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揭秘鲜为人知的神秘中国特工:隐蔽出击 >

第39部分

揭秘鲜为人知的神秘中国特工:隐蔽出击-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脆弱,几乎不具备任何侵略性的人,个性中有严重的妥协倾向,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策反对象。孟可欣相信她可以轻易地驯服刘铭新,而她这一自负的决定险些令自己身陷绝境。
孟可欣骑自行车进入河北后,丢掉自行车,开始换乘关卡通常不会搜查的短途客运汽车。一路上孟可欣不断换乘短途客运汽车,辗转到达河南境内,然后化装成孕妇上了火车,一路乘慢车进入湖北,然后又从水路秘密潜入江西,在那里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军队内部策反的一名上校军官接上头。这名长着一张猪脸的上校军官向孟可欣详细介绍了存放“台风计划”山洞的防卫细节。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所获情报资料分析中发现,中国军方为检测“台风计划”的可行性,每年都会把“台风计划”涉及的作战内容,分解成数百个作训计划下发部队,每一个作训计划都有十分明确的战术目的,要求战斗部队按照作训计划进行实战演练,同时将演习部队获取的各种参数上报指定的指挥机构,以便对“台风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因为每个战斗部队得到的作训计划都十分具体,是庞大的“台风计划”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任何人都无法从一个孤立的作训计划猜测出“台风计划”的全貌。正因为如此,情报分析专家发现中国军方对这些具体作训计划的管理,远不如对“台风计划”本身守卫的那么严密。如果把这些细小的作训计划集中在一起,保守地估计,最少可以窥视“台风计划”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组合,美国情报专家可以轻易地分析出“台风计划”的战略意图。中央情报局正是要孟可欣利用“台风计划”在安全防范方面的这一致命漏洞,动用“大川社”的力量偷窃这数百个作训计划。
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获悉,从“台风计划”分解出来的这些作训计划历来都是通过蜀山市邮政局的机要通信渠道直接邮寄给各战斗部队司令部的。孟可欣从猪脸上校口中证实,中国军方今年还和往年一样使用蜀山市邮政局的机要通信渠道,向基层指挥机构邮寄这些作训计划。他们将在不同时间内分期分批寄出。第一批作训计划将在明天上午寄出,这批机要邮件在蜀山市邮政局机要科会停留四小时。
“我们会把钱存到您在瑞士的秘密账户,您在美国读书的女儿我们也一定会好好照顾的。”孟可欣说。
听孟可欣提到他女儿,猪脸上校脸色突变。
“您放心,”孟可欣说,“只要我们合作愉快,您不但可以得到您应得的钱,而且我们保证您的女儿不会有任何麻烦。”
“明白,明白。”上校惶恐不安地擦着胖脸上冒出的汗。
“您是聪明人,我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孟可欣温柔地笑。
孟可欣与胖上校分手时,两人确定了下次接头的三种方案,即一种预定方案和两种备用方案。一旦由于安全或其他原因不能按预定方案接头,就使用备用的两种方案。
孟可欣离开接头地点后,混在人群中乘公共汽车来到她三个星期前派人租下的一层高级公寓,从这层公寓可以俯视蜀山市邮政局的全貌。孟可欣在那里与“大川社”欧洲分部高价招募的法国秘密情报局“秘密行动分局”“渔夫行动”小组退役人员会合,她向他们宣布了明天的任务。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左右,一辆军用吉普车驶进蜀山市邮政局的后院,孟可欣根据胖上校提供的汽车车牌号码认定这辆吉普车就是守卫“台风计划”部队的机要交通车。孟可欣通过望远镜看到一个挎着背包的机要员从吉普车上下来,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带枪的警卫。
“猎物到啦。”孟可欣说。
大约过了半小时,挎背包的机要员和两个警卫走出蜀山市邮政局办公大楼,上了吉普车,驶出邮政局的后院。
十一点半钟,中午下班铃声准时响起来,蜀山市邮政局机要通信科的五个人把上午收到的机要邮件和往常一样锁进厚重的保险柜内,又按照规定把办公室的门层层上锁,然后放心地回家吃午饭去了。
“准备动手。”孟可欣说。
“大川社”招募的法国秘密情报局“秘密行动分局”退役人员立刻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准备程序。一切都在静悄悄地进行。
