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兵劲旅-世界特种部队50年 >

第8部分

神兵劲旅-世界特种部队50年-第8部分

小说: 神兵劲旅-世界特种部队50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德沃德不会忘记的是,就在阿根廷派兵进击马岛之时,岛上一个名叫鲍博的英籍居民,用自制的发报机,向英国本上发出紧急情况。这给伍德沃德一个灵感,他派出了好几位英籍和阿根廷籍人,联络了马岛上一些亲英的居民,用业余发报机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其中一位叫米勒的英籍女教员,从东福克兰岛发来的情报最为重要。
这些人除提供军事情报外,还不约而同地提供了一个相同的信息,就是阿根廷人的士气正在下降!
阿军自4月2日占领马岛以来,已经在光秃秃的地面上露营了2个多月。马岛地处南纬52度,每年5、6月份,南半球进入冬季,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海域气温一般在零度左右,士兵们在寒风中苦苦熬煎,原有的爱国热情山大大低落了。
当然、对伍德沃德来说,这条情报并非太重要。他还有二个特殊的获得情报的重要渠道一来自特战部队的情报。
马岛战争之初,战时内阁赋予特战部队——特别空勤团分队和海军陆战队特别舟艇部队的任务是侦察,可是战斗一打起来,这些特种部队都成了进攻的中坚力量。这使伍德沃德深感忧虑。他并不是担心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他耽心的是在全局作战中,不能没有特空队的先遣侦察。
知已知波,方能百战百胜。只有通过侦察、获得作战必不可少的第一手情报,才是致胜的法宝。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不能拿眼睛当拳头”。伍德沃德认为,要充分发挥特种部队的效能,就要实施快速高效的情报侦察、达到高强度的情报透视力,使敌人处于我掌握之中。他研究过许多战例,如美国、利比亚冲突中,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恐怖计划一出笼就被美方获取了确凿证据,立即组织了打击行动。
归属将军使用的情报手段还包括美国的卫星情报,但因为当地大部分时间都有浓云笼罩,卫星照片除了云层之外,提供不了什么具体情况,再加上舰队已迫近海岸,从接收和处理卫星情报到把情报转来所花费的时间太长,以致这些情报失去时效而变得毫无价值。
所以,伍德沃德一直认为,利用特战部队进行侦察是获取敌人最直接、最真实情报的最有效手段。
因而,还在一个多月前,也就是英国特遣舰队刚刚抵达马岛之时,伍德沃德就派英陆军的“特别空勤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特别舟艇勤务突击队”的数百名队员乘着橡皮艇或由直升机空降,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马岛。特战队员分成几个小组投入活动。他们有的潜到丛林中,有的干脆就住在英籍居民家中。一到晚上,就穿起迷彩服,侦察岛上的地形、路线、阿军的兵力部署和军事设施。他们已经摸清,马岛上的阿军兵分三路把守,首府斯坦利港驻守兵力为7000人,占全岛守军的三分之二以上,达尔文港和福克斯湾次之,其余地万只有小股部队……
特战部队准确、及时而有效的情报为英军选择登陆地点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就在英国BBC广播公司宣布英国将向福克兰发动登陆攻击的当晚,伍德沃德召集特遣舰队高级军事官员讨论登陆地点。
众多的将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马岛首府斯但利港,斯坦利是马岛的政治、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居住着全岛二分之一的人口。一旦收复,就意味着英军已经重新夺回了马岛,将在政治、外交上产生重大影响。斯坦利港附近地势平坦,海滩又宽又大,便于大部队尤其是掌握重武器的部队展开作战。另外,阿根廷驻军大部分就在这里,就地歼灭有利于迅速扩大战果。前一阶段,英军的各种作战演习,基本上也是以斯坦利港为地形背景模拟的。
大家把眼光投向伍德沃德,可是伍德沃德却把目光盯上了马尔维纳斯群岛西北部的圣卡洛斯港。
与会的将军以为自己听错了。圣卡洛斯港?区区小地方,地形复杂,航道狭窄,运送部队都非常困难。大家怀疑面前这位红发将军是不是糊涂了。
“就在这里。”伍德沃德坚走地指了指地图说:“我的耳目——特别空勤分队及皇家海军陆战队特别舟艇部队的小伙子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福克兰群岛敌军军事部署的确凿可靠的情报。你们想到了吗?在斯坦利港,阿根廷守军有7000人,而我们一次登陆行动,可以上岛多少人呢?不足1000人,用1000人对付7000人,能取得胜利吗?所以,必须选在一个确有把握的地点,这只能是圣卡洛斯港!那里有多少阿根廷人呢?50人。我们派5个营去,就足够在女王的福克兰岛占下一个立足之地。”
伍德沃德对这个计划考虑许久,早已胸有成竹。他甚至已经想到,如果登陆后阿根廷人反扑,圣卡洛斯港附近正好有几座山头,可作防御之用;山头之间有一块平坦的空地,可以立即修个简易机场,运送援兵。
在座的指挥官们无不为伍德沃德将军的远见卓识感到钦佩,而这位红发将军在得意之余,仍清醒地意识到,这项英明决断并非他本人的发明创造或毫无根据的异想天开,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神通广大、英勇无畏的特战队员们。如果这次战役能够成功,最有资格佩带军功章的当数马岛之战的突击先锋——特别空勤团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哥曼德”特别舟艇部队的勇士们。
 
