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186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86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资和弹药,也获得了大量的人员补充,当然了俘虏还要教育一段时间才能下到部队,这一部分人暂时还形成不了战斗力。

这对补给匮乏的野战军来说好比是雪中送炭一样,全军上下都洋溢着胜利的情绪,干部战士们每次见面的时候脸上都带着笑,但野战军的高级首长们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西北野战军指挥部,彭老总还和以往一样很严肃地站在地图前,屋子里喜气洋洋的笑声好象并没有感染到这位解放军战神的身上。

还是习政委走了过来:“老总,该高兴还是得高兴一下,咱们到底是打了大胜仗吗,别让下面的同志们看见你害怕。”

站在地图前的彭老总挠了挠脑瓜皮:“好了,我的政委,我就听你的,一会就和同志们高兴高兴去,咱们今天中午也做点好吃的,不是有好多罐头吗,让炊事班的人卖点力气。对了,我说政委,咱们那个独立团怎么样?这次战斗他们可是又立了大功了。”

习政委:“功劳是不小,可他们的伤亡也很大,我刚刚接到了二纵队的报告,独立团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轻重伤加上牺牲的战士有一千五百多人,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完成野司交给的任务,很不容易啊。”

彭老总:“是啊,我们的胜利是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告诉二纵的王胡子,想办法让他的独立团休整一段时间,没有大的任务就不要让他们出动了,让战士们多休息休息。”

习政委:“老总啊,这事不用你想了,我早就做完了,就算是我不去说,估计王胡子也会这么做的,他可对这个独立团宝贝的不得了啊。”

彭老总笑了笑:“也是,王胡子的脾气跟头撅驴一样,他手底下的兵在他的眼里都是宝贝,谁都碰不得,这次没说我越及指挥,我就烧高香了,好吧,给他们二纵队发嘉奖电,然后通报全军。”

彭老总口述,一个参谋人员拿过纸和笔开始记录:

二纵队,李勇独立团,不顾疲劳强行军奔袭二百公里,以一团之力阻挡敌人大兵团四个昼夜,敌人以飞机大炮终日轰炸,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你部,以大无谓的精神和勇敢气概为全军做出了楷模,这次战役,英雄的二纵独立团功不可末。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彭习

二纵队司令部,王司令员拿着电报咧着嘴对周围的人说:“看到没有,还得是咱们二纵队,主力就是主力,把电报给独立团送过去,是彭老总和习政委亲自签发的,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正文 第215章 回师宜川

因为独立团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重大牺牲,彭老总和习政委亲自签发了嘉奖电,接到电报的二纵队王司令员让人把电报送到独立团去,让这个伤亡巨大的部队指战员也高兴一下。

这时候的独立团正在处理战役过后的后续工作,牺牲的战士要掩埋,负伤的要赶紧转到野战军的后方医院去。

全团从榆林出发的时候是四千二百多人,这次战斗伤亡了一千五百多,把伤员都送走后全团还剩下了二千七百多人。

这还是因为独立团有个很厉害的卫生队,药品、器械都不缺,小一点的伤战士们都不爱去医院,团里的卫生队完全能对付,如果把负伤较轻没去医院的这一部分人都算上,独立团的伤亡数字就更大了。

其实这伤亡数字也没办法算的太仔细,李勇给上级汇报的数字是牺牲和暂时失去战斗力的人员,如果把身上有点伤的都算上那就多了,没带伤的战士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现在有战斗力的战士还有二千七百多人,虽然跟别的团级部队比起来不算小,人员也不算少,但要跟刚出发时比较就差多了,加上武器装备的损失,独立团的战斗力下降了三分之一还多,这让干部战士们很郁闷,虽然野战军打了大胜仗,但独立团的伤亡也确实是大了点。

激烈的战斗中即使自己的亲人牺牲了大家也感觉不到什么,可是等战斗打完,想起那些刚刚还和自己在一起的战友以后再也见不到了的时候就想哭,饭也吃不下去。

炊事班的人员变着花样做了好吃的,辎重营也拿出了好多的家当,大盒的牛肉罐头随便造,但还是没有用,一盆饭菜端上来连三分之一都吃不掉,正当大家心情都很不好受的时候,纵队司令部派人把野司的嘉奖电报送了过来。

还得说是政委王成德这个老政工有经验,部队老是沉浸在悲痛中可不行,这样容易影响士气,士气是一支部队的立足之本。

王成德借这个机会鼓励大家:“同志们,我们团伤亡是很大,但是一个解放军战士,一个共产党员要有大局意思和长远观念,正是因为我们团所付出的重大牺牲,才有了野战军所取得的巨大胜利。

