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第1部分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第1部分

小说: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作者:何建明
内容简介:
    读了何建明的新作《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内心总也平静不下来,有种被撕裂的疼痛感和难以言说的内疚,为了那些或被父母遗弃,或肢体残缺不全无人呵护的孩子们的苦痛生活和自己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我们曾对那些健全的独生子女们给予过很多的关爱,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担心他们被游戏厅、网吧吞噬了心灵,忧虑他们的学习负荷太重而少了创造,还害怕他们早恋影响今后的前程,所以各类谈教育的书籍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大小书店里,赢得家长们的青睐。 
    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以擅长撰写教育问题而闻名,在《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中,作者即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独到的视觉,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切思考,《恐惧无爱》中更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胸襟,向世人呼唤真爱与亲情,向另类孩子伸出了关爱之手。作者曾走访过许多省份收集资料,还亲眼目睹了另类孩子的生存状况,对他们的现状和未来生出了深深的忧虑。在《恐惧无爱》中,作者即将亲眼所见的孤儿、残疾儿、私生子、流浪儿、离婚家庭子女、犯罪家庭子女、在“重男轻女”观念下断送人生的女童、在家庭暴力摧残下的无辜孩子等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和客观的描述,并对其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这些孩子对外部世界大多持以恐惧和仇视的心理,封闭、多疑,幼小时被欺凌、被侮辱的烙印实在是太深太深,以至于他们不敢相信会有好心人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但他们内心深处又无时不在渴望着爱,渴望着温暖和亲情。为了这种渴望,一个叫做娜娜的小女孩,不惜千里从内蒙古大草原来到内地寻找父母,还有许多孩子投靠到山西育孤学校校长张洪图的门下,以求得到家庭般的温暖。但是,又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在他们漫长的人生路上等待,需要世人的关心和体贴,尤其是父母的抚爱? 
    《恐惧无爱》在呼唤亲情之时,把父母养育子女、关爱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摆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以期唤起为人父母的良知与更多父母的关注和重视。另一面,对那些肆意践踏生命,对生命不负责任的态度,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谴责,同时呼吁,法律部门能够介入,制裁那些丧失天良的父母。 
    拯救另类孩子,教育父母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唤起他们起码的良知和人性,是必须的。新中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弱势儿童也给予了诸多的帮助和关爱,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须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做出努力。所幸,我们社会已经有许多人自发地行动起来,山西的张洪图用辛勤办煤厂赚的钱,办起了“大同育孤学校”,收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个孤儿;河北沧洲的农民苏玉祥,收养了沧洲监狱服刑犯中的17名孩子;陕西榆林市的靖边县的马国成,在那个贫困的黄土高原上辛辛苦苦挣得90万元钱,先后收养了46位孤儿,还有北京的陈荣夫妇,陕西的张淑英、郭建华,河南的田淑敏等等有识之士,都伸出了关爱之手,做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愿生活在伟大的中国土地上的所有孩子都拥有父母与家庭之爱、社会和国家之爱。”这不仅是作者的心声,也是所有善良的人们的共同心愿。但愿《恐惧无爱》一书能够给更多的人以启迪,唤出人间的真爱与亲情。

作者介绍:
    何建明(剑铭)著名青年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长篇报告文学《共和国告急》、《大国的亮点》、《警卫领袖风云录》、《天堂祭》、《野性的黑潮》、《科学大师名利场》;报告文学集《东方神话》、《漠国大押解》、《缉私大王》

文章试读:
    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
    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作家,我跟你在一起,有点儿像小蜜不是?”我听了一怔,反应过来后随即将她搂在怀里,心里真的很甜蜜,因为我知道女儿也快长成女人了。然而与女儿相比,小蜜能有这样的甜蜜么?那是绝对不会的,对此我是深信不疑。
    不久前的一个阳光和美的星期天,女儿和我一起开车上街,一路上尽是插彩披红的结婚车队,女儿好奇地停下来要看热闹,有求必应的我只好停下等候。不一会儿,看完热闹的女儿一脸兴奋地走到我身边,突然她惊诧地瞅着我叫起来:“爸,你为什么掉眼泪了?”“我?掉眼泪了?”是的,我点点头,因为我真的在掉眼泪。我这个军人出身的男子汉是从不轻易被感情所动的,但此时此刻,我的双眼却被泪水所模糊……
    “知道爸的眼里为什么有泪吗?”依然在伤感中的我轻轻地问了一声女儿。
    女儿疑惑不解地摇播头。我看看她,仰头长叹一声:“你是不会明白的。但我知道,过不了多少年,你也会被婚庆车队从我身边接走,而我和你妈再不会有你陪伴在我们身边了……”当我说完这话再看女儿时,她那双清澈美丽的眼里也涌出了两行泪水。
    我伸出胳膊,一把将已经长大了的女儿搂在怀里……







