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31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31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长胜和副排长带的两组战士见敌人的火力被压制住了猛的从隐蔽物的后面窜了出来,加快速度从两侧向前猛跑,不到一百米的距离转眼间就只剩十几米了,马长胜在跑动中把一颗手榴弹扔了进去,接着战士们从两侧一齐向院子里面投掷手榴弹。

    李勇眼看着战士们把手榴弹一颗一颗扔进去,院子里的爆炸声连成一片,等每个战士大概扔进去五颗手榴弹,总共三百多颗手雷弹全部扔进去后,李勇喊了声停止射击。

    机枪火力一停,马长胜和副排长带着战士们翻墙蹦了进去,院子里随即响起了冲锋枪的射击声,李勇喊了声冲,带着战士们从正面冲了上去,等李勇他们打开大门冲进院子里的时候,里面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

    一个连的敌人总共是一百多人,先前跟三排打了一阵子,又被机枪火力打掉了一些,等几百颗手榴弹投进去后院子里还能剩下多少人。

    院子里的马长胜和副排长正带着战士们寻找残敌,马长胜的眼睛都红了,端着冲锋枪见到活人就开枪,连伤员都不放过,他的三排这次伤亡较大,轻重伤员十多个,其中牺牲了四个,伤亡已经接近全排的三分之一了,要是这个连的敌人不抵抗三排就只有几个轻伤,连重伤员都没有。

    他们排别的战士也和他们排长一样,只要看到有活的就是点射,也不管对方是投降还是负伤的,自打特务连成立以来他们三排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要不是连长带着部队增援上来还险些翻船。

    这下可好,战斗结束后,这个大院里的俘虏是一个没抓着,都让马长胜和三排的战士们给突突了。

    要是指导员王成德在场看到马长胜这么干肯定是要制止,没准还要处分和关禁闭什么的,李勇可不管这个,看到三排这么大的伤亡,他没亲自开枪已经是很给这些死人面子了。

    解决了这伙敌人,李勇带队到别处继续收罗敌人的逃兵,不管武器有多先进,人总是最重要的,别看这些国民党的士兵打仗不怎么样,但是那得看怎么教育和在谁手里,到了八路军的部队里只要待上一段时间就会成为无所畏惧的勇士,这绝对不是作者胡说,整个解放战争里西北野战军的大部分兵员都是来自俘虏,彭老总向中央汇报时有句话:兵员和弹药主要来自前线。

    渐渐地枪声越来越稀,又过了能有一个多小时,整个庆阳城的枪声逐渐平息下来,只是偶尔有零星的枪声传来,李勇知道这次战斗的胜利又到手了。

    等李勇在庆阳城里绕了大半个圈回到敌人的团部时,宁金山和王老虎的四排、五排也带着俘虏回来了,指导员王成德正给俘虏讲我军的政策。

    四排和五排的战斗都很顺利,没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战士们都兴高采烈地押着俘虏回来了,这些俘虏的背上和肩上还抗着各种物资和弹药,战士们则洋洋得意地端着枪在一边跟着,这些俘虏就是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用战士们的话来说就是都是跟连长学的,啥事都得占便宜,有俘虏为什么不用。

    看着团部前面黑压压的俘虏,李勇把孙全厚叫了过来问道:“老孙,能有多少俘虏?”孙全厚道:“还没查清,加上你们刚才带回来的大概有七百多。”

    李勇让张劲松把贼眉鼠眼的老兵油子和军官都挑出来另外看押,否则俘虏太多容易炸营。

    工夫不大张劲松带着人从里面挑出了四十多人,李勇又让辎重排和这次战斗表现很好的新兵排打扫战场,凡是有用的一根针都不能留下,让王老虎的五排把俘虏每五十人一组分开,每组用十个战士看管,这样不长时间俘虏就被分成了十几组,一百多个战士就能看押过来。

    人是有群胆的动物,人越多胆子越大,越容易出乱子,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在人堆里没准就能干出点让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来,把人分开看押就好管理多了,把军官和一些老兵油子都挑出去剩下的就更啥也不是了。

    看到一切都差不多了,李勇把李玉明叫过来,冲着四十几个军官和老兵油子小声说道:“你们班把这些人押到后面去,小心别让指导员看见,到了后面了人也少了,这些人看你们人手不多,不是想跑就是要造反,然后怎么办还用我说吗?”

