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小说-领导 >

第242部分

官场小说-领导-第242部分

小说: 官场小说-领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江湖和混官场都一样,不管是谁,如果没有十足地把握干掉老大,最好不要轻易动老大的心腹,否则,后果必将极其严重。

    王学平自己心里有数,他能够坐上市局局长的宝座,何尚清和冯所之间,必然有所交易。

    这也是王学平之前和梁红旗争夺市局主导权的时候,冯所没有主动干预,静观其变的根本原因。

    毕竟,从官场上的逻辑来看,一方答应让出去的位置,相应的,也就等于是让出了那块地盘。

    王学平当上了局长,争夺局里的人事主导权,恰好就符合上述的地盘划分原则,所以,冯所没吭声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问题是,王学平如果不能把梁红旗彻底拿下,在市局内就无法真正营造出一言堂的独大局面。

    反之,梁红旗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手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市局,完全变成王学平家里的后院。

    这么一来,因为权力的独占性,王学平和梁红旗之间,迟早必有一次总决战。

    王学平原本打算利用先知的优势,静观冯所垮台,可是,他深入一想。在后世,冯所之后的市委书记,不是旁人,正是现任市长司晓东。

    如果,王学平任由冯所被中纪委拿下,那么,他在接下来的权力的盛宴之上,所能分到的份额不仅不会太大。

    王学平不是司晓东的心腹,而是他的盟友。类似他们这种利益的合作者之间,今天是朋友,明天是死敌的情况,史不绝书啊

    仅仅用一只脚来思考,王学平也很清楚,司晓东上台之后,一定会大力扶持李斌掌握更大的权势,同时,也会想方设法地压制他的权力。

    归根到底,在王学平看来,官场上最注重的既不是感情,也不是所谓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

    '本文轉載自www.aliTXt.会员奉献'

第406章 意外中的意外(小爆发,求月票)

    张文天刚才之所以点明了王学平的心意,其实,他也已经猜到了几分真相,只不过,因为没有身临其境,他考虑的没有王学平那么细致而已。

    据王学平自己的估计,实际上,在钱州市——这块中夏省内最重要的一块地盘上,即将坐上了书记宝座的司晓东,在何尚清心中的所占的分量,不言而喻的要比王学平重要得多。

    更重要的是,王学平隐约记得,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二任省长,好象就是司某人。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王学平暗自下了帮着司晓东,提前将冯所拉下马的决心。

    和现任市委一哥决斗,其中的风险,无论怎样乐观,都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当然了,有了之前暗中斗倒南云县委书记李大江的经历,王学平在心理上倒也有些优势。

    历史上,因为不重视小人物,而导致功亏一篑,身败名裂的大人物,比比皆是。

    王学平当初,哪有今日之实权,只不过利用了时间差,和先知的优势,联合柳银河,一举将土皇帝李大江干翻在地。

    目前,冯所尽管势大,可是,他应该做梦都想不到,王学平已经把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

    换句话说,王学平在暗,而冯所在明。更重要的是,王学平已经知道了冯所在半年的最终命运。

    即使王学平最终失败了,恐怕,冯所还来不及收拾他,就已经被中纪委给拿下了吧?

    经过一番缜密的算计,王学平觉,在他和冯所的战争之中,其实他已经稳稳地立于了不败之地。

    富贵险中求,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不马上去做,那他就不是王学平了。

    说句心里话,与肆无忌惮地卖官鬻爵的冯所比起来,在后世口碑还算不错的司晓东,要难缠得多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王学平现,司晓东此人,对于权势方面的考虑,更甚于钱财。

    司晓东已是副省部级的钱州市长,半年后的钱州市委书记,将来的一省之长。

    无论王学平在钱州市,还是在中夏省,要想继续步步高升,司晓东的意见,都将在若干年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天朝的官场1un理,即使何尚清在王学平的帮助下,顺利地登上了省长的宝座,过了中央委员这道坎,他也不可能为了支持王学平,而完全不在乎钱州市委一哥的意见。除非,司晓东十分坚决地站到了何三公子的反方向。

    张文天没有王学平那么多优势,他十分担忧地提醒说:“兄弟,你可一定要考虑清楚啊,冯所可不是一般人呐。撇开是现任的市委书记不谈,冯所可是土生土长的钱州人,这些人早已非那些空降的外来户可比。这么些年下来,被冯所提拔上来的领导干部,可是不老少啊,密布市里的各个部委办局。”

    王学平笑了笑,说:“别人不清楚,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么?再说了,我在京里也有些管用的消息渠道,不然,怎么知道中纪委要查冯所的消息呢?”

