,正如企业家们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理念一样。这有助于当我们合上整本相册的时候,不会懊悔或沮丧——我们作出了自己想要的选择,即使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毕竟我们努力过了。
创业的结果可能并不符合你当初的想象。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想创业是受够了领导的气,当老板是想享受发号施令的快乐。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千万别创业。因为创业后你会发现,原来你只要伺候领导一个人,现在你要伺候一群人。你要服务客户,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拿不到这个单子,你可能就发不出下个月的薪水;你要呵护员工,他们可以拂袖而去,不过是再找份工作,而你可能不但完不成订单,还会砸了信誉;你还要善待家庭,父母、爱人或子女要是不理解你,你连个喘息的地方都没有。一位老总形象的说法是:“打工的时候是儿子,创业当老板倒成了三孙子。”

'10'第10节:商机无处不在(1)

  测试:你是创业者吗
为了避免受各种关于创业的传闻或想象的误导,你可以单纯从意愿角度来观察自己是否是一个创业者。下面是一个我们常用的自测问卷:
1? 追求
(A) 安稳(B) 自由
2? 哪一种情况更可怕(A) 不知道明天什么样(B) 每天都一样
3? 人生更重要的是(A) 挫折少(B) 经历多
4? 哪一种情况更有安全感(A) 有人可依赖(B) 独立
5? 哪种情况更容易(A) 遵守别人的规则(B) 自己定规则
6? 更愿意(A) 听从命令(B) 发出命令
7? 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说(A) 这不是我的责任(B) 我承担全部责任
8? 更愿意思考什么问题(A) 有标准答案的(B) 没有标准答案的
9? 哪一种情况更有成就感(A) 做得比别人好(B) 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10? 更喜欢哪一个头衔(A) 大公司高层(B) 小公司老板
类似的问题可以罗列很多,正如你所感觉到的,(A)(B)是两种不同的倾向,没有对错或者好坏之分。这只是不同的习惯或期望,是两种价值观。创业者倾向于选(B)类答案。
他们认为经历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哪怕为此会忙忙碌碌,会经历更多的挫折,会面对未知和变化。但他们喜欢冒这个险,做自己想做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他们很兴奋。他们愿意用激情之火燃烧自己,点燃别人。他们愿意用压力淬炼生命,丰富人生。
如果你也因此而兴奋,那么行动吧!虽然创业很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样,可能会更苦、更难,甚至夜不能寐、茶饭不思、有家难归、身心憔悴,但创业能带给你更多想象不到的回报。正像做父母的体会一样,为孩子千辛万苦,但小家伙充满稚气的一句话,就会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商机无处不在
创业原则
2每个问题都孕育着商机。
改变从思维方式开始
在我们这个崇尚“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国度里,其实很多人一直想创业当老板,却苦于找不到好项目。好项目真的那么罕见吗?让我们看一个最新案例。
史上最可笑的发明
一个叫安德鲁·戈登的英国小伙子和朋友一起在酒吧喝啤酒,突然发现酒吧桌子下垫着几张餐巾纸。原来这张桌子不平,总爱摇晃,不得已才用这种方法将桌子垫平。于是他就想设计一种小装置,可以调整桌腿长短,让桌子平稳不摇晃。
戈登发明的“桌子防摇器”是一种用8片塑料制成的小装置,能根据桌子摇晃程度选择合适的片数,垫在桌脚下,使桌子平稳。当然,它也可以用来垫洗衣机、书柜、饮水机、花架等。
之后,29岁的戈登带着他的小发明参加了英国广播公司(BBC)商业台的“龙之巢穴”节目。当他向嘉宾们介绍完毕时,商业专家们的反应是捧腹大笑,甚至有专家戏谑地称这个小东西为“历史上最可笑的发明”。
两年后的今天,这个“可笑的”小小塑料装置已经为戈登赚取了100万英镑(约合1500万人民币)。英国考试协会一次性订购20万个,宜家和百安居等大型家居产品零售商也均向戈登下了订单。
桌子摇晃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戈登的这个解决办法也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思维方式对待问题。
你遇到过听装可乐没喝完,又担心弄洒了的情况吧?我问过很多人,他们要么丢掉,要么以后改买瓶装的。一个西班牙人为此设计了一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