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小说-领导 >

第141部分

官场小说-领导-第141部分

小说: 官场小说-领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学平拉开身旁的抽屉,从里边拿出了一条软盖的中华烟,扔到了周达的手里,笑道:“每人一盒,你帮着分了。”

    这些乡镇的一二把手,固然也有大把的**机会,中华烟却也是消受不起的。众人马上喜笑颜开,连声奉承王学平:“领导真是体贴入微,知道咱们就好这一口。”

    趁着众人点上烟,开始吞云吐雾的机会,王学平打电话把县府办副主任何子江给叫了进来,把事先准备好的保证书,一一分到了大家的。

    周达印出来的保证书,心里却佩服得要命,别看王学平年纪不大,做事却滴水不漏,不的不让人心服口服啊!

    何子江将众人填写好的保证书都收了上来,轻轻地放在了王学平的办公桌上,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全部收齐了!

    王学平略一膛,何子江到退了两步,捧起手里的笔记本,手里捏着笔,坐到了门边。

    招手把众人叫到了身旁,王学平开始和他们一一商量需要的资金数。

    既然王学平已经把丑话说到前头,而且下拨的款子不可能经过周达等人的手,大家的心态也就平和了许多,开始一五一十地计算起各项开支的明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价还价和软磨硬泡,全部虽个乡镇,总计需要三百五十八万的防汛资金。

    当然了,这三百五十八万元。不仅仅是用于这一次的防汛,还兼带有弥补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欠帐的功能。

    自从七十年代以来,县里各个乡镇因为资金短缺,或是重视程度不够的缘故,各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因为年久失修,纷纷不堪再用,留下来的隐患非常大。

    别的不说,就以周达所在的乡镇为例,全乡境内五座小水库,有四座已经成了烂泥塘,根本派不上用场了。

    在王学平的印象里,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因为水利欠帐太多,导致全县境内出现了多起堤坝垮塌的重大事故,损失极其惨重。

    借着这一次防汛的机会,王学平利用手里掌握着的财权,一次性把隐患全都拔除干净。

    一番扰嚷之后,乡镇的领导们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了,王学平单独把周达留了下来。

    周达现,王学平靠在了皮转椅上,一直默默地注视着窗外烟雨朦胧的景象。

    记忆里,如果不是被他翻了盘,县里的政局依然掌握在**的李大江手中。这一次的降雨量虽然比较大,可是,县城以及各个乡镇除了外淹内满之外,并没有造成溃坝的严重后果。

    不过,王学平当年却有所耳闻。周达所在的李官乡在一次普降大雨的过程中,却因为连续大范围的降雨,因山体滑坡,导致了一场泥石流灭村的惨剧。

    只是,王学平并不知道是在今年,还是明年?

    他只知道,在当时,李大江只手遮天的威压之下,这么大的一件事情,竟然被瞒了个严严实实,云州市委市政府竟然一无所知。

    后来,李大江垮台之后,云州市委市政府考虑到党委政府的正面形象问题,只是暗中做了一定数额的赔偿,不仅没有将事实的真相公诸于众,反而下达了严厉的封口令。

    王学平也只是听到了一点点、风声,并不知道这种惨绝人寰的悲剧,究竟生在哪一年?哪一个村子?

    李官乡下辖飞个行政村,遭遇到泥石流的村子,究竟是哪一个呢?一时间,王学平也觉得有些头疼。

    自从全省境内连降暴雨以来。王学平就把县气象局的局长和气象台的台长,双双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按照王学平的严令,县气象台必须每天分;次向他汇报气象的变化情况,并且为此拨出了二十万元,作为添置设备的必要费用。

第241章 利害得失

    小复乡的情况,王学平知道此,不讨,要论熟悉情坏,一nbsp;nbsp;周达莫属了。

    王学平扭头盯着周达,肃然问:“老周,你的辖区里,有哪几个村子靠近大山?”