    张文天的疑虑依然没有被打消,他皱紧了眉头说:“这事你必须得和我好好说说,没有十足的把握,千万不能莽撞。”

    王学平这还是第一见张文天如此郑重其事地告诫他,心头不由大为感动,赶紧收起了笑脸,异常诚恳地说:“老哥子,你就放心吧,中纪委要调查冯所的消息来源绝对可靠,即使我斗输了,没等他来找我的麻烦,就已经垮了台,我怕他个球啊?”

    张文天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他犹豫了一下,终于咬紧了牙关,小声说:“刚才人多嘴杂,我不太好说,现在我必须要说了。有件涉及到军方内部的消息,因为没有最终落实下来,只有一点点小风声,原本我已经答应过洪军,绝不对任何人提及。现在你硬要乱来,我拼着回去挨洪军的骂,也得说了。”

    在官场上传出来的风声,尤其是从朝中传出的消息,经过好事者的细心比较,准确率高达9o以上。

    当然了,很多原本正确的小道消息,从中枢传到京城官场,又从京城官场到地方官场,最终传到民间之后,多少会有些走样。随着信息的扩散,其正确性不断递减,相关情况被夸大一些,其实也是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王学平心头一惊,张文天平时大多是一副嘻嘻哈哈,人畜无害的模样,很少这么一本正经地说事。

    正因如此,张文天突然摆出这么一副凝重的姿态,消息的来源又是洪军这个近卫军脑,这就不能不引起王学平的高度关注。

    “咱们是自家兄弟,我知道老哥你是为我好,可是,涉及到军方内部的机密,你千万千万要保密。”王学平尽管非常想知道这个涉及到他本人的内幕,可是,更不想让张文天失信于人,赶紧摆着手,拒绝了他的一番好意。

    没等张文天说话,王学平又补充说:“人无信不立说句心里话,我很想知道内情,可是,我不能害你犯错误。”

    张文天心里大为感慨,换作一般的政治动物,出于切身利益出,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找他追问底细,哪里会管他将来的死活?

    身居中枢大内的洪军,其消息来源之灵通和准确,对于张文天将来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必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学平明白此中的玄机,张文天又岂能不通其中的奥妙?

    “哈哈,其实也不是什么军国大事。告诉给你这个当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听我说,一位级别不低的军委领导曾经向军委长提出,要把你调到国防科工委去,建议提拔你为综合计划司常务副司长,代司长。”

    “什么?”王学平一脸的难以置信,满脑子门都写满了问号。

    因为秘密主持研制大飞机动机的缘故,王学平对于国防科工委这个主管部门的情况,其实并不陌生。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属于部队序列。

    1982年初,由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以及中央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这三个部门合并而成。

    国防科工委隶属于中央军委,其工作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双重领导,既是中央军委统一管理全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机关,也是国务院管理各有关工业部门的国防科研、军品生产和军品外贸工作的综合部门。

    不仅如此,王学平还提前知道,明年,也就是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的时候,国防科工委将改组为解放军总装备部,另将成立一个隶属于国务院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在此次改革过程中,原国防科工委管理国防工业的职能、国家计委国防司的职能,以及各军工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统归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管理。

    与此同时,各军工总公司将改组为若干企业集团,并保留了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原子能机构。

    军方机构改组,这么大的事情,作为部队脑机关的中央军委领导,不可能不事先知情,并预作部署。

    那么,军委的那位领导明知道机构即将改组的事实,却要求将他调入目前还隶属于军方的国防科工委,其目的不问可知,必定是存了将他纳入到军方体系的打算。

    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不是出自于张文天之口,来源是洪军,王学平绝难相信。

    “咳,兄弟,我话还没说完。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位军委的领导,又放弃了调你去国防科工委的主张,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张文天的补充说明,更是让王学平如坠浓雾之中,摸头不知脑。

