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小说-领导 >

第220部分

官场小说-领导-第220部分

小说: 官场小说-领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学平心里也觉得非常奇怪小按照宋有恒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分明是在告诉他,何尚清将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令王学平困惑的是,他与何尚清其实没什么交情,何三公子为什么对他如此的支持呢?

    室内的三个人各怀心思。一时间,书房里静了下来。

    “呵呵,让大家久等了,我来晚了!”何尚清忽然推门进来。笑吟吟地望着众人。

    王学平毕竟年轻,反应很快,他连忙站起县,恭敬地叫道:“省长好!”

    司晓东也跟着起身,笑道:“尚清书记,宋主任很健谈啊,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何尚清膘了眼宋有恒,含笑道:“他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我还不知道么?我倒是听说过,你司老哥在历史方面的造诣,可不是一般的高呐

    小呵呵,尚清书记过奖了,我捣鼓的那些玩艺儿,不过是点小爱好罢了,不值一提。”司晓东恰好被搔到了痒处,嘴上很谦着心里却有几分自得。

    搞经济,他可能不太明白。只能胡整一气,拿钱去堆政绩。可是,在历史方面,尤其是考古领域。司晓东在行业内部倒是颇有些名气,人送外号“司铁口”。

    意思是说,凡是经过司晓东鉴定的古文物,几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见其造诣之深。知”刁晓东家里那几件压箱底的老古董,随便拿出一个来“绷,处无价之宝。

    何尚清出身顶级权贵之家,从小含着金匙长大的太子爷,他最看重的不是那些没大用的身外之物,而是能够给整个家族打下百年以上基业的权势。

    司晓东喜欢古董字画,这在钱州市内,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何尚清之所以故意拿古董说事,其实含有亲近之意。

    司晓东活了五十多岁,混迹官场也长达三十余年,岂能看不破何尚清的意图?

    做为政治联盟。彼此之间看重的是大方向,大利益的一致性,些许小问题。很多时候,知之为不知。方为上策。

    “呵呵,都站着干嘛,坐,坐吧。”何尚清笑着招呼司晓东和王学年坐下。

    因为身份地位大致相当的缘故,司晓东也没有那么多顾忌,笑着坐回到了沙上面。王学平丝毫不敢托大,直到何尚清坐稳当之后,他才坐了下来。举止之间显得颇懂礼数。

    何尚清暗暗点了点头,笑着说:“今天找你们过来,是想扯一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问题,省委吴书记前几天有个批示,不知道你们都看了没有?”

    省委书记的批示?王学平不由一楞,按照一般的规矩,省里大老板的批示,又是关于社会治安方面的。他这个省厅副厅长兼市局局长,应该在第一时间看到的。

    可问题是,王学平压根就没有见到这么重要的一个批示,这里边文章不小啊!

    司晓东笑着对何尚清说:“省委办公厅已经传达了下来了。我已经看过了

    觉王学平的脸色有些不对,何尚清皱了皱眉,问道:“怎么。学平,你那里有什么问题?”

    王学平苦笑一声,解释说:“省长,如果不是您现在提及,我还真不知道省委吴书记有批示。”

    何尚清默默地点上烟,心想,堂堂市局的一把手,竟然没看见过省领导的相关重要批示,这传出去,都算是特大新闻了。

    “我这里正好带着传真件,学平,你拿去看看。”司晓东已经猜到了,省里的通知一定是在传达到市委政法委的过程中,有人故意捣鬼。

    何尚清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且他考虑得更深一层,即使市委政法委没有通知王学平,那么省厅应该传达一下吧?

    看样子,有人对王学平占了市局一把手的位置。很是不满呐。何尚清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参透了其中的玄机之后,何尚清面上虽未表露出来,心里却大为光火。王学平当市局一把手,兼任省厅的副职,是他在省委书记办公会上大力推举的。

    如今,在省厅和市委政法委里闹了这么一出丑闻,表面上看,难堪和挨整的是王学平,本质上,是在挑衅何尚清这个省委副书记兼常务副省长的权威。

    “尚清书记,既然学平没见过吴书记的批示,我先简单地说说吧?”司晓东心里有数,所谓的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今天,司晓东领着王学平到省委常委四号楼来“谈工作”。是因为,何尚清和他闲谈的时候,有过暗示。

