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还珠格格 1129 >

第48部分

还珠格格 1129-第48部分

小说: 还珠格格 112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康笑看尔泰。
“尔泰,我不知道该怎样谢你!”
尔泰看着前面奔驰的两个女子,微笑说:“不要谢我,塞娅有她可爱之处!说真的,她很多地方,好像小燕子,我想,在我心 里,也有一个补偿作用吧!”
水淇深深看尔泰:“尔泰,应该是我来说,不知道怎么谢谢你!”
尔泰大笑,说:“你们的谢,我通通收着!将来,你们加利息还给我,怎样?”
“一言为定!有一天,你需要我们,我们万死不辞!”永琪说。
“别说得那么严重!”
“‘生死相许’的事,怎么不严重?”
紫薇和金琐,了解的微笑。看着这样的画面,想着来京的种种,两人心中,都有说不出 来的喜悦。幸福,就闪耀在两人眼底。
小燕子发现众人落在后面,策马奔来。
“你们这些人是怎么回事?骑个马,也慢慢吞吞?”
紫薇笑了:“我才不和自己开玩笑,骑马,我还生疏得很,万一摔了怎么办?何况,天气这么好, 不冷不热,风也这么好,醇人欲醉,策马徐行,不是也别有滋味吗?”
小燕子听不懂,大叫着抗议:“醇什么醉什么?这几又没有酒,又没有菜,那儿有滋味嘛!”
“我们已经‘化力气为浆糊’了,跑不动了!”尔康笑着接口。
塞娅早已奔了过来,听得糊里糊涂。欢声的接口:“要喝酒吃菜吗,好极了!那个‘浆糊’好吃吗?我只吃过‘奶糊’!我现在饿了,不 是‘大眼不馋’,是‘小眼很馋’,我们去那里吃东西?”
尔泰大笑说。
“不得了!一个小燕子常常来个‘鸡同鸭讲’,也就算了,现在,又加了一个西藏 人!”
大家都笑了。
“我太高兴了!我好想唱歌!”金琐说。
“我们一起唱!”紫薇说。
那首歌,大家都熟悉了,就欢声的大唱起来:“今日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蝴蝶儿忙,蜜蜂儿忙,小鸟儿忙着,白云也忙!马蹄 践得落花香!眼前骆驼成群过,驼铃响叮当!这也歌唱,那也歌唱,风儿也唱着,水也歌 唱!绿野茫茫天苍苍。”
歌声中,笑声中,大家骑马向绿野中奔去, — 全书完—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九日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一九九七年七月三十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后记“还珠格格”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北京的地名“公主坟”。
我到过北京很多次,对于北京的地名和巷名都很感兴趣。因为它很写实。例如“帽儿胡 同”像帽子,“响尾巴胡同”像狗尾。看到名字,就可以想像它的地形。可是,北京有个地 区,名叫“公主坟”,就非常奇怪了。
和一些北京朋友谈起,才知道这个地名有个传说:相传,在乾隆时期,乾隆收了一个民间女子作为义女,封为“书格”。这位“格格”去 世后,仍然不能葬在皇家祖坟,所以,就葬在‘公主坟“这个地方。当然,那时的”公主 坟“还是一片荒烟漫草,是个很偏僻的地方,这个地方因为有幸葬了一位”公主“,从此就 叫”公主坟“,一直延用到今天。
传说的内容嬷嬷简单。但是,给人的想像空间实在很大。
我忍不住就想像起这位“格格”的故事来,是怎样的因缘让她认识乾隆?是怎样的经 过,可以进宫?进宫以后,过的是什么生活?以一个民间女子,来适应宫闱生活,她如何适 应?乾隆为什么收她为“义女”?既然封为“格格”,一定非常非常喜欢她,后来又怎 样……想来想去,觉得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小说题材,应该是一本很厚的书。我就在脑子里 酝酿着这个故事。
去年年底,我决定动笔写这个故事。当时,真没料到是这么庞大的工作。
我很少写清宫小说,还没提笔,就面临到许多的问题。参考书堆满了桌子,还没写书, 就先看书。对于那个时代的称呼,礼仪,说话方式,规矩……我几乎要一样样的学习。我尽 量让这本书现代化,毕竟,看书的人都是现代人。如果我犯了什么错误,希望读者多多包 涵。
乾隆。一直是我很想写的一个人物。因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皇帝,他的下江南已经被 人写了又写。关于他的传说非常之多,包括他自己的身世之谜。他的大臣,像和砷,像纪晓 岚,像傅恒,像刘墉,像福康安……都是小说材料。他一生娶了四十几个妃嫔,有情无名的 还不知其数。他的妃嫔们,许多都有动人的故事。著名的回族女子“容嬷嬷,就是后世绘声 绘色的”香妃“。他生了十七个儿子,十个女儿。这样一个皇帝,他的感情世界到底是怎样 的?有这么多的儿女,传说中的”民间格格“,是怎样进驻到他的内心的?于是,我大胆的 走进那个时代,虚拟了这个故事。
今年年初,我开始写“还珠格格”,这一写,就是大半年。
根据“传说”,写成“小说”,当然绝对不是历史。我不想限制自己的思绪,一任它天 马行空。所以,这是一本故事性很强的书。我尽量用最平易近人的文字来写它,希望读者能 很轻松的阅读。
“小燕子”这个人物,是我以前的小说中不曾写过的,对我来说,她是我的一个挑战。 我很熟悉紫蔽,并不擅长写“小燕子”,用了很多时间在“小燕子语言”上。写完了,我自 己却很喜欢“小燕子”。但愿我的读者们,跟我一样喜欢她。
亲情,一直是我笔下的“主题”,我相信,全天下的女儿,都是家里的“格格”,全天 下的儿子,都是家里的“阿哥”。
谨将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的“格格”和“阿哥”们!
琼瑶
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于台北可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