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 >

第52部分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第52部分

小说: 秦城冷月:江青被捕后秘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的大量的观点和思想是通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来表现的。以后,凡是以两报一刊名义发表的社论,都要经过他的最后审阅。有些字句、段落,都是他亲自加上的。周恩来阅读这些重要文章时,总要询问清楚,哪些段落是毛泽东加的,哪些是毛泽东修改的,这样他才能更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他的打算。

毛泽东亲自规定:两报一刊的文章是要代表中央政治局的,必须经过政治局讨论和他的批准。

毛泽东说:“我不在北京的那段时间里,《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把持在关锋和王力的手里,惹了一些乱子,就是要‘揪军内一小撮’呀,要突出他们自己呀,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可见,这些秀才们的作用不能轻视呢,他们的破坏就在于搞乱人的思想,干扰我们的部署。江青和那个王力辩论过形势的问题,他认为我们的形势不得了了,是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前夜’,认为军队出来支左是暴露了军内的问题,所以全国范围内要揪军队的干部。这样,我们这个国家也成了‘洪洞县里没好人’了。那样搞,谁高兴?刘少奇高兴!刘少奇就说:现在的好多问题是你们中央文革小组搞的。你们的错误要比他的错误大得多。他要求召开中央全会来解决的问题,他要和我们辩论。所以,夺权也是刘少奇和他的代理人教给我们的。这一点,还得谢谢那几位走资派先生。凡是革命都是逼出来的。我们当年农村包围城市也是反动派逼出来的。城市里都是国民党的军队,你硬要进去,不是找死吗?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王明那些人就是搞不懂。死了我们的不少人。”

周恩来说:“主席的话,都给我们交底了,这就是历史,我们不学习历史,就不知道毛主席的伟大。今后,我们夺取这场革命的全面胜利,还是要靠毛主席掌舵。”

那天,叶剑英来见周恩来,也是见面就问:“文化大革命该结束了吧?”

周恩来说:“夺取了全面胜利,就该结束了。”

叶剑英说:“这场大革命再搞下去,人们的思想就会更乱了。现在动不动就是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连战士也学会了这一套。他妈的,当兵的造反不是打乱天下吗?我和林副主席说了,起码我们的军队里不能搞这一套,谁搞就镇压,他妈的。军队,还是林副主席说的:理解得执行,不理解的,也得执行,不执行,就得军法处置。这样,军队才能打仗。”

周恩来说:“你的看法是对的,说明你在大事面前不糊涂嘛。我想,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到了一九六八年,我们的工作就走向正规了。”

现在到了。今年社论的标题十分醒目:《迎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

周恩来在元旦社论的一开头,就划出了重点:

“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天才领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在一九六七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的指引下,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伟大斗争已经开始了……”

掂量一下这段话的份量,不轻哪!周恩来琢磨着毛泽东审阅后的这段文字,体会着字面里的意思。这是不是意味着就要结束运动了呢?把刘少奇的问题解决了,正是这场文化大革命的目标。他回味着毛泽东前两年的一些谈话和批示,都是围绕着攻倒刘少奇而精心布置的。看来,这场文化大革命也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他估计,党内解决了刘少奇后,全国人大再开会,正式宣布撤销他的一切职务。这是符合党纪国法的规定的。

对这场运动的具体部署,不仅自己,就连林彪也是胸中无数。

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时,周恩来曾经就一些具体事情和林彪商量。谈到毛泽东的部署时,林彪说:“我也是步步看毛主席指挥,事事听毛主席指示。小事你就看着办,大事请示毛主席。我正想着做文章,就是希望能够在毛主席的思想下,发挥一下我们自己的主动性。这大概是个新课题吧?”

