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202部分

兵家大争-第202部分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看着公孙策绕过她,在毡毯上铺了一层棉被,又盖上一面棉被,枕着一卷地图竟然睡着了!

她缓缓挪到公孙策面前,听他呼吸平稳,还拿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最后扭头看向挂在帐壁上的雁翎刀。

她正要起身,公孙策呵呵一笑,骇的她一跳,素白十指捂着口鼻,瞪大了双眸望着公孙策。

“别想坏主意,打仗是我们男人之间的事情。不知道李世民会怎么对待我的家眷,但我没有侵犯别人家眷的怪癖。美人,早点睡吧,明天,你应该能见到你的晋王了。”

公孙策见长孙无垢吓得傻傻的样子,不禁哈哈一笑,他爽朗的笑声传出帐外,执勤的虎卫相互看着,目光狭促,这就成了明天军中老兵早饭间炫耀的话题。

可能一个传一个,传到后面,鬼知道会变成什么事情。

公孙策又睡了,长孙无垢也没有别的动作,也不去望挂在那里的刀,只是呆呆望着熟睡的公孙策,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后半夜,撑不住的长孙无垢也禁不住寒冷侵袭,拉了一卷棉被,在公孙策旁边睡了。

第九十四章 攻心

九月初六,天色将亮未亮之际,军中号鼓猛地敲响,公孙策猛地睁眼。

他身旁的长孙无垢也睁开了双眸,赶紧起身用棉被裹着自己,躲着公孙策。

“你继续睡,天亮后会有人送饭来,想回晋阳城也不是问题。”

说罢,公孙策弹了一个响指,成廉领着数名虎卫进帐为公孙策洗漱披甲,一旁卫劫对一旁的长孙无垢也不避讳,将一夜各地传来的信息向公孙策一一阐述。

最后他说道:“昨夜四更时,李世民大军从上党郡返回,从晋阳南城入城。”

公孙策听了点点头:“还不错,现在我们求的就是一个稳字。只要各路大军齐聚,到时候围攻晋阳才是上策。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止更多的援军增援晋阳城。”

他只有三万骑兵,而且大半是降兵,虽然和他们同仇敌忾,但不能保证他们会在和晋王作战的时候不会动摇。

望着公孙策离去,帐内的长孙无垢露出一丝苦笑。

就算让她回去,回去后就算这一战李世民能击败公孙策,可她的名节也完了。

公孙策对她秋毫未犯,可别人会相信么?她与公孙策在大帐内共度一夜,说出去,谁都会多想一些事情。

就算李世民相信她是清白的,可别人的闲言碎语会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以她对李世民的了解,给她的安排必然是暴病身亡或者一丈白绫。

毕竟她的儿子不是太子,太子是生前被她哥哥长孙无忌陷害逼死的李恪。

公孙策巡查完大军后,回到大帐与长孙无垢共进早餐,两人都默默吃着。

吃完,公孙策才说:“军中粗粮,没想到你这样的美人也能吃下去。想好了没有,如果你要回去,我现在就派人送你回晋阳。”

“不必了,你若好心,就让我出家为尼。”

她终于开口说话,声音轻柔甘甜,纯自然的甘甜,不含一丝做作。

“不好,不好。晋国将亡,王后怎么能抛下晋王而不理呢?晋国让我失去了好兄弟,我就让晋国王族蒙羞!”

公孙策饮了一口茶,笑呵呵继续说道:“他们都以为我睡了他们的王后,而我又对你连指头都没碰一下。你很痛苦,被冤枉的感觉好不好受?”

“再想想一代天可汗必然目光如炬,他可以看清事实真相,可他却无力还你清白,他一定也会很难受。我还要诛尽李氏王族,让他们给我好友马成陪葬!”

长孙无垢抬头,如水眸中尽是愤恨:“我看错你了,你不是说战争无关妇孺么?你拿我做复仇的棋子,你和那些男人都一样!”

“我和那些男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知道什么是真爱。我与他们一样,喜欢权势,但我更爱生活。对于没有感情的女人,在我眼中只是路人,尽管她很美。你是晋国的王后,身为王室一员,必须要对自己的国家的失败承担责任!”

公孙策贴近了长孙无垢,低声说道:“不想回晋国也成,配合我演一出戏。作为出场费,攻破晋阳后,我可以应你的请求,不杀某些人。当然,这些人不包括晋王。”

“休想!别想拿我打击晋军士气,你不如一刀杀了我,这样更干脆!”

“如果把你的裸着的尸体挂在晋阳城外,李世民一定会暴怒,可能会率领疲惫的大军不顾形势的攻击我,可能这样的话,我能更快的击破晋阳城……”

公孙策摸着下巴,笑呵呵说着,他见长孙无垢一张俏脸成了粉白色,或者说是煞白更合适一点。

骄阳升起,公孙策在五千骑护卫下,坐卧华盖战车上,缓缓朝二十里外的晋阳城驶去。

“报!”

