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 >

第50部分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第50部分

小说: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他们怎么能理解得了?除了武断地作些臆测或推断外,再没有什么别的本事。”

“周扬和邓拓不是说这两个小人物的文章不能上人民日报吗?那就先上文艺报。老子这个人从不争第一,先让他们一局,再来个后发制人。”毛泽东说,“只有让他们表演得充分了,人们才能进一步识破他们的真面目。否则,好像是我们多事。压制小人物的文章,不公平嘛。”

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文艺报》转载了李希凡、蓝翎的《关于及其他》的文章后,《光明日报》于一九五四年十月十日又发表了他们的《评》。《光明日报》还加了一段编者按,按语说:“目前,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点去研究古典文学,这一极其重要的工作尚没有很好地进行,而且也亟待展开。本文在试图从这方面提出一些问题和意见,是可供我们参考的。同时我们更希望能因此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讨论。又与此相关的一篇《关于简论及其他》的文章已在第十八期《文艺报》上转载,也可供大家研究。”

毛泽东对这篇编者按极为不满。他连批了三个问题:“不过是试作?不过是一些问题和意见?不过可供参考而已?”

六天后,毛泽东给政治局所有的人和其他有关的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严肃地批评了党内的资产阶级大人物压制新生的“小人物”,甘心作资产阶级俘虏的错误,指出:“驳俞乎伯的两篇文章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事情是两个‘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他们同资产阶级作家在唯心论方面讲统一战线,甘心作资产阶级的俘虏,这同影片《清宫秘史》和《武训传》放映时候的情形几乎是相同的。被人称为爱国主义影片而实际是卖国主义影片的《清宫秘史》,在全国放映之后,至今没有被批判。《武训传》虽然批判了,却至今没有引出教训,又出现了容忍俞平伯唯心论和阻拦‘小人物’的很有生气的批判文章的奇怪事情,这是值得我们主意的。”

这下,周扬才知道江青的意见是有来头的,他暗暗地埋怨自己的迟钝和轻视。

在毛泽东的亲自发动下,全国开展了对《红楼梦研究》和胡适反动思想的大批判。江青得意洋洋地说:“这是自批判影片《武训传》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文化思想战线上的第二次大斗争,我们一定要取得伟大的胜利。”

在江青的具体布置下,毛泽东亲自出面和修改,诗人袁水拍于十月二十八日发表了题为《质问编者》的文章,公开批判《文艺报》,揭露了文艺界某些领导人的资产阶级贵族老爷的态度。这一举动,使周扬等人着了急,慌忙向刘少奇、邓小平求救。刘少奇说:“你们不要害怕,沉住气,充其量不过是《文艺报》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错误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邓小平也说:“《文艺报》过去是缺乏与人为善的态度,改了就好了,没有其他的大问题。”

也正是这时候,刘少奇对胡乔木说:“你们再引用毛主席的话的时候或者提到毛主席的时候,最好用毛泽东同志这个称号,主席的话不用”教导“等语言,这样便于将来主动。我们没有听说把列宁叫作列主席的。”

胡乔木在一定的范围内传达了刘少奇的这个指示。

江青听到这个传达后,眉头一跳,轻轻地说:“哦,现在不用主席了,他已经爬到了党的第二把交椅上了,也可能会认为主席将来也是他的绊脚石呢。”说完,她嘱咐身边的人不要把这话告诉任何人,包括毛泽东本人。

从十月三十一日起,中国文联主席团和中国作协主席团先后联合召开了八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对《文艺报》的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批判。扩大会由郭沫若主持。《文艺报》主编冯雪峰、副主编陈企霞分别在会上作了检查,胡风、俞平伯、老舍、何其芳、周扬、丁玲、茅盾、袁水拍、翦伯赞等三十余人在会上发言批判了《文艺报》投降资产阶级权威、压制马克思主义新生力量的错误。

胡风的发言特别引人注目,他说:“《文艺报》从来就没有支持过革命的新生力量,它的领导权完全是掌握在一批大党阀和恶棍们手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不从领导权上考虑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的文艺界如何能走出死胡同?我看依靠现在这批人根本难以胜任。文艺界从三十年代以来就是人和鬼并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除了斗争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出路。”

那时,江青以普通的文化部人员的身份参加了几次会议,听到了胡风的发言,她吃惊地说:“胡风要干什么?要夺郭老这些人的权吗?他比《文艺报》领导人的胃口还要大啊!”

