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118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18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真让他猜对了,解放军的旅长和两个炊事员坐在一起审俘虏是个很平常的事,这有什么,赶上了就坐在一起审审呗,只有这个被审的张大旅长感觉到很奇怪。

    对面的解放军军官是个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这里说的老红军不是年龄大,而是当兵的时间长,经历过的战斗多,他可不是什么白给好糊弄的(原型是三纵队独立二旅旅长张开基将军,这里就不细说了)

    他也没什么时间和耐性和这个张汉初磨牙:“听着,别跟我胡说八道,你以为我们解放军都是傻子?来人,把那三个年轻一点的也都带过来。”

    等三个卫兵都被带过来的时候,这个解放军的旅长对着几个被带过来的卫兵说道:“你们几个给我好好看看这个人,然后一个一个给我说出来他是干什么的,谁说错了,或者最后一个回答的拉出去枪毙,听明白了吗?”

    张汉初听到这个解放军军官的一番话顿时感觉到,完了,彻底完了,没想到共军这么难对付,要是这么一问谁还敢不说实话,自己的身份是没办法保住了,想到这里张汉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行了,这位解放军的长官,你也不用为难他们几个了,我自己说。”

    这张大旅长停顿一下,又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我就是**二十四旅的旅长张汉初。”

    张汉初一说完,审问的几个人眼睛都是一亮,接下来几个人在一起哈哈大笑,这个解放军的旅长说道:“哎呀,老张、老李呀,你们俩还真行啊,咱们野战军来了两个纵队,几万的人马,没想到最后这个张大旅长却落到了你们两个的手里,这可真是天意呀,天意。”

    两个炊事员叨咕道:“旅长,你竟瞎扯,什么天意不天意的,这是说明咱们旅的炊事员跟在前线打仗的战士一样很厉害,跟天意没什么关系。”

    这个旅长又大笑起来:“你们两个说的对,跟天意没什么关系,是咱们旅的炊事员厉害,两根扁担也能抓国民党的少将旅长,这件事算你们俩大功一件,至于是什么功劳还要等旅党委会讨论后再决定。”

    宜川城内,二十四旅旅部,人声嘈杂,乱做一团,屋顶的灯光被炮火震的忽明忽暗,旅部里的人员俩一群,三一伙的在一起咬着耳朵议论纷纷,议论的声音很小,互相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桌子上的电话铃声不时响起,但这些互相在议论的人员没一个人有心思去接电话,任由电话铃声就那么响着。

    这时有几个军官从外面火烧屁股一样跑了进来,跑进来后就质问这些旅部的人员,为什么不接电话?旅长在哪里?我们有重要情况汇报。

    几个旅部人员看着这几个跑进来的军官:“你们想找旅长?我们也想,天一黑旅长就不见了,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旅长哪去了。”

    这几个跑进来的军官面面相对,旅长天一黑就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那个了?不会吧,旅长昨天开会的时候不是还要和咱们一起守城,然后再带着咱们突围回西安吗,能这么快就跑了?

    几个军官中的一个说道:“别慌,再找找,我就不信了这大活人还能被共军抓了俘虏了,全部出动找旅长,耗子洞也要翻过来看看。”

    正当城内的国民党士兵到处找他们的旅长的时候,城外面的解放军战士用铁皮做的大喇叭喊道:“城内的蒋军官兵听着,你们的旅长张汉初自己偷偷出城溜了,现在已经被我们解放军抓住当了俘虏,你们还在给谁卖命?抓紧交枪投降,好争取宽大处理。”

    城下的大喇叭一响,城内的二十四旅官兵当时就慌了,打电话的打电话,没电话可打的就在一起互相胡打听:“解放军说咱们旅长自己偷偷跑了,还让他们抓了俘虏,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个士兵说道:“真的假的还不容易,旅长出来证实一下不就行了吗。”

    可是不管解放军怎么喊,这张大旅长就是不出现,士兵渐渐地越来越慌,解放军说的没准是真的,要不咱们旅长干吗还不出来?

    就在守城的国民党士兵疑惑不定的时候,城外解放军大喇叭又响了起来:“想好了没有,想好了赶紧出来交枪投降。”

    见城上的国民党士兵没有答腔,城外的解放军战士又喊道:“你们是不是有点不相信?不相信也好办,一会我们就把你们的张大旅长带过来,让他给你们喊几句总该行了吧。”

    不长的时间,还没等城内的国民党士兵缓过神来,从城外的大喇叭里传来一个他们很熟悉的声音:“弟兄们,我是张汉初,城外来了好几万的解放军,城是守不住了,咱们再卖命也没有用,交枪投降吧,解放军优待俘虏。”