    李玉明也不是头一回干这事了,手都练熟了,很明白李勇的心思,回答道:“知道了,连长,这些人顽固不化,一到后面肯定是要造反的,对反抗的敌人我就只好消灭了,指导员知道也不能说什么。”

    说完就带着心领神会的警通班战士把四十多军官俘虏往后面带,李勇点点头,恩,李玉明这小子,脑袋瓜子挺好使吗。

    过了不长时间后面传来了一阵冲锋枪的射击声,广场上的人都楞住了,包括指导员王成德在内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战斗不是已经结束了吗,但一听枪声大家的心都放下了,是特务连特有的汤姆式冲锋枪的射击声。

    时间不长李玉明跑回来报告:“报告连长,指导员,我们班往后面押送俘虏的时候这些军官俘虏想反抗,已经被我们全部干净和彻底的消灭了。”

    特务连战士们一听大部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还互相说道:“李玉明这小子装的跟真事一样,撒谎都不带眨眼睛的,还是跟在连长身边好啊,几个月的工夫就出息了。”

    另一个战士跟着说道:那是啊,咱连长是什么人?跟在连长身边要是还不长心眼那不是和死人一样了。

    指导员王成德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是李勇干的勾当,可是也没办法,杀就杀了吧,已经杀了还能怎么样,自己再反对也没什么意思了,就装装糊涂吧,不过敌人的这些军官也确实很难改造。

    天亮以后,李勇派了一部分战士到大街上贴告示,告诉百姓不要惊慌,是八路军打回来了,八路军重新解放了庆阳城。

    今天先更一章,下午再说了,晚上肯定是没时间了,虽说没法和大神们比,但成绩也比上个星期好,谢谢大家。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小莲和自留地

    庆阳县是老解放区,老百姓听说是八路又打回来了都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商家店铺都恢复了正常营业,城内的混乱状态很快平息下来。。

    快到中午的时候各项汇总都上来了,这次战斗一共击毙敌人三百多人,俘虏七百多,跑了有两百多人,我军自己牺牲九人,轻重伤三十多人。

    缴获的各项物资还没统计出来,比较特别的有九百多匹战马,六挺九二式重机枪,和几千块现大洋。

    缴获了几千块现大洋李勇的心里是一阵的高兴,有钱了一些事情就好办了,起码可以采购一些特务连紧缺的物资了,当时那个年代货币混乱,国民党政府经济崩溃,先前发行的法币和后来发行的金圆卷都涨的没边,货币的面值大的吓人。

    在物价飞涨之下,老百姓的日子难了,一斤米的价钱上午是五千元,下午就可能是一万了。

    作者小的时候还能看见一些老百姓家里有解放前的货币,都被各自家里的孩子们当成玩具了,大了一点以后听人说这些当年国民党时期发行的货币有人收藏,还能卖一些钱,其中有一种是美国花旗银行出的最被人追捧,可以和现在的美元等量兑换,也不知道这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所以在当时的年代,不论官员和老百姓,手里的硬通货还是黄金和白银,而平时最流通的就是大洋了。

    这大洋有大脑袋和小脑袋之分,大脑袋就是大洋的上面有袁世凯的头像,熟称袁大头,小脑袋上面是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大脑袋比小脑袋大洋分量大一些,市值也高一点。

    另外还有一些数量比较稀少的,有的上面有一个帆船的图象,还有的是一个人拄着拐棍图案,后两种因为数量稀少而没有大量流通,在后世古董贩子倒腾的大洋中也是后两种比较贵一些。

    孙全厚告诉李勇物资弄得差不多了,这回的收获比上两次大多了,这次敌人出去追李江国和马全有的小分队时候大部分是轻装,辎重基本都留在了县城内,这下到好,都便宜了特务连了,只是四个团的辎重太多了,辎重排拿不了怎么办?

    勇告诉孙全厚让新兵排的战士们去挑枪,他们想用什么只要是辎重排有的随便拿,剩下的各类物资全部打包捆在马上,咱们不是抓了很多俘虏吗,不能让他们闲着,让俘虏每人牵一匹驮物资的马,马背上捆满了东西没办法骑,他们也跑不了。

    孙全厚又说道:“连长,足足有九百多匹马,咱们这几百人打滚也用不了啊。”李勇说道:“老孙,咱们连用不了,可主力能用啊,要是总部首长看见有这么多马指不定多高兴。”

    一切准备就绪后,中午开饭的时间到了,李勇让战士们敞开肚皮,缴获的罐头能吃多少吃多少,饭后马上出发,战士们吃的那叫一个香,能不香吗,折腾这么长时间也没好好吃顿饭了,连着几顿都是啃干粮,大家都饿了。

    出发前李勇找到那个胖子团长问他想怎么办,是跟俘虏一起走还是自己另谋生路,胖子想了一下说道:“长官,感激你不杀之恩,我知道军官基本上都被你杀干净了,我想自己走另谋出路,你能放吗?”

