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小说-领导 >

第99部分

官场小说-领导-第99部分

小说: 官场小说-领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高兄你就别逗了;你的声音我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呢?”高成秋这个时候来电话。王学平不禁微微一笑,上门拜年的事情有门了!

    “呵呵,老弟。老板让我通知你,明天上家里去坐坐!”高成秋开门见山的说明了缘由。

    王学平心想,这场迟来的上门拜访,终于有了准信!

    时近年关,县里的各全部门早就行动了起来,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年货,携带着好酒、名烟、购物券等等礼品,上市进省,借着拜年的名义,烧香拜佛。

    县开区自身的拜年行动,王学平甩手给了薛文和古文强两个人具体张罗,他懒得掺合到这种变相行贿活动中去。

    上一次,在王学平的协助之下,金有工顺利地整倒了史方之后,王学平本来有机会去市长楼做客。

    可是,不凑巧的是。正式就任市长的金有工,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忙得脚不沾地,到把这事给忘在了脑后。

    时近年关,金有工去省里拜年的时候,高成秋瞅准了时机,替王学平敲了敲边鼓,总算是唤醒了金有工的记忆。

    “高兄,去市长家拜年,我该带些什么礼物?”身为市府大秘,高成秋对于金有工的喜好,应该走了如指掌的,王学平不问他,又去问谁呢?

    “你是自己人。我也就不瞒你了,随便带点土特产就好了,千万别在里边夹钱啊”。和王学平的关系不同,高成秋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实话对你说了吧,老板他更看重展前景,不在乎那些身外之物。”

    王学平对金有工的脾性多少有些了解,他知道高成秋没有说假话。老金的为人和严书记差不多,不贪财不好色,最看重的还是手里的实权。以及未来的远景。

    在针对史方的问题上,金有工并没有马上表态支持王学平,任由史方把他给整进了市委党校。

    如果没有严书记这个知恩图报的真汉子,在县里的大力支持,王学平的日子恐怕就很难过了。

    落一叶而知秋,从那事以后,王学平就对金有工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老金更看重手里的权力和地位,在关键的时刻,很可能做出丢车保帅的举动,不可不防!

    在电话那头察觉到王学平的犹豫,高成秋笑道:“很多干部以为老板和其他人一样,结果却是无一例外地拍到了马蹄上,前车之鉴,不可不慎啊!”

    高成秋的潜台词。王学平自然品得出来,他笑着说:“那好,我就带一点土特产上门。”

    “这就对了!明天下午你就进求里来吧,有些注意事项,我单独和你说。高成秋显的很亲热,这是王学平当初策略性分功,给他本人带来的好处之一。

    当了接近两年的秘书。王学平对于领导秘书的功能有了极其深刻的

    解。

    上传下达,协助领导工作;是秘书的基本的职能。可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早就变了味。

    有时候,秘书传达的领导指示,只要多说一个字,很可能改变有些人的一生!

    又有些时候,秘书则会被领导当作是替罪羊,被推了出去。

    领导秘书这种行当。既走向上攀登的终南的捷径,却又时亥面临着随同领导一起垮台的风险。

    撂下电话之后。王学平重新坐回到办耸桌前,面对着摊开在眼前的环评报告,陷入了沉思之中。

    环保研究院的权威专家所做的报告,昨天终于出炉了。结论是:把钢铁厂和水泥厂一起放到县开区,将给南云县城的环境带来致命的创伤。

    而且,这种安排,也严重背离了经济规律。

    类似钢铁厂和水泥厂这种资源型企业,一般要建设在相应的矿山附近,最大化地节约成本。也方便集中治理污染环境的问题。

    这就是说,孟秋兰展经济的出点是对的,却是好心办了坏事。

    专家们的这个结论。并不出于王学平的意料之外。如果没有外来的行政干预,只要是有良知的专家,都会站结论。令王乎“纹到有此为难的是,如果他马卜把这份权威性的报告拿口记的面前。可想而知,严书记的态度必将由支持转为反对。这么一来,孟秋兰多办会从恶意的方面来考虑,从而与马三高结盟。

    孟、马结盟,这是王学平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最坏的情况。真到了这种的步,县里的政局必会陷入到内斗不息的动荡之中,王学平也必定会被卷入到恶斗之中,

    成天搞斗争,哪还有精力去展经济,搞建设?