这么一讲,倒使周恩来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了。

林彪接着说:“主席的思想也是不断地发展的,老人家还健在嘛。我看,他百年之后,他的一些话也是各有各的解释,不会有什么统一的标准的。”

周恩来对林彪有底了。

想到这里,他继续琢磨社论里的有关段落:

“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片大好形势。空前广泛和深入的革命群众运动,正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轨道继续向前发展。革命的大批判正在各条战线上进一步展开,中国赫鲁晓夫等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反革命罪行,大量地被人民群众揭露出来,使人民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更清楚的认识。各省、市、自治区的革命委员会一个接一个地建立起来。教育革命和各条战线的斗、批、改,正在逐步出现新的面貌。文化大革命带动了各方面的工作,我国导弹、氢弹的试验成功,震动了全世界。农业生产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全国热气腾腾,到处是蓬蓬勃勃的革命景象……”

作为国家总理,周恩来很清楚当前国内的基本情况,甚至比其他人还要掌握得多。

他现在需要了解和吃透新的一年里,毛泽东具体的打算。

“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揭露中国赫鲁晓夫等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及其代理人的罪行,使他们的丑恶面目和阴谋活动现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使他们一切复合的妄想彻底破产。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采取多种形式,在各个领域中狠批修正主义路线,肃清它的流毒。革命的大批判,要结合各项任务,持久地开展下去……”

周恩来理解,攻倒一个国家主席,没有足够的理由是很难向人民和后代们交账的。尽管毛泽东有着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权力,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必须考虑到这一切的因素。毕竟现在发生的这一切,将来是要写进历史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次伟大的整党运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结合革命的大批判和本单位的斗批改,深入地学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党路线,彻底地批判中国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建党路线,纯洁和整顿党的组织。要吸收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入党,清除叛徒、特务和顽固不化的走资派出党。犯过严重错误的少数党员,要认真进行自我批评。经过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正在变得更加纯洁、更加坚强。以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主席为领袖的、用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完成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

周恩来看到这里,已经明白了,下一步的整党肯定是为党的“九大”作准备的。也就是说,给刘少奇这些人从组织上作结论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所有这些,在江青和周恩来谈话的时候,他都对江青和盘端出了。他对江青说:“我对你不能有任何的隐藏和保留。即使我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我也要对你说心里话。某种意义上讲,对你的态度就是对党的态度。”

江青也大为感动地说:“总理哪,这一年多来,我也深深地认识到,没有你,我们是不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每一个胜利,都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都是毛主席革命路线战胜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粉碎了一切敌人种种阴谋诡计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毛主席最近教导我们:‘现在的文化大革命,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还必然要进行多次。革命的谁胜谁负,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解决。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不要以为有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可以太平无事了。千万注意,决不可丧失警惕。’总理,主席的这句话。重得很哪!”

江青想到这些,眼泪又流出来了。

秦城冷月

(下)

  

师东兵著

 

 第一章
 

江青在狱中体会到毛泽东晚年的意图:他是想让华国锋作第二个周恩来的。当时毛泽东对自己身后事确有先见之明。

 

 


江青1973年在十大主席台

 

从毛泽东逝世以后,历史老人像迈开了大步,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地向前奔跑着。

历史的车轮伴随着巨大的回响和震动,滚进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那天,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中南海怀仁堂开会时对华国锋说:“现在给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四人帮’作法律处理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应该审判他们,这对进一步团结全党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有很重要的意义啊。剑英也是这个意见。”

华国锋早在去年,就听到了这方面的反映,只是考虑到党的历史上并没有这方面的先例,他一直没有采取配合性的措施。现在邓小平既然再次提出,他决定给予响应和支持。就说:“那就提交有关方面研究吧。”

驾驭中央早已轻车熟路的邓小平。微微一笑:“我看还是由人大提方案吧。”

人大很快作出决定,成立特别法庭来审判江青和林彪两案。

此刻,日夜处在企盼和煎熬中的江青,已经在监牢中度过了三个春秋。

江青一直自信,审判她除了给华国锋、邓小平们带来尴尬外,不会有任何的益处。是的,两案专案组的人们在审理他们的罪行时,派了最好的审判员。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许多的材料上都有周恩来的批示和签名。当然,这些东西现在都打上了“绝密”的字样。

