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81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81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系,胡小莲被弄得神游天外,全身的汗毛孔都被通开了,抱着李勇小声说道:“大勇,别走了,我要你陪我,象现在这样永远都陪着我。”

    “放心吧老婆,我一定永远陪着你,再有两年国民党就完蛋了,到那时候我们会成立一个新中国,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真的再有两年就能打败国民党吗?没骗我?”胡小莲轻声问。

    李勇嘴角撇了一下,要说对这事自己是再清楚不过了:“小莲,你就放心吧,我说的话什么时候有假了,我说的两年还是多说了,有可能还用不了两年就能把国民党彻底打败。”

    胡小莲对李勇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心理,不光胡小莲这样,独立团有好多人有这种心理状况,特别是那些一开始就跟着李勇的老战士,也不怪战士们,因为李勇的表现用常理没法说明白。

    正当俩人唧唧我我的时候从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话声。(!)

 第156章 休整与准备

    听到从门外传来一阵阵的脚步声和说话的声音。躺在李勇怀里的胡小莲知道是何翠花和李佳回来了,忙起身要穿衣服,李勇紧紧抱着她的手臂手道:“怕什么啊?他们回来就回来吧,让她们俩人到别的屋里去睡,我今天就陪你了。”

    见自己挣脱不开,再想起来穿衣服已经有点来不及了,胡小莲只好把自己的脸埋在李勇的怀里不敢做声。

    外屋的门李勇来的时候并没有插,当时急吗把这事给忘了,李佳和何翠花俩人边说话边推门走了进来,借着八仙桌上昏暗油灯的光亮两人睁大眼睛看清了躺在那里的李勇,另一个把脑袋插在男人怀里不敢抬头的女人不用说了肯定是胡小莲了。

    看到这一幕,李佳的脸马上变得象块红布一样,她当然知道李勇和胡小莲在干什么了,一个没结婚的姑娘怎么受得了这个,忙转身走了出去,好在灯光很暗,没人看清她脸上的表情。

    你说这俩人,办事怎么连门都不插上,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自己这心脏也是不争气,人家都在乎你乱蹦什么。

    何翠花这丫头已经和李勇有过几次亲密关系了。加上性格的原因,她到是不太在乎这些。

    看着抱在一起的俩人大声说道:“哎呀,我的天那,我说团长跑哪去了,别人都在政治学习,怎么单单团长就没影了,原来你跑小莲姐姐的被窝里来了,还是温柔乡好吧?”

    平时能言善辩的胡小莲这时被何翠花说得一声不敢吱,连抬头看看何翠花的勇气都没有了。

    李勇见胡小莲被说的连头都不敢抬了忙解围地说道:“翠花,我今天晚上不走了,你们俩到别的屋睡觉吧。”

    “知道了,大团长,你们俩办事有功,我们姐俩给你们腾地方。”

    看着闷闷不乐还在收拾房间的何翠花,李佳笑着说:“怎么了?心里不好受?实在不行你也过去吧,我看咱们团长这家伙也不嫌多。”

    李佳这么一说何翠花的脸也红了,她再怎么不在乎,也终归是个只有二十岁的姑娘。

    红着脸的何翠花也不甘示弱地说道:“别光说我了,是不是你也想过去呀?去吧,我也就当没看见,不过这事还得小莲姐同意啊!!!哈哈哈。”

    李佳比何翠花大几岁,可是互相调侃的本事就比何翠花差远了,胆子也没何翠花大,这李佳也不吱声只是抓住何翠花使劲掐,何翠花则是吱吱哇哇地到处乱跑。

    俩人这一顿折腾另一个房间里的李勇和胡小莲当然听得清清楚楚,李勇这心里美呀,要是能把李佳这丫头也弄到手可就太美了。这丫头可是那个时代的大知识分子,洋学生出身,心高的很,一般的连正眼都不看。{在当时的大西北,当地的老百姓管国统区来的学生都叫洋学生,到不是这些人都真的出过国}

    这李勇打仗当然是厉害,但是对女人的那点小心思胡小莲是很清楚的,这家伙只要是漂亮女人有多少都敢要,他也不考虑解放军的纪律,你说共产党的部队里怎么出了个这样的干部?

    想到这里的胡小莲在李勇怀里拧了几下说道:“怎么样大勇,对李佳有意思吗?你要是有我替你说说去。”

    怀里抱着美人的李勇就是有那个贼心也没那个贼胆说呀,只好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有你和翠花就是我的福分了,李佳那个大美人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啊,哈哈,不骗你,真的是不敢想。”

    “别口是心非了,我也看出来了,你这个八路军干部和老八路真是不一样,也不知道以后首长们要是知道这事可怎么办?”

