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194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94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正面又不利于兵力和火力的发挥,攻打有坚固防御的阵地最忌讳的就是正面强攻。

西北野战军在榆林和宜川战役中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象以前那样每个战士只有几发子弹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可是部队的装备虽然有了改善,炮火也比以前猛烈了数倍,但六十一旅据守的地形很好,野战军的炮火对守敌威胁不大。

炮火准备后三、六两个纵队前卫旅的突击队开始冲锋,对付隐蔽低矮的火力点,直瞄炮火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但恰恰这点却是部队的短处,部队所能进行的大部分都是些曲射的榴弹炮。

突击队的战士们不断被凶狠的火力打倒在地,后面的战士越过战友的尸体又继续拣起炸药包冲上去。

就这样一点一点啃下去,两个纵队的前卫旅整打了一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部队的伤亡也很大。

有的火力点用了好几个爆破组才解决问题,牺牲在半路上战士们的尸体到处都是,敌人的工事和据点是拿下来一些,但代价也太大了点。

伤亡越大,部队越急噪,有的基层指挥员和战士们不管不顾地大舍着身子向上冲,可越这样,伤亡也越大。

三纵队司令员许光达和六纵队司令员罗元发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出身的指挥员,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叫停了战斗,重新整顿战斗部署再继续攻击。

可战斗进展还是不大,第二天两个纵队又攻击了一整天,仍然是一个不好不坏的胶着局面,部队付出了代价却没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野司的电话打了过来,拿起电话的许光达司令员就听见话筒里传了一个愤怒的声音:

“怎么回事?部队攻击两天了,为什么还没有进展,许光达、罗员发,你们俩个还行不行,不行你们趁早说话,拉下去整训,我好换别的部队上。”

两个司令员那里敢说不行,都表示一定要坚持打下去,还要把敌人打疼,让胡宗南派裴昌会来支援。

又是两天过去了,三、六两个纵队不断加大攻击力度,投入的部队也是逐渐增加,敌人最前沿的阵地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

有些国民党阵地上的士兵看到已经很近了西北野战军战士,心神慌乱,放下手里的武器,掉身向回跑。

这时候的六十一旅的旅长杨荫寰表现出了凶狠的一面,这家伙用架在城门楼子上的重机枪对着跑回来的士兵,也不官你是军官还是当兵的,抠动扳机就是扫射。

顿时跑回来的士兵是成片被打倒下,这个家伙边用机枪扫射边骂:“***,我让你们跑,我让你们跑,跑回来一个打死一个,跑回来两个打死两个,跑回来几个打死几个,看你们还跑不跑。”

在洛川城内的国民党六十一旅的会议上,杨荫寰扯这脖子对他的下属吼道:“都给我听着,洛川不是宜川,老子也不是张汉初,你们谁要是怕死畏缩不前,我现在就把你们给毙了。”

还别说,杨荫寰的凶狠劲还真就起了作用,国民党六十一旅的官兵们都被这家伙给震住了,既然跑回来也要被旅长打死,那就干脆别跑了,和共军拼吧。

国民党六十一旅又一次露出了顽抗的意思,全旅官兵全部上了一线阵地,包括旅长在内。

从某种程度来说,守洛川的杨荫寰和当初守蟠龙的李昆岗一样,都是国民党的军队内很能打仗的角色,也确实是个狠茬。

整整一个星期过去了,不但洛川没有拿下来,就连当初制定的,准备给裴昌会兵团挣口袋的其余三个纵队也白白等了一个星期,战士们盼星星盘月亮,等啊等啊,就盼这国民党的大兵团抓紧来,可是这要等的大兵团连一点踪影都看不到。老巴最近有事,可能要断更一段时间,由此给大家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没有办法,老巴也不想这样。谢谢大家。()

正文 第228章 首战遇挫

西北野战军以三、六两个纵队对洛川攻击了一个星期,部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和代价却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进展。

而等待给敌人大兵团撑口袋的其余几个纵队也等的心烦意乱,战士们都在胡乱猜测敌人还来不来,要是不来咱们可就白等了。

放下战士们的猜测和怀疑不说,离洛川能有几十里左右的距离,有一个只有二十几户的小村落。

村落的周围被世代住在这里的人们种上了一些各种各样的树木,现在这个村子的附近都被警卫战士们放上了岗哨,从几间房屋的房顶上伸出了数根金属样的天线来,西北野战军的司令部暂时就驻扎在这里。

简陋的屋子里摆满了老式的桌子和椅子,看得出来,这户人家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家具虽然不新但还很结实,这在当时大西北的农村就已经不错了。

桌子上几部黑忽忽的手摇电话铃声不时响起,接听电话的参谋人员都在尽量来压低声音与对方讲话。

彭老总在一张铺满地图的桌子旁又是站了好长一段时间,一向很稳重的彭总也多少有点着急了。

“难道是我们野战军的战术出了问题吗?还是我们的手太软了?敌人为什么还不来增援?