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

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

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作家,我跟你在一起,有点儿像小蜜不是?”我听了一怔,反应过来后随即将她搂在怀里,心里真的很甜蜜,因为我知道女儿也快长成女人了。然而与女儿相比,小蜜能有这样的甜蜜么?那是绝对不会的,对此我是深信不疑。

不久前的一个阳光和美的星期天,女儿和我一起开车上街,一路上尽是插彩披红的结婚车队,女儿好奇地停下来要看热闹,有求必应的我只好停下等候。不一会儿,看完热闹的女儿一脸兴奋地走到我身边,突然她惊诧地瞅着我叫起来:“爸,你为什么掉眼泪了?”“我?掉眼泪了?”是的,我点点头,因为我真的在掉眼泪。我这个军人出身的男子汉是从不轻易被感情所动的,但此时此刻,我的双眼却被泪水所模糊……

“知道爸的眼里为什么有泪吗?”依然在伤感中的我轻轻地问了一声女儿。

女儿疑惑不解地摇播头。

我看看她,仰头长叹一声:“你是不会明白的。但我知道,过不了多少年,你也会被婚庆车队从我身边接走,而我和你妈再不会有你陪伴在我们身边了……”

当我说完这话再看女儿时,她那双清澈美丽的眼里也涌出了两行泪水。

我伸出胳膊,一把将已经长大了的女儿搂在怀里……

记得以前,女儿曾经让我流过三次泪。

第一次是她出生后三个月的某一天。

与所有相亲相爱的年轻夫妇一样,在我的宝贝女儿没有出生时,我和她妈就已经为她起了个非常特别的名字,把我的小名和她妈的小名联起来,组成了一个我们认为是象征爱情与婚姻的名字——阿明君子。在南方素有天堂之称的苏州出生的我的小名阿明和在京城出生的她妈的小名君子组合起来,可谓隐喻深长,别具一格。当时我们的宝贝女儿在妇产医院出生,就有了自己四个字的复合名字,而且在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有人竟然用一组四个字起名,这在周围一些人的眼里可算是件稀奇的事儿。我当时也心血来潮,想给北京晚报写篇小消息,说京城出现了一位四个字名字的新生婴儿。这样做在当时绝对是非常前卫的。

我还没有写就文稿,就被妻子告知:饱受了日本鬼子侵犯之苦的老岳母坚决不同意她的外孙女有个鬼子名字。我一听实在哭笑不得,但老佛爷之令怎敢不从。这下可好了,在众目睽睽之下逼着为女儿重起名的我,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主要是因为看着刚刚出生的像只丑小鸭似的婴儿,我怎么也找不到灵感与激情——好在做过多年妇产科工作的妻子安慰说:新生儿都是这个样。她的话至少使我这个长相有点困难的人可以推卸某种责任了,我期望女儿与她妈一样能有倾国傾城之美貌。然而很长时间里我这个被人称为作家的新父亲怎么也起不出一个名字给女儿,我心底知道最致命的是我面对襁褓中的丑小鸭实在有点懊丧。

可怕的是,突然有一天我和她妈发现丑小鴨的头上长出两个像核桃那样大小的血泡,这可吓坏了我。懂医的妻子安慰我说,这得靠孩子慢慢吸收,血泡可以自行消掉。尽管如此,在我看来,一个极其脆弱的小生命要承受这样的痛苦,实在是太残酷。可间题远不至此,紧接着小家伙又出现了可怕的黄疸,与此同时是缺钙的困扰。小宝宝整夜整日的哭号,弄得我不知所措,就连她妈妈也不知所措——其实我的妻子也是个没有经验的新母亲,据她自己说在医院见过多少死人也从来没有惊恐过一回。但到自己的孩子出现这些小毛病后她比我还惊慌失措。接下来是我们没完没了地朝医院跑,本来我妻子是完全可以独立处理的,然而这回对待她自己的孩子时,她却对自己的那点医学技术不自信了,我们就这样一天天地啾着可怜的小宝宝继续痛苦地哭号……那些日子是难熬的,我甚至怀疑这么个小家伙怎能经得住这样的痛苦。更令我不安的是孩子头上的血泡消掉后,会不会留下白痴这样的毛病呀?

