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61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61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120章 会议二

    会议开始后先由纵队副政委把纵队和野战军的大概情况说了一下,然后由司令员传达野战军总部的作战命令:

    “同志们,经总部决定,我们野战军的下一步行动是再次攻打榆林,拔掉这个大西北的反共堡垒,时间初步定在十二月的某一天,下面请咱们的参谋长给大家介绍一下榆林的情况。”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副政委向大家介绍情况,而不是政委,解放战争中的二纵队在四九年以前政委由王震司令员兼任,没有设专职的政委,特出说明一下。

    等参谋长把情况介绍完司令员接着说道:‘情况大概就是这样,我们的优势是兵力比以前多了,火力也比以前有所加强,劣势是敌人的城防比以前更加坚固了,我们二纵已经被总部首长点名,是榆林战役的主要攻击部队,大家都来说说这一仗怎么打?”

    司令员刚一说完,几十人的会场马上议论纷纷,各位部队主官都皱着眉头想办法,上一次榆林战役的情况还历历在目,大家对榆林的情况都心知肚明,整个纵队在上一次战役中伤亡惨重,损失了将近三千人。

    这还只是二纵队的伤亡情况,伤亡的战士里有很多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把这些老战士消耗在攻城战斗中太可惜了,也太不值了,要是他们不死,每个人都可以带出一个连来,这可是多大的力量啊!

    有个首长叹了口气说道:“上次打榆林光是我们团就伤亡了四个连长和指导员,班排级的更是不用说,差不多都要换了一茬了,这些人都是我们团的宝贝呀,有一个还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我们团党委会已经讨论通过,把他提为我们团的一营长,没想到还没等任职命令下来就死在了榆林城下,现在一想到他们我这心里还是难受得不得了。”

    这个首长一说完会场一下子静了下来,大家都象想起了点什么似的谁也不说话,别的部队情况也和这个首长说的差不多,有的还更严重,他们也有好多老战友在第一次榆林战役中牺牲,这些牺牲的老战士都是他们部队里的战斗骨干,二纵队的作战会议出现了奇怪的也是很少有的冷场现象。

    司令员和副政委还有参谋长几个人互相看了看,司令员指着一直没说话的李勇和王成德说道:“李勇、王成德,你们独立团上次在榆林打得不错,不但伤亡小,缴获还不少,你们俩说说咱们这次榆林战役应该怎么打?”

    李勇和王成德俩人一直猫在一个角落里没有出声,到场的都是各个部队的首长,虽然他们俩人也是团级干部,但是和这些老前辈一比就什么都不是了。

    西北野战军的二纵队是以抗战时期的一二零师三五九旅,晋绥军区独立第四旅和吕梁军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来开会的这些人大都是些十几岁就当兵的老红军,资历很深。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部队是个非常讲究资历的地方,晚一年当兵在早一年兵的面前就是新兵蛋子,他们俩人的这点资历放在别的部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连长,这还得说是王成德,李勇这个当了八个多月解放军的国民党逃兵也就是一个班长的材料,看到司令员点名让他们发言,也知道这是司令员为了不让会议冷场的一个临时办法。

    听到司令员让独立团的两位主官发言,各位首长都感到很新鲜,他们也听说过纵队新成立个独立团,但是谁也不认识李勇和王成德,今天来开会才是第一次见面,只知道这是四旅二团的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因为仗打得好被司令员要到了司令部直属队。

    既然司令员让说那就说了,不说也不行,反正独立团针对榆林的训练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让李勇和王成德俩人说说对榆林的看法,还真是有点歪打正着的意思。

    李勇站了起来:“各位首长,刚才司令员说我们仗打得好伤亡小那是在夸我们,也是在抬举我们,上次打榆林的时候我们还是老二团的一个特务营,当时我们是团里的预备队,没有直接参加攻城行动,所以伤亡才会小点,并不是我们打得有多好。”

    “行了,李勇团长,都知道你们团仗打得好,还很会抢东西,听说你们团最近一段时间发了,你就别谦虚了,在座的都是你们四旅陈旅长和二团赵团长的老战友,没人嫉妒你,你有啥就都说出来。”

    这个首长一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会场的气氛又活跃起来,李勇挠挠脑瓜皮,咧着嘴笑了笑:“既然各位首长都让我说,那我就说了。”