    李勇让孙全厚拿出一百块大洋和一把手枪说道:“你很配合我们,也让我们减少了伤亡,从这一点来说你是有功的,我们**人说话是算数的,你走吧,就这点意思,大洋够你一路上的费用了,这一把枪还有五十发子弹留你防身,还有一匹马和干粮,记住不要给国民党干了,他们长不了,后会有期。”

    这个胖子团长没想到李勇真会放他走,感激地说:“谢谢长官,我在青海的老家里还有点产业,回去后做点生意,当兵的事就不想了。”

    中午饭后特务连全连开拔,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来的时候四百多人,走的时候就一千多人了,当然了队伍里大部分是俘虏,晚饭的时候行军没有停下,大家边走边吃,一直走到晚上十一点左右的时候终于回到了原来的老驻地。

    胡小莲和孙全厚还有留守的四十多人都迎了出来,胡小莲站在最前面就差没抱着李勇咬了,这是因为人多,要是没别人胡小莲还真没准干出点什么事来,到了村子里这些俘虏终于明白了,原来他们以前找了好长时间的八路就住在这里,这回到是明白了,但明白有个屁用,自己都被八路抓住了。

    七百多的俘虏,窑洞里已经没有地方住了,好在现在是夏天,李勇就让俘虏露天宿营,安排好警戒,并让战士们轮换看押,安排好这事那事以后李勇被胡小莲带到了自己的房间。

    整个特务连只有胡小莲是自己一个房间,就一个女兵吗当然要优待了,话又说回来,不优待她也没办法和别人一个屋住,李勇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胡小莲从老乡家里借来个大木盆,在自己的房间里给李勇准备了一大盆的热水让李勇洗澡。

    李勇一看这一大木盆子的热水马上表扬道:“干的不错,下次继续努力。”说完当着胡小莲的面脱光了衣服坐在大木盆里,胡小莲呸了李勇一口,假惺惺地走了出去,李勇也确实累了,躺在热水里别提多舒服了,不大的工夫就睡着了。

    胡小莲在外面装模作样的等了一会,听见里面没动静,又向四周看了看,天黑黑的,战士们除了放警戒的都睡觉了,悄悄的走了进去,看到李勇睡着了忙推着说:“大勇醒醒,回去睡吧,水都快凉了。”

    被推醒的李勇睁开眼睛看见胡小莲蹲在自己身旁,也不管自己身上都是水,伸手将胡小莲抱住,手很习惯的从衣服下面伸了进去,抓住大馒头连揉带摸,胡小莲被光光的李勇抱住开始还有点慌,稳定了一下心神知道屋里只有她和李勇就不害怕了。

    站起来的李勇乱手乱脚的扒她的衣服,嘴里还叨咕着:“小莲,想死我了,我都好长时间没碰着你了,你也不心疼心疼我。”胡小莲也不反抗,任凭李勇将她的衣服脱光按到炕沿上,就象是李勇家里的自留地一样让李勇随便开垦。

    解释一下,北方的火炕都是有炕沿的,就是在炕的边上铺一条窄木板,方便平时人们坐的,火炕的高度大约在八百左右,胡小莲用两手扶着,高度很合适的。所谓的自留地,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土地还国有的时候,留给老百姓自己家里一小点土地,当然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了。

    胡小莲的配合让李勇更加兴奋,冲击的浪头一个接一个,胡小莲抓过自己的一件内衣塞进嘴里,怕自己忍不住大叫出来,李勇一见胡小莲这么配合体贴,越发的兴致勃发,劲头越来越猛。

    胡小莲感受到了自己男人的**,很享受的同时还怕李勇着凉,干这种事是要小心别受凉的,特别是出力较大的男人,胡小莲用一只手扶住炕沿,另一只手掐了掐自己身后的李勇又指了指火炕,嘴里咬着衬衣的胡小莲不敢张嘴说话,怕自己一张嘴还没等说话先呻吟出声,这种声音要是让人听见自己以后可怎么在战士们面前抬头。

    李勇当然明白胡小莲的意思了,把光溜溜的胡小莲抱了起来放在火炕上,用大被一盖自己又钻了进去,胡小莲反过身来用双手抱住李勇的脖子说道:“大勇,担心死我了,你可回来了,下次再打仗我一定要跟着你。”

    李勇抱紧缠在自己身上的女人,嘴里嘟囔道:“那不行,你看谁让女人上火线了,你们女人的能耐在后方,比如现在就是你们发挥的最好时机了。”

    胡小莲对李勇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家伙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老是有点耍无赖,自己也真拿不出对付的办法来,心里还有点喜欢大勇对自己耍赖皮的那种感觉。

    李勇在胡小莲的耳朵根前小声说道:“小莲,咱们抓紧时间好吗?你看我不急有人急呀。”说完挺了挺自己的身子,俩人是贴在一起的,胡小莲当然感受到了在自己大腿上乱蹭的如怒目金刚一样的小小李勇,忸怩着放平了自己的身体。

    李勇又一次翻身上马,胡小莲压抑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