“牧羊人”的奇袭

也许因为弥补前一天新闻广播的唐突,5月20日,英国副国防大臣库珀在伦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英国军队什么时候发起登陆攻击时, 库拍耸了耸肩膀说:“新闻记者先生们都是急性子,我们军人要有耐心。”这时,他故意小声他说:“今晚,我们军舰上的小伙子可要睡个好觉!”
这真是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恰恰就在这天晚上,英军特遣舰队的士兵们却准也没有睡觉,一支由40艘军舰组成的庞大舰群,在黑暗中悄悄驶近圣卡洛斯港。
这时,有一支“牧羊人”部队率先投入战斗。这是伍德沃德先前派出的负责侦察敌情的特战队员。白天,他们趁着阿根廷人听信英国广播的英军暂时不会进攻的消息,思想上懈怠之机,化装成牧羊人,悄悄接近圣卡洛斯港的阿军阵地。一到晚上,他们就换上迷彩服,面部涂得像鬼一样,在阿军阵地边鬼哭狼嚎,诱使阿根廷人离开阵地去看个究竟。而当阿军士兵脱离阵地之时,一个个就成了“牧羊人”的俘虏。这里驻扎的一共50人的守军,居然被抓走了9个。
午夜时分,“牧羊人”部队发起攻击,他们到处打枪放火,甚至还引爆了燃料罐和弹药库,弄得岛上鸡犬不宁。
就在“牧羊人”部队开展牵制性进攻时,载着两洒登陆部队的英国舰只,偷偷地驶过狭窄的马尔维纳斯海峡,阿根廷军队竟丝毫没有察觉。
在阿根廷人的眼里,登陆作战一定是在宽阔的海面上,战舰如云,飞艇如波,登陆舰只在飞机和海面舰只炮火的保护下,成群结队地蜂拥着枪渡滩头。这时,飞弹如雨,曳光划空,浩浩荡荡的海军陆战队和强大的守滩部队拼死搏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法联军诺曼底登陆就是这种情景。
但是,伍德沃德导演的登陆行动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在南乔治亚岛登陆不是这样,这次在圣卡洛斯港登陆也不是这样。他一反常规,“不与敌人做典型的军事演习式的打法”,既没有把登陆地点选在开阔的海难,也没有大张旗鼓地使用航空兵和舰炮进行掩护,而是首先派出特种部队,深入敌营,进行侦察骚扰活动,里应外合,进行出其不意的奇袭,阿根廷人做梦也没想到这点。直到战后,阿恨廷人还抱怨英国人打仗不“正规”。
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一只由3个突击营组成的登陆分队,划着橡皮艇,飞快登上海滩。与此同时,“海王”式、“小羚羊”式直升机运载的两个伞兵营,也摸黑降到了圣卡洛斯洛的阿根廷守军敌后。
为了迷惑敌人,英军在圣卡洛斯港采取登陆行动的时候,派出两艘航空母舰“无敌”号和“赫尔姆斯”号遥近斯坦利港和达尔文港,并起飞“鹞”式飞机进行袭击,给阿根廷人以错觉。英军的旗舰都对着斯坦利港,其主攻方向当然是在这里。阿根廷守军集中精力庞付斯坦利港和达尔文港的“险情”,却把圣卡洛斯的防御放松。殊不知,这两艘航空母舰是在作佯攻。
无线电保持静默。
驻扎在圣卡洛斯港的士兵不知详情,放心地裹着毯子睡觉。当他们一觉醒来时,发现周围布满了英军的登陆部队。
从夜半第一艘登陆舰登陆后,不到4个小时,英军就在滩头建立了一条宽4公里,并有足够纵深的阵地。成千上万名英军陆续登陆,装甲车、坦克、雷达、导弹也相继上岸。一条钢板组成的飞机跑道也立即铺成,直升机带来了武器弹药……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这次登陆行动是英国“自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登陆行动”,动用了100多艘舰只和2。5万作战人员。但如此大规模的行动竟是悄悄地开始魄。
整个登陆行动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在突击队的枪炮声中,阿根廷守军仓皇逃跑,有几个刚刚睡醒的阿军士兵懵懵懂懂地跑错了方向,竟向英军进击的地方“逃去”,立即被英军缴了械。
登陆部队站稳脚跟以后,马不停蹄地向纵深进击。在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有两支阿军的分队。一支代号叫做“鹰”,另一支叫“猫”。
“鹰”分队首先发现敌军的攻击,立即向“猫”通报,但几分钟以后,通信中断了。英军强大的炮火已将阿根廷人的通讯设施全部摧毁。“鹰”和“猫”分队无计可施,只好束手就擒。
这次英军火力急袭,平均30秒钟内发射100发炮弹,自从马岛战争以来,英军特遣舰队已经进行了1000次这样的急射,创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军炮击密度的新记录。
阿根廷人不知英国人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有一支只有20人的英军特战突击队,在进攻圣卡洛斯港附近的战略要地范宁角时,与阿军700多人的队伍相遇。英军用所有的武器向阿军射击,一下子把阿军打得晕头转向,阿军不知敌人到底来了多少,以为遭到了伏击,马上转头撤退,扔下了数十具尸体。
此时,一架“普卡拉”式轰炸机向英军俯冲过来,试图阻止英军前进。突然,一枚“轻剑”式地对空导弹呼啸着上天,击中阿军的“普卡拉”式轰炸机,阿军的企图破灭了。战斗就这样戏剧性地结束了。俯视圣卡洛斯港的高地范宁角,落入了英国之手。
5月21日上午10时,英军控制的陆地已经扩大到150平方公里。3名穿着斑驳作战服的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手擎英国米字国旗,飞奔来到圣卡洛斯港的中心,在雄壮的大不列颠王国国歌——《神佑国王》的歌声中,将它缓缓升起。从此时此刻开始,英国国旗重新在距其本土万里之遥的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群岛上空高高飘扬。伍德沃德命令立即将这一消息电传到伦敦。
当天下午,英国国防大臣诺特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以壮严、而浓重的英格兰语调宣布:“今天上午,大英帝国的旗帜已经高高飘扬在福克兰群岛上空………

