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256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256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xiǎo儿科了。

    不过这些都是大事情,不是李勇这种层次的指挥员所要关心的,独立团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壮大自己的力量。

    兵员、武器、粮食、弹yào、部队整训等等都是独立团现在所必须抓紧准备的,俘虏抓了不少,技术人员也nòng回来一大批,但是怎么让他们自愿加入解放军的队伍就是一大难题了。

    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我军的政治思想武器,所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主要的是要让他们把脑筋转过弯来,从心里愿意跟着解放军干,否则就是不放回去也没有战斗力。

    这就要看政委王成德等一干政工人员的本事了,不过李勇到是不太担心,因为我军的思想武器还没有失败的记录,王chéng人德等人也有丰富的改造俘虏的经验,正是应了máo主席在十大军事原则里的提出来的那样,我军人力和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胡宗南的国民党西北军事集团对延安的重点攻击搞了一年多,下的力量不可谓不大,本钱不可谓不多,但结果如何?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从最初的两万两千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万多人,武器也从刚开始的xiǎo米加步枪到现在的坦克大炮,实力上有了一个飞跃的提高,而这些提高都是拜国民党所赐,因为野战军的战士和武器弹yào基本上都是从国民党那里俘虏和缴获过来的。

    武器弹yào以及粮食都已不是问题,自从把宝jī拿下来以后部队再也没有饿过肚子,而延安和宝jī一样,又是一个有大量物资和弹yào储备的野战基地。

    这就让全体野战军的干部和战士们心情好的很,不愧咱们管蒋介石叫运输大队长,还真是没叫错,看看人家多富裕,是真正的地主老财,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是要什么有什么,还真是满足供应。

    西北野战军经过一年多坚苦卓绝的战斗,在付出千辛万苦的努力以后终于回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圣地,自己熟悉的家。

    战士们高兴啊,这一年多的流血牺牲为了啥?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打回来,能收复我们máo主席和党中央住过的延安城,谁想占我们的便宜就让他碰个头破血流。

    大战过后有了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休整的时机是宝贵的,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战斗在什么时候发生,独立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努力消化自己的胜利果实。

    练兵、练兵再练兵,独立团不停地搞各种军事训练,在训练的同时开始了诉苦和三查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政委王成德从三五八旅余秋里政委那里学来的宝贵经验,事实也证明,这些活动是非常见成效的,特别是那些新补充进部队的解放战士,对解放军部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提高。

    抓了两千多俘虏,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以后毫无疑问地都补进了独立团,这就让独立团的总兵力达到了空前的九千多人,是九千多人呐,这让很多干部战士感觉自己所在的这支部队有点诡异。

    按道理来说部队人员增加了是好事,人员多战斗力就大吗,很简单的道理,可是独立团里包括政委王成德等人在内都有一些忐忑不安,为什么?因为人员增加的太多了,多的有点超过了人们的心理承受极限。

    粮食有、衣服也有、武器弹yào更不是问题,但这人也太多了点,这么搞上级会怎么想?虽然王司令员以及上级首长有话,说是可以让独立团试着自己发展出一套模式来,但很可能王司令员也没想到独立团会大这个程度,这么搞还能有好处吗?

    延安城内一个简单的xiǎo院子里,西北野战军纵队以上的主要高级指挥员都在这里,部队取得了攻占宝jī以后的又一个大的胜利当然得开一个会议来总结一下,显然各级首长们的心情都很不错,没有了攻打宝jī以前的焦虑和紧张。

    会议开到最后有一个野战军首长问道:“王胡子,你的独立团这次战役又立大功了,你这回想怎么奖励他们?”

    见提到独立团,王司令员下意思地想了想,考虑了一下才说道:“彭总,有个事还真得跟您请示一下,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王司令员这么一说,各级首长都好奇地看了过来,王震是什么人?有名的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连他都有点挠头的事能是什么问题?这个王胡子不会是连自己部队里的事情都解决不了吧

    众人的目光一起聚焦过来,彭老总也好奇地问道:“呵,还有你王胡子头疼的事吗?我是记得的,你的那个xiǎo团长叫李勇,是个非常不错的指挥员,有什么问题?是他捅了什么娄子吗?”

    王司令员嘿嘿笑了笑:“彭总,他们娄子到没捅,仗也打得很好,但是有个事你得琢磨琢磨,我的这个独立团现在总兵力发展到了九千多人,比我一个主力旅的人都要多了,连我都不知道他们以后要大到什么程度了,你说这事应该怎么办?”

