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

第12部分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第12部分

小说: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铜匮命符翟义等反叛者相继毁灭,使王莽产生了错觉,他认为这一定是“天命”所归!王莽要去掉头上的“假”字当真皇帝,要靠符命。所谓“符命”就是编造的“天符之命”或者“圣王受命之符”。于是,各地便纷纷造符瑞来投其所好,急其所需。    
    王莽借着各地的“符命”,提出要把“摄皇帝”中的“摄”字去掉;把居摄三年改为初始元年(8)。太皇太后不得不同意,王莽的弄假成真走出了第一步。    
    既然命符是升官的捷径,初始元年(8年),有“素无行,好为大言“的梓潼(今属四川)人哀章就加紧制做铜匮(铜匣子),装了两条书简,一个简册上写“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简册上写“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其中的“某”指汉高祖刘邦,这个“黄帝”就是王莽。意思是天帝和汉高祖刘邦传位给王莽。“图”“书”中都写了“王莽应做真天子”,同时将王莽宠信的几个大臣以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上面,说这些人应当大官辅佐。哀章将此铜匮献给正急于当真皇帝的王莽。王莽立即拜受,表示听从天神命令,接受禅位。回去坐在未央宫的前殿,登上真天子宝座,把国号改为“新”,把十二月初一作为始建国元年的正月初一。西汉共历214年,至此灭亡。    
    历次改朝换代,最可悲的是末代皇帝,孺子婴连个皇帝的名号也没混上,两岁时被立为皇太子,饱受“假皇帝”王莽的摆布、戏弄,5岁时就成了亡国之君。王莽封孺子为“安定公”,并将平原郡的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等5个县,民万户,地方百里,作为安定公国,在西汉银盒    
    国中立汉祖宗之庙,世代祭祀。将自己的女儿孝平皇后降为安定太后。王莽封了刘婴,但不准他回到封国,把京城的大鸿胪府改建为“安定公第”,将刘婴关在里面,室内一无所有,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这样,刘婴实际上过着连囚犯也不如的生活。可怜孺子婴长大后,连猪、狗、牛、羊都不认识,话也说不清楚,竟成了一个傻子。    
    王莽能用不流血手段夺取天下,有以下几个因素:    
    新莽“始建国二年”铜镜王政君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王政君就没有王莽。王莽代汉的一个偶然因素是成帝、哀帝、平帝都绝嗣无子,皇位继承人由藩入主,而这一切都由王政君决定。而王政君偏偏长寿,活了84岁,使得她成为汉室惟一活着的老祖先,在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影响下,这个天下之母在决定立谁做新皇帝的时候,起到了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作用。    
    王氏外戚专权的结果。王氏集团作为外戚辅政,从王凤开始到王莽止,前后达34年之久,在全国上下、军民之中造成了王氏统治深入人心的有利条件,其势力已成不可摧毁之势。    
    “再受命”思想的影响。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谶纬之说盛行,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代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西汉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灾荒,经济凋弊,所以人心浮动,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王莽篡汉正是适应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基本思潮——人心思变、社会思治这一实际情况产生的。    
    新莽王朝仅存在15年就灭亡了,刘玄更始三年(25),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南50里),更始帝刘玄派遣李松等带兵前去攻打,混战中,刘婴被乱兵所杀,时年21岁,不知葬所。


第二部分刘婴个人小档案

    姓名:刘婴出生:元始五年(5)    
    属相:牛卒年:更始三年(25)    
    享年:21谥号:无    
    庙号:无称号:孺子    
    陵寝:不知葬所父亲:广戚侯刘显    
    母亲:不详婚姻:未婚    
    子女:无继位人:无    
    最得意:立为太子最失意:不如囚犯    
    最不幸:死于乱军最痛心:王莽篡汉    
    最擅长:任人摆布    
    


第二部分克定天下(1)

