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第14部分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第14部分

小说: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别给我玩小孩把戏了。我怎么可能相信你这样的保证?看电视就会分心,尤其是我不愿让你看小燕子这样半疯半痴的丫头,浅薄得不能再浅薄了。我正准备给电视台写信呢,他们放这种节目到底是什么意图啊?引导孩子们都去学些啥呀?真是的!母亲好像对小燕子早有一肚子气。真倒霉,我算是哪一壶不开就专门提哪一壶。

那天是星期天,母亲说她单位里要加班,她把饭菜一切准备好后,吩咐我说:老老实实在家做作业,什么事都甭想。我一听高兴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这下总算有机会目睹小燕子的风采了!

哎,你去上班吧。我保证在家好好做作业,今天的作业比任何一天都多!我特意这么说,其实后来想想这话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母亲用特殊的眼光重重地看了我一眼,再没说什么便出了门。万岁——我按捺住激动万分的心,估计母亲已经下到楼下时,便在屋里大声欢呼了起来。赶紧,先打开电视布罩,然后接上电源……呀,楼梯上突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坏了坏了,母亲返回来了。我赶紧神速将电线拔掉,又将电视机罩重新恢复原状,然后再飞步回到自己的小屋拿起书本——是母亲进门了,是她在电视机那儿停下了脚步,然后在电视机上扒拉了一下,检査看看有没有我动过的迹象——其实我根本没有回过身,眼睛盯在书本上,可我的心告诉了我感觉到的母亲在外屋所做的哪怕是最细微的每一个动作,因为我的心怦怦跳得不能再快了!

母亲终于走了,屋里恢复了平静,只有我的心与墙上的挂钟在跳动。我像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惊险战斗一样,忍不住自己对着镜子笑了起来。

我知道母亲的精明之处,所以第二次想打开电视时就有意等待了一段时间。我知道时间证明这回母亲真的去单位上班了。

解放了——我伸伸懒腰,极为自在地从小屋走出,毫无顾忌地轻步走到电视机前,掀开布罩,插上电源,点动电视上的按钮……嗯,奇怪,怎么电视没有图像?

我急了,左看右看,电源、天线都是好的呀!是坏了?不对,早上还听到母亲在看天气预报呢!这是怎么回事?我毕竞是学过不少物理知识的高中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叫我气得直咬牙的事:母亲把连接电源的那个双向插头中的其中一根拔掉了!

我的妈呀,你这是干什么嘛!那是个无法用其他东西可以替代的玩艺。面对母亲的聪明和眼前的无奈,我狠狠敲了敲电视,真的一个人在屋里哭了起来——同学们在前一天就告诉我此时此刻正是《还珠格格》重播的时间呀!

我真是欲哭无泪地不知如何解决我想看一眼小燕子的强烈愿望。正在这时,楼道里不知谁家的门嘎吱打开后,传来电视《还珠格格》的声音:小燕子!小燕子!——那陌生而熟悉的声音直灌我的耳朵,可很快声音消失了……是出来倒垃圾的邻居把门拉上了。然而小燕子的声音太剌激我了。在家惴惴不安的我终于想了个办法:到邻居家看一眼小燕子!

以什么法子敲开邻居家的门呢?对,就说我家电插头坏了,借把钳子什么的。

我撒谎敲开邻居门时,心头好不激动,但表面上装出十分镇静的样子。好客的邻居哪想得到这是我一手策划的阴谋,当我显得对他们正在看的《还珠格格》表示也愿意看一眼时,他们全家人便热情地邀我坐下一起看。接下去的时间简直可以用大大过瘾四个字来形容了。在这个家庭里,小燕子不仅吸引了与我差不多大的—个女孩子,也吸引了她的父母和姥姥,我真羡慕他们全家。而且让我想象不到的是他们在看完当天重播的两集还珠格格后,又听我说从没有看过以前的还珠格格节目时,慷慨地拿出了录制好的两盘录像带又放了给我看……

我完全沉浸在对小燕子的狂热之中,当发现邻居家正要吃饭时,才想起是该我离开的时候了。对不起,打扰你们好长时间。谢谢!我不好意思地起身告别,三步两步地回到楼上的家。

当我用钥匙打开防盗门时,发现门是开着时,心幕然紧张起来:坏了,妈已经回家了!

你到哪儿去了?母亲早已站在小厅中央,等候我进门审问。

没、没到哪儿……去楼下邻居家借钳子去了。我恨自己语无伦次。

借钳子?那钳子呢?