    李勇赶忙求饶道:“你不说,我不说,翠花再不说。别人谁能知道?”

    胡小莲:“纸里包不住火,就你这好色的样子能瞒住谁呀?估计连政委都瞒不住。”

    李勇:“那也没事,咱们就来个楞是不承认,就没那回事,政委能使劲揪住这事不放吗?就算真知道了咱们马上结婚不就完了吗,放心了,天下太平。”

    部队最初可以结婚的规定叫二五八团,二十五岁以上,八年军龄,团以上干部。在当时的延安地区,因为大量军人的存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为十三到十八比一,不过这个规定到解放战争后期就放宽多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训,独立团干部战士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那些新参军的解放战士,终于知道了老八路为什么这么厉害了,知道了他们以前在国民党的部队里为什么光是看见八路的影子楞是追不上了。

    人家老八路不光是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还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每一个老兵都能头头是道地说出一大堆为什么要打仗的道理,相比他们这些在国民党部队里混吃等死的兵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勇把这些训练完的战士不分什么解放战士和参军的民兵,都是混编在一起,这么做的意思就是想向解放过来的战士们表明,只要到了咱们解放军的部队,不管你是什么出身都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你有能力干得好一样受重用,向他们讲清独立团各个营的特点,并让他们自由选择。

    在这期间除了一些重伤员以外,大部分的伤员都已经痊愈归队,张劲松和三牛也出院回来了。张劲松没什么问题,身体完全恢复了,在医院里待了这么多天,身上长了好几斤的膘。

    只是三牛的伤还没完全好利索,训练量一大就喘,为了这个三牛的心里还直闹矛盾,生怕自己以后给部队添麻烦。

    李勇拍着他的脑袋劝道:“这没什么,刚从医院回来还没完全恢复,你还年轻,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再说了咱们团现在这么多车,以后咱们能做车就做车行军,不要有什么思想顾虑。”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和,把所有新兵都分下去的独立团每一个营都达到了四百多人,经李勇提议和团党委讨论通过,团部又新成立了一个修理连和一个工兵连。

    修理连主要任务是修理独立团的各种设备、火炮、汽车和枪械,李勇提议连长让伤刚好的警卫连的一排长三牛担任。

    工兵连的任务大家都很熟悉,工兵吗,逢山开路见水架桥,连长由警卫二排长小成担任,三牛和小成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提议是全票通过。

    李勇这么安排也是有一定想法的,想比之下工兵连的劳动强度要比修理连大一些。考虑到三牛的身体就让他到修理连而让小成到工兵连。

    李勇对修理连的要求是要尽快掌握武器装备的性能和修理技术,争取每一件武器装备出问题的时候都能及时修复。

    看着三牛乐呵呵去挑人小成有点坐不住了,他向李勇表示自己对工兵这个行业很陌生,怕自己干不好耽误了部队的行动。

    李勇则告诉小成没有谁天生什么都会,不会就学吗,然后李勇给小成出了个主意,你手头不是没人吗,去挑啊。

    只要是你看中的我就放人,当然了挑中的不能是各级指挥员,人家国民党的部队军种齐全,看看那些俘虏过来的战士里面有没有干过工兵的。如果有就要过来,不懂就学这没什么丢人的,我们共产党的军队都是空手起家的。

    最后李勇又告诉小成要是实在没人也不怕,你把部队上干过铁匠、木匠、石匠和在煤矿上用过炸药的都挑去,然后在组织人慢慢练,只要用心就没什么做不到的,毛主席都说过凡事就怕认真。

    李勇这么一解释小成心里亮堂起来,高兴地去挑人了,临走的时候还问李勇毛主席的话他是怎么知道的?李勇则踹了小成一脚:“去挑人就是了,哪来那么多废话。”

    李勇接着又找辎重营的孙全厚和何翠花,李勇很少有把他们两个人一起找过来的时候,要是一起找过来那肯定是有大事情要办了。

    李勇见到两人也不客气,让他们分工做事情,孙全厚负责去做独立团特有的野战背心,还要把防护的钢板装好,这件事情并不简单,当时的物资很匮乏,想把东西弄全了不容易。

    但榆林好歹也是个大城市,物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李勇告诉孙全厚一定要想办法,自己想不出来找别人,不要怕花钱,只要把事情办好了就行,战士们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何翠花则负责去找纵队被服厂的刘厂长,独立团的帐篷是按夏季标准制作的,已经不适应现在的严寒气候了,李勇给出了一个设想,是一种双层的带防寒层的棉帐篷,帐篷不要求太大,只要是适合部队行军使用就成,也是那句话,不要怕麻烦,不要怕花钱,只要能做出来就行。

