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123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23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来电报为我们鼓劲了。”

    会场上掌声大做,王司令员也和大家一样使劲拍巴掌,这些指挥员都兴奋地互相推搡着,高兴的不得了。

    有的指挥员边拍巴掌边大声说道:“蒋介石不是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解决我们吗?现在怎么样?一年多过去了,我们被解决了吗?”

    又有人说:现在不是他要解决我们,是我们要解决他,我们这次如果能吃掉裴昌会,以后就要到国统区去作战了。

    王司令员趁着大家的高兴劲又宣布了一件大事:“同志们,我们党中央和**准备搬家了,搬家的地点是河北的一个地方,具体地址我也不知道,知道了我也不能说,同志们,全国的大反攻就要开始了,让国民党蒋介石看看我们**人,看看我们人民军队的力量吧。”

    王司令员的一番话彻底把整个会场上的气氛推向**,气氛越来越热烈,李勇的眉头也是越皱越紧。

    坐在陈旅长后面李勇的模样被细心的纵队政委发现了,不愧是干政委的,这心眼就是不得了,别人都在议论下一步的仗应该怎么打,怎么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他却在观察各个指挥员的反应。

    政委悄悄地用手捅了捅王司令员,然后用眼睛往李勇那里看了看,王司令员别看说话骂骂咧咧的,有的时候还兴许给你一下子,给人的感觉是个大老粗,但如果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王司令员的心非但不粗,而且细腻异常,粗只是他的一种表象。

    他瞥了一眼李勇就明白政委的意思了,恩,李勇这小家伙有不同的意见了,只是因为会场上的气氛和自己的资历而不敢说话。

    “大家都静一静,独立团的李勇,你们几个也别坐在那里不吱声,上次你们提出来的意见就很好吗,这次你们还得说一说,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说出来,我王胡子担保没人会笑话你。”

    王司令员的几句话说完会场马上静了下来,大家都把目光集中李勇几个人身上。

    李勇和王成德以及方新互相看了看,没办法,这样的事还得李勇来干,李勇站了起来:“各位首长,我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来开会的二纵队指挥员们这时候都大声说:“说吧,李团长,上次你分析的就很厉害吗,这次再分析分析,我们都洗耳恭听了。”

    经过宜川战役前的会议分析,这些人也确实很佩服这个年轻的小团长,看问题很有见解,视角也很独到,见司令员让他说话,也都鼓励他说下去。

    得到了大家鼓励的李勇定下心神,把自己想要说的一点一点说了出来:各位首长,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不错,消灭了刘勘兵团,稳定了西北战局,但我们和别的野战军不同,所处的角度也不同,客观地说,我们西北野战军应该是几大野战军中实力最弱的一支。

    而西北战场上国民党胡宗南军事集团的力量虽然被削弱,但是并没有垮,总体实力还是在我们之上。

    刚才大家所考虑的和提到的,都是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可是问题要分两个角度去看,我们还要看到对我们不利的一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宜川战役后,我们虽然消灭了一大驼的敌人,敌人的总体实力有所下降,但是我们自己也减员很大,不算伤员,能参见作战的人员已经不足八万了,就拿我们团来说,战斗力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一,我说的是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一,实际情况还要严重。

    有的同志会说,我们不是俘虏了很多国民党的士兵吗?把他们补充进来不就可以了吗,同志们,俘虏是很多,但俘虏现阶段还补充不了部队。

    能把这些在国民党的部队当了好多年兵的士兵教育成我们的战士不是简单的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现在我们所能依靠的就是这不到八万的战士。

    而我们的对手,敌人的力量又如何呢?裴昌会的兵团有六个师近七万人,我们想要攻打的洛川则有敌人一个加强旅,整编第六十一旅,这个旅有四个团,人员是七千多人,加在一起也有近八万人,总兵力我们不占优势。

    整编一旅的旅长叫扬荫寰,这个家伙可不是宜川的张汉初,在国民党部队里是个很有名的能打仗的将领之一,非但不怕死而且极为顽固反动,洛川的工事也很完备,这样坚固设防的据点很不好对付,我们未必就能很快攻克。

    大家都知道,我们主力收拾了刘勘以后,彭老总用了三、六两个主力纵队去对付还剩下不到四千人的宜川张汉初,开始人们都认为彭老总有点小题大做了,不过是一个打成了惊弓之鸟的宜川,有这个必要吗?

