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125部分

兵家大争-第125部分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秦校尉赵吉在此,敌将受死!”

一名秦将自呼己名,持戟杀向罗士信。见罗士信转身杀向另一侧,他高高跃起,一戟刺出,直指罗士信后背。

罗士信一刀砍断另外一圈刺来的戈矛,手中战刀满是豁口,不堪再用,转身间朝半空投掷,并大呼一声:“去死!”

半空秦将被这突如其来的飞刀扎穿,随即被战刀上的大力带飞,倒飞落地,死得不能再死。

“罗士信在此,何人取我头颅!”

罗士信大呼一声,手中大盾朝身后横甩出去,刚刚被他冲破的战线,此时已被秦军堵上,这群秦兵被身后飞来的大盾砸倒一片,罗士信亲兵转眼突破秦军战线,亲卫将罗成将一把长刃马槊抛给罗士信。

“射死那名晋将!”秦军积弩将军持剑大呼。

“秦军都是无胆小儿么?可有愿与我罗士信一战者!”罗士信一槊挑杀一名秦将,持槊高举,秦将未死透的尸体被高高举起,半空中抽搐。

“白猛在此,敌将莫要张狂,乖乖受死!”一名高壮秦将手持大斧,阔步奔来,持斧一劈,大有开山之势。

罗士信马槊一甩,上面的秦将尸体被甩出,被白猛一斧劈成两截。白猛势头不减,穿过血雾,一张脸染成红色,对着罗士信持斧一劈。

“就你,只配当我的亲兵!”罗士信一槊拨开大斧,半空弯曲的马槊势头猛地一转,直穿白猛胸甲,槊刃透背而出。

“老子不服……”白猛死死握着穿胸马槊,大吼一声,想要将罗士信挑起。

罗士信冷笑,双手持槊就是一抽,锋利的槊刃从白猛手中划过,白猛两掌同时被削断,白猛张口还未惨叫,就被再次击来的马槊斩断脖颈,头颅与两掌几乎同时落地。

“突击,随我杀!”罗士信见秦军无猛将,望见蒙字将旗,持槊高呼。

“咻!咻咻!”连弩对着罗士信所在猛射,罗士信持槊挥舞成一团黑光,强劲弩箭尽数被拨开。他手下亲兵转眼折损过半,两侧秦军也不好受,在连弩打击下,殃及池鱼,被射翻一堆。

“将军,秦军重弩!”罗士信亲卫将罗成指着秦军第二道车阵后的弩兵惊呼一声。

秦军积弩将军冷然一笑,持剑挥下,五十张瞄着罗士信的踏弩先后激发,罗士信急忙躲避,重弩射出的箭,连晋军大盾都能射穿击碎,哪是人力可以阻拦的!

罗士信与亲兵抛尸近百,被秦军重弩逼回去。

同时晋军东阵在廉颇率领下发动猛攻,廉颇一生几乎都是在和秦军中作战度过,对于秦军,可以说是他的宿敌。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嬴姓,廉氏,名颇,晋州太原郡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值得一说的是,赵国李牧也是赢姓,不过是李氏。同时为秦国横扫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司马错也是秦国将领,赢秦可谓将才辈出!

廉颇青年时,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首当其冲。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与赵讲和。

然后秦国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另一个霸主级大国——齐国,并大败齐军。其中,廉颇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

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之后的将相和可谓古今传颂,廉颇能为赵国放下与蔺相如的私怨,可见他是个有着高度爱国情操的人。他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是让人神往。

而晋军西阵主将是段志玄,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同时也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九大元勋之一,深受李世民信赖。

隋唐潼关之战时,刘文静被屈突通部将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段志玄率二十余骑出击,连杀数十人,身中流矢,仍往来杀敌,军心复振,大败隋军。后又与诸将迫擒屈突通,是唐军攻克潼关的大功臣。

段志玄如同美国的巴顿将军一样,是初唐装甲部队——玄甲军的主要战将之一,参与了太原起兵及全国统一战争,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且作战勇敢、军功卓越,是飞将军李广的“唐朝版”。

段志玄为人正直、耿介诚挚、治军严谨、不趋时利,634年曾作为主将率军击退吐谷浑的军事进攻,为将者的“智、信、严、勇、仁”在他身上集中体现。

在名将辈出的贞观时期能做主将是很不容易的事,只有李靖征突厥及吐谷浑、李士绩征薛延陀及高丽、李道宗征薛延陀、侯君集征高昌及击吐蕃、柴绍征梁师都、阿史那社尔征安西四镇、段志玄征吐谷浑。

可想而知,这七人的能力是多么的出类拔萃!

