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66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66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营和二营冲上去的两组爆破手都被打倒在半路上,两个营又派上去两组爆破手,但还是没有成功,爆破手们不但接近不了敌人的铁丝网,就连牺牲战友们的尸体也无法抢回来。

    牺牲战士们的尸体躺在地上,被不断射出的子弹打得不住地抖动,就象还活着一样,看到这种情况,后面战士们的情绪渐渐失控,有的大喊大叫着要往上冲,和敌人拼了。

    李勇命令一营和二营暂时停止攻击,让李江国和马全有马上到指挥所来,一会的工夫李江国和马全有气喘嘘嘘地顺着战壕跑了过来。

    大冷的天李江国却满脑袋的汗,李江国用帽子擦了擦脸上的汗说道:“团长,敌人这是要和我们拼命啊,还真挺难对付。”

    二营长马全有用手指着自己的阵地说:“团长,我们营的前沿太平了,一点遮挡都没有,硬冲太吃亏了,咱们的几个爆破组全搁半道上了。”

    李勇镇定了一下说道:“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咱们团的重机枪营拉上去,卫刚他们不但有几十挺重机枪,还有两挺高射机枪,高射机枪也可以平射,我不信就压制不住敌人,但这是咱们团的底牌,不到最关键的时候我还不想用他们。

    第二个办法还是挖沟,敌人不是把封锁线都弄成开阔地了吗?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多挖几条沟,把沟挖到敌人的鼻子底下。(!)

正文 第129章 再战榆林之爆破

    只要能把沟挖过去就好半了。这样爆破手通过的距离就短了好多,用第一个办法速度快,用第二个办法速度慢,你们俩看看咱们用哪个办法好?”

    李江国和马全有俩人互相看了一眼,李江国说道:“团长,用第二个办法,咱们还是挖沟吧,这战斗才刚刚开始,就象你说的那样,不能把我们的牌都打出去,前面没准还有更困难的战斗,卫刚他们营就多留一段时间吧。”

    马全有跟着说道:“团长,我同意老李的意见,就让卫刚他们营多留一会,来应付更紧急的情况。”

    李勇看了看俩人说道:“那好,就这么办,你们俩抓紧时间,让战士们分成小班组轮流作业,我让高翔他们掩护你们。”

    李江国和马全有跑回去时间不长,从一营和二营的阵地上又出现了战士们挖土的身影,从最前面的战壕向前延伸。一点一点向第二道封锁线的铁丝网靠近。

    国民党士兵也不是傻子,不停地向天上打照明弹,很快就发现了战士们的企图,却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要想破坏战士们的土工作业就必须出来与我军交战,可是又没有从碉堡里跳出来的勇气,只好看着独立团从两个方向挖掘的战壕不断向前延伸。

    在独立团的战士们进攻的同时,我军四面围攻的部队也同时向榆林的敌人发起了攻击,西北野战军这次战役用了三个最能打仗的主力纵队攻城,其余为打援部队,希望全力以赴一举拿下战斗,拔掉这个西北的反共堡垒,为野战军的后续作战开辟有利条件。

    可是事与愿违,我军其他的攻城部队也遇到了和独立团一样的困难,因为事前的准备和火力都不如独立团,所以不但没有打开局面,部队反而遇到了和第一次榆林战役一样的较大伤亡。

    战士们虽奋勇冲杀,也付出了代价,但进展不大,攻击的速度很迟缓,此时的榆林城四周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不时夹着炸药包沉闷的爆炸声,敌人的叫声和我军战士的呐喊声响成了一锅粥,总部和纵队的各级首长不停地象下面询问部队的进展情况。

    独立团的两个突击营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战壕挖到了铁丝网附近,在我军爆破手冲出去的同时,各种的掩护火力也一起开火。

    两组爆破手不顾伤亡。将从身边嗖嗖窜过去的子弹当做没有一样,快速将炸药包贴了上去,然后滚了下来,接着就是几声巨大的爆炸声,一组铁丝网飞上了天。

    在炸药包炸起来的各种碎石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另一组爆破手跟着冲了上去,在爆炸声中敌人的第二组铁丝网也被炸毁,战士们继续向第三道封锁线前进。

    可是冲击的战士们又遇到了和第二道封锁线一样的问题,第二道封锁线和第三道封锁线中间还是一大片的空地,在照明弹的照耀下,地上的小石头都清晰可见,平缓的开阔地上可以利用的地形和地物一点都没有,战士们没有办法只好硬往上冲,连续不断有爆破手被敌人的火力打倒。