    接着李勇把自己这么些天来所了解的一些东西详细说了出来,李勇一说起来,会场又静了下来,这些首长越听越仔细,越听越认真,有的首长还掏出本来往下记。

    李勇最后说道:“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野战军的优势是,沙家店战役结束后,兵力和火力有了进一步加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战士们的体力完全得到了恢复,新式整军后思想觉悟也有了很大提高,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劣势是我们的重火器还是不够,比如说我们独立团,打完三十六师我们缴获了十几门大口径的榴弹炮,但是到现在为止,一发炮弹还没有,一发炮弹都没有的大炮还不如一支步枪管用。

    要是咱们部队炮弹足够,就用炮弹把榆林的各种防御设施和火力点全都炸烂,再把城墙多炸开几个口子,然后步兵上去直接冲进城去和敌人进行巷战,只要我们能攻进去就好办了,打巷战国民党不是我们的对手,这样我们的伤亡就会小很多。

    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炮弹,所以只能是依靠炸药来进行爆破,用炸药来爆破涉及到的问题就很多了,战士们光是勇敢还不行,还要熟练掌握使用炸药的各种技能,关键时候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回来晚了,只写了这么多,少了点,朋友们高兴就打点赏投个月票啥的,给巴图鲁点动力,晚上接着码字,争取明天多发点。(!)

正文 第121章 三朵金花

    来开会的都是二纵队各个旅团的首长。听得很仔细,李勇继续说道:“敌人的优势是城防工事和防御设施重新进行了加固和完善,被我们打得惊慌失措的士兵缓过来一口气。

    敌人的劣势是整编三十六师被我们歼灭后,西北战场国民党的部队还没发现有第二个象钟松一样疯狂的指挥官,钟松的三十六师被我们消灭对别的国民党部队来说是一个震慑,我们再打榆林,敌人的增援部队不敢或者说不会来得很快,这就给我们攻击部队创造了一定的时间条件。”

    说到这里的时候,司令员看着身旁的一个首长:“怎么样?我让这小子说说还真就对了,肚子里的东西不少吗,继续往下说,有什么都讲出来,一点别留着,说错了也不要紧。”

    李勇继续往下说:“我们要打榆林就要研究敌人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地方,我认为敌人对我们最大的威胁是外围的防御设施和城防工事,榆林城好比是一个硬核桃,外面的皮很难啃,里面的核桃仁却很香,只要我们能冲进去就好办了,榆林守敌只有不到两万人,我们野战军的总兵力是敌人的四倍还多。打巷战人多占便宜。

    而外围的防御设施和城防工事对我们的威胁有路障、铁丝网、电网、碉堡群、护城河和敌人设在城墙上的火力点,我们要打榆林就要拿出对付敌人这些设施的办法。

    除此以外敌人还有设在城内的榴弹炮群和空军的飞机,把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不打无把握之仗,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有不对的地方请首长们批评。”

    李勇一说完,在座各位首长都有点刮目相看的感觉,别看年龄不大,还真是不白给,怪不得来这么几天就当上团长了。

    二团赵团长咧着嘴说:“各位,各位,怎么样?怎么样?我老赵带出来的兵厉害吧?”

    司令员有点好笑地说:“行了,算你的兵厉害,光是得意也不行啊,李勇说了这么多了,你是他的老首长,有什么攻城的办法吗?”

    赵团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啊?那啥大勇啊,你看你说这么多了,你有啥办法吗?”

    开会的各位首长听赵团长这么一说都哈哈大笑起来。司令员这时候也笑着问道:“李勇,你对榆林这么熟悉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对榆林早有想法啊?你的老团长可是把球踢到你那里了,你就把打榆林的想法也说出来,让我们再见识见识。”

    李勇看了一眼王成德,王成德对他点了点头,得到鼓励的李勇接着说道:“各位首长,我也不瞒着你们了,咱们上次在榆林吃的亏太大了,我老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我们独立团一个月前去了一次榆林,摸了摸敌人的火力配备,回来后我们做了一个榆林的城防工事模型,我的这些想法都是看着模型总结出来的。”

    李勇并没有敢说自己猜到了总部首长要再一次进行榆林战役,李勇刚说完,来开会的这些人都惊讶起来,好小子啊,提前就准备上了。

    司令员就感兴趣地说道:“是吗?一个多月前就去了一次榆林?还做个模型?好啊,这么地,咱们这会现在就散,把来开会的这些人都拉到你们独立团的团部再接着开,你不是弄个个模型吗,就看着你们的模型开会。”

    李勇和王成德可没想到司令员来这一手,赶紧到外面让小成和三牛快回去通知团部的人员做好准备,一会首长们都过来,小成和三牛俩人是撒丫子就往回跑,这么多大首长要过来还真是挺让人紧张。