    思前想后,王学平决定利用过年的空档期。暂时对孟秋兰采取以拖待变的策略。另一方面,必须尽快把马三高从实权的岗位上赶下台去,以免夜长梦多。

    只要拿下了马三高,仅仅孟秋兰一个人,在南云县这块土地之上,翻不起什么大浪。

    想当初,在党领导一切的旗帜之下。贵为县长的严明高,却被县委书记李大江牢牢地束缚住了手脚,就是鲜明的例证。

    想妥之后,王学平和叶金山联系上了,说了想见严书记的想法。

    自从当上书记秘书以来。王学平每次在上班时间要见严书记,都会主动找到叶金山的头上,请他代为转达。

    叶金山毫不含糊地说:“你电话别挂了。我这就向老板汇报一下!”他的心里很清楚,以王学平和严明高那层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亲密关系,要想见老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本没必要通过别人来转达。

    小王很会做人,就在叶金山敲门进入里间办公室的刹那间,他再次认同了这个广荐流传的说法。

    严明高皱紧了眉头,手里拿着王学平带来的环评报告,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抬头问道:“真有这么严重?”王学平从皮包里又拿出了一份《内参》,指着一篇用红铅笔圈了标题的文章。叹道:“您看看这个就明白了。”

    严明高接过报纸,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脸色变得越难看。根据报道。西部某县和南云县当前的形势极为相似,当地的县委领导只顾着抓。口。硬是在现成四周建起了高污染的化工厂和小炼钢厂。

    结果。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原本清澈可以见底的河水迅变黑,县城的上空被浓浓的黑烟所笼罩。

    更严重的是,污染源附近的村民接二连三地患上了莫名其妙的怪病,例如:血错小白血病、肺癌等等,令人触目惊心!

    严明高摘下鼻梁上的老花眼镜,重重一叹:“要不是你细及时提醒,我差点成了南云县的历史罪人,不过,”

    王学平十分理解严明高的未尽之意,他马上提出了建议:“严叔,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先拖一拖,也许,年后县里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严明高的右手轻轻地敲击在沙扶手上,很有节奏感,忽然,手停了下来,抬眼看着王学平,笑骂道:“你肯定有事瞒着我。

    见王学平张嘴想说话,严明高摆了摆手说道:“你的为人我还不清楚么?只要控制在原则范围之内,我都支持你!”

    严明高兴未刨根问底,这正是王学平要要的结果。以两人之间的默契程度。在王学平的暗示之下,严明高一定猜到了小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有些事情,知之为不知,才是真知!当县长多年,现在又是县委一把手。受限于身份。严明高必须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互信!其基础来源于,严明高对王学平办事风格的了解。他心里有数,王学平不可能冒着断送大好前程的风险,去干那些违法乱纪的勾当!

    “严叔,明天金市长要在家里接见我。”王学平笑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严明高。

    严明高背着手,走到窗边,眺望了一件远方,在收回视线的同时,笑道:“你早该去认认门了!”

    这应该算是变相的安慰,处在严明高的位置上,他只能说这么多。

    王学平笑道:“只要对您有利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做!”

    “我了解你,就象走了解我这双手工样!”按照严明高的老习惯,这么露骨的褒奖,对王学平来说,堪称史无前例。

    “呵呵。我和严叔您本就是一家人嘛!”王学平浅浅一笑。

    “手痒了,待会跟我回去,咱们杀两盘!”严明高慈爱地瞅着自己的爱将。这小子日渐成熟了起来,已经成为他不可或缺的臂助……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凹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82章 论功行赏

    六车飞驰在南云公路卜面,郝网诱过后视镜现。圭学山靠在后座上,凝神沉思。

    最近县里边传出了一种流言。说是县长孟秋兰不怎么待见王学平。

    郝网听说可这种传言之后,一直闷在心里头,没有和王学平去说这事。

    跟了王学平这么长时间,郝网一直谨记着王老板的一句话,干秘书最主要的是靠悟性。

    郝网私下里琢磨了一番,他现。所谓的悟性,其实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默契。

    有些事情,知之为不知,是知也!