这一仗我们至少也把胡宗南的机动兵力打掉了近三分之一,就冲这一点来说,把我们全团打光了都是合适的,还是那句老话,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振作起来,同志们,还有更大的战斗在前面等着我们。”

王成德的一番话让战士们想到了很多在新式整军中所立下的誓言,政委说的对,正是因为有了我们的牺牲才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战士倒在战场上是光荣的,我们为了建立新中国就要付出代价。

王成德这个年龄不大的老政工的本事也让李勇很佩服,李勇把掩埋牺牲战士的墓碑上刻了两行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在全团干部和战士的努力下,独立团很快从悲痛中走了出来,一切工作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全团从上到下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大量的俘虏要训练,缴获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要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好在纵队没给别的任务,王司令员还特意告诉李勇和王成德,现在你们团的任务除了休整还是休整,这就给独立团所开展的各项工作有了时间上的保证。

在这期间,野战军也并没有闲着,彭老总命令,三纵队许光达部,六纵队罗员发部,回身宜川,去解决敌人在宜川的二十四旅,刘勘的大兵团解决掉了,剩下就该收拾宜川张汉初这条小杂鱼了。

两个主力纵队加在一起有四万多人,有的野司首长向彭老总建议说是不是人去多了,这宜川总共只有国民党一个旅的守军六千多人,被咱们野战军七打八打的还能剩下多少人,有一个纵队足够了。

彭老总则不这么看,打仗不是儿戏,我们在战略上要蔑视对手,但在战术上要重视对手,死狗也要当成老虎去打,去两个纵队当然是有原因的,战士们一直都在打仗,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加上刚刚打完大战役,体力和战斗力下降的厉害,多去一些部队把握大些,没人想在阴沟里翻船。

放下回身急行军前进的两个纵队不说,单说宜川城内,二十四旅的旅长张汉初最近一段时间就跟怀里揣了二十五个小兔子一样,百爪挠心。

这可怎么是好,连刘勘这么个大兵团都败了,我可怎么办?豁出去硬挺和共军拼了?自己的六千多人现在只剩下三千出头不到四千人,凭这点兵力还不够共军主力塞牙缝的。

跑,往哪里跑?没有命令就跑,就算回去也得被上峰给毙了,正当这个张大旅长二心不定的时候,有人报告:“报告旅长,共军回来了,而且是大部队,从远处看得很清楚,人是黑丫丫的不知道有多少。”

这个张汉初一听脸都绿了,他很清楚这是共军收拾完刘勘的主力以后来解决他这个小不点了。

吗的,共军回来的太快了,这刘勘可真是个废物,全美械的部队加上飞机和大炮怎么就干不过共军的烂步枪和手榴弹。

不说这张汉初是怎么想的,但终归他还是个旅长,这家伙马上命令全城戒严,加强守备,然后让手下的军官来开会,自己没主意就让手下的人给想想,没准就能想出点好办法。

不长时间手下的这些军官全到了,张汉初看看这些军官:“废话我也不说了,情况大家都清楚,有什么主意都说出来,我们还能不能有一条生路可走。”

沉默了半晌,一个军官说道:“旅座,要论守城我们还有一拼之力,别看我们人少,但是宜川地理位置险要,共军一时半会攻不进来,问题是我们要守到什么时候?援军不可能再有了,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迟早会城破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个军官说完又是好长时间没人说话,张汉初见没人说话,冲着手下人,有点气急败坏地喊道:“都没主意吗?打又打不过,守又守不住,难道我们只剩下投降一条路了吗?难道你们都想去当共军吗?共军都是过苦日子的军队,你们能受得了吗?”

一个军官小心翼翼地说道:“旅座,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还有近四千人,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我们的地势优势就能和共军周旋一段时间,共军刚刚和刘勘死拼完,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官兵也肯定很疲劳,我们先让他们攻一段时间,等共军几次攻击没有效果的时候我们选择个机会突围出去,只要能冲出去我们再化整为零分散开来,我就不信共军能把我们这些人全抓住,等我们进入山区就可以走小路化装直接回延安或者是西安,能不能走出去到时候就看各位的造化了,言尽于此,不知各位还有别的高见没有?”