    孙全厚和何翠花俩人领了任务积极忙忙地走了,连何翠花也没跟李勇多说什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57章 人比人气死人

    何翠花别看整天给人的感觉是大大咧咧的,但这丫头心眼不少,心里有数,现阶段正是部队休整的关键时期,也是后勤工作的黄金时期,要抓紧一切时间把后勤补给整备到位,否则一但部队有行动再抓就晚了,后勤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强与弱。

    在孙全厚与何翠花的努力下,独立团采购了大量的物资和粮食,还出钱出物请被服厂给加工了好些棉用双层的野战帐篷,还好团里的家底够厚,能经得起折腾。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叫咱野战军穷啊,都伸手向上级要,等上级补发得猴年马月才能做到?再说了你要也没有,还不如自己动手来的实惠。

    经过近两个月的休整,西北野战军的总体实力有了很大进步,官兵素质、武器弹药、粮食补给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体力也得到了恢复,把俘虏和新参军的当地农民补充进来后,总兵力已经从四七年三月国民党进攻延安时的二万多人增加到十万多人。

    加上最近一段时间部队连打了两个大胜仗,缴获了一大批的武器弹药和装备,每个战士只有几颗子弹的情况有了很大好转,因此战斗力有了空前的提高。

    又因为有了榆林这个大城市做依托,西北王胡宗南的国民党部队再想一口把西北我军一口吃下去已经是一个梦想,刘勘的支援兵团撤回延安以后只好与西北野战军陷如对峙状态。

    当然了我军要想吃掉国民党的部队也很难,西北野战军的实力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是远远不如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现阶段能在西北站稳脚跟已经是了不起的大进步了。

    从国民党进攻延安一开始的时候,毛主席就决定由自己带领的中央九支队坚决不过黄河,而是要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不论情况多危险也一定要坚持,要让陕北的老百姓知道我毛泽东还在陕北,还和他们在一起,目前看来解放榆林以后西北野战军和中央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并不是高枕无忧了。

    在整个西北战场除了胡宗南的中央军以外,另外还有青海、宁夏和甘肃的国民党地方部队对我军虎视眈眈。

    这些地方军阀虽然和国民党的中央军以及政府有矛盾,互相之间也有提防和摩擦,但是在反共上的立场是一致的,因此西北战场出现了一个暂时的很奇怪的平和局面,国民党胡宗南的中央军,共产党的西北野战军,青海、甘肃和宁夏的地方军阀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大的行动。

    这一天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纵队的要求是团以上单位主管的领导都要参加,这一来独立团的李勇、王成德和参谋长方新三人一起去参加会议。

    这个参谋长方新也是独立团刚起家时的二十多个老兵之一,是四旅老二团的老骨头,特务连刚成立的时候他和其余三个没分配到职务的老战士当时被李勇用做作战参谋,还外带训练新兵。

    独立团所有的新兵都是他们四个人训练出来的,后来部队升格到团以后可以分配的职务多了,李勇和王成德给四个人安排的职务是一个副团长,一个副政委,一个政治部主任,最后就是这个被李勇认为很有军事素养和实干精神又心思细腻的方新,被任命为独立团的参谋长。

    在人民解放军的编制中参谋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基本上在每支部队的中地位都是老三,也就是说是部队中的三号人物,是部队中主管作战的首长。

    大家都看过老电影林海雪原,我军这支小部队的代号是二零三小分队,为什么叫这个代号?就是因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员少剑坡是主力部队的一个团参谋长,他代号是二零三,二零一是团长,二零二是政委。

    多说一句,东北野战军是人民解放军里兵力最多,武器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悍的一个野战军,一号人物是林彪,二号人物是政委罗荣桓,三号人物就是参谋长刘亚楼了,虽然四野还有好几个副司令、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以及兵团司令等等,但三号人物只能是刘亚楼参谋长,这是不用质疑的,中央和四野的来回电文署名也是林罗刘。有点说多了,咱们再回到本章节上来。

    李勇很欣赏这个叫方新的老战士,平时话语不多,但很有主见,爱动脑子想问题,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