想到这里彭老总对着一个作战参谋喊道:“命令三纵的许光达和六纵的罗员发,给我狠狠地打,继续打,一定要打狠一点。”

这道命令发出去后,时间又过了几天,两个攻击的纵队还是没有什么进展,部队的伤亡却在不断增加。

彭老总看着部队报上来的伤亡数字是真的有些急了:“怎么搞的吗?敌人只有七千多人,为什么这么大的伤亡还没有什么效果?这个洛川的杨荫寰真的有这么硬吗?还是我们的两个纵队窝囊,三、六纵队怎么变成了棉花包了?”

看着有点有发怒的彭老总,别的司令部人员都没敢吱声,只有不远处的习政委这时候走了过来,习政委好象猜到了彭老总下面要说什么:

“老总,别生气了,许光达和罗员发都是很能打仗的将军,他们俩都拿不下来的战斗,肯定是遇到了不好克服的困难,换了别部队也未必管用,我的意见是最好不要临阵换将,别的部队还没有他们对那一带的地理熟悉,再说了,撤换部队会挫伤战士们的积极性的,也会对部队以后的发展有影响。”

彭老总松口气,轻轻点了点头:“政委说的对,就让他们继续围城,我到要看看胡宗南和裴昌会能挺到什么时候?难道真的是想不要洛川了吗?”

部队又连着打了十多天,洛川仍然没有拿下,前后算起来野战军已经围攻洛川有二十多天了,用这么长的时间围困只有一个旅的部队,却还没有取得胜利,这在以前还从来没有过。

负责攻击行动的三、六两个纵队的干部和战士们很不好受,部队压力很大,两个主力纵队,一共四万多人,连敌人一个旅七千多人据守的地方还拿不下来,这脸都要丢大了。

不用别人说什么,也不用总部的首长下什么命令,拼命攻击就是了,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打掉了城外的一些外围据点,还收复了一些小地方,如韩城、合阳、澄城等。

但是部队打的全是阵地攻坚战,人员和弹药消耗极大,这还得说是多亏有了宜川这个大胜利垫底,缴获了大量敌人的武器,否则连弹药都要成问题了。

彭老总觉得这样不行,这不是我们要的战果,得调整部署,目的还是吸引裴昌会的第五兵团来援,就算是不能全歼,消灭它几个旅也是好的。

可彭老总刚刚把部队预备好,老天爷也好象故意跟战士们作对,连着下了十几天的雨夹雪,裴昌会兵团还是按兵不动。

天气又湿又冷,战士们泡在雪水和泥水里,病号渐渐增加,感冒、发烧、跑肚拉稀的有的是,这些毛病在和平时期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在战场上却是致命的。

指挥员们都很着急,大仗还没开始,部队就已经减员不小了,这还怎么打仗,裴昌会如果还不来,部队在泥水里再泡个十几天,不用打了,寒冷和伤病就会把部队拖跨。

由此可见后勤对部队战斗力影响之大,有的时候简直是后勤决定一切,而这种影响到了后世会因为部队的机械化程度提高越发的明显。

好在独立团的各个营连都有新做的能防雨的棉布帐篷,这一下算是看出有装备的好处了,草绿色的野战帐篷支起了好大一片,每个帐篷里还都有一个烧着炭火的小炉子,炉子上可以作饭和热汤。

战士们出来进去的都很得意,脸色也很红润,穿的暖暖和和,吃的饱饱的,再喝点热汤,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脸色不好都不行。

这一家伙又把别部队战士们羡慕死了,有的战士就说了:“看看人家独立团,不亏是咱们司令员的宝贝,连这装备都显着牛B。”

明白的就说:“你净瞎扯,这跟司令员有什么关系,独立团的装备都是自己弄回来的,说白了就是从国民党手里抢来的,国民党的部队就在那里摆着吗,谁都可以去抢,眼气了你也可以去吗。”

就在战士们议论纷纷中,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部,司令长官裴昌会正在召开作战会议,这个在国民党内资历很深的裴昌会别看官没胡宗南大,但要比胡宗南冷静的多。

裴昌会,国民党陆军中将,1918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科,48年被蒋介石和胡宗南启用,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兵团司令,49年改任七兵团司令,49年12月,率领七兵团在四川德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纺织工业局局长,重庆市副市长等职,92年在重庆病逝,年92岁。(现在有些人认为凡是国民党投诚或者起义过来的将领都没有好下场,这是不对的,裴昌会就是一生善终)

他对来开会的旅以上的军官们说道:“刚才胡宗南司令长官又来电督处我们加快行军速度,全力驰援洛川,给杨荫寰解围。”

裴昌会的话刚一说完,底下的将校们就炸了锅了:“明明知道是口袋还让我们去钻,这叫打得什么仗吗?共军肯定弄了一大口袋在等着我们了,我们还闷着头往里闯,这跟傻瓜有什么区别?”