一名斥候翻身下马,一脸喜色,高声禀告:“殿下,南路总管、天成卫大将军张辽派遣先锋郭淮率两万人已至晋阳三十里!预计下午五点左右,全军将至!”

公孙策车架走了不到十里,又有斥候急速驰来:“报!”

斥候从后而来,直接跳下战马抱拳大声禀告:“殿下,中路总管马谡遣左右先锋管亥、张燕率军五万距离大营五十里,请求殿下安排驻地!”

“让他们迂回到晋阳城东,告诫他们防备晋军伏击!”

“喏!”

十余名虎卫携带军令与斥候离去,公孙策对同车的长孙无垢笑说:“不出奇计,晋军很难守得住。我倒希望他们跳出来伏击我的军队,这些人藏着始终是个祸害。”

“你怎么断定会有奇兵?”

“哼!李世民从上党郡退军,近十万晋军哪能一夜撤入晋阳城?起码还有一半晋军潜伏在四周准备给我一记狠的。现在之所以不出动,只是面对骑兵没有把握而已。”

魏军虽然攻下河北,可自身的骑兵数量并没有扩大多少。没有成规模的牧场做支撑,补充战马很困难。

如今各国都在培养自己的战马,战马繁育那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加上大战连连,各国牧场基本都毁了,战争中战马往往损耗很大。

这也使得公孙策这三万骑兵成了晋阳城外最大最强的一股机动力量,在没有将这股骑兵困住的前提下,晋军是不敢在野外和他决战的。

晋阳城上,鼓声响彻,不多时李世民出现在城头,当看到华盖战车上,长孙无垢强颜欢笑依偎在公孙策怀里时,当即五雷轰顶,脚步踉跄,若不是长孙无忌及时搀扶,他必然失力摔倒。

城头上,见到这一幕的晋军无不哗然,城头上嗡嗡一片嘈乱,这些低声的议论仿佛震天大鼓敲响在李世民耳际,他头晕目眩,指着公孙策,嘴角哆嗦,气的说不出话来。

论他和长孙无垢的感情,很深厚。长孙无垢十三岁嫁给李世民。李唐攻进长安后,于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

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事成之后被封为太子妃,从李世民诸位夫人中一跃而出,彻底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册封她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

她于三十六岁时病故,死前劝谏李世民不要为她徒耗国力。死后葬在昭陵,李世民很怀念她,要在宫中修建高台,那样他就可以登高望见昭陵,却被魏征劝谏,李世民坚持修建。

长孙无忌望着自己妹妹,目光冷峻:“放箭!”

见李世民没有反对,晋军纷纷张弓,箭如雨下。

战车前,层层盾阵后,箭簇破空声不绝于耳,一道道箭仿佛刺进了长孙无垢的心里,她面色苍白,她没想到自己的哥哥会这么绝情。

在她看来,晋阳城破只是早晚。她只想保护自己儿女,由于李恪是晋国太子,她这个王后所生的子女被打压的厉害。

“长孙无忌!我杀了你!”

城头上瘸子李承乾拔剑大嚎,冲向自己舅舅长孙无忌,却摔了一个跟头。

李世民一口气喘顺了,深深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埋低了脑袋,不敢对视。

冷哼一声,李世民一挥手,晋军箭雨停下,城下扎了一地的白羽箭,陷阵士组成的盾阵成了一片白色。

他又见自己大儿子李承乾爬起来,还要去杀长孙无忌,走过去一巴掌抽过去,李承乾被抽飞,李世民恨铁不成钢,上去又一脚将暴怒中的李承乾踹晕。

“幽禁大明宫,好生伺候!”

“喏!”

李世民安抚了长孙无忌后,站在城上与公孙策对视,对于公孙策他有研究,所以断定长孙无垢并没有受到侵害。

长孙无忌之所以下令放箭,不是要杀长孙无垢,而是要挽救城中的长孙一族。太子李恪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对于生前陷害并逼杀他的长孙无忌,当然是能一拳打死就打死,绝不会给长孙无忌侥幸的机会。

长孙无垢就在公孙策身旁,若能射死,反倒是一件怪事。

李世民平息了愤怒,知道这是公孙策的攻心之术。

理清了思路后他又陷入了一波波犹如海浪的愤怒,这愤怒来自于长孙无垢对他,对晋国的绝望。

他没有说话,大手一伸,一把宝弓凭空凝聚,一根加长重箭被他扣在弦上,张弓,三棱箭簇瞄向城下华盖战车。

长孙无垢无所畏惧,直愣愣看着李世民瞄向她的箭簇,眸中泛着泪水。

公孙策站了起来,立在长孙无垢身前,左臂一探,雷电戟出现在手中,左臂一展,火焰如羽翼绽开,一面不断旋转的翎羽组成的盾出现在自己左侧。

第九十五章 危机

晋阳北城墙上,李世民弓如满月,箭簇微移,瞄向公孙策眉心。

“晋王,你可要射准喽!”