    王司令员话音一落地会场里是嗡嗡声一片,虽然都是野战军的高级指挥员,经的事和见的事都多了,但王司令员说出来的这件事还是让他们到吸口凉气,大家都互相瞅瞅,九千多人的一个团?这还真是个问题,不亏王胡子有点头疼,恩,确实是不好nòng。

    解放战争时期,各大野战军纵队以下的编制都是师一级的部队,每个纵队有三到四个主力师,每个师都超过了一万人,实力最为强悍的东北野战军主力师的人员都是超过一万三千人。

    而西北野战军是几大野战军里兵员最少的的一个野战军,少到纵队下的编制只能称之为旅,有的纵队连三个旅都没有,组建最初的时候只有两个旅,每个旅的人员也只有七八千或者**千,这还是发展以后的人数,刚开始组建部队的时候,每个旅只有三四千人,所以这些指挥员听到王司令员说这个独立团总兵力达到了九千人的时候都很吃惊。

    低头思考了一下,彭老总并没有象别人那样表现出惊讶来,用他不急不缓的语调说道:“有什么不好nòng的,部队发展了是好事吗,作为一个团级部队他们的人员是多了一些,管理上也成问题,但也不难解决,给他们一个旅的番号就可以了吗,我建议就叫做二纵队独立旅,这样不是很好吗,你们还有什么意见都提出来,咱们还可以再讨论一下。”

    彭老总这话一说出来各位首长的心情又不一样了,为什么?作为西北野战军主力纵队的这些司令员来说,他们每个人手底下都有三个主力作战旅,但旅与旅也是不一样的,象二纵队这个以四旅、三五九旅、六旅等老部队为骨干的纵队不但人数比别的纵队多了一点,战斗力和官兵素质也要好一些,一但彭老总再给一个旅的番号,那就是四个旅了,这样一来二纵队的战斗力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用句老百姓的话来说,会比别的纵队牛B的多。

    “哈哈哈哈哈,好啊,谢谢首长们(野战军司令部的几名指挥员)的关心,我们这个独立团从现在开始就叫独立旅了,我王胡子也有四个旅的战斗部队了,你们别担心,以后那位有了问题抓紧给我来消息,电话、电报都行,我王胡子一定第一时间赶过去增援。”

    来开会的这些纵队首长们大声嚷嚷着:“你王胡子还真会顺杆往上爬,彭总刚提出来是个建议,还没定下来呢,不行,我们还得再考虑考虑。”

    话是这么说,但这些首长们都明白,事情已经定了,既然彭老总说给一个旅的番号,那还能有什么变化?

    李勇也是没想到,自己来到大西北还没到一年半的光景,部队就从一个只有二十多人的连极部队发展到现在有九千多人的一个旅,虽然是在战争年代,这个速度也是快了一些。

    对于决战在即的国共两党来说,西北战场始终是一个jī肋般的存在,从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必须保持相当控制力的地带。

    ''

正文 第331章 收复延安之归队的王老虎

    第331章收复延安之归队的王老虎

    解放战争打了两年多,现在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国共两党决战在即,西北战场不但与广阔的大西北地区联系的纽带,还是东部决战战场的侧翼,但地广人稀和粮食匮乏又使得西北战场没有决战的条件,也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兵力。

    **人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主要的任务似乎不是歼灭多少敌人,而是把西北地区的国民党军牢牢地牵制在那里,当全国别的战场战事越来越紧张的时候,蒋介石和他的国防部不止一次地命令胡宗南,让他g锐兵力增援国内其他战场,但每次都因为彭德怀部的攻击而没有调动成功。

    只要彭德怀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还在那块黄土地上,国民党胡宗南的主力军事集团连潼关都逾越不了。

    历史的进程证明,当国共两军在华北、东北、山东、中原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时候,胡宗南的主力兵团始终没有办法从这块土地上脱身,这就是西北战场的微妙之处。

    三十多万装备jīng良的正规军却奈何不了两万多的只有xiao米加步枪的西北野战军,反而被打的焦头烂额丢盔卸甲,不知道是因为胡宗南这个黄埔一期生太窝囊了,还是我们的彭老总太厉害了,反正这就是事实。

    对于规模宏大的解放战争来讲,没有任何理由忽视西北战场的重要xìng,虽然这是一支力量最为弱xiao的野战军,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才让党中央与mao主席在全国范围之内所下的一整盘棋都活了起来。