晋军西阵也是猛攻不断,打的秦军阵线摇摇欲坠。其中主力就是段志玄亲率的两千玄甲重步兵,与晋军赤色衣甲很是不同,分外显眼。

一个个求援信使从秦军前线奔到中军,蒙恬对战局自然清楚,知道晋军攻得实在是太猛。只恨秦国史料被烧毁,没能流传下去,否则秦军战将获得后世信仰加持,也不会让晋军猛将如此猖獗。

“禀告将军,投石机组装完毕!”从后阵奔来的亲兵总算给蒙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对着晋军,狠狠的打!”蒙恬沉声下令,前线一排排倒下的大秦儿郎,都让他心里在流血。不过他依旧保持着冷静,不急不躁。

“喏!”亲兵拿了将令,顾不得喘气,又朝后阵跑去。

“若这投石机赶在晋军发起攻击之前组装好,该有多好!否则,必不让晋军如此张狂!”说话的长安君成蛟,他一身亲兵打扮。

“战局千变万化,纵使拿着一手好牌,也会使人含恨而败。看来对付晋军的骑兵,需要邀请泾阳君出手,否则南宫彦挡不住程咬金!”说完,蒙恬又是一叹。

后世信仰加持对神将的影响实在是太大。秦军能拿得出的骑战猛将屈指可数,就连南宫彦这种他生前一个小小的骑将获得后世莫名其妙的信仰加持,力超大多数秦将。

“丞相说过,泾阳君此人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给好处,他是不会卖力气的。”成蛟摇头说道,表示现在去请公孙策出手,成功几率渺茫。

“哼!”冷哼一声,蒙恬脸色不善说道:“大秦与他此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船漏之时,容不得他不出力!劳烦长安君传他一句话:同舟共济!”

“好,成蛟这就去西阵!”

去邀请公孙策说的好是为国出力,说的不好就是去求,总之,不是一件长脸面的事情。见成蛟毫不犹豫转身离去,蒙恬微微点头,他认为成蛟可以当大秦的继承人。

“投!”秦军后阵,笼罩在一片烟雾中,就连秦军自己联系都需要信使,无法使用信旗联络,更不用说距离更远的晋军。

在后阵秦将的一声大吼中,五十架投石机嘎吱作响,吊臂被狠狠弹起,将一块块打磨如篮球大小的圆石投掷出去。

对此晋军一无所知,只见面前秦军战线边战边退,更是奋勇争前。

“轰!”一块石球砸下,挤成一团的几个晋军瞬间消失,被石球砸成碎尸,四处飞溅。石球接连落下,晋军士气猛降。

“啊!!!”一名晋军仰头看见一枚石球朝自己飞来,更是吓得只知大叫,一个晋军持盾飞身将他撞开,自己却被落下的石球砸断一条腿。

“投!”秦军阵线后方,一群壮汉手持大罐,在校尉一声命令下,将大罐狠狠投到晋军阵线,紧接着一团团火把被投入晋军阵线。

一个陶制大罐砸到一名晋军高举的大盾上,啪啦碎裂,流出黑色粘稠的液体,这晋军伸手一摸,顿时惊呼:“是油!”

知道这玩意儿的是干什么的他,弃了盾,赶紧向后钻。只见两个火把落到他周围,地上的油脂瞬间被引燃,熊熊烈火燃起,眨眼间部分晋军陷入火海,成了火人。

“再投!”又是一轮更小的陶罐飞出,这回扔的更远,将火焰的范围扩大,使得晋军被火焰一分为二,同时晋军士气暴跌。

“再投!”这一轮陶罐砸到牛车上,瞬间牛车组成的车阵被引燃,大部分晋军被火焰覆盖。

中后排晋军急忙后撤,东西中三阵晋军发现各自主将竟然还在前线拼杀,被火海隔绝了后路!

“后路已绝,秦军绝不会放过我们!古有韩信背水一战,今日我等背火一战!”罗士信举槊大呼,他已经成了一个血人,盔甲披风沥血难干。

“不求击破秦军,只求一条生路!弟兄们,随我杀!”罗士信不等士兵响应,再次孤身冲阵。

“儿郎们,随我廉颇死战!”廉颇中年人模样,手持刀盾,带着东阵被困晋军发动决死突击。

“后退无生,前进方有生路!诸将士,跟我段志玄杀!”