    城内的二十四的旅官兵听到城外长汉初的声音是说什么的都有,一个说道:“***,让咱们卖命,他到好,自己找机会溜了,要不是这小子被解放军抓住了,咱们还被他给蒙在鼓里。”

    另一个说道:“行了,这还守***什么呀?连旅长都被抓住了,咱们还死等什么,把城门打开,咱们也投降。”

    另一个士兵又说:“慢点,慢点,先做个白旗挂出去,省得被八路军误伤,现在这个时候死了可太冤枉。”

    时间不长一个白旗从城头挂了出来,一个士兵大声喊道:“八路老爷,我们交枪,你们别打了,我们马上开城门。”

    随着宜川城门的打开,守军三千多人放下了武器,宜川被西北野战军正式占领,战役前制定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有朋友让老巴更新的快一点,说实话老巴也想快一点,但一快自己就感觉故事情节交代的不怎么合理,而且错别字明显见多,这可能是老巴水平不行的原因,大家都是花钱订阅的,虽然钱不多,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老巴不多检查几遍心里不塌实。

正文 第219章 大战过后

    这一天早上,视线很好,一场大雪把空气中的尘埃和悬浮颗粒都带到了地上,雪后的天空显得特别的兰,空气也很清新,用鼻子使劲吸一口,感觉一股清凉的气息直透肺腑,舒坦。

    这时候从远处天边传来了一阵阵的嗡嗡轰鸣声,一个黑点从几朵白云之间钻了出来,随着轰鸣声的接近,黑点越来越大,终于看清了,原来是一架双引擎的大肚子螺旋桨飞机飞了过来。

    这架飞机飞的不快,也不高,但肯定是在步兵轻武器的射程以外,在宜川、瓦字街以及岔口山一带的上空不住地盘旋,一圈一圈又一圈,连着盘旋了好几圈,飞机的引擎哼哼着,就好象在哭他死了的亲爹老子一样,但见硝烟散去,战场上死一般的沉寂。

    在飞机靠窗户的位子上坐着一个穿着国民党上将军服的中年男人,这个人脸上的肌肉不时神经似地痉挛一下,从窗户里死死地看着下面白雪皑皑,沟壑纵横的大地,许久许久一句话不说。

    飞机不住地盘旋了几圈以后,这个人回过头来,轻轻地对身边的随从人员说了句:“告诉机组人员,咱们回西安。”

    这个男人说完后,慢慢的坐正了一直都在倾斜着的身体,把脑袋靠在了椅子的靠背上,注视了好长时间机翼下大地的眼睛也缓缓的闭上了。

    飞机拐着弯转了个身子,掉转机头向天边飞走了,引擎的轰鸣声越来越小,渐渐地什么也听不见了。

    这个身穿国民党上将军服,坐着飞机来巡视战场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国民党的西北王,去年进攻延安的统帅,蒋委员长的好学生,黄埔一期的毕业生,陆军上将,胡宗南胡司令长官。

    宜川战役,彭老总和习政委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奋战,以劣势的武器和装备,一举全歼国民党七个整编师加一个旅,共记八万余人,取得了新式整军活动开展后的第一次大胜利,为扭转西北战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场大的战役过后,瓦子街和岔口一带的山川,敌尸遍野,武器辎重丢的满山都是,山川沟壑一片狼籍。

    打扫战场的时候在二十九的军部兼兵团司令部附近发现一具身体肥胖,个子不大的尸体,尸体已经被炮弹炸的面目全非血肉模糊,不过从样子和身上还剩下来的衣服来看,象是国民党的一个高级军官。

    接到报告后,彭老总带着一部分人来到现场,让医生把尸体上的血水和泥土擦干净,再用针线把面部缝合好。

    彭老总仔细端详了一会,又让几个认识刘勘的俘虏过来辨认,终于证实,这就是国民党整编第二十九军的军长兼兵团司令,中将刘勘。

    堂堂的中将兵团司令,死在这几十里都看不到人烟的大山沟里,说起来也是够可怜的,接着战士们又把整编第九十师的中将师长严明的尸体找到了,这哥俩不能同生却同死了,这样也好,也不枉俩人交情了一场。

    看到两人的尸体,彭老总很兴奋地对野战军司令部的人说:“抗战初期,我就同这个刘勘和严明打过交道,没想到十年后又在这里见面了,官都当到中将了,也不容易,就让西安的胡宗南给他们开个追悼会吧,不管怎么样,这两人也是打过小鬼子的,刘勘和严明虽然反动,但他们抗日还是有功的,把尸体保管好,不能草率处理。”