    结果如何?刚到城下我们就碰了钉子,两个纵队四万多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代价才啃了下来。

    这个洛川比宜川还要难对付的多,如果对洛川我们久攻不下,就又会陷入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打成胶着和消耗战。

    我们要分析或者准备洛川不能及时攻破怎么办?裴昌会不来增援怎么办?来了我们吃不下去怎么办?只有多考虑几个为什么才能不打无准备之仗。

    李勇的一番话说完,会场上又是一片寂静,各位旅团指挥员是暗中点头,刚才是有些兴奋过头了,考虑的都是对自己好的一面,对自己的不利因素没有考虑到,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也多亏这个李团长及时提醒。

    王司令员连连点头:“对头,大家是有些兴奋过头了,这盆凉水浇的很及时,以后我们还要多浇几盆这样的凉水,但野司的作战计划已经下达,没有更改的可能了,各位回去后要认真准备,向李勇说的那样,多考虑几个为什么,多想想不利的方面,多做几手准备,争取做到有备无患,战斗进展顺利还好,如不顺利都要拿出各自的备用方案来。”

    会议结束后,回到独立团的李勇命令部队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武器弹药,药品担架,又让孙全厚派了些车回榆林去,把伤势好的差不多的轻伤员都接回来,又在跟正在训练中的俘虏大队打了招呼,看看他们的新解放战士训练到什么程度了267014394,反正团长李勇给大家的感觉是非常紧张。

    不说战士们了,连独立团的营以上指挥员都有点奇怪,团长是不是有点过分紧张了,问题有什么严重的?敌人有那么难对付吗?

    李勇不管战士们怎么奇怪,只是命令部队抓紧作好一切战斗准备,按打大仗和恶仗来准备,能收拢上来的战斗人员一律归队,情况有多严重你们不知道,不代表我李大团长不知道。

    这期间经过近一个多月的修养,独立团在榆林的轻伤员回来了三四百人。

    。

正文 第227章 战洛川

    二纵队的会议开完以后,独立团进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李勇让身体恢复的差不多的轻伤员抓紧归队。(八 度吧 。8du8。 百度搜索)

    这样一来,独立团的总人数又超过了三千人,战斗力有所回升,李勇的心稍稍稳当了一点。

    接着李勇又做了一件让人不怎么理解的事,让李玉明和辎重营的老孙到处去弄薄钢板。

    战士们问咱要这玩意干什么,李勇也不解释,只是告诉老孙和李玉明去弄就是了,能整回来多少是多少,不管是抢还是买。

    俩人虽然不怎么明白,但对团长李勇的命令是要严格执行的,独立团的人也拿这些事情习惯了,团长有的时候让人做的事是不好明白,但肯定有用,你干就是了。

    就向上次到一纵队的三五八旅学习怎么教育新战士,到现在为止谁也不明白团长怎么认识的余秋里政委,王成德也问过这事,李勇不置可否地告诉他,他也不认识,只是听说而已,王成德也只能是将信将疑了。

    几天的工夫转眼就过去了,也不知道孙全厚和李玉明是用什么办法,反正俩人是弄回了一些十多个公分后的薄钢板,虽然不多,但也将就了,在当时的年代这类东西是很奇缺的资源,你有钱都未必能卖得到。

    李勇也没问俩人是怎么弄回来的,李大团长的观点是,我这当团长的把命令下了,怎么去完成是你们的事了,什么都让**心还不得把我累死,本团长有时间还要找胡小莲待一会吗。

    最近一段时间何翠花还是和以前一样,忙的脚不沾地,五营长王老虎重伤,教导员也有伤在身,所以大部分的工作都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但胡小莲就好多了,身上带点伤的战士们基本上全好了,她的卫生队要比以前轻松多了。

    胡小莲多聪明啊,看到李勇的猴急样子当然很明白李勇的心事,其实胡小莲也很想和自己的男人在一起,她是个很健康的年轻女人,对这事和李勇一样很喜欢。

    只是女人吗,表现的含蓄一点,或者可能也是因为环境和条件限制,没办法和李勇太过亲热,大勇这家伙可是非常能折腾的,每次都把她弄的神情恍惚,不知道东南西北的,不过也蛮喜欢这种感觉的。

    有的时候胡小莲就纳闷了,这坏蛋是从什么地方知道这么的东西,还会那么些的招法,简直就是————太多了吗。

    在这期间,整个二纵队也在李勇的带动下进行战备,各级指挥员都是人**,只要是想通了就要抓紧执行,按部队最困难的时候去准备,战前多准备,战时少流血,这个简单的道理都明白。

    而野战军的攻击行动在十几天的准备后也开始了,彭老总还是用惯用的手法,用三、六两个纵队围城,用一、二、四纵队,以及野司直属队来为裴昌会兵团撑开了一个大口袋,整个野战军的全部人马在宜川战役后又一次紧急行动起来。