    汉明帝刘庄,作为刘秀之子,最能了解其父,评其父皇能上承天命,拨乱反正,让历史走出低谷,使天下得以安定,并一心谋求国家振兴汉光武帝像,是一位“中兴之主”。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对光武帝评论甚高,说他“三代以下称盛治”,认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甚至认定在夏、商、周三代以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说他超过历史上所有的皇帝!    
    古人对刘秀做出这样高的评价,但刘秀本是没落皇族中的一员,以种田为生,是怎样成长为一代开明君主的呢?近年来,刘秀吸引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成功的刘秀又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人生和政治经验呢?    
    克定天下    
    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刘秀出生在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父亲是济阳县令刘钦,一个哥哥叫刘(yǎn),他在家里排行老三。    
    刘秀出生的时代是一个矛盾丛生、动荡不安的时代。西汉从成帝、哀帝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尖锐。9年,王莽建立了国号为“新”的王朝。但是,王莽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本来已经大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各地的反莽斗争风起云涌。17年,荆州一带(在今湖北省新莽时期的各种货币    
    )的饥民在王匡、王凤率领下发动了绿林军起义;18年,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22年,刘、刘秀兄弟在南阳郡(在今河南南阳市)舂陵乡组织一支七八千人的队伍发动起义。由于刘氏为西汉皇族,所以人们把他们领导的起义军叫做汉军。不久,汉军与绿林军结为联军,共同打击王莽军。    
    新莽“国宝金匮值万”铜币    
    从起兵到推翻王莽新政,再到建立东汉政权,再到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秀身经百战。其中对刘秀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三次举动。    
    昆阳之战23年2月,即农民起义联军建立了“更始”政权后一个月,刘秀与诸将分兵而进,攻下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县)、郾城(今河南郾城县),包围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绿林军的节节胜利,引起王莽的极大恐慌。他派王邑、王寻两员大将征调了全国兵力42万人,号称百万大军,向宛城进发。队伍路过昆阳,发现驻有义军,王邑、王寻下令围困昆阳。    
    面对王莽军队的进攻,对于是否能守住昆阳城,起义军将领意见颇不统一。外有敌军压境,内部军心浮动,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刘秀表现出大智大勇的军事才能。他力排众议,冷静分析,主张集中兵力坚守昆阳,争取其他外援夹击敌军。    
    趁着敌军尚未合围,刘秀只带13名骑兵从南门突围,到郾城和定陵去调集援军。    
    六月,刘秀带领援兵来到昆阳城外,他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一千余人,在距敌军四五里的地方摆下阵来。王邑、王寻派数千人前来交战,刘秀身先士卒,率军冲入敌阵,大败敌军,首战告捷。这时,绿林军已攻下宛城,但消息还没有传到昆阳,刘秀并不知道。为了鼓舞士气,瓦解敌军,刘秀故意派人拿着他亲笔写的“宛下兵到”的书信送往昆阳城中,又故意把这封信丢在路上。王寻、王邑拣到信看后,真的以为宛城的增兵已到,心中十分恐惧。昆阳内外的起义军形成夹击之势,刘秀亲自率领3000人敢死队,从城西渡水,直扑敌人的指挥中心,消灭敌军的中坚。    
    昆阳大战,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给王莽以致命打击。这年九月,起义军攻入长安,杀掉王莽,推翻新政。在整个战争中,面对号称百万的莽军,刘秀有勇有谋,指挥若定,表现出智勇双全、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将风度,也大大提高了刘秀在起义军中的威望。    
    镇抚河北随着刘和刘秀在宛城和昆阳功勋的建树,随着王莽政权的即将灭亡,农民起义军内部争权的矛盾便显露无遗了。刘玄担忧刘、刘秀兄弟影响他在更始政权中的地位,于是与农民将领“遂共谋诛伯升(刘字伯升)”。刘与其部下以“莫须有”的罪名一同被杀。    
    刘的死,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面对巨大的压力,刘秀表现出遇大事而沉着冷静的胸怀与气度。一方面,他为失去一起举兵、一齐奋战、同生死共患难的亲哥哥,充满悲痛,充满怨愤,史书记载他“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东观汉纪·光武皇帝纪》);另一方面,他却立即从前线返回宛城,向更始帝谢罪,不谈昆阳之功,不为刘服丧,不与刘旧属往来,饮食谈笑一如既往。但他深知,尽管一时消除了刘玄等人的猜忌与疑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避开种种矛盾,寻求更大的发展,刘秀一方面隐忍韬晦,另一方面也在暗中扩大势力和影响,并利用各种机会为摆脱更始政权进而统一天下做准备。


第二部分克定天下(2)