    李勇又用步话机喊李江国和马全有,不要盲目冒进,让他们还向炸第二道封锁线一样,先把战壕挖过去,缩短攻击距离,别怕慢,慢一点没什么,战士们的生命比什么都宝贵。

    独立团的攻击又暂时停止了。战士们还和刚才一样,奋力向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挖掘,用同样的办法把第三道封锁线上的两道电网也炸掉了。

    对付电网的手段基本有三种,一是用一根接地线将电引入地下,二是用老虎钳子将电网剪断,当然了得带着胶皮手套,三就是直接用炸药炸掉,李勇和战士们在战前讨论会把几种方法都研究过,后来大家觉得还是炸药来的快,一炸了事,就决定都用炸药来解决。

    接下来独立团的攻击部队就直接面对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了,这是一大片的碉堡群,榆林国民党守军设置的是一种以子母堡为标准的伏地碉,一个大母碉旁边是一群子碉。

    母碉与子碉有暗沟相连,互相之间形成交叉火力,没有火力死角,攻击一个,别的碉堡就会用火力支援,打一点动一片,攻一个动一群,非常难对付。

    而且这些碉堡全部用钢筋水泥构筑,顶盖上还特意盖上了一种厚厚的特种钢板,子弹打上去就是一个白点,又低又矮,独立团没有野山炮和九二式步兵炮这一类的直瞄火炮,小迫击炮炸不透加厚的顶盖。

    李勇指挥高翔的炮营试炸了几炮,一点效果没有,迫击炮的小炮弹落在碉堡的顶上就跟啥事没有一样,碉堡里的机枪还是照样射击。

    举着望远镜的李勇咬着牙想要是有四零火箭筒和八二无后坐力炮就好了。有了这两种武器,对付这种碉堡就好办多了。

    现在只能是想想,独立团的装备虽然在全野战军也算是第一了,可也有软肋,独立团缺乏直瞄火力,进攻时遇到敌人的碉堡群和防守时遇到敌人的装甲车和坦克就会很被动,现在独立团就是遇到了缺少直瞄火力的困难。

    怎么办?有武器要打仗,没有武器也要打仗,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什么都准备好了就不是打仗了,这就要靠我们战士们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了。

    没有别办法,还得是依靠炸药,不管碉堡有多硬也要炸掉,李江国和马全有命令全营火力拼命压制敌人,李勇也把高翔的炮营直接调到了第一线。

    我军对敌人碉堡的攻击方法是以几个爆破组从几个方向同时向母碉发起攻击,同时还要派出战士徉攻子碉,来牵制敌人的互相支援火力,使敌人应顾不暇来创造攻击机会。

    话说着容易,战术讨论也好讨论,要想冒着敌人的弹雨冲上去就很不容易了,在这种战场环境下每秒种都有十几次牺牲的危险,一个人只有一条命。要想咬着牙根不皱眉头地冲上去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可是我们的战士好啊,两个突击营的攻击分队没有一个退缩的,不断地有战士被敌人的火力打倒,又不断地有战士从牺牲战友的手里捡起炸药包冲上去。

    李勇被我军战士们的英勇行为所感动,可这心里也是一阵阵的发紧,独立团的爆破手都是从战士们中挑出来的,每一个都是好样的,都是部队里的战斗骨干。

    一个部队的爆破手很关键,有时候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挑选爆破手有很多讲究,不但要有战场经验还得是胆子大心眼多的战士。光是不怕死还不行,这些战士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都是我军基层指挥员的苗子,每看到有一个战士倒下李勇这心就哆嗦一下。

    终于有一个大碉堡被我军的爆破手突破了火力封锁,连着冲上去好几个,战士们把炸药包码到一起,独立团的大炸药包每个标准是十公斤,这个大碉堡被战士们码了四个大炸药包。

    看来战士们也是急眼了,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这个大碉堡被炸得粉身碎骨,里面大概有一个排的国民党士兵也都做土飞机上了天。

    这样一来大碉堡周围的小碉堡就好对付多了,每一个小碉堡里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士兵,没有什么备用射手,伤亡一个少一个,只要里面有了伤亡火力就会减弱,我军战士抓住了这一弱点,相继将这个大碉堡周围的小碉堡也全部送上了西天。

    如此一来独立团的爆破手就在敌人的碉堡群中打进了一根楔子,一营长李江国把自己的营指挥所前移到这个只剩下半面的大碉堡里,指挥战士继续攻击。

    马全有看到一营炸掉了一个子母碉堡群,气得对身边的战士说道:“怎么整的?又让李江国这小子占了先,这个家伙怎么什么事都往前头赶。”

    说完就指挥二营的火力组一定要压制住敌人的火力,掩护爆破手多从几个侧面对碉堡发起攻击。

    或许是一营的成功激发了二营战士们的斗志,马全有的二营时间不长也取得了进展,一个大碉堡群被炸开。

    马全有和李江国一样都把指挥所移到了被炸毁的大碉堡里,这一下敌人是真的有点红眼了,不管是侧射火力还是城墙上的火力都向独立团的两个突击营压了过来,战士们的身旁交织着子弹穿过去的暗红色弹道。

    高翔的炮营不停的发射,可是城墙上的敌人炸掉一批又上来一批,炸掉一批又是一批,连着不断往上补充,连高翔也纳闷这敌人是怎么了?为什么补充兵力这么雄厚?

