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1395 >

第15部分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1395-第15部分

小说: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139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我立即换上传兵令 的布鞋,拿过刀来劈了一趟十多岁时学来的“滚堂刀”,以压倒对方的骄横。我入座以 后,又有几个日本人围着我敬酒碰杯,还给我戴高帽称我“李武术家”。酒杯用的是小 饭碗,酒是中国花雕和日本啤酒。我到厕所中吐干净酒之后,回来再喝。我想:反正不 能在日本人面前丢人,顶多也不过是一死而已!这时日本人不劈刀了,松岛将武装带捆 到头上,前头打一个结,赤膊上去。把大酒壶放在头顶上,将点燃的纸烟,口叼三支, 鼻孔中塞上两支,两个耳朵中各插一支,肚脐眼上按一支,他弄得几处可以同时冒烟, 又可以同时不出烟。看到他们出洋相,耍花招,我们就没人和他们比试了。他们又提出 来要笔墨纸张写大字,日本人写一张,我们也写一张。我想写字用不着我们比啦,有吴 佩孚那样的名流就能占上风了。日本人写的大笔汉字虽然不错,但总比不上我们那吴佩 孚的醉笔,他当众挥毫写出一个大条幅,一笔写一行大字,真是龙飞凤舞,气势磅礴。
这时,日本人将宋哲元抬到酒席前,喊着号子举了一阵子,又有几个日人把秦德纯 也举了一阵,我们中国方面的旅团长们,不约而同地把日本边村旅团长拽出来,也照样 把他举起来。彼此使个眼色,把边村脱手往上甩,然后在下边接着。另有一些人也把松 岛举起来。冯治安怕出岔子,叫我们放下来。此刻席间确有一触即发之险!宋哲元看势 不好,立即在席间讲了几句话,边村也讲了几句话,表示今天的联欢会很好,应当“互 相亲善”。
散会后,宋哲元和边村到后面一个房间去了。日本军官都先后退席,只有松岛留下, 叫我同他“转转去”。我对松岛说:“我们的长官还有事,必须等着。”宋哲元送边村 走后,松岛还在等着我,拉着我说:“转转去,不要害怕!”我说:“我不知道什么是 害怕。”我忘记谁跟我说了一句:“你就跟他转转去吧!”于是我随松岛走出怀仁堂, 松岛叫我上车,我看不是我的车,心想反正不能“孬”给他们,就上了车。我的传令兵 问我:“车跟着吧?”我以为在中南海内路上转转就回来了,就说:“你在这里等等吧, 我们去转转就来。”谁知日本人的汽车开出了中南海。我身上带着一把短剑,是专门定 做的折叠钢刀,很锋利。我想万一他们要害死我,我也要拼他一个够本。不知转到哪里, 车子停下来。我下车后,又来了一辆汽车,下车的人是我认识的徐廷援,他会说日本话, 是日本士官学校出身,过去做过我们的军事教官。看到有徐廷援,我的心气更壮起来。 走进一个院落,才知道是一所日本妓院。有八个穿着日本便服的日本人在里面。松岛向 他们介绍我:“这是中国的李武术家。”他们硬要我再练一套拳术供他们观赏。我说: “喝多了,已不能练了!”他们就都围着长桌坐下喝起酒来,日本妓女陪酒,还劝我喝 日本酒,直到深夜12点后,我才辞出来。
当时日军方面,知道用硬的方法来对付第二十九军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因而采用 卑鄙下流的软化办法,来从思想上、政治上分化第二十九军,另一方面利用大小汉奸来 包围第二十九军上层人物。那时第二十九军有些上层人物生活腐化,思想动摇,政治暧 昧,而下级军官则生活朴素,埋头苦干,准备交锋。由于这些矛盾,日本人便利用一切 可乘之机,对第二十九军的军官进行分化、拉拢、收买和软化工作。
今天我回忆松岛为什么要在宴会后拉我“转转去”呢?显然他是想拉我到亲日派汉 奸方面去。后来又有一次我在南苑驻防时,松岛去飞机场送人之后,又指名找我晤谈。 我当时是找一个日本士官出身的黎广时副团长共同和松岛见面的。松岛又约我“到城里 去玩玩”,我谢绝了,没去。由此可见他对我的工作是下了功夫的。为什么我到南苑驻 防,他如此熟悉?为什么他能直接到我的住处找我?从这些小事中,可以想见日本人对 中国军队内部情况是如何熟悉。
“新鸿门宴”对二十九军的高级将领刺激颇大,他们商讨不下去兵出山海关之事, 这宴会成了议题。可是谁是刘邦?谁又是项羽?或说日本军人处处主动,中国军官处处 被动。或说,中国军官个人武术好,缺乏集体配合意识。或说,日本军人临场发挥好, 中国军官精神负担太重。
说到这里,大家议题又回到“以攻为守”和佟麟阁上来,或说,锣鼓打了三通,不 见黑头出来,捷之还没修炼完成!