机要通信科的五个人离开邮政局的大楼,几名穿着邮政局制服的搬运工来到机要通信科所在的四楼。这几个搬运工都是几周前进入蜀山市邮政局的临时工,由于他们的工种特点,他们可以在蜀山市邮政局中随意走动而不会引起怀疑。这几个搬运工熟练地打开机要通信科办公室门上的几道锁,又用事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机要通信科用来存放机要邮件的破旧保险柜,取出几个特殊的密封邮袋,套上一个邮政局常用的普通邮袋,拖下楼,放进一辆邮政局的小卡车。
小卡车驶出邮政局,在不远处大楼的后巷停下。一个穿西装的人拎着一个大皮箱从小卡车里下来,走进大楼,把大皮箱搬上了孟可欣租下的那层楼。
孟可欣雇佣的法国秘密情报局“秘密行动分局”退役人员打开皮箱,取出里面的邮袋,拿着放大镜,熟练地检查着装有作训计划邮袋的包装方法。他们发现为了保证装有作训计划信件的安全,同时便于检查邮袋在运送过程中是否有人动过,中国军方在密封的邮袋上设下许多机关。密封邮袋的封口用绳子捆得结结实实,绳头由铅封中引出,再系成一个复杂的结,然后将绳头固定在标签上,用火漆封好。
但这种复杂的包装方法难不倒技艺高超的前“秘密行动分局”成员。一名金发的女操作员使用显微镜制作出完全相同的印模,然后将火漆封印熔化,并细心收集齐全部碎块,因为火漆种类多不胜数,质量不同,颜色也不同,相同的火漆是没有的。因此,在邮袋还原时还必须使用这些原来的火漆。
开拆邮袋时,操作人员将每一个步骤都拍摄下来,以便邮袋还原时能够准确无误地摆正排列顺序。拆信专家将信件从邮袋中取出放在工作台上,让信件在黑光下通过,检查信封里是否有暗记,然后技术人员将信封拆开,取出里面的作训计划,摊开在缩微机的镜头下拍摄。
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工作,几个装有作训计划的邮袋全部被拆开拍摄,并在蜀山市邮政局下午一点钟上班之前将邮袋原样封上,放回到机要通信科厚重的保险柜内。下午两点钟,机要通信科保险柜内的机要邮件和往常一样准时运出蜀山市邮政局。
孟可欣将拍摄文件的微型胶片收好,吩咐所有的人休息,静静等待明天第二批作训计划的到来。孟可欣光天化日之下策划的这起窃密行动非常成功,可谓神不知鬼不觉。只要再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孟可欣就可以无声无息地圆满完成这次窃密任务。之后,她就可以永远地离开中国,再也不用回到这个让她担惊受怕的地方啦。
但在这天夜里,孟可欣收到属下转发来的“美元”提供的最新情报。看过这些情报,孟可欣吓出了一身冷汗。“美元”提供的情报清楚表明,中国反间谍机构已经掌握了她的真实身份,并且判断出她仍然没有出境,正在组织更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第43章 “顺藤摸瓜”(1)

秦茹望着办公桌上一大堆有关陆一夫的案件卷宗,不由得皱起眉头。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跟踪监视,侦查人员没有在陆一夫身上找到任何线索和疑点。陆一夫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回家,生活非常有规律,侦查人员没有发现他和任何可疑人员有过接触。这期间他只去过一次他家附近的银行。
经查,陆一夫的确在那家银行租用了一个保险箱。经检查,他在这个保险箱中只存放了一些存折、证书之类的物品,存折中的存款数额也不大,完全在陆一夫正常的收入范围之内。
“难道搞错了?”秦茹开始有些动摇,“是中了敌人的离间计,或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就在秦茹胡思乱想的时候,助手小刘为她送来国家安全机关昨日对陆一夫进行跟踪监视的情况报告。秦茹接过报告看了看,从侦控报告中可以看出陆一夫一切如平常,只是在下班的时候又去了一趟他家附近的银行,打开他租用的那个保险箱,向里面放了一件东西。国家安全机关提供的报告还附有那家银行的监控系统当时拍摄下来的录像资料。
“放进录像机看一下。”秦茹把录像带交给小刘。
这是一部由固定摄像头拍摄下来的黑白资料带,地点是银行存放保险箱的地下室。从电视画面可以看到陆一夫的确向保险箱内放了一件东西,但因为固定摄像头距离太远,导致图像太小,无法看清陆一夫放的到底是什么。
“倒回去,放大他的手,看他放的是什么东西。”秦茹对助手小刘说。
小刘把录像带倒回去,然后锁定陆一夫从口袋里拿出东西一瞬间的画面,然后层层放大。
“像是一个信封。”小刘经过仔细辨认后说。
秦茹凑到电视荧屏前,对因放大而变得模糊的图像仔细辨认了一番,认定陆一夫手里的确是一个信封。秦茹皱起眉头想了一下,她转身回到办公桌前,从陆一夫的卷宗中找出他上一次去银行时拍下的录像资料。
“看一下这盘。”秦茹把从案卷中抽出的录像带递给小刘。
小刘接过录像带放入机器内播放。秦茹聚精会神地审视着电视荧屏上的每一个画面。当看到陆一夫开启保险箱,向保险箱放东西的时候,秦茹喊:“停!”