也有的说:“那不钻怎么办?胡司令长官的命令能不执行吗?你敢不执行吗;再说了,洛川和宜川不一样,洛川是我们国军的补给基地,粮食、服装、弹药是要什么有什么,共军缺什么?共军缺的就是这些东西,难道我们就把洛川拱手让给共产党吗,另外,我们如果不去还会把杨荫寰旅长丢了,杨旅长可不是张汉初,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把他送给共军太可惜了?

看着吵做一团的下属们,裴昌会把两只手伸出来向下按了按:“都别吵了,让你们来是商量问题的,不是来让你们发牢骚吵架来的,我首先声明一点,洛川我们一定要去救,胡司令长官的命令我们一定也要执行,连上司的命令都不执行还要我这个兵团司令干什么。

杨旅长是我们党国的栋梁,一个小小的洛川和整个西北共军主力较量了二十几天,不但没有丢失还给共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这在我们国军的历史上是少有的,这样的军人是我们党国现在最缺少的楷模,是绝对不可以放弃的,传我的命令,部队马上开拔,攻击前进。”

命令是下了,部队也开拔了,可是这行军的大队人马晃晃当当地走了能有二个多小时,估计走出能有十里路左右的时候,裴司令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原地休息。

派出了几支侦察部队对周围十几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地毯式清查,如果有异常情况和风吹草动马上报告。

就这样,部队走了一天,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大概走了能有二十多公里,坐在美式吉普车里的裴昌会晃着脑袋问身边的一个军官:“部队走出多远了。”

这个军官小心地回答:“报告司令,已经走出了二十几公里了。”

裴昌会从鼻子眼里哼了一声:“命令部队,原地掉头,前卫变后卫,后卫变前卫,出发。”

这个军官听完命令后有点发傻,他很怕自己听错了,马上又问了一句:“司令,您说是要我们部队向回走?”

裴昌会斜了他一眼:有点不耐烦地回答:“别问那么多,执行命令。”

国民党第五兵团的大队人马,在走出去能有四十几里路以后,突然又掉头向后,这一走又是三十几里路。

这往回走的三十几里路到是走的挺快,二个多小时就差不多了,往回走吗;离共军越走越远谁还不快一点;这时候司令官裴昌会又命令部队原地宿营,埋锅做饭。()

正文 第229章 调整部署目标西府

接到胡宗南的命令出发去支援洛川的裴昌会兵团采取了一种很奇怪的走法,白天前进了四十里,晚上再向回走三十里,一整天下来部队只前进了五公里左右的距离。

军官和士兵们都很奇怪,司令这是要干什么?白天走四十里,晚上天见黑的时候再向回走三十里,合着这一天整个部队只走了十里路,这算是个什么走法。

有的知道点奥妙的军官互相在私下说:“别看咱们司令开会时嘴里说的好,什么洛川的杨旅长是党国的栋梁和功臣,不救不行,什么又洛川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等等,实际上司令比咱们都尖,心眼比咱们多太多了,看到了没有?这就是高明在之处。

白天前进四十里,晚上再退三十里,这个战术好啊,既遇不到共军又能把胡宗南司令长官给对付过去,高明,确实是高明,不愧是保定八期的老油条了,肚子里是真有点韬略。“

另一个军官说:“什么韬略呀,咱们要是这么干,还不是把洛川的杨旅长给卖了吗?这也叫韬略?”

“什么卖不卖的,赶上了算你倒霉,这年头谁能顾得上谁呀?能把自己保住就不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洛川和宜川是真不一样,洛川的储备物资太多了,如果能不丢,怎么也够六十一旅折腾几年了。”

“哎,就看这六十一旅能顶到什么时候了,被共军围的跟铁桶一样,想出来都难,也真是难为杨荫寰了。”

转眼间,西北野战军围攻洛川已经有二十多天了,洛川没有攻克,围点打援又不成,说明按现有打法已经不适应洛川和裴昌会的问题,这一天野战军纵队以上的指挥员又在开会。

彭老总手里拿着一根枯树枝,指着墙上的地图对来开会的指挥员说道:“大家来看,这里的一大块三角地是径河和渭河之间古称“西府”的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