    部队遵照彭老总的命令,用一丈八尺的家织土白布裹了刘勘和严明这两个国民党中将军长和师长的尸体,又从老乡家里买了两口上好的棺材把尸体装进去。

    过去的农村,到了年纪的老人都有给自己打造棺材的习惯,不过这两具板材都在一巴掌厚的上好棺材却便宜刘勘和严明了。

    国民党的部队攻进陕甘宁边区以后,因为交通不便,部队补给很困难,每到一处都是大肆抢掠,更有甚者,不但把粮食全抢走,还把老乡家里窑洞的门窗都拆下来当柴烧,猪马牛羊是见什么抢什么。

    又因为对陕北的地理情况不熟悉,到处找当地百姓给他们当向导,可是当地的百姓受**的教育多年,早年又跟着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将军闹红军,用国民党的话来说,就是从脑袋瓜子到脚底下都让**给赤化透了,没有人愿意帮他们,带路更是别想。

    这一下又让国民党的士兵对当地百姓打骂甚至枪杀,这就和以前八路军铁一样的纪律和行为行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执政的边区政府真是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因此当地老百姓对这些国民党的军队恨之入骨,管他们叫白军、白匪、顽固军、遭殃军。

    本来按老百姓的意思,这些被解放军打死的国民党军官和士兵的尸体直接扔大沟里就行了,让饿狗饿狼给啃了,省得他们下辈子再出来害人,想要棺材?门都没有。

    但当地百姓还是看在八路军首长的面子上卖了两口棺材,装了这两个国民党的将军,不但掩埋成墓,还立上了标牌。

    不久,我陕北新华人民广播电台,受野战军前线司令员的委托,广播了刘勘和严明的死亡消息,并通知其家属和亲友:“尸体已由本军掩埋在宜川城西,羊道村,村南三里的山地中,家属及亲友如果来运尸体,解放区军民一定会给予方便和大力协助。”

    过了几天,刘勘和严明的家属通过宜川解放区的县政府转来一封信,称人民解放军是仁义之师,文明之师。

    这件事让胡宗南很是下不来台,尽管胡宗南非常难堪,可是为了安抚部下和死者家属,还是不得不派人把刘勘和严明的尸体远了回去。

    胡宗南派人到宜川接回了刘勘和严明的尸体,由他亲自主持开了个隆重的追悼大会,在追悼大会上胡宗南号召三军将士都要向刘勘和严明学习,向党国的英雄学习,向**的楷模学习,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接着又向南京的蒋委员长呈请为俩人追授陆军上将军衔。

    胡宗南打了个大败仗,不但丢了七个师加一个旅八万多人,又丢了战略要地宜川,还痛失了刘勘和严明这两个很能打仗的将军,都是经过抗日战场锻炼过的将军。

    从抗战这一角度来说,他们俩也确实是有功的,这一点连**领导下的西北野战军的首长,彭老总和习政委也是承认的,正在胡宗南惊魂未定的时候,一架飞机从南京飞了过来。

    西安的机场和周围的公路在飞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全部戒严,一群群的高级官员和部队军官穿戴整齐,军装齐整,皮鞋乌亮,戴着雪白的手套,坐着汽车到机场迎接。

    飞机在机场的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机头一低,缓缓地在机场跑道上降落了,飞机刚一停稳,一群全副武装的卫兵马上把这架飞机围了起来,然后工作人员把一条红地毯铺到了飞机旋梯下面,接着舱门一开,走出了几个穿中山装的人员。

    在这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人员后面紧跟着走出一个身穿青灰色长袍,拄着一根文明棍,脑袋上亮光光的人来。

    谁呀?还能有谁,在当时的中国能让西安的军政长官们搞出这么大动静来的只有一个,国民政府的总统,陆海空三军大元帅,自己号称是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和接替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的统帅,蒋介石蒋老先生。

    不过这都是国民党方面的称呼,解放军的官兵还管他叫蒋该死,蒋秃子,蒋光头,蒋顽固,恩,还有一个称呼叫“运输大队长”

    战士们经常开玩笑说,你们也别老说蒋介石不好,如果不是他从美国要来这么多的武器弹药,咱们解放军怎么办?你再厉害也不能赤手空拳打天下呀。

    蒋介石已经被胡宗南彻底激怒,宜川战役让他以前还很自信的陕北战场彻底陷入了困境,**说解放军向渭北、拢南进军的门户已经洞开,这话一点都不假,得到宜川被解放军占领的消息后蒋介石的整个脸都变型了。

    阴沉着脸走下飞机的蒋介石看都没看一眼低着 头站在飞机旋梯旁边的胡宗南,随即拄着手里的文明棍钻进了一辆黑色的小汽车里,这辆小汽车在同样是十几辆的黑色小汽车的簇拥下迅速开走了。

    见了面一句话没说,这在胡宗南和他的校长几十年的校长和学生间的感情中还从来没有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