这一天,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赵登禹聚齐,四辆黑色道吉轿车开到了香山兰 涧沟的山坡底下,喇叭齐鸣,四位师长一起来见佟麟阁。或问岂不像中学生相约郊游? 各位不知,还未来得及介绍他们之间关系,其实,二十九军几个高级将领之间私交甚笃。
1930年中原大战前后,冯玉祥旧部纷纷倒戈,投向蒋介石。后来这些将领一直活跃 在中原和北方战场,如:山东的韩复榘,四十军的庞炳勋,仍用西北军旗号的杨虎城, 又回身投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方振武、吉鸿昌,后来担任冀察战区总司令的鹿钟 麟,任冀察战区游击指挥官的孙良诚,以及汪伪政权的参谋总长刘郁芬等。
率旧部退到晋东南的有张自忠、孙良诚、庞炳勋、刘汝明、冯治安、过之纲、高桂 兹、张人杰、鲍刚等军、师级将领。高级将领只有宋哲元一位。不久,庞炳勋又率军投 蒋。
当初,二十九军建军之始,张学良曾令张自忠出任军长,张自忠认为自己威信不足 统率二十九军,张以“平日宽大厚重,深餍人心,物望所归”为由,推荐西北军五虎将 之一宋哲元为军长。当时与宋争夺军长宝座的还有孙良诚,张、宋密商,密派肖振瀛带 着厚礼到张学良左右活动,以使宋哲元抢在孙良诚之先,成为既成事实。冯治安是宋哲 元谪系,又与张自忠关系甚好,冯较年轻,张又推荐冯治安为主力师三十七师师长,自 任三十八师师长。刘汝明带来8000人,开始任副军长,经宋哲元、秦德纯、肖振瀛到张 学良处活动,又扩编二师,刘汝明出任师长,佟麟阁为人宽厚有长者之风,人缘颇好, 做过宋哲元的副职,与刘汝明关系莫逆,以后被任命为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长。赵登禹 资历较浅,但是跟着宋哲元突围出来的。西北军跟随冯玉祥20余年,南征北战,几经变 迁与淘汰,可以说,二十九军是西北军剩下的精英,同时也形成了气味相投的一个圈。
中国人是讲究人情关系、人际关系的。二十九军自然也不能例外。当年孙中山曾经 以一个主义集合同志,这个主义经过中国国情的磨洗和修正,往往最高的原则得靠私人 关系去推动。公情之中必须夹着私谊,就像时下人们喜欢的汉堡包,碳水化合物中间夹 着蛋白质和维生素,才能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当时,就有人说,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圈 的社会,大圈套小圈,这圈套那圈。“蒋委员长”的圈是最大的圈,二十九军不过是个 小圈。
这四位师长到了佟麟阁农舍以后,互相叫了一阵捷之兄,荩忱兄,仰之兄,子亮兄, 舜城兄。当时中国人称兄者,并非因为年长,而只是一种亲切的尊称。捷之是佟麟阁的 字,当年44岁。荩忱指张自忠,45岁。仰之是冯治安,40岁。子亮是刘汝明,41岁。舜 城指赵登禹,38岁。一阵称呼之后,之间再没有繁文缛礼,直接进了一明两暗的堂屋。 几位将军立于侷促的小屋当中,先是评议侧面墙上佟次子荣芳写的大楷,墙上用钉子钉 着数层毛边纸,是荣芳每日必须立此写下的《朱子治家格言》。
冯治安和荣芳逗趣:“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是什么意思?”
荣芳仰头翻眼答不上来。引起各位将军大笑。
佟妻见屋中狭小,令荣芳院中去玩,荣芳顺手拿了毽子溜了出去。
各位将军又评论起堂屋正面佟自写欧体墨宝,这是佟将军近日得意之作,是王昌龄 的《出塞》诗,冯治安轻声念了一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几位又一阵点评。张自忠叹息着:“若是昨天怀仁堂的宴会上,捷之兄在场,无论 从书法功力到诗文内容,也给我们二十九军大长志气。”
冯治安说:“那吴大帅,潇潇洒洒的条幅,倒像文人卖弄,哪有武人的刚劲?”
刘汝明质问道:“你怎么知道?”
冯搪塞道:“我听他们说的。”
这时候荣芳在院中一个人踢起了毽子。赵登禹建议大家玩玩踢毽子。
几位将军又到院中,围成一个圈儿做了一番准备活动,就踢了起来。
这几位西北军军人的身体都比较好,当初冯大帅带兵是非常重视身体素质训练的, 高级将领也不例外,踢毽子是将校们“业余活动”,打仗、训练、开会的空隙,往往几 个人围成一个圈就踢了起来,一面踢还一面传递着口令,如明德串珠、鹞子翻身、珠联 璧合、八仙过海等等。口令没有定规,随口而出,主要是韵和配合动作。请听这几位的 口令:中国是条龙!
天下哪有龙?
大清国是龙!
一条废物龙!
……
中国是狮子!
东方的睡狮?
卢沟桥上的狮子?
嘻嘻哈哈的狮子?
……
有些人是狗!
汉奸才是狗!
丧权辱国是狗!