这个军官说完后又是好长时间没人吱声,张汉初叹口气:“硬打是没用的,既然大家不想当共军的俘虏就只好这么干了。”

刚才出主意的军官见没人反对又说道:“旅座,我们这些人要想活着出去不给共军当俘虏还要有个先提条件。”

这时候不少军官都有点着急地说道:“你就说吧,现在说对说错也没人怪你。”

军官:“我们要想突围出去,共军的头几次攻击就必须要挺住,只有把共军的攻击势头遏止住我们才有出去的机会,说白了,我们才有跑出去的机会,当兵的就管不了,让他们去吸引共军的注意力,我们好趁乱突围。”

张汉初:“听到没有,这才是好主意,大家放心,只要我们能出去就好办,就算我们没有一兵一卒也没关系,到了西安咱们还是好兄弟,凭我张某人和胡司令长官的关系,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定先把宜川守住,先守几天,看情况我再带大家突围。”

不说宜川城内的敌人怎么研究,咱们再说急速前进的三纵队和六纵队,从榆林出来以后战士们一直都在不停的打仗行军,加上伙食不好,体力下降的很厉害。

但大家都知道宜川这个关中屏障的重要性,部队各级领导让大家再鼓足一把劲,只要能把宜川拿下来就能休息一段时间了。

这一天战士们终于又一次来到了宜川城下,宜川城易守难攻,修建有大量的水泥碉堡和工事,因为人员不足,张汉初的二十四旅收缩了防线,把不必要的兵力都已撤回城内,只坚守主城和城外的两个制高点。

在宜川周围的制高点中,有两处地势最为险要,和宜川城形成了犄角之势,三处阵地可以进行互相的火力支援,宜川的守军之所以有信心能守住一段时间也是基于这两处险要的工事。老巴谢谢大家,弟兄们的每一点支持都很让老巴欣慰。(!)

正文 第216章 战—再战宜川

用三、六两个纵队回身攻击宜川是彭老总的惯用手法,以后也多次使用,但宜川并不向战士们想象的那样,只要是解放军的大部队一到国民党就得举手投降,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宜川城内的国民党守军经过一番商议,准备先死守一段时间,然后再相机突围,张汉初和他的一些手下有信心和解放军对抗死守是因为宜川险要的地势,宜川的地势并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你人多也未必能用得上。

宜川除了主城以外还有城外的两处阵地,这两处阵地一是内七郎山,二是凤翅山,两山中以内七郎山最为险要,虽然此山并不高,海拔只有三百多米,但它背靠宜川的城墙,山壁很陡,易守难攻,自古就有“七郎山一条路”的说法。

二十四旅的重炮阵地和弹药库都在这个山上,这个国军的旅长张汉初虽然怕死,但也并不是什么都不明白,他也知道这个阵地的重要性,在山顶放了一千多人来进行重点防守,这在兵力很紧张的二十四旅来说,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另一坐山叫凤翅山,这个凤翅山虽然没有七郎山险峻,但是它的海拔高度要比七郎上高一些,在这个山顶阵地上更容易发挥火力,张汉初在这个阵地上也布置了一个团的兵力。

虽然这个团经过前几次的战斗已经不满员了,但也还剩下不到一千人,而且这八九百人都是打剩下来的老兵油子,打起仗来又尖又滑,枪法很准,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也混惯了,战斗力不可小视,关键时候还是可以拼命的。

这样一来,主城宜川的守军已经不到两千人了,西北野战军三、六两个纵队到了以后,战士们顾不上休息,马上开始强攻,大家都以为这个宜川国民党的军队只剩下有限的几千人,还能有什么战斗力,还不是手到擒来,一个攻击就拿下。

可是事与愿违,西北野战军三、六两个纵队的强攻很快被二十四旅给反击下来,部队随即又发动了几次强攻,可又都被敌人的密集火力打了下来,几次攻击不但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还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战士们急了,一些基层的指挥员也急了,连刘勘的主力大兵团都被老子吃掉了,还在乎你一个小小的宜川,来了两个纵队都拿不下一个被打得七零八落的二十四旅还怎么跟彭老总和习政委以及野司的首长们交代?还算什么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大家都准备再一次发动硬攻,不信就啃不掉它。

察觉到部队急噪情绪的三纵队司令员许光达马上叫停了战斗,命令部队停止攻击,仔细研究一下敌人的火力和兵力部署然后再行决定怎么攻城。

仔细观察了整个战斗经过的许司令认为别看这宜川的敌人二十四旅兵力不足,但据险防守也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几次攻击未果说明指战员们还是有点轻敌了。

这宜川主城和城外的两个支撑点就象一个伸出两条前腿的王八一样,不但是身上有硬壳还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要想拿下这个宜川还真要下一点工夫,出发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