    以王学平的级别和位分。暂时还轮不到他向何尚清直接汇报工作。自从司晓东接了暗示之后,心里就一直在琢磨着何尚清的真实意图。

    听了司晓东的介绍,王学平这才恍然大悟,敢情,这几天,省内的几座地级市,连续生了好几起重大摩托车抢劫事故,导致了十死和数十伤的严重后果。

    类似的事情,其实在各地时有生,地方上的领导们也没太当回事。

    后来,一位在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写了个情况说明,借着开会的机会,递到了省委书记吴重的手上。

    吴重知情后,大为震怒,当即提笔在情况说明上做出了亲笔批示,要求省委政法委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彻底遏制住车匪抢劫的歪风邪气。

    按照一般的官场逻辑,王学平身为省城的第一治安长,应该在第一时间获知内情。

    可实际的问题是,如果何尚清不说,司晓东不做解释,王学平至今还蒙在鼓里。

    王学平深入一想,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这里边的阴谋,不是一般的毒辣啊!

    按照省里的惯例,省委书记亲自作出的批示,省委办公厅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会全程跟踪处理的结果。

    而王学平这里却丝毫也不知内情,不出事则罢,万一上边追问下来,不说立马撤职,至少,王学平在吴重那里的印象,绝对好不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377章 我给你撑腰

    尚清心里颇为不悦。脸上却没表露经毫。他只是淡淡“看样子,风欲静而树不止啊!,小

    王学平和司晓东对何尚清的脾气毕竟不算熟悉,可是,身为秘书的宋有恒心里纠良清楚,自家的老板这一次真的是怒了。

    不管何尚清心里对王学平是个什么看法,至少,这个王少帅是何尚清提名任用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市里边有些人简直是不拿村长当干部嘛!

    司晓东在钱件当了多年的市长,在王学平背后搞鬼是谁,他完全清楚,除了那个嚣张跋扈的梁红旗。还有何人呢?

    想想也是,梁红旗本来干得好好的,突然在一夜之间,丢了市局局长这把金交椅,心里有怨气,也是人之常情。

    王学平早已经不是官场新丁了,以他目前在钱州市局内的地位,谁敢故意对他隐瞒省委书记亲笔批示?

    这种天大的事情,背后的主使者,可以说是昭然若揭。

    至少省厅那边,王学平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到,除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省厅厅长汪猛,谁敢欺到他这个副厅长的头上来?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王学平不由得暗暗苦笑了一声,何尚清把他提拔到了如今的高位,手里掌握的权势确实非常可观,可与此同时,也在无形之中,给他带来了两个空前强大的仇敌。

    两线同时作战,向来是搞政治的绝对大忌。按照王学平的既定步骤,在省厅那边,他决定采取守势,暂时当个有名无实的副职,既不争权,也不夺利,以韬晦之策敷衍住汪猛,也就可以了。

    可惜的是,从今天所暴露出来的危机来看,王学平只需要略微一想,就可以明显感觉到,来自于汪猛的敌意。

    书房内的气氛异常沉闷,王学平想了想,抬起头,望着何尚清,诚恳地说:“省长,我个人的精力十分有限,省厅那边的职务,就不耍继续兼任了吧?”

    与其在省厅那边挂个虚名,不如以退为进,先牢牢地掌握住市局的大权,这是王学平目前的最佳选择。

    何尚清仿佛没听见似的。一声不吭,他的右手食中两指,轻轻地敲击着茶几的边缘,出轻微的“笃笃”声。

    司晓东搞经济确实不行,政治敏感性却非常强悍,他左思右想,最终,出于笼络住王学平的想法,决定帮他说几句话。

    “尚清书记,学平这才刚刚上任,就有人在背后捣鬼,长此以往,省委的威信何在?”司晓东话不多,但却恰好点中了要害。

    何尚清自从空降到了中夏省之后,尽管职务和权势节节升高,毕竟。在省里经营的时日尚短,他最担心的就是下边的人薪视他的权威。

    这就好比,当年,毛太祖在中央苏区的时候,赣西南特委书记李文林等人不听招呼,硬要另搞一套。

    结果,威权未固的太祖,出于巩固权力的私心,悍然祭起肃反大旗,指挥心腹李韶九血洗了赣西南特委。

    后来,延安整风的时候,毛太祖因为已经基本奠定了领袖的地位,就没有采取大规模的**消灭手段,只是利用康生等人,多以口诛笔伐,批判教育为主,以改造干部们的思想,令其忠于伟大的领袖。

    时代虽然不同了,可是,党内政治斗争的一些规律依然行之有效。

    也许是受了司晓东的刺激,也许是考虑到王老上将的感受,或是在别的因素影响之下,何尚清淡淡地说:“最近我比较忙,等有时间了,我会抽空去省厅和市局走走看看,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司晓东仔绝对不笨,他立马觉,何尚清这是要亲自出面替王学平撑腰了。

    不对啊,堂堂何家的三公子,有必要对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小干部如此重视么?