    洛川,地处陕北和关中的结合部,海拔一千多米,高原与遥远的天幕交融在一起,显得十分广阔,地表则是裂纹般沟壑纵横。

    我军进攻洛川,这纵横幽深的沟壑就是第一大障碍,部队机动,攻击的发起都很受影响,对战士们的体力消耗也非常大。

    有的部队连着通过了几个大沟后就把战士们累的气喘吁吁,以至于带队的指挥员不得不让战士们稍稍休息一会,然后再发起攻击,要不跑都跑不动了,你还怎么冲锋和往上送炸药。

    胡宗南守洛川的是他手下有名的狠人,整编第六十一旅旅长杨荫寰,这个六十一旅有四个团的兵力,是一个加强旅,他们把前哨阵地推进到了离主城五到八公里之外,利用这些天然的沟壑修筑了大量的极为坚固的野战工事。

    西北野战军以其全部五个主力纵队把洛川团团围住之后,城内的国民党官兵惊慌失措,都感觉到这下完了,八路军的大部队来了,咱们还不是死定了,只有这旅长杨荫寰满不在乎,还咬牙切齿地进行整军备战。

    用这个杨荫寰话来说,你们解放军不是很厉害吗?你们八路军不是会打仗吗?那你们就一点一点来啃吧,看你们什么时候能啃到我的洛川城下,老子豁出去了。

    这家伙还在部队中建立了四级督战体制,旅、团、营、连,上一级的督战队可以对下一级进行好不留情的射杀而不必请示。

    他在最前面的城门楼子上摆了一挺重机枪,并且告诉部队官兵,这里就是我的位置,没有我的命令,胆敢后退一步者格杀不论。

    果然,六十一旅的国民党士兵在这个家伙的威胁和恐吓下,疯狂的与我军对抗,三、六两个纵队的前卫旅还没有看到洛川的城墙边就与外围的守敌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为了对付敌人大量的野战工事,战士们充分发挥了炸药的作用,一个碉堡,一个碉堡的炸,一条壕沟一条壕沟地争夺。

    三、六两个纵队的人马因受地形的限制,没办法穿插,也没办法迂回,只能是从正面硬上。

    而正面又不利于兵力和火力的发挥,攻打有坚固防御的阵地最忌讳的就是正面强攻。

    西北野战军在榆林和宜川战役中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象以前那样每个战士只有几发子弹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可是部队的装备虽然有了改善,炮火也比以前猛烈了数倍,但六十一旅据守的地形很好,野战军的炮火对守敌威胁不大。

    炮火准备后三、六两个纵队前卫旅的突击队开始冲锋,对付隐蔽低矮的火力点,直瞄炮火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但恰恰这点却是部队的短处,部队所能进行的大部分都是些曲射的榴弹炮。

    突击队的战士们不断被凶狠的火力打倒在地,后面的战士越过战友的尸体又继续拣起炸药包冲上去。

    就这样一点一点啃下去,两个纵队的前卫旅整打了一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部队的伤亡也很大。

    有的火力点用了好几个爆破组才解决问题,牺牲在半路上战士们的尸体到处都是,敌人的工事和据点是拿下来一些,但代价也太大了点。

    伤亡越大,部队越急噪,有的基层指挥员和战士们不管不顾地大舍着身子向上冲,可越这样,伤亡也越大。

    三纵队司令员许光达和六纵队司令员罗元发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出身的指挥员,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叫停了战斗,重新整顿战斗部署再继续攻击。

    可战斗进展还是不大,第二天两个纵队又攻击了一整天,仍然是一个不好不坏的胶着局面,部队付出了代价却没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野司的电话打了过来,拿起电话的许光达司令员就听见话筒里传了一个愤怒的声音:

    “怎么回事?部队攻击两天了,为什么还没有进展,许光达、罗员发,你们俩个还行不行,不行你们趁早说话,拉下去整训,我好换别的部队上。”

    两个司令员那里敢说不行,都表示一定要坚持打下去,还要把敌人打疼,让胡宗南派裴昌会来支援。

    又是两天过去了,三、六两个纵队不断加大攻击力度,投入的部队也是逐渐增加,敌人最前沿的阵地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

    有些国民党阵地上的士兵看到已经很近了西北野战军战士,心神慌乱,放下手里的武器,掉身向回跑。

    这时候的六十一旅的旅长杨荫寰表现出了凶狠的一面,这家伙用架在城门楼子上的重机枪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