“问题搞得太复杂了,公布出去会造成混乱的。”有人说。

李先念摇摇头:“你们真是没有头脑,有些东西本该销毁的,不该存档。如果破坏了这次审判林彪和‘四人帮’的工作,造成将来的历史被动,你们都该打屁股。”

江青在回答预审人员的问题时,也很潇洒:“我什么也没有决定,那都是党中央的决策,有周恩来和其他领导人的批示,你们可以作笔迹和指纹鉴定。这种鉴定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它们的证据会很多的。我要求你们给我取出我需要的证据来。”

当然,专案组的人不会给她找什么有利她的证据。他们不会把那些对她有利的材料继续留存下来的,那些东西会给历史造成理不清的麻烦。他们按照有关领导的指示把许多的东西都销毁了,有些退给了本人。他们认为,这是对的,传播出去则是泄密。

江青虽然不知道这些,但她坚信她的估计和判断。

她感到可笑的是,华国锋竟然敢于出版了连党内的中间派都有些担心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公布了毛泽东的若干没有公开发表的文章和文件,这意味着他将越来越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政治危机之中。因为第五卷中的文章来自建国后,这正是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的理论开始酝酿和形成的时候。她认为,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将会对华国锋、邓小平们造成极大的不利和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胜利和他们的失败将是不可避免的。

但定,她没有想到邓小平的复出,将会公开对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进行针锋相对的挑战,随着时间的发展,邓小平的一系列主张日益被多数人所接受,动摇曾经作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指导方针的那些说法。邓小平的威望在全党事实上动摇了毛泽东的根基。这些,不但使全国全世界大吃一惊,也从这次审判上对她造成极大的不利。

江青凭着政治家的敏锐和感觉。意识到中国今后的命运渐渐会落到邓小平的手里或者是他那一帮追随者手里。她对看守人员说:“你们看着吧,很快‘英明领袖’的桂冠就会落在邓小平的头上,华国锋不过是个过客。”

也许只有江青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体会到毛泽东晚年的意图和打算:他是想让华国锋作第二个周恩来的,让他来完成自己百年后的历史转变。江青很奇怪:为什么人们看不到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毛泽东一直树立的是张春桥和姚文元?毛泽东是把他们作为自己理论的继承者和解释者来培养和看待的。华国锋这么搞,实际上只能说明他是地地道道的毛泽东的叛徒。

对于习惯了常规走路的人来说,他们的确是越来越跟不上了。怎么搞的,中国是不是在走回头路?有的人早就咬牙切齿地说:看来中国的确是资本主义复辟了!

就连华国锋,对中央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方案也并不是都拥护的,但迫于形势和压力,这个身兼数职的党政一把手,此时此刻经常自打嘴巴,朝三暮四,不停地变来变去。连一直紧跟他的汪东兴也觉得,此人越来越靠不住了。

“华主席,这样下去不行呀,中央到底是谁说了算,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不然要大权旁落了。”汪东兴说。

华国锋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还是尊重他们的意见吧,反正他们都老了。”

江青通过报纸,一直密切注视着中央的动向。她能够从一系列的政策变化中看到端倪。如果说,邓小平不站出来,江青还对华国锋抱有某种希望的话,那么,邓小平的复出便彻底粉碎了她的企望。“他们不会轻易放过我的。我是他们的眼中钉啊。”她这样对看守人员说。“杀头不过是碗大的疤,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跟着毛主席干革命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能有好日子过。这种结局,我是有准备的。”

她自己已经作好了走向审判台的打算。“我希望我能和群众见面,就怕他们不敢这样做。秘密审判就没有意思了。我估计他们会对我来个秘密判决。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不会向他们投降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你们给我拿来我的马列的书籍,我要学习。我要从马列的书里找答案。”江青对有关人员这样讲。“我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原则问题上我决不妥协。”

她开始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