我傻了,发现到人家里半天什么也没做嘛,邻居对我借钳子的事怎么也没提醒一声呀!真是。

你那点花花小肚肠,还想瞒我?母亲早已气不打一处来,我知道你不等我出门,就急着想偷看电视!哼,真有本事,自己家的电视不会捣鼓,还想到邻居家借钳子来!去呀,把钳子借来呀!

我知道是你存心把插头搞坏的。我觉得不能不说,尤其是想到邻居家的那种温馨快乐情景,而我与母亲之间的不平等,心中更是气儿不打一处来。

知道了你还跑到人家家里去看?难道你永远管不住自己的偷懒?母亲又开始没头没脑地骂起来,她骂人时的那种尖嗓音最让我感到刺耳,而这一天我感到的不仅仅是刺耳,是刺心,深深地刺着我的心!

也许是积压在心头的怨愤太多太久,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的声音会大得甚至有些歇斯底里:我不偷懒!我从来没有偷懒过——母亲大概没有想到我会如此反抗,她一愣后,火就更大了,使出她认为做大人惟一能制服儿女的手段——抄起一把铁棍朝我砸来……当时我真的惊恐得脑子一片空白,因为我想象不出我的亲生母亲会用铁棍向她惟一的女儿砸来!

我想我是被求生的本能唤醒了!在我退至不能退却的地方,我的手下意识地抄起放在桌上的一把菜刀并且高高举在空中……

母亲惊呆了:你……你想杀你妈呀?

我就想杀死你。我的声音几乎使全楼的人都听到了,于是我家的房子外传来无数猛烈的敲门声。

就在这一夜,我离家出走了,什么都没带,便离开了家、离开了母亲,一个人在我们小城的一条河边走了5个多小时,在这阴兩绵绵的5个多小时里,我呼天不应,唤地无声,于是便无数次想向湍急的河水中跳去…那是个我一生无法忘却的黑夜。当现在我清醒后再回想起那一夜的事时,我庆幸自己那一夜没有做两件亊:一件是我没有留在家里,假如真的留在家里,我会难以控制地产生杀毋之心,二是那5小时的漫漫长夜,使我有机会渐渐梳理我并不成熟的心路。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以后的情况。我可以告诉你们:去年我考大学的机会失去了,但我和母亲都不感到后悔,因为我们母女和解了。后来母亲在我出走几个月回家后,重新找了一个中学,我和母亲对今年我考大学都充满了信心。回想起过去的那段难忘的经历,我只想对所有的家长们说一句话,那就是请在严格要求您的孩子努力学习时,不要忘了给予他们起码的一点自由,这样不仅不会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相反有可能获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我认为这绝对没错。

像上面这位女学生的独白,我在采访中至少听过十几人次,他们有的仍然在学校读高三,有的是已经读完高三,或者进了大学,或者被挡在了大学的门外。关于他们曾经经受和正在经受的那些因家长和学校给予他们的种种高考压力的故事,实在可以专写一部厚厚的书,而且这样的故事不用任何修饰,都是一份份血淋淋的控诉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因为在他们年幼的心灵深处。那些深仇大恨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每天呵护他们的父母。在从这些胸怀深仇大恨的孩子口中,我听得最多的是他们在呐喊要求给予他们最基本的自由空间和最基本的尊重与权利。

“我们虽然是小孩,但我们也是人,不可能因为学习或者高考,家长们就可以剥夺我们作为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基本的东西。我们要求的权利,是我们作为新世纪一代的中国青年人应有的那种既严格要求,又能体现我们健康快乐与自由的个性的权利。”一位现在在北京著名学府学法律专业的原高三生如是说。

关于这一概念,我问过不少家长,但他们在没有前提下的回答显得很空泛,可真正接觖到自己子女的实际情况时,其回答真让我感到吃惊。

“孩子的权利必须建立在一种约束的条件下,比如他们应该完成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谈论此事。”这是一位在大学当人文教授的学者的回答。原因是他的儿子也是位不安分守己的逃学生。年轻的教授是在恢复高考后圆大学梦的老三届生,他的体会非常深切:“我的结论是,在中国尤其是现在或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高学历,就意味着你失去社会对你的尊重与选择。设想一下,一个没有高学历的人,你想让社会来重用你,那除非在你通过无数次、无数年的艰苦拼搏后才有可能,而有高学历者可以在走出校门时就获得社会所给予你的这种机会。难道我们作为家长的,有谁真心让自己的儿女在无尽期的努力与等待中由社会来承认和选择他吗?不会。那样的代价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的问题,而是整个时代与民族所不允许的。”

不能不说这位高谈阔论的学者说的没有道理,但谁又能为我们的孩子想一想呢?