胡风当然不知道江青的态度。他反而认为:“文艺界的反击现任领导人的形势非常好,这是我给中央的意见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看来毛主席已经转到我们这边了。这次机会无论如何不能放过,要抓住周扬这伙人,往死里整,不能给他们以喘息的空儿。”

胡风不认识江青,却对江青大讲要扫除扣在作家头上的“紧箍咒”,说:“现在的领导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见风使舵的家伙。毛主席搞政治可以,搞文艺就不行嘛。从来的皇帝没有成为文学家的。偶尔作首诗还可以,真正让他当诗人就要出笑话了。”

江青从心里骂道:猖狂的东西,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十一月七日,胡风在扩大会议上作了长篇发言,他说:“《文艺报》现在所犯的错误是有思想根源和历史根源的,他们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向资产阶级投降,表现在向反动的胡适思想投降,具体的例子是五年前,《文艺报》就发表黄药眠、蔡仪等人关于朱光潜美学思想的讨论文章,是对朱光潜这样一个胡适派的旗帜之一、为蒋介石法西斯思想服务的人,表示了投降和求饶的态度;第二《文艺报》对进步作家、对‘小人物’采取压制态度,具体例子是压制在美学问题上努力与朱光潜斗争的阿纶;第二,《文艺报》在批评工作上是庸俗社会学的观点占支配地位,基本上是用庸俗社会学作武器,特别是周扬等人是典型。第四,庸俗社会学表现在美学上的特征之一是形式主义,具体例子是《文艺报》发表的关于诗的‘笔谈’中占支配性的意见是要求诗有固定的形式、格律、建行等等,提倡了形式主义等等。”

显然,这样的批评和毛泽东的要求没有丝毫的一致处。

胡风还在会下和人谈话时说:“一九三二年十二月,鲁迅写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就是回敬周扬一伙的,他掩盖不了这个事实。周扬把持着《文学月报》,刊登了大量的这方面的文章。鲁迅专门给他写信,提出:‘不应该将上海流氓的行为,涂在工农大众身上。诬陷、造谣、恐吓、辱骂,这一份遗产,还是都让给叭儿狗文艺家去承受吧,我们的作者如不竭力的抛弃了它,是会和他们一丘之貉的。’但是,周扬之流不仅不接受警告,反而全盘接受叭儿狗文艺家应该接受的遗产,用造谣、诬蔑、辱骂来对待鲁迅。这样的诬蔑行为难道能容忍吗?”

胡风的态度在整个的会议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少人站出来支持胡风。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愤愤不平地说:“胡风是在利用这次整风来夺权,来整垮一大批文艺工作者。”

不管怎么样,胡风的这个出头鸟是被许多的人所瞄准了。

周扬要求面见毛泽东,首先来见江青。这时他才知道江青的作用,不得不低头道:“在这个问题上,我又犯了错误了,希望江青同志多多帮助。这个会议还怎么往下开呢?”

江青爱搭不理地瞥了他一眼,慢慢地说:“怎么开?方向错了就纠偏呗。主席现在正忙,到时候我通知你吧,你先回去吧。”

此刻,胡风还在起劲地发动他的人马向文艺界的领导人大举进攻呢。他认为,全面清算这些领导人的条件和机会终于到来了。

十月二十七日,胡风在给张中晓的一封信中说:“这里的情况已在大动摇中,第一、作协党组连日来开会,大概是由先生们自己检查,提出汇报,中央再来最后考虑问题,这里面一定会有许多好看的东西。今天甚至听说二十多万字的东西(即我的意见书)要出版了。如果真是这样,大概是上面已经决定了要好好地考虑考虑了。第二、今天的报上发表了袁诗人攻击《文艺报》的文字,这是一个很不平凡的现象,可以认为一则牺牲《文艺报》,二则有些人(象袁诗人之类)赶快站住,要乘早抓住攻打铜墙铁壁的旗帜。第三、文联会上的重要发言也要公开发表了,这在上面也许是为了推动斗争的发展。在先生们也许是要借此造成一个改良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几月来你社所发生的一些事实是有重大的作用的。这些事实可以有力地证明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逃也逃不掉。”