    李勇把这一切都看得很清楚,知道这是因为我军别的方向部队攻击力度不够,没有给敌人造成有效的压力,所以城墙上的敌人把力量向独立团的方向转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130章 再战榆林之护城河

    看到部队的伤亡不断增加,李勇几次想下决心把机枪营调上去,最后又放弃了决定,再等等,看李江国和马全有的攻击情况如何再做决定。

    话说李江国和马全有,城墙上的火力有高翔的炮营和二梯队的机枪手压制,两个突击营把全部力量都用在了对两侧地堡群的攻击上。

    他们俩个都是老兵了,心里都清楚,如果不把敌人的侧射火力解决掉就算是打开了突破口也是没用,部队还是冲不上去,交叉的火力会象打活靶子一样,把从突破口通过的战士们全部打倒。

    战士们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炸,一点一点地啃,终于在快天亮的时候从敌人的碉堡群里杀开了一条血路,当然了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李勇并没有向李江国和马全有俩人要战士们的伤亡数字,问也没用,只能是咬牙挺下去,吩咐他们接下来天就要亮了,敌人的飞机有可能还要来捣乱,我们还要过护城河,抓紧把弹药补充足,伤员转运下去。

    辎重营的副营长何翠花不停地带着辎重营的战士往前线运送弹药,再把伤员和牺牲战士们的尸体运回来。

    胡小莲的卫生队自打成立以来还没有这么忙呼过,牺牲和负伤的战士越来越多,部队自从成军以来还没有过这么大的伤亡,团临时卫生所里外摆满了伤员和牺牲战士的遗体。

    牺牲和负伤的战士里有许多都是胡小莲认识的老战士,胡小莲一直在偷偷地掉着眼泪,带着卫生队不停给伤员进行包扎和抢救。

    看到部队这么大的伤亡胡小莲急的直想号啕大哭,她参军快一年了,从刚开始的特务连到现在的独立团,仗也跟着打了不少,但是象现在这么大的伤亡还是头一回。

    她不停地向伤员询问李勇的情况,有几个跟胡小莲很熟悉的伤员告诉她团长和政委都没事,但是很恼火,估计也是因为部队伤亡大的缘故。

    大家都很清楚独立团这次是碰上了硬钉子,仗是越来越艰苦了,敌人也会越来越拼命,后面的战斗会更加激烈,胡小莲拿了一壶水和一点干粮让何翠花给李勇带上去,现在她可没时间和何翠花争什么。

    何翠花看了看手里的东西,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到了最前沿的指挥所看到李勇就把水和干粮递了过去,对着三牛和小成又喊了起来:

    “三牛和小成你们俩是傻子呀,还想点事不?不行回家抱孩子去吧,团长没吃东西你们也不管了。”

    三牛和小成又一次被骂得干瞪眼,说实话仗打得这么激烈,每个人都是心急火燎地直上火,他们俩也把团长吃喝的事忘了,没办法谁叫咱没想起来呢,骂就骂了,可是大呼小叫喊完的何翠花又冒出了的一句话可把俩人气坏了。

    何翠花又接着说了一句:“团长,这是卫生队胡队长给你带过来的,你将究吃点。”

    你别看何翠花到处都想和胡小莲争争抢抢的,但谁干的事就是谁干的,胡小莲给李勇拿过来的干粮何翠花绝不会说是自己干的,这是人品问题。

    小成和三牛俩人想,闹了半天你也是没想起来,还是人家胡小莲给带过来的,凭什么骂我们啊?

    给团长送完干粮的何翠花带着辎重营的战士们抗着弹药又一次冲了上去,独立团的自动武器很多,但相应的是对后勤的压力也很大,弹药消耗量太大了。

    这也就是独立团才有本钱这么打仗,在李勇的带领下,独立团战士们的作风都有点爱占便宜的思想,在以前的战斗中连抢带夺地家底厚了一些,不然搁以前的西北老八路还真就打不起,十几颗子弹就可以打一仗的老八路什么时候见过一个弹匣二十发几下子就搂出去的,要在以前还不得心疼死。

    何翠花这丫头到现在是真正体现出她的价值了,把后勤工作组织的很有条理,并没有因为激烈的战斗而乱了方寸,仗很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