“剥夺了权利,剥夺了自由,剥夺了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我们不就成一种机器?一种让家长、让学校、让一个用先前的特种模式早已为我们设计好的社会来造就我们未来的一代吗?这就是你们大人们天天说的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吗?再说,当我们一个个变成考试机器后,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创造、我们的幻想、我们的灵智、还有我们的爱情都被泯灭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是可以吸引我们生命活力的源泉?死吧一做一具还有心桃的僵尸吧,阿门。”

学生们这样告诉我。而我也正想用实例来回答不少家长和老师在这一问题上的某些固执。

实例之一:《贵阳都市报》刊发的一位中学生

◆留给父母的遗书:

敬爱(的)爸妈:

我已不存在,请不要悲伤。我很对不起你们,请原谅。

我知道你们把我养这么大很辛苦。但是呢,我又没有报答过你们。我的成绩从来没好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有想死的念头,我曾经有过几次想死,但是我还是不愿意过早地死去,但是这一次,我已经彻底地绝望,并不是什么原因,而是我己感到,我是一个废物,样样不如别人。而且由于没有交成绩册和补课本,(老师)没有(让我)报到,也没有(发给我)课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个新生,侯老师对他讲:“后面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差生……”我想,我已被老师列入差生行列了。我也感到很绝望。下午,我去问老师,星期一交行不行?据同学说,他假期作业有两道数学题没做(没有通过小组检查),老师说:“不行,今天不交星期一就不准上课。”我真的绝望了。

我也想过,我一死会给你们带来什么呢?有坏处、有好处,我一死,会给你们精神上加了不少压力,好处是我一死,你们可以节约一大笔钱,你们可以不用愁我的开支,你们可以尽情地游玩,坐飞机、坐火车、坐轮船,而不用为我担心。我死了,也不要传开来。因为会带来别人所讲的闲话,使你们很不好。如果真的很想我,便给我写信,你们尽情地玩乐吧,你们也不要想不开,存折密码是1122。来生再见。

李渊

97.2.20 10:17

另加一句:妈妈,不要责怪爸爸,爸爸也不要责怪妈妈。

记住。

据贵阳的市民讲,李渊死后八天,报上刊出了这封遗书,几乎所有的贵阳人都为如此懂事的小李渊惋惜和痛心。李渊是位中学生,他的遗书中非常清楚地表明他的死因并不复杂,但却令人深思。那个老师简单而又残酷的一句“差生”和一个“不交作业就不让上课”,使早已对死读书和以分数论优劣而绝望的小李渊产生了想死的念头。而李渊对死所表现的那种冷静和死之前周到地为父母考虑的那种成熟,更使我们为失去这样的好孩子而痛惜万分!

我们从遗书中不难看出,虽然李渊只是个中学生,但他有思考和处事的成熟的一面。同样,在他的眼里,人生尽兴地玩乐是最大的难得、最大的幸运、最大的幸福——他因此用一句听起来十分幼稚却无比真诚的“你们尽情地玩乐”来祝福自己的父母。读到这里,我们都能感到中国的孩子们因为上学而受到的心灵创伤是何等的严重!

实例之二:见《北京晚报》1999年1月26日报道(记者张鹏)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高三生杀死亲生母亲

本报讯:一个十九岁的中学高三生在没有深仇大恨和严重矛盾的情况下,竟然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死后碎尸抛入湖中。昨天下午在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朱宇故意杀人案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在昨天下午的庭审中,旁听席上座无虚席,被告人朱宇被带上庭后,人们发现他还是一个脸上显露着稚气的男孩,然而当他用平静的口吻叙述所做的一切时,人们被深深震惊了。

今年十九岁的朱宇正在上中学,面临着高考,他的家庭物质生活优裕,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对他寄予了厚望。然而去年3月,朱宇萌生了杀母的恶念。朱宇说他对母亲的不满是从1996年开始的,当时他父亲因肝病住院,后来终因病重去世,他认为父亲的病本来是可以救治的,但母亲怕花钱多没用好药,所以父亲才死。父亲死后,母亲与一个男人来往密切:朱宇认为母亲就是为了这个男人而不去救父亲,平时因朱宇的母亲对他学习管得很严,母子俩经常争吵。去年3月25日,朱宇交女朋友被母亲反对,两人又爆发了一场争吵,朱宇在这一天起了杀心。

朱宇找到同学崔楠,把杀母亲的想法告诉了他,让他帮助一起干。由于两人是好朋友,崔楠同意了。于是两人开始了周密的准备工作,朱宇翻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