    独立团是纵队的直属部队,所以驻地离纵队司令部不远,王司令员带头就走,大家跟在司令员和李勇还有王成德的后面不大工夫就走到了独立团的驻地。

    听说司令员还有一大票的首长们都要过来,李玉明和警卫连的战士们忙的四脚朝天了。等首长们过来的时候,独立团团部的院子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李勇和小成等人用黄泥搭成的模型旁边摆了一圈的桌子和凳子,桌子上还摆好了茶碗和一些缴获来的饼干。

    胡小莲、何翠花和李佳三个女兵每人手里都拎着个水壶,李玉明把两个警卫排全都派了出去,在团部院子的周围岗哨放了好几层。

    李玉明不停地告诉他的兵:“把脑袋抬起来,胸脯挺的高点,军装、风纪扣,还有鞋带什么的,都整利索了,一会首长们过来谁要是给我掉链子我关他三天禁闭。”

    这些首长们一看独立团战士们的装备都有点眼红,这两个警卫排的战士们都是双家伙,胸前的冲锋枪,腰里还挎着驳壳枪,清一色的美式作战头盔,牛皮的战斗靴,多功能战术背心,脖子两侧还一边挂一个香瓜式的手榴弹,一个个是挺胸抬头,要多牛B,就有多牛B。

    我国西北的工业基础很薄弱,而我军占领的又都是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工业基础较好的大城市,象西安、宝鸡、榆林等又大都在国民党手里,所以西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是我军最穷的部队之一。

    来开会的这些首长身边从来没有过象独立团这样的部队,有的首长小声嘀咕:“这独立团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别说我们了,就连小鬼子和中央军的嫡系也比不了。”

    二团赵团长则见怪不怪地对身边的一个首长说道:“怎么了?有点眼红吧?这还只是他们团的警卫连,底下各营的装备更厉害。”

    那个首长有点不信地问:“老赵。我知道他们都是你带出来的兵,但也不能替他们吹大牛啊,就这样的装备还不行?底下各营更厉害?你这话谁信啊?”

    赵团长:“你看你,老土了吧,告诉你,他们警卫连装备的都是些冲锋枪和驳壳枪一类的短促火力,重武器没有,你要是不信,等会散了我带你看看他们的营装备,问问你,你的团有几个营?”

    那个首长回答:“这还用问,和你们二团一样啊,不算团部直属队,三个步兵营。”

    赵团长:“这就对了,我告诉你,独立团有九个营三千多人,他们除了步兵营,还有重机枪营和炮营,咱就说机枪营吧,三十几挺重机枪,清一水的水冷式马克沁,你行吗?”

    那个首长楞了楞说道:“好家伙,三十多挺重机枪。我们团算上刚刚缴获三十六师的装备才八挺重机枪,这要是来个齐射,火力可太猛了。”

    赵团长点了点头:“这回你算说对了,我们二团上次在常高山打国民党三十六师的一二三旅你知道吧?”

    那个首长说:“知道,当时我们都在沙家店围歼三十六师主力,常高山只有你们一个团,说实话当时我们也挺替你担心,你那里要是守不住,我们这里的胜利也够戗。”

    赵团长:“是啊,当时我们团刚从榆林城下撤出来不长时间,部队伤亡大。战士们很疲劳,弹药所剩无几,他们独立团那时是我的一个特务营,我们四旅往下撤的时候我们二团是后卫团,我们二团从榆林往下撤的时候,我交给他们的是执行阻击任务,没有和我们在一起。

    我们团在常高山整整打了一天,国民党党的一二三旅就象疯了一样往上攻,由军官带头往上冲,大口径的榴弹炮把我们阵地翻了好几遍,到晚上的时候我们团就剩五百多人了,弹药全部打光,实在是顶不住了。

    连我和团部人员都拿起步枪要和敌人拼刺刀了,这时他们营到了,那火力猛的没法说,一二三旅当时就傻了,还以为你们把三十六师主力都解决了来增援了,一个冲锋就把敌人的一二三旅打散了,光是俘虏就抓了四千多,武器更是不用说了,我们两家平分的。”

    赵团长的一番话让这个首长很惊讶:“听说过你们在常高山打的很好,也打的很苦,照你这么说,当时没有这个特务营还够戗了?”

    赵团长:“还真就够戗,如果没有他们营,现在我能不能和你站在这里说话都两说了,没准就光荣了。”

    说话间首长们都进了独立团的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