    周达不明白王学平的意思,皱紧了眉头,思考了好一阵,才说:“我们乡西部的旧个村,都背靠着南山。”

    南山是南云县境内最大的一座山脉,从东向西蜿蜒数百里,横跨李官乡全境。

    旧个村子,王学平暗暗苦笑一声,南云县是个人口大县,李官乡又是个人口大乡。按照户籍的统计资料显示,李官乡最小的一个行政村,就有两千多人,十个村的总人口至少有三万多人。

    狠命地吸了口烟,王学平心里有些纠结,把近三万人从家里转移出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算有严明高在市里给他撑腰,恐怕,政治后果也会极其严重。

    可是,眼睁睁地看着无数村民被泥石泥整个地吞噬进去,王学平无论如何不忍心。

    孟秋兰这次无心的安排,给王学平出了个大难题,无论插手还是放任,他都难脱干系。

    毕竟,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李官乡的防汛救灾工作,已经被小分到了他的名下。

    思来想去,为了他自己的前途,同时也为了一个村的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王学平决定,先去找孟秋兰沟通一下。

    如果实在和她说不通,王学平甘愿冒险,下令把十个村子的村民,赶紧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人命关天,绝非儿戏!为了往上爬,尽快地掌握更大的权势,王学平不惜与魔鬼合作。可是,做人终究还是需要有道德底限的,王学平无法做到弃之不顾!

    “老周,根据省气象局的权威专家预测,你们李官乡近期很有可能生泥石流下滑的危险情况。所以,你回去后,赶紧布置下去,把靠近山区的村民转移出来。有亲戚的先去投靠亲威,没有亲戚的去找朋友,实在没有去处的,你安排人在乡政府的四周搭建临时帐篷。”王学平说话的神态,明确告诉周达,这绝非儿戏。

    周达犹豫了一会,小心翼翼地问王学平:“王县长,这可是好几万人呐,不是个数目,一旦出了砒漏,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如果有县委的指示,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学平明白周达的心思。周达只是个乡党委书记,只凭王学平口头上的一句话,就干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万一出了问题,头上的乌纱帽肯定不保。

    县委真要追究起来,搞不好连公职都有耳能不保,周达的确不愿去冒这个险。

    王学平提起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签了名之后,交到了周达的手上,嘱咐说:“时间不等人,你拿着我的指令,回去后,马上召集班子成员以及各个相关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做好转移群众的准备工作。

    王学平居然写了亲笔的字据,周达呆呆地望着纸条上清晰的字迹,十分惊讶地问王学平:“王县长,这”,这合适么?”

    “怎么不合适?有了我这张条子,如果有万一的话,你就把责任全部推到我的身上。你有证据在手,还怕我不认帐?”王学平的视线盯在周达的脸上,脸色十分平静。

    周达有些不甘心地试探着问道:“事情真的糟糕到了非要转移群众的程度?”

    王学平望着周达,将手里的笔轻轻地放在了桌子面上,叹了口气说:“我也不想出现这种虽坏的情况,可是,老周啊,人命关天呐,咱们不得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真的出了大事,你这个乡党委书记,恐怕当其冲,要到霉啊!”

    周达心里一寒,他也算是严明高的人,只是,和王学平比起来,在老严心目中的地位,孰重孰轻,却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我回去就马上办这事,谁不走,老子派民兵抓他个越日的。”周达十分熟悉王学平的性格小王是那种只要认准了,就敢放开手脚去干的主。

    周达想得很清楚,如果不按照王学平说的办,乡里真要出了大事,连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了。

    现在,按照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的决定,王学平全权负责抢险救灾第三组的各项工作,从理论上来讲,有权力下达紧急撤离的命令。即使稍微有些越权,但也总比坐等大难临头要好得多。

    手里捏着王学平批的条子,周达肩膀上的责任也就很自然地减轻了许多,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傻子都明白,何况是周达这个一乡之呢?

    王学平见周达急着要走,赶紧出言拦住了他:“老周,你的助机不会没电池了吧?”

    周达抬手拍,洲引二旬的中女汉显王刚机,笑着说!“今天上午刚换讨,旧,沁兑放心好了,电量足得很!”

    王学平点着头说:“你回去后,先把相关的人员都召集起来,研究好转移群众的方案,但别急着马上来取行动。我这就去找县委孟书记。”

    走出王学平的办公室,周达仰面朝天,大大地松了口气。只要县委书记孟秋兰亲自下达了转移群众的命令,他需要负的责任就会大大减轻。

    送走了周达,王学平抓过桌上的那部红色电话机,拨通了孟秋兰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铃声刚响过两声,孟秋兰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出现在了话筒那边,“我是孟秋兰,请问哪位?”