血洒达尔文港
 
英军如此顺利地占领和控制了圣卡洛斯港,震惊了阿根廷最高军事统帅部,总统加尔铁里大光其火,他发誓要竭尽全力进行报复。
5月25日,是阿根廷人的国庆日。
这个应是举国欢庆的盛大节日,阿根廷人却是在战火中度过的。172年前的这一天,阿根廷爆发“5月革命”,迫使殖民统治者下台。今天,阿根廷人又在为祖国而战。
英国人却不能理解这一点。伍德沃德认为,阿根廷人不可能在这一天发起大的作战行动,因而也未命令部队进入一级戒备。
也许,这是在马岛战争中令伍德沃德将军终生遗憾的过失和疏忽。就在这一天,阿根廷空军向英军特遣舰队发动了出乎意料的猛烈攻击。在这次攻击中,英军损失了“考文垂”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输者”号运兵船两艘大型舰只,许多英军士兵在尚未醒来之时,便被从云缝里钻出的阿军“天鹰”式攻击机炸死在自己松软的鸭绒被里。
英国人惊呼,这是“黑色的星期五”!
然而,5月25日的惨败,并没有使英国人回心转意,而是更触动了老牌帝国主义那不可损伤的骄做神经。国防大臣诺特宣布,虽然5月21日以来,英国“羚羊”号、“热心”号和“考文垂”号驱逐舰以及“大西洋运输者”号运兵船先后被击沉,英军遭受巨大的伤亡。但是,英国决不停止在福克兰群岛的战事,一定要血战到底。
新的增兵计划悄悄地在进行:“安德罗米达”号、“狄多”号、“佩内洛普”号、“智慧女神”号、“复仇者”号、“战斧”号等10艘驱逐舰,护卫舰浩浩荡荡向南大西洋进发……
不仅如此,一艘6。7万吨级的豪华游轮“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在短期内经过改装,也为战事服务。当它从英格兰南安普敦起航驶向英吉利海峡时,英国国防大臣诺特亲自前往送行。这艘船带了数以千吨的武器弹药和食品,仅英军士兵爱吃的巧克力就有300万条。还有几百名雇用的“女招待”。
更值一提的是,在这艘“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船上,搭载着一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部队,整整一个营。它就是被称为特战部队之魂的皇家特别空勤团的“红魔鬼营”。
这是英军为适应现代战争特点而特意训练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许多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都记得,当年美国人有一支“绿色贝雷帽”部队,常常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深入敌后,建立奇功。英军受其启发,以皇家空军第3伞兵营为基础,建立了该营。这支部队每个人头戴红色贝雷帽,必须具有擒拿格斗、拳术攻守、游泳泅渡、滑雪爬山、伪装潜伏、射击爆破、驾驶报务筹各项技能,所以以“红魔鬼营”著称。其现任营长是有名的琼斯中校。
也许是因为身上有其曾祖父——英国皇家骑兵卫队队长的遗传因子的缘故,他一生下来就好像患了多动综合症,少儿时好斗,青年时爱冒险,直到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哥曼德”战士,进入号称“红魔鬼”的特种部队以后,才如鱼得水,真正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