    “老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情况?我的兄弟和熟人里边,除了你和洪军之外,就没有别的军方人士了。哦,对了,省市武警系统的领导,还是通过你认识的。”王学平极其疑惑地望着张文天。

    张文天眯起一对眼睛,若有所思地说:“我也是这次见了老洪之后,才知道的消息。想想也是,这种人事安排的绝密消息,其实洪军告诉给我,本身就担着很大的责任。以我对老洪脾气的了解,他不想说的事情,打死也问不出来的。我自己估摸着,他八成就猜到了,我一定会泄密,唉,这家伙,明摆是想借着我的嘴巴,把内幕告诉给你嘛。”

    这个分析,令王学平不由达眼前一亮,洪军虽说和张文天是死党,可是,和他王学平其实并无深交。

    除了今天在南湖山庄里,洪军当着众人的面力挺了王学平一番之外,之前,即将两人坐到一起,洪军不仅话不多,脸色也是一如既往的黑黑的。

    国防科工委,主管的恰好正是军事科技装备的研工作。由此,王学平不禁联想到前几天的一件大事:五天前,在张文天的安排之下,拖拉机研究院完整复制出来的“涡扇八”动机,一次点火就顺利地试车成功。

    难道说,军委已经有人在关注到了他暗中扶持的动机项目?

    王学平越想越觉得这个判断颇有道理,可是,之后,那位军方领导为什么又收回了建议呢?

    “老哥子,提出建议的那位军方领导,是个什么背景?对于这一点,即使你暂时不知道,也务必找人帮我打听清楚了,因为,这个问题对我实在是太重要了”

    '本文轉載自www.aliTXt.会员奉献'

第407章 设套(月票不给力啊)

    “兄弟,有些事情,除了天子近臣之外,旁人是很难知道内情的。(。alitxt。阿里小说网;最快文字更新精彩小说!)这一次,要不是洪军提醒,连我也给蒙在了鼓里。”张文天叹了口气,十分为难地搓着手。

    王学平知道这事有些棘手,确实让张文天很难办,不过,正以为事关重大,他想了又想,最终还是补了句话:“如果方便的话,尽量帮我打听打听,这事非同小可。”

    开玩笑,如果王学平真的被纳入到了军工系统,前途必定尽毁。虽说在军工科研系统内,王学平凭着对技术展大趋势的了解,只要手里握有实权,倒也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但是,军队内部的论资排辈现象,比地方上还要严重得多。官大一级像爷爷,绝对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空话。

    就凭他现在才二十来岁的年纪,混到五十岁,能顺利地升到正军级,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相对而言,在地方上,王学平目前已经是副厅级领导干部了。再往上加个钱州市委常委的头衔,那就正儿八经的正厅级全市政法战线的一哥了

    在军方内部,想干点什么事情,比地方上难得多。至少,王学平在市局内想要有所改革,只要找个合情合理的大义名分,就可以挂着羊头卖狗肉,将他自己的施政理念融入进去。

    在军方就不同了,尤其是军工科研部门,因为整个军费严重不在足的缘故,各项研开支被卡得死紧,动不动就要上报军委批准,麻烦得要命。

    在地方上,如果王学平有机会当市长或是市委书记,那就更是山高皇帝远了,只要额完成了gdp的任务,也就一俊遮了百丑。即使去省委开会,也可以坐上前三排。

    上述的原因还在其次,更主要的是,目前的军工科研系统内部,目光短浅的军方将领比比皆是。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喊出这种脑残口号的井底之蛙,真是不要太多

    与其去国防科工委饱受体制的摧残,王学平反而不如在地方上,拥有更大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想到这里,王学平不禁暗暗感谢那位军委的领导,如果不是他主动的改变了主意,王学平很可能就变成罩上了紧箍咒的孙猴子,手脚全被捆住。

    张文天皱紧了眉头,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说:“兄弟,我尽力而为吧。实在不行,我就去找我那位大堂哥套套交情吧。”他和王学平处的时间也不短了,知道这个老弟的脾气禀性,如果不是确实有必要,王学平绝对不会象今天这般强人所难。

    王学平听说张文天为了他居然愿意主动去求张家的大公子,现任京城军区副司令员的张子重,心下不由大为感动,放下手里的酒杯,重重地在张文天的肩膀上拍了三下。

    张文天明白这其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