后来,胡风们的攻击失败了,这些信件作为反革命证据被交了出来,毛泽东在这些信件上批示道:“如同我们经常在估计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力量对比的形势一样,敌人也在经常估计这种形势。但我们的敌人是落后的腐朽的反动派,他们是注定要灭亡的,他们不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他们用以想事的方法是主观主义的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因此他们的估计总是错误的。他们的阶级本能引导他们老是在想:他们自己怎样了不起,而革命势力总是不行的。他们总是高估了他们的力量,低估了我们的力量。我们亲眼看到了许多的反革命:清朝政府,北洋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墨索里尼,希特勒,蒋介石,一个一个地倒下去了,他们犯了并且不可能不犯的思想和行为的错误。现在的帝国主义也是一定要犯这种错误的。难道这不好笑吗?照胡风分子说来,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力量是要呜呼完蛋的,这种力量不过是‘枯黄的叶子’和‘腐朽的尸体’。而胡风分子所代表的反革命力量呢?虽然‘有些脆弱的芽子会被压死的’,但是大批的芽子却‘正冲开’什么东西而要‘茁壮地生长起来’。如果说,法国资产阶级的国民议会里至今还有保皇党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在地球上全部剥削阶级彻底灭亡之后多少年内,很可能还会有蒋介石王朝的代表人物在各地活动着。这些人中的最死硬分子是永远不会承认他们的失败的。这是因为他们不但需要欺骗别人,也需要欺骗他们自己,不然他们就不能过日子。”

很显然,毛泽东是在借题发挥,因为这些话对一切的反对派来说,都是适用的。

现在,莫非自己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吗?江青突然地警惕起来了。


 

 

 

 

 

第三十章
 

狱中四年,江青终于见到了审判她的决定。

 

 


江青接见外宾

 

 

一九八〇年九月三十日的《人民日报》传到秦城监狱的时候,已是国庆三十一周年的纪念日了。江青漫不经心地翻开报纸。她被第一版的特大新闻怔住了。

他妈的,怪不得这张报纸送进来的时候,监管员是那么一副嘴脸,原来是这样,

特大新闻的全文对于江青来说,不亚于一颗炸弹的轰响:

“鉴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是重大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特作出决定如下:

一、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进行检察起诉。

任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兼特别检察厅厅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喻平、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史进前为副厅长。马纯一、王文林、王芳、王振中、王瀑声、王耀青(女)、冯长义、曲文达、朱宗正、江文、孙树峰、李天相、沈家良、张中如、张英杰、张肇圻、孟庆思、图们、钟树钦、袁同江、敬毓崧为检察员。

二、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特别法庭设两个审判庭。任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兼特别法庭庭长,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曾汉周、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黄玉昆为副庭长、王文正、王志道、王战平、甘英(女)、史笑谈、宁焕星、司徒擎、曲育才、朱力之、任成宏、任凌云、刘丽英(女)、许继予、许宗琪、严信民、苏子蘅、巫宝三、李明贵、李毅、吴茂荪、沈建、张世荣、张敏、范之、费效通、骆同启、高朝勋、高斌、黄凉尘、曹理周、翟学玺为审判员。

任命曾汉周为第一审判庭审判长,伍修权为第二审判庭审判长。

三、特别法庭公开进行审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家机关、人民解放军代表参加旁听。

四、特别法庭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江青看完这个新闻,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可怕的,我早就希望有这天呢。只是来得太晚了。要是早两年,我的出场就是他们的垮台。我有这种预感。”此刻,她浑身的血液都冲上了脑门子,血管都有一种涨裂的感觉。连她自言自语的时候,嗓音发颤,话都哽咽地难以辨别出来。但是,她竭力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镇定神态。

扫兴的是,国庆节的这天,得到的竟是这么一个消息。

如果除去被捕那年,她已经过了四个失去自由的国庆节了。在举国欢庆的时候,她却在这令人窒息、憎恨的铁窗里度过她本应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日子。这天,她都是凄然而过。她有时仍然不敢相信,她已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了,而是以被专政了的敌人的身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国庆节,勾起了她的多少回忆。她几乎能回想起每个夜晚的欢乐和度过的幸福或愉快的时刻,当然得排除她被关进这个囚笼里的日子。在这里,她只能靠信心和毅力来打发难熬的日子。

江青想起了一九六六年的国庆,那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的第一个国庆。

那天,在天安门城楼上,她和刘少奇还说了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