公孙策高声提醒,手中雷电戟在身前如风火轮一样旋转,加上左臂火灵力化成的翎羽大盾也在旋转,他身影在雷与火之中隐隐约约,时隐时现。

李世民不搭话,猛地松开弓弦。

公孙策一脚将长孙无垢踹下战车,雷电戟投向那道急如闪电的青色箭影,半空中戟箭相击,雷电戟被击飞,青色箭影速度不减,直朝公孙勉面门而去。

公孙策左臂护在身前,青色箭影瞬间就击中翎羽大盾,无声息的爆炸,仿佛烟花一般璀璨。

火色的翎羽飞射而出,脱离公孙策一丈范围就会湮灭。

火焰熄灭后,公孙策手里握着李世民射出的加长重箭,对着城上大笑:“你的本事只有这么点?”

一把折断长箭,公孙策召回雷电戟,拉长孙无垢上车后又说:“做好准备,三日内就会攻城!”

“拭目以待!”

李世民收弓,望着公孙策离开。

他本以为公孙策会躲开,让他将长孙无垢射杀,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他还抬高了射角,没想到公孙策没有躲避,还为了保护长孙无垢,将她一脚扫下战车。

李世民不得不想的更多,他怀疑这是公孙策迷惑他的。可公孙策是出了名的重情,否则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挡他的箭。

回去的路上,公孙策脸色很不好。

他没想到李世民的灵弓威力会这么大,这一箭虽然被他挡下,可他依旧震的气血混乱。他觉得李世民这一箭还没有用尽全力,否则他不会这么轻松接下来。

如果攻城,魏军的神将和传承者在李世民箭下没有几个能挡得住。

将是兵的胆,也是兵的头。

神将大规模的阵亡,那么魏军想要攻破晋阳城,难度无异会增大很多倍,即使攻破晋阳,损失也是很大。

“传令,召镇南都督府威卫将军叶轻舟、第三戍卫大将军黄忠于九月初九之前,赶到晋阳。”

“喏!”

对付李世民的神射,那么就必须拿同样的神射手进行压制。叶轻舟是养由基的传承者,手中弓也是灵弓,金羽箭也是。黄忠更不用说了,只要他们二人赶到晋阳,不说压制李世民,也能牵制一二。

至于牛霸先,他的箭可以对付二流神将。一流神将可以看清他射出箭的轨迹,要躲避也不是什么难事。

回到大营,长孙无垢问:“你现在能送我走么?”

“可以,和你有关联的人,城破后我会交给你。你这么美的出家为尼着实可惜,去河东朝东观当道士吧!”

公孙策说完一笑,就返回大帐处理各地发来的情报信息。

此时的魏国接连得到秦周两国赠送的五万套铠甲,当即就将五万勇壮征召为天兵,补充进左右监门卫。

而前来的秦周使节很是纠结,没想到他们刚到夏城,递上礼单时就得知公孙策攻破平阳城,逼降六七万晋军,此时军力不减反增,而且上党魏军击败了李世民,已经朝晋阳城进军。

晋阳城转眼间,那就四五日的时间就被围困,他们很不解,对于魏军的高强度行军和高效率作战除了羡慕外,就剩下深深的恐惧。

公孙策半月的时间横扫冀州,如今一周的时间将要灭亡晋国,他们除了恐惧之外,还是恐惧。

秦晋两国之间的使节开始磋商,魏国独占河北已经将要成为定局,这让他们很不甘心。

这次魏国之所以能不受复活的军魂祸害,说到底还是因为魏国的底子薄,引不起列国的警惕。

列国之所以会混乱,还是因为他们相互让自己的军队在对方地盘内复活,所以才会整的他们都被战争拖住,让公孙策抓住机会,鲤鱼跃龙门,一举成为天下强国。

所以现在秦周二国有意结盟,乘着魏国开疆扩土,恩德未树,人心不稳的时候狠狠的插魏国一刀。

河北之地实在是太过紧要,这块地区在手,公孙策完全可以依仗大河天险,坐观天下之变。

而且公孙策这个人太厉害,如今他才二十四岁。如果给他时间成长,没人能保证,他会不会三十岁取的天下。

随着秦国使节张仪和周国使节狄仁杰公然在驿站接触,交谈隐秘,魏国密卫无法探得他们到底交谈了什么,可一道道由使节发回秦周的信息,让秦周两国风起云涌。

加上秦周两国边境不断增兵,前线告急书信接二连三,使得魏国上下看出了秦周结盟企图火中取粟,乘火打劫的意图。

而魏国在河东只能加紧训练,保证前线公孙策大军后勤不失。

冀州如今就剩河间郡还未攻下,余下各郡都被魏军攻破,如今正在肃清地方乱兵。所以冀州的魏军是不能抽调的,冀州地域广袤,这四十万魏军防守都显吃力,更别说增援晋州河东郡。

魏王与中书令陈宫、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