秦茹让小刘放大陆一夫手里拿的东西。经过放大确认,陆一夫上次向银行保险箱内放的东西也是一个信封!秦茹又回到办公桌前,拿起办公桌上的卷宗逐个翻阅。
“在这里。”秦茹打开一册卷宗,经过对卷宗中的几张照片仔细辨认后,她一拍桌子,“我们上当啦!他打开的不是自己租用的保险箱!”
“什么?”小刘不明白。
“上次发现陆一夫在银行租用了保险箱后,我们曾经清查过陆一夫在保险箱中存放的物品,这是我们当时拍的实物照片。”秦茹把手里的照片递给小刘,“陆一夫保险箱内的东西没有一样套有信封,而录像资料又表明他的确把一个信封放进了保险箱。这说明什么?”
小刘接过照片看了看,照片中果然没有电视荧屏上显示的那个信封,“这说明陆一夫的那个信封根本就没有放进自己的保险箱!”
“不错。”秦茹向荧屏上一指,“你马上带人给我搜查这个保险箱!”
凌肃第一个从秦茹那里得到陆一夫已经被秘密逮捕的消息。秦茹在电话中告诉凌肃,他们在陆一夫租用保险箱临近的一个保险箱里找到陆一夫放入信封准备向外传递的绝密军事情报。秦茹还告诉凌肃,根据陈明的交代,“大川社”在中国的组织结构已经基本查清,潜伏在我内部的间谍网也初露端倪。因此,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近期将会在全国采取统一行动,以“打黑除恶”的名义,一举摧毁“大川社”在中国大陆发展的所有据点,撕破“大川社”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我国各级政府官员中精心编织情报关系网。
“我们的人正对陆一夫进行突击审讯,以评估他给我国国防造成的损失。”秦茹说,“我想你很快就会被提升的。”
“这么说‘联合攻坚工作组’可以解散啦?”
“我想是的。”
“但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凌肃说,“你当初为什么把‘联合攻坚工作组’组长的位置让给我?”
“你知道啦?”秦茹笑。
“但我不知道原因。”凌肃说。
“是这样的……我看过你的档案。”秦茹说,“我知道像你这样的男人,凡事只可能由你来做决定,我根本无法对你这种男人发号施令,所以……我只能给你当副职喽。或许还可以给你一点建议。”
“谢谢。”
“说真的,我也很高兴没有看错人。”秦茹真诚地说。
“我会把你的鼓励看成一种鞭策。”
“你好像不太谦虚嘛?”秦茹说,“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你一定会感兴趣。”
“什么事?”
“据陆一夫交代,漱石夏子曾要他搜集有关‘台风计划’的情报。”秦茹说,“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台风计划’是我军以美国出兵台湾海峡为假想目标制定的一个军事部署和武器研发计划。包括我军在现有装备条件下如何在台湾海峡迎战美国,以及我军在今后五年内在台湾海峡对美国军事力量进行‘不对称’军事打击的新式武器研发计划两部分。西津市的‘308研究所’和临脂市的‘518研究所’都是‘台风计划’中参与新式武器研发的单位。”
“看来漱石夏子一直在打‘台风计划’的主意。”凌肃说。
“不错。但这份计划属于最高机密,陆一夫也不知道它的具体内容,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接触到它。”秦茹说。
“他们也真笨!直接偷计划本身不是比逐个偷那些参与研发的单位更容易?”凌肃说。他突然想起什么,他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从中拿出一个文件夹,查阅。
“‘台风计划’是不是保存在江西?”凌肃一边查看资料,一边问秦茹。
“‘台风计划’的存放地点是绝对保密的,我也不知道。”秦茹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查到有一男一女两名法国秘密情报局‘秘密行动分局’退役人员,一个叫德里克,一个叫马蒂尔德,两周前分别从上海和广州入境,至今没有出境。从住宿登记和信用卡使用情况看,这两个人最后留下记录的落脚点都是在江西南昌,此后再没有任何记录。”
“你怀疑这两个人是冲着‘台风计划’来的?”
“从我们掌握的情报看,这两个人很可能是‘大川社’高薪聘请来的人员。”凌肃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这就去设法查一下‘台风计划’的存放地点。”秦茹说。
一小时后,秦茹给凌肃打来电话:“台风计划”存放在江西蜀山一个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中。
凌肃和秦茹分别从北京和西津飞抵江西南昌,然后在一位秦茹称之为“廖叔叔”的将军陪同下,驱车赶往蜀山军事基地。
在路上,廖将军对秦茹说:“老首长有交代,你们这次只能考察与安全警卫问题有关的环节,不能提任何涉及‘台风计划’具体内容的问题。”
“知道啦,廖叔叔。”秦茹说,“我离开北京时我爸已经反复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