    延安城内,独立团所驻防的地区是一片欢歌笑语,干部战士们都在互相祝贺着,野司和纵队的命令正式下达了,李勇和王成德毫无疑问地从独立团的团长和政委升格为独立旅的旅长和政委。

    从老2团调过来的这些老战士感慨最深了,想想一年多前刚刚组建部队的时候,再看看现在,简直和做梦没什么两样。

    和李勇以及王成德熟悉的一些指挥员纷纷打来电话祝贺部队升级,象三纵队九旅的刘旅长和六纵教导旅的陈海涵旅长,还有骑兵师的师长以及本纵队五旅的郭鹏旅长,这些人都表示要找他们喝几口,让这俩人出点血,把从前的独立团,现在的独立旅里的好东西舍出一点来,别跟铁公jī一样把着不放。

    老长们就更不用说了,老2团的赵团长在电话里甚至骂李勇和王成德这俩xiao子官当的太快了,怎么搞的吗?一个不xiao心就比他这个长官都大了,他还是以前的团长,而这两xiao子都是旅长和政委了,不过虽然他们俩人官当大了,但想让他跟这俩xiao子见面的时候敬礼却是没mén的。

    这就是部队里所说的资历的问题了,李勇和王成德不管官当多大,部队升级到什么程度,他们也不敢让老2团的赵团长给敬礼,见面的时候还是得象以前一样立正敬礼问长好,没法子,别看当了旅长和政委,但是在赵团长眼前也是新兵蛋子,这跟当多大官没关系。

    部队的级别提高了,先前所困扰众人的兵员问题一下子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再也没有了什么人员太多的问题来困扰了。

    把独立团升格为旅一级的战斗部队让二纵队王司令员心情很好,为什么?因为二纵队是西北野战军里唯一一个有四个主力旅的作战部队,王司令员的腰杆子自然要比别的纵队司令员要硬的多,说话的口气也大的吓人,当然了,这都是王司令员有时候为故意气其他纵队的长而故意为之。

    当别人都沉浸在高兴中的时候,李勇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部队级别大了是好事,但级别一大所要承担的责任也要大起来。

    以后一但再有战斗任务,王司令员以及纵队和野战军党委都会用一个旅的力量来要求自己或者说给自己的这支部队下任务,而这支沉浸在高兴中的部队能否完成上级的要求还没经过实践的检验。

    部队的级别刚刚提高,同志们高兴是正常的,但自己这个当旅长的可千万不能糊涂,要清醒清醒再清醒,部队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去做的事情也很多,每一点和每一条没做到都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和以后的展。

    独立团(现在叫独立旅)扩展到这个程度才初步达到了李勇的目的,李勇所要实现的一些想法也可以在这支特殊的部队里最大限度地挥了,在旅召开的党委会上,李勇公布了自己的意图和理念。

    独立团扩大到了旅一级的战斗部队,按道理下面的各个营也要升级为团,但李勇在会上告诉大家的是,部队的编制和以前一样不变,还是九个营加上旅部直属的几个连,只是各营的人员增加了。

    每个营的人员都过了八百人,已经达到了李勇最初设想的满编状态,不过就是这样,全旅能编进来的人员也不过是八千多人,还剩下一千多人没办法安排,本来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扩大一下把每个营的人员增加就可以了。

    李勇没有这么做,并没有把各个营的人员增加,而是让这多出来的一千多人重新编成了一个补充营,平时由辎重营代管,帮助辎重营管理全旅的各种武器弹yao和物资,战时如果其他几个战斗营出现大的人员缺口就由这个补充营里的战士补进去。

    李勇这么做也是有他自己的一番想法,要想保持住部队的战斗力就要尽最大努力把部队控制在满编状态,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西北野战军还没有那么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西北地区的人口不充足,部队人员有缺口只能是硬tǐng,等以后再来补充。

    这样的情况让部队的战斗力很不稳定,可能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部队的战斗力很强悍,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就能让部队的力量大幅度下降,指挥员下决心就要受到限制。

    有了这一千多人的补充营,李勇就能让独立旅的每个战斗营随时都处在满编状态,一但有任务就可以立即出动,根据任务的大xiao决定出动部队的级别。

    xiao一点的任务一个营即可,大一点的出动两到三个营,几个营解决不了的再全旅出动。

    缴获来的八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