    “孟书记,我是王学平,有件关于防汛救灾的急事,需要马上向您汇报一下!”王学平一开口,就拿话堵住了孟秋兰的嘴巴,让她不敢因为私人问题。而拒绝他的汇报。

    防汛无小事的道理,孟秋兰比谁都明白,而且,王学平不是一般的干部,而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没有特别重大的理由,她不好拒绝王学平的要求。

    王县长,你过来吧,我在办公室里等你!”孟秋兰放下电话,略带疲惫地冲着坐在对面的前任秘书杨正华挥了挥手,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杨正华恭敬地站起身,弯着腰说:“书记,那我先毒了。”他也已经听见了王学平和孟秋兰之间的对话。

    杨正华走后不久,王学平敲开了孟秋兰的办公室大门,孟秋兰冲他点了点头,示意王学平坐到了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

    王耸平十分认真地汇报说:“孟书记,李官乡靠近南山的几个乡镇存在着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当地的老百姓需要马上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孟秋兰不禁微微一楞,皱紧了秀眉,反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王学平早有准备,解释说:“是省地质局的专家通知我们县政府的,这是他们来的传真。”他从包里拿出了那份传真,轻轻地推到了孟秋兰的面前。

    这份传真其实被王学平动过了手脚,公章确实是省地质局的,但是内容则迥然不同。

    为了保障山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他自己的前途,王学平两害相权取其轻,选择了对他自己最不差的措施。

    为了防汛安排群众疏散出去,即使没有生泥石流,上再追究起来,他也有大把的说词可以解释得通。

    可要是,不安排疏散群众,一旦出现了泥石流灭村的惨剧,王学平至少要承担领导责任,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了,政治前途堪忧。

    孟秋兰仔细地看了看那份传真,现“确实”是省地质局出的通知,传真上面只是说明了根据李官乡的地质条件,有生泥石流的可能性。

    “学平同志,你也算是县委领导了,应该知道县委决策的基本原则。我们不可能因为这种不确定的通知,干出劳民伤财的事情。”孟秋兰心里也有些担心,但是,因为来汇报的是王学平,她不得不多长个心眼,所以,反好了王学平一军。

    王学平心里明白,孟秋兰既想转移群众,又不想承担这个责任,骨子里其实是对他的排斥。

    “孟书记,泥石流的危害其实不比洪水破坝的轻妾少,甚至有时候还要过不少,一旦出了大事,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抢险救灾第三组的组长,我请求县委考虑,把安排群众转移的全权交给我,因此产生的一切经济和政治后果由我一人承担。”王学平表情严肃地把孟秋兰堵在了半山腰,进退维谷。

    “学平同志,这么大的事情,即使我是县委书记,也不太好擅自做主。过几天,常委例会的时候,咱们议一议,好么?”孟秋兰心里已经愿意支持王学平的意见,可是,她就是见不惯王学平那副咄咄逼人的气势,有心压一压他的嚣张气焰。

    王学平叹了口气,说:“孟书记,时间不等人呐!万一在此期间出了事,这个责任谁来负?”

    孟秋兰恼怒已极,脱口而出:“我是县委书记,真出了事,我负一切责任,和你无关。”

    话刚出口。她心里暗暗吃惊不已,不知道这是怎么了,火气怎么会这么大?

    王学平冲着孟秋兰点了点头,一言语不地起身离开了孟秋兰的办、公室。

    双脚刚刚离开孟秋兰的办公室,王学平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笑意,探手摸进了包里,轻轻地关到了一直保持录音状态的那部录音机。

第242章 周密部署

    一到办公室,王学平古即操权电话,给周这下世了马久凶指令。

    周达小心翼翼地问道:“王县长,这是县委的决定?”他明里说的是县委,其实指的就是孟秋兰的态度。

    按照官场上通行的逻辑,只有县委书记才能够代表县委,即使县长也不够这个资格。

    “嗯!”王学平不置可否地哼哼了一声,周达误以为孟秋兰真的表态了,他马上表态说,“坚决完成转移安置群众的任务,这种节骨眼上,谁敢不听话,一撤到底!”话里话外显得杀气腾腾,毫无保留地显示出了集权的霸气。

    王学平撂下电话,心想,也只有在天朝,地方政府的一把手,才有这种一等九鼎的气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既是优势,又是缺点,最主要是牵扯到领导人的个人素质问题。

    领导人的意识不到位,又手握独一无二的重权,一旦决策失误,必将祸及众多无辜的群众。

    李官乡的情况,王学平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么多人恐怕很难安置到位,难免会出现露宿街头的情况。

    泥石流一旦真的变成了现实,短时间内,数万人将无家可归,住宿、吃饭等安置工作将变得异常的沉重。

    这种时候。人民子弟兵的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