我暗暗地祈求苍天有眼,保佑我的女儿平安渡过这一劫难!

苍天真的开眼了,我们的丑小鸭的头上不仅没有了那两个可怕的血泡,而且仿佛一夜间变得美丽如花,特别是在梦中微笑时更加可爱可亲……

那几天我整日趴在床边,一手搂着妻子,一手轻轻抚摸着小宝宝。有一天我的灵感突然一下子喷发出来了:有了有了,你看她睡觉的时候,多么舒展,多么可爱,就叫她梦舒吧!怎么样?

妻子先是一愣,继而侧过头,也深情地瞅了瞅小宝贝,然后欣然地朝我点点头。

她同意了。我高兴得忍不住抱起熟唾中的小家伙,嘴里不伴地喊着:梦舒,你叫梦舒呀,快答应爸爸呀!

小家伙突然睁开眼睛,朝我笑起来,笑得那么甜美,那么欢畅。

啊!那一刻,我自认为是人间最幸福和美丽的,我猛地发现自己泪水撗流……

女儿从此一天天开始长大,长的速度有时我认为太快,有时又认为太慢,这也许都是天天看着她的缘故。感觉她长得太快,是因为我有时正在家里写作,她咿咿呀呀地在旁边叫嚷,我就觉得她长得快了,要像小时候那样静静躺在床上多好!感觉她长得太慢,是因为我觉得她常常得让我抱着,不管到什么地方,不管什么时候,她都要伸出那双小手,不伴地冲着你叫嚷抱抱。

小家伙小时候不像是个女孩,哭的时候,声音之大,能把邻居都吵醒;欢笑的时候,也是惊天动地,常令我咂舌。

爱哭爱闹,是她的幼儿时代的全部内容。

那时恰逢我从一个部队要换到另一个部队工作,所以有时间在家里看着她。我在桌子上写字看书,她在我身后的小床上靡来靡去,一刻也不停。小床四周是低栏,她的双手就支在上面蹦蹦跳跳的,一边咿咿呀呀地学说着能听懂又不全听得懂的话。突然有一天,她跳啊跳,一下子从小床上翻个跟头跌到了小床底下……我回头一看,床上的孩子怎么没有了,再一看怎么躺到地上去了,怎么也没有了声音?当时我吓坏了,赶紧从地上将她抱起,轻轻揉揉她的小胳膊小脑袋,就在这时她哇地哭出了声……

“怎么啦?孩子怎么啦?啊?”隔着三间房子的岳母在病榻上大声询问,我赶忙过去解释没事没事,心里则怦抨乱跳。好几天我都不敢在妻子和岳母全家人面前吭一声,只是静悄悄地观察我的小天使有没有出什么毛病。老天保佑,我的小梦舒还是像过去那样又蹦又跳,还是像以前哭的时候能惊天动地,笑的时候哈哈哈地震动四邻。

不知是什么缘故,从小她就爱逛街,呆在家里她就哭闹,用车将她推到大街上玩,她就乐。那时我们住在京城西区的三里河,每天我都趁买菜时将她推出去玩。这下她可蹦蹦跳跳乐得直用小手拍打着小车的挡板。小时候长得好,又理了个男孩头,只要我把小车一停下,就会有人围过来不停地说着这孩子真好看,像洋娃娃似的一类话,那个时候,我心里很得意,得意的是我找了个北京好媳妇——当然在她面前我从不承认这一点,我说是我这个南方人与她这个北方人及我这个汉族人与她这个少数民族组合的基因好。

随着小家伙一天天地长大,她越来越调皮,爱动爱闹的毛病不但没改,更甚的是,到了有小哥哥、小姐姐的亲戚家后就再也不想回家了。有一次我和她妈都有事,非得回家不可,再说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硬将她从她舅舅家拉了出来,可她一个劲儿地哭着还要跟小姐姐玩。回家的路上,我们三人骑着一辆自行车。那时打的好像不时兴,再说也觉得乘出租车的绝不是我们这些人。可从舞蹈学院出来到紫竹院走的一路上,坐在自行车前面的小家伙又哭又闹,且一路不停。更可恼的是,小家伙一边哭着还一边将一双小腿乱甩动。我心头恼怒着,又没有经验,车骑至紫竹院门口,女儿突然大哭起来,而这时我的车子也突然骑不动了……

“怎么啦?怎么啦?”妻子从后座上跳下来,惊恐地叫嚷起来。我一看坏事了:孩子的小腿夹在了前车轮的钢丝里了……车子因此停止了转动。那一刻,我的心像猛地被什么扎了一下,不顾一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