    更始元年(23)十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的命令,以破虏将军兼大司马的名义出使河北,稳定那里的局势。这时的河北形势十分复杂,刘秀一方面希望早日摆脱更始政权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对在河北的发展信心不足。在这关键时刻,冯异、邓禹等的建议,使他坚定了信心。    
    冯异,字公孙,颍川人。本为王莽部下,后为汉军抓获。冯异敬仰刘秀的仁德,刘被杀后,唯有他理解刘秀的悲痛,宽慰刘秀节哀;在更始政权对委派刘秀巡视河北出现犹疑之际,冯异又劝说刘秀厚交当权左丞相曹竞及其子尚书曹诩(yì),最后才得以成行。来到河北,冯异建议应以“施行恩德”为原则,巡行郡县,处理冤狱,释放囚徒,关心弱势群体。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曾与刘秀同时游学长安。听说刘秀被派往河北,他立即“杖策北渡”,追到邺(yè)城。刘秀见老同学前来,笑着试探他:“难道是为做官而来?”邓禹则坦言:“只希望你能够一统天下,我从中能够效微薄之力,垂名青史罢了。”与刘秀彻夜相谈,建议他“延揽英雄,务悦民心”,激励他“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正当此时,王郎的出现,为刘秀占据河北设置了很大障碍。    
    《后汉书·光武帝纪》书影(宋刻本)王郎谎称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利用河北地区一些豪强地主为确保自身利益而排挤刘秀的心理,在邯郸建立了一个新的割据政权。王郎悬赏10万户通缉刘秀,更始二年(24)初,刘秀只好从真定北往蓟(jì)地,后又慌忙逃离蓟城。在南逃途中,他们不敢进入城邑,只能风餐露宿,一路上被王郎军围追堵截,险象环生,最后逃到信都(今河北邢台西南)才始脱险境。在信都,刘秀接受了信都太守任光的建议,发布檄文,征发精兵。这样,刘秀终于站稳了脚跟。    
    四月,刘秀亲自统帅大军包围了邯郸。双方激战20余天,王军被消灭,王郎被杀死于逃跑途中。这样,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基本上为刘秀所有,河北成为他脱离更始政权、创建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削平割据25年6月,刘秀在鄗(hào)城(今河北省柏乡县北)举行大典,登基即位。改鄗城为高邑,定为首都,年号建武,大赦天下,东汉王朝从此建立。    
    东汉建立之初,绿林军坚守着洛阳,赤眉军占领了长安,独霸一方的地主割据势力,几乎遍及大江南北,社会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统一全国的进程才刚刚起步,而且任务将十分繁重。刘秀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南征北伐,终于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下面就是他建国以后统一天下的时间表:    
    25年10月,固守洛阳的绿林军统帅朱鲔(wěi)在汉军围攻下举城投降。刘秀迁都洛阳。    
    26年,收复洛阳以东及洛阳至长安沿线的豫西地区。    
    27年,赤眉军投降,汉军占领长安。    
    28年,消灭东方的割据势力刘永。    
    29年,消灭河北地方势力彭宠,河西的窦融归顺。    
    30年,消灭淮南割据势力李宪,平定关东地区。    
    31年至36年,消灭了西北的隗嚣、西南的公孙述各部,北方的卢芳逃往匈奴。    
    从22年起兵,到36年消灭公孙述,刘秀在刀光剑影中拚杀了15年!在这15年中,他拚出了一个东汉帝国,杀出了一个统一局面。他死后,文武百官根据他一生的作为,给他定的谥号是“光武”。“光”是光复汉室、光大汉业,“武”是克定祸乱、安定天下。但他对战争造成的社会混乱、经济衰退、人口锐减的直接结果,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因此,自从平定公孙述之后,他不再谈论军旅方面的事情。有一次,皇太子希望听听父亲打仗的有趣故事,光武帝对他说:“古代卫灵公曾向孔子请教战争的事,孔子没有回答他。这也不是你所要知道的事!”他已经坚定了信念,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尽快改变社会面貌。


第二部分重建帝国

    王莽以新代汉,托古改制,残酷暴虐,怨声载道,最终被轰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所推翻。但无论是农民起义军,还是割据诸雄,对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社会动荡、百姓流离的现实,都显得束手无策。    
    新莽嘉量    
    既要创业,又要稳定,还要发展。历史已经把责任不可推卸地压到光武帝刘秀身上,刘秀也便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这个复杂而艰巨的重任。    
    其实,在建立政权之初,甚至在镇抚河北之时,刘秀已经注意在战争之余,着手进行民心的收拾与社会的重建了。    
    柔道治国建武十七年(41),刘秀还乡,宴会故旧父老。席间,刘氏宗室的女长辈们都说:“文叔从小就诚实可信,从不假献殷勤,既爽快,又柔顺,所以今天才能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