    王学平瞥了眼窗外的田野,心想,送礼这种事情交给古文强来办,正得其人。

    从接到王学平的指令,到弄来后备箱里带着的那两条银线鲤,古文强总计只花了八个小时。

    银线鲤不是一般的鲤鱼,只产于南云县的青河潭,并且产量极其有限,一年最多也就十来条而已。

    古文强弄来了两条,总计花了三千多块,价值相当不菲。按照古文强的想法,是直接走管委会的公帐,冲销掉这笔费用。

    王学平二话不说,从皮包里拿出一沓钱,硬塞进了古文强的手中。

    古文强这家伙,办事还算是利索。也很得力,缺点是,老是改不了利用公款办私事的习惯。

    王学平很清楚古文强的逻辑,这家伙已经把他和开区管委会完全划上了等号。

    在古文强看来,王学平代表着管委会的形象,无论办什么事情,都是为公,自然应该从财务上走帐了。

    在官本位的现实之下,类似古文强同样逻辑的官员确实不在少数。

    “三公”消费,即公车消费、公款吃喝招待、公款旅游。到了凶年,三公集费创纪录地过了;元。

    更可怕的是,这种变相的**行为愈演愈烈,甚至还繁衍出了“四公”消费,即在“三公”的基础上加上“公款建房”

    想到这里,王学平不由长吁了一口气,尽快掌握更高权力的想法,显得越的迫切。

    他心里有数,如果任由**蔓延开来,前苏联亡。亡国的历史教,就是一面镜子。

    进入市区后,王学平给高成秋去了电话,“高兄,我进市区!”

    “我正好在老板家里,你直接过来吧。哦。对了。先把车牌号告诉我;我给门卫打个招呼。”高成秋笑道,“今天是周日,老板知道你要来,就没有出门,改在家中会客。”

    在正常情况下,老金还是讲感情的,对于这一点,王学平早已心知肚明。

    云州市委领导的住处原本是在学府街上,自从八年前,现任市委书记周文广上台之后,借着照顾老同志生活的名义,建起了全新的市委常委小洋楼。

    整个工程耗时两年之久,财政拨款了一个多亿,耗资特别巨大。

    如果周文广仅仅只安排现任的市委常委住进去,负面的影响绝对小不了。

    可是,在周文广部署之下,市里历任市委常委,不管现任何职,只要活在世上,每人安排一栋全新的西式小洋楼。

    这么一来,因为照顾的面很广,市里的干部们不仅没有意见,反而十分拥护周文广的这项决策。

    小洋楼建成入住之后,周文广在市里老干部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不少;口碑相当不错。

    小车驶到市委常委大院门口。王学平现,和省委常委大院不同,这里的门口只站了一名持枪的武警战士。

    门卫看清楚了车牌号,就挥手放行,刘师傅驾驶小车,按照路牌的指示;绕着湖边转了一大圈之后。终于把车开到了市委常委二号楼门前。

    高成秋知道王学平要来,有意坐在了客厅靠大门一侧,听见汽车的声响;他快步从客厅里走了出来。

    “高兄,我给市长带了两条鱼,你看合适么?”王学平把高成秋领到了后备车厢。

    “两条鱼?”高成秋好奇地问。

    王学平只笑不语,刘师傅拉开后备厢,高成秋好奇凑过去,却见一个水桶里,恰好有两条活蹦乱跳的银线鲤。

    “这种鱼很少见呀,你从卑里搞来的?”高成秋扭头问王学平。

    王学平微微一笑:“是我一个朋友昨天送来的,正好今天要来市里,我就带来了,给市长尝尝鲜!”

    “嗯,你还真是有心人呐!”高成秋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王学平这家伙做事情。总是与众不同。

    高成秋领着王学平进了客厅。刘师傅手里提着水桶,一进门就钻进了厨房。

    一名俊俏的小保姆过来上了茶。她的视线和王学平微微一碰,俏脸不禁微微一红,转身迅地离开了客厅。“呵呵,这是绷勺个氓房亲戚,被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临时安排教必懈不板的生活……高成秋见王学平十分注意那位小保姆,就笑着解释了她的来历。

    不须多问,王学平就听懂了,既然是和金有工是亲戚关系,做保姆不过是个过渡罢了,将来总会捞个事业编制,吃上皇粮。

    “学平,你先坐会,我上楼去汇报一下。”高成秋递了支烟给王学平,抬腿就往楼上走。

    王学平举目打量着室内的环境,他现,金有工的家布置得还算是俭朴,墙上除了老金和一位中央长的合影照之外,空无一物,并不象有些领导家里,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

    室内的家具也比较普通,坐在王学平屁股下边的那张沙,应该是八十年代末的产品。

    金有工这里与何尚清那里比起来,简直是一今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没办法椎提并论。

    没过多久,王学平听见楼梯上传来了动静,抬头一看。现金有工传了一身睡衣,缓步从楼梯上走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