中饱私囊是狗!
有人是洋狗!
有人是巴儿狗!
毽子在他们头上飞来飞去,刘汝明伸手一把把毽子捏在手心里,说:“别说狗了, 该回去了!”
佟妻彭静智已经收拾好简单的东西,他们准备下山了。
佟麟阁走出大门,回头向山坡一望,只见古木参天,林海茫#,兰涧沟的小溪,从 山上层层叠叠而下,形成重重的飞瀑。那黄栌树叶圆而墨绿,在已过中天的夏日照耀下 闪闪灼灼。佟麟阁本想在金秋时节,再拍摄几张红叶作品玩赏,看来戎马倥偬怕难完成 宿愿。自己暗暗地思忖着,待到打败日本人,再回此躬耕,终老山林。
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瞥。40年后,人们纪念这位爱国将军,才将其忠骸迁于此 处。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第十章 丰台冲突迭生且说“兵出山海关”的作战方案,宋哲元虽然拍案赞成,但仔细想来恰与蒋先生密 授“忍辱负重,拖延时间”八字方针针锋相对,岂能这样做!“兵出山海关”方案被否 定之后,四位师长联袂去邀佟麟阁,佟麟阁磨不开各位袍泽的情面,跟着他们离开了山 林。看来,即使是圣人,也有掰不开情面的时候。
前章李致远旅长提到这样一段话:“……第二十九军有些上层人物生活腐化,思想 动摇,政治暧昧……”前面我们又讲到佟麟阁隐居香山居住农舍粗茶淡饭与农夫无二, 岂不前后矛盾!佟麟阁,河北省高阳县人氏,高阳县在易水河畔,自古燕赵出慷慨悲歌 之士,3000年前燕太子丹送荆轲去刺秦王,留下千古绝唱“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佟麟阁虽是儒将,实已装下了慷慨悲歌之信念。 目睹国土沦丧,遍地狼烟,抱着为国赴死的决心,一切都置于度外了。
二十九军将士跟随冯玉祥将军南北征讨20余年,战事频繁从未有安定之时。可是二 十九军进驻北平以后,情况今非昔比,虽说是与日方剑拔弩张,终未引起大战。北平城 乃帝王之都,虽然国家战火频频,仍不失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 地,温柔富贵乡”。将军们大都出身低微,不似那前清的王爷、贝勒们锦衣绔绔食甘餍 肥,也不似今人时装新潮,川鲁粤菜,生猛海鲜,那鸡鸭鱼肉山珍海味还是每日必足的。 圣人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有条件之时,自然也不必违背圣人之言,当年冯 玉祥冯大帅主张吃玉米面贴饼子就咸萝卜条,不准纳妾,不准吸毒,致使一些将领受不 了清苦,背他而去。水至清则无鱼,也是至理名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那些高级将领 不甚明白什么是金融巨子,什么是企业托拉斯,只认为财富就是土地和房屋,所以他们 在北平城里或是天津租界买了房子。北平住房,最讲究的是四合院。如秦德纯、张自忠、 冯治安、刘汝明等,在北平都有四合院式的私人住宅,规格都在百余间,而且大都有几 套住宅。听说刘汝明还在河南买了两个县的土地。宋哲元在武衣库的私寓更加讲究,中 西合璧,既有中式的亭台楼阁,又有西式的喷水花园,类似一个缩小的圆明园。其他比 较低一些的将领军官也是住着二三十间、四五十间住宅不等。高级将领出入是黑色道吉 轿车,远行有专列,而无刘备在荆州寄居刘表帐下“今久不骑,髀里肉生”之感叹。 “七七事变”后,宋哲元带兵撤出北平,因通知不到,而丢下文武人员万余人,不能不 说与其生活方式有关。
总的说,二十九军比其他队伍还好,除了赵登禹嗜好起阿芙蓉(吸毒)以外,还没 有人利用权力吃回扣,或是指使子女开洋行。
且说,佟麟阁跟随四位将军回到北平城里。佟本人先去铁狮子胡同绥靖公署向宋哲 元报到,宋高兴地出来欢迎等等,不必细说,马上分配了任务,到南苑军部主持军务— —二十九军军部在南苑,实际上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极少去南苑办公,都是在铁 狮子胡同或是私寓处理公务,“秦土协定”就是在秦德纯府右街家里签订的。佟麟阁到 南苑主持军部工作倒还次要,反正凡事都须向北平城里的宋哲元汇报或是和在城里的秦 德纯商议。佟麟阁的最主要任务是,组织军官训练团,招收青年,组织军事训练团—— 其实这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深夜,佟麟阁才回到家中,佟麟阁原住东单苏州胡同,有房20余间,佟到香山隐居 以后,佟父佟母从河北老家来北平居住,佟还有四个女儿和祖父母一起,侍奉二祖。刘 汝明等见佟家居住窄促,刘即将东四十条一套百余间房的四合院送给佟麟阁,并将佟父 母和女儿迁去。
佟麟阁一敲门,4个女儿和大黄狗就飞奔出来迎接。小女凤洲趴在地上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