    司晓东越想越觉得蹊跷,他隐隐察觉到,在王学平的身上,一定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趁着何尚清凝神思索之际,王学平端起茶杯,眼神不经意地扫过了何三公子的身上。

    王学平现,何尚清和上次见面时一样,西装革履,打着斜纹的深蓝色领带,乌黑的头梳着鲜明的三七边分,依然是一副浊世佳公子的派头。

    王学平心想,毕竟是顶级的世家公子。受家族多年的教育和熏陶,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息,举手投足之间,流露无遗。

    从后世的风评来看,何尚清在红色二代子弟之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了。只可惜,当年,何尚清因为优柔寡断,从而痛失了唾手可得的大好江山。

    有了后世的经验,王学平心里明白,何尚清的亲民秀其实带有很大的缺陷。这种缺陷集中体现在了,他受了加…巨大影响,忽略了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即老百姓饷题。

    何尚清网欲开口,桌上的电话机忽然响了起来,宋有恒快步走过去,拿起电话。

    等听清楚对方的是谁后,宋有恒赶紧捂住了话筒,小声汇报说:“是孟书记的电话。”

    何尚清心?有数,宋有恒嘴里的孟书记,那就一定是分管工交战线的省委副书记,孟昭雄。

    一般情况下,除了省委的几个书记之外,宋有恒一定会在前面加上定语,比如说,钱州市委冯书记等等。

    孟昭雄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和过人的资历,正是何尚清虽欲拉拢的重量级人物,他不想怠慢了老孟,起身走过去,接过话筒。

    哼哼哈哈一阵之后,何尚清放下话筒,带着歉意说:“司老哥,学平老弟,孟书记找我有急事商量,我必须马上赶回省委。没办法留你们吃晚饭了,实在是抱歉啊!”

    司晓东站起身,笑着说:“知道你是大忙人,咱们谁跟谁呀?吃饭的机会多的是,我和学平就先告辞了。”

    何冉清握住了司晓东的手,笑着说:“改天,我请司老哥,当然了,还有学平,大家一起去泡个温泉,钓鱼散心。”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的心意尽在不言中。

    见何、司两人松开了手,王学平洒脱地伸出右手,笑道:“省长,等我干出一点成绩之后,请您在方便的时候,到市局来视察指导社会治安工作。

    何尚清优雅地点了点头,含笑道:“有机会,我一定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管是王学平,还是司晓东,都心中有了底,何尚清的市局之行,已经是势在必行。

    “有恒,帮我送送司老哥和学平。”听了行尚清的吩咐,宋有恒快步走到书房门边,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王学平跟在司晓东的身后,网走出两步路,“学平,最近和吕家的三小姐有联系么?”背后忽然传来了何尚清的问话。

    一时间,王学平也不及思考何尚清的意图,转过身子,恭敬地回答说:“我最近比较忙,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过她了。”

    “哦,是这样啊。学平,你有空的时候,给我替紫心小姐带个话,就说我请她喝茶。”何尚清含笑交下了一个不算很难办的任务。

    王学平一边点头答应了下来,一边心想,何尚清认识吕紫心尤在他之前,如今,却需要他出面请吕紫心吃饭,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呢?

    司晓东有些惊讶地望着王学平,何、吕两家虽说不算是世交。但也有些联系。

    据司晓东所知的情况,吕家在钱州有几个中型的投资项目,总投资金额大约在一千美元左右。

    单以投资的绝对数字来说,一千多万美元,对于钱州来说,已经不算少了。

    可是,以吕家数百亿的总资产来看,其实,这么一点点投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不值一提。

    因为钱州市在省里的重要地位,所以在一般情况之下,省外经委拉来的外商投资项目,其中的大部分都放在了钱州市,这在无形之中也为司晓东增添了不少拿得出手的政绩。

    司晓东这个市长,手里虽然没掌握住人事大权,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权力却不市里最近几年上马的五个大工程,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何尚清希望吕家能够投资省里谋划已久大型的乙烯项目,司晓东是知道的,只是一直没见有太大的动静。

    如今,何尚清居然让王学平出面,把吕紫心请出来喝茶,这实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