段志玄所在的西阵玄甲兵近半是军魂,生前都是大唐立国时期的百战精锐,最先突破秦军战线,紧接着中阵、西阵同时取的突破。

秦军没有想到晋军发动决死突击,一时不备被冲破战线,整个战线陷入混乱,各自为战。

当泾渭分明的战线被搅乱,在烟雾中秦晋两军都陷入混乱。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指挥系统一团糟。但晋军目标明确,就是一路向南杀,直突秦军将旗所在之处。

“将军还在死战,我等岂能坐观?”一名晋将大呼一声,带着部下以大盾铺在燃烧的土地上,组成防火的盾墙,踩着铺好的大盾,再次杀进战局。

秦琼见秦军发动火攻,心里不安,又见各部晋军重新杀进去,知道能不能打赢这一仗就看这一波的突击能不能奏效!

于是秦琼将旗前移,带着晋军劲锐杀赴前线。

见到晋军将旗前移,程咬金当即带着骑兵发动冲锋,直赴秦军东阵。

另一旁秦军西阵内,长安君成蛟带着数名亲兵来寻公孙策。

第七十六章 突袭!

“同舟共济?”重复一句,公孙策缓缓点头继续说道:“长安君安心,事关重大。我公孙策绝不会作壁上观,必与蒙恬将军共进退!”

“泾阳君高义,成蛟敬佩!”

见成蛟抱拳施礼,公孙策也不废话,执戟一跃上马,麾下三千骑纷纷上马,检查装备。

“劳烦长安君将我这随身小官带至中军,我去会会秦琼!”公孙策戟指刚刚骑到青色巨鹿上的张彩霞,对成蛟说道。

既然晋军对秦军主将发动突击,那么公孙策就突袭秦琼,看谁先能得手!

成蛟一眼就发现张彩霞性别,拍胸说道:“还请泾阳君安心,成蛟必会舍命相护!”

明显,成蛟想多了。

此时的战局,对秦军而言很是不利。

程咬金五千骑兵已经撕裂秦军东阵,与廉颇配合,杀的秦军尸横遍野,不知所措。尽管蒙恬手中还有近万预备军力,但早早投入进去,就怕晋军后手。

而乱战中的晋军三部各有近千人组成的锋矢,朝着蒙恬中军将旗杀去。要逼迫蒙恬将预备力量投进来,或者逼退蒙恬中军将旗。

至于阵斩蒙恬,这是晋军上下的梦想,但都知道,这个可能微乎极微。

“现在战情危急如火,只有击退秦琼,才是釜底抽薪之策!我们兵分三路,从三个方向夹击秦琼。他只有三千人,步兵居多,论士兵战力,他拼不过我们!”公孙策率军驶出秦军车阵,指着已经快靠近战场的秦琼一部说道。

“大哥,秦琼很猛。史书上都记载他能将敌军的军阵单枪匹马杀透,再返杀回来。我不会和他交手,大哥你多小心!”

“秦琼再厉害,没了战马我看他怎么和我斗!你自己多保重,击溃秦琼一部后,你带飞熊士转身攻击段志玄。杀了段志玄这个无双神将,你的实力一定会有质的突破!”

两人刚刚说完,郭亮带着飞熊士迂回秦琼右翼,随即马超率一千西凉铁骑转换方向,沿着起火的车阵朝秦琼左翼杀去。

三支铁骑如三道不断加速的利箭,不断加速,直指秦琼。

公孙策三千骑一出烟雾笼罩的车阵,秦琼阵势一转,他亲率千骑面对公孙策而列阵,近两千步军则持刀冲过火焰封锁线,杀进乱糟糟的战局,这股生力军为有些疲惫的晋军注入一股活力。

胡国壮公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朝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张须陀兵败战死后,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

当时李密挑选八千勇壮,编成一军,名曰‘内军’,故名意思,就是真正的嫡系部队,和御林军一样的存在。当时统率内军的就是秦琼和程咬金,可见李密对他们的信任。

以降将之身而得到这样的重用,只能说明秦琼的能力和人品很出众。而李密也这样想的,李密认为自己这八千内军在秦琼的统帅下,可破寻常百万大军!

后来李密与宇文化及大战,身中流矢而落马,生死不知。瓦岗军上下将士军心大乱,士气猛降。而秦琼在乱军之中杀到李密那里,护着李密一路冲杀,于是瓦岗军心复振,打败了宇文化及率领的杨广那里叛变的御林军。

李密失败后,秦琼等人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未参与玄武门之变,但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

秦琼晚年因青年时期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创。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秦琼最威猛的一战是唐夏虎牢之战,这一战他的表现比关羽在白马斩颜良还要耀眼,可以说是无人能攀比。

当时唐军主力进攻洛阳,王世充困守洛阳,弹尽粮绝。只能向称霸河北的窦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