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84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84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就是西北野战军的总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我们的彭老总就在这里指挥战斗。

    彭老总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然后又趴在地图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边看边头也不抬地问了句:“战斗进展的怎么样了?”

    一个参谋人员回答:“总的来说进展还算顺利,三纵和六纵各用了一个旅来打主攻,别的部队没动,已经肃清了外围的据点,现在正对主阵地进行直接攻击。”

    彭老总:“告诉他们。不要让敌人看出破绽,攻击要象真的一样,让罗元发把炮弹多往敌人头上砸几发,我可是听说了,打完榆林他是发了财的,弄了好多敌人的火炮。”

    这个参谋笑着回答完后又接着说道:“彭总,他们六纵是没少发财,罗司令员手快脚也快,捞好处是他的强项,但是也有和他们别苗头的,二纵的那个独立团就从他们手里抢出去了一部分火炮。”

    彭总:“是吗?好家伙。不简单吗,能从罗扣子手里弄出东西来我还没听说过,说说是怎么弄出来的。”

    参谋:“很简单,六纵先到的,但是战士们没人会开汽车,这大口径的火炮骡马是拉不动的,只好看着干瞪眼,这时候二纵队独立团的人也到了,两家看着大炮都眼红了,这独立团的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的,听六纵的人说他们就没有不会开汽车的,个个都能上去摆弄一下,这不吗,六纵的人没办法只好让出一部分火炮,然后让独立团的人给他们培训会开汽车的兵。”

    这个参谋刚说完,山洞里就响起了一阵笑声,彭老总挠了挠自己的头皮也和大家一样笑了:“这个小李勇啊,还真是有点办法,总能干出点出人意料的事来,他的兵什么时候学会的开汽车?”

    参谋:“那就没人知道了,我听六纵的人说,独立团的人蝎虎的很,没有不会开汽车的,这家伙谁上去都能摆弄摆弄,鼓捣鼓捣,连罗司令员都没镇住他们。”

    彭总:“这事以后再问他们,敌人在延安的援兵出动了吗?”

    另一个参谋回答:“出动是出动了,但是不积极,三纵和六纵的两个旅都攻两天了,也应该把宜川的敌人打疼了,但是从延安方面过来的敌人援兵赶路还是不坚决,每天行军的速度连三十公里还不到,看来是被我们的围点打援战术打怕了。”

    彭老总:“他们赶路不坚决咱们就让胡宗南命令他们坚决起来,让三纵和六纵加强攻击强度,命令一纵,二纵,四纵和野战军直属队原地待命。我们伏击敌人的战场就选定在瓦子街了,这里地形对我们很有利,让他们多观察地形,注意不要暴露自己。”(!)

 第162章 宜川战役之敌情有变化

    宜川附近,在西北野战军简陋的指挥部里。思考了一会的彭老总继续说道:“告诉各级指挥员,注意不要暴露自己,部队要离我们选定的伏击阵地拉开一段距离,但也不要离的太远,以免远距离出击使战士们体力消耗太大,避开敌人的侦察部队,战斗打响后要迅速穿插到位。”

    宜川城内,国民党二十四旅旅长张汉初此时正在他的旅指挥所里不停地来回走动,边走动边不停地用手中的毛巾擦脑门子上的汗。

    二月份的季节,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夜晚的黄土高原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二十几度,可是这国军的少将旅长张汉初脸上的汗就没断过。

    正当这家伙不停地转圈的时候,一个下级军官过来报告:“旅长,胡长官来电,延安的支援兵团已经出发了,胡长官命令我们一定要坚守住,固守待援,誓与阵地共存亡,等待和援军会合之后来个中心开花把西北共军一网打尽。”

    “把共军一网打尽?在这在被共产党赤化透了的地方还能占到共军的便宜?玩笑开大了,狗屁的一网打进,共军不把我一网打尽就烧高香了。凭我可怜巴巴的一个旅的兵力还想中心开花?哎,支援兵团是谁带队?”

    “报告旅长,是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勘和整编九十师师长严明。”

    这个二十四旅的少将旅长张汉初听到二十九军军长刘勘是兵团司令顿时嚷道:“坏了,这下可是真坏了,黄天厚土我的老天爷呀,怎么又让这个刘勘出来了,胡长官派谁不行啊,非得让他来。

    来汇报的下级军官有点不理解地问道:“旅座,刘军长来支援为什么不行?我可听说过,这刘军长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跟共产党的红军还有日本人都交过手,在我们国军中资历很深,和咱们胡司令长官是同一时期的老同学。”

    张汉初:“你们知道个狗屁,刘勘资历很深是真的,是胡长官的同学也不假,但这家伙就好象个灾星一样,谁碰到谁倒霉,这个刘勘啊,我就没见过他能把谁救出来,至打咱们进了这陕北高原可没少被共军收拾,哪一次不是这个刘勘去救,可是你们看有哪个部队是被他救出来的?钟松的三十六师在沙家店被围是他去的,邓宝珊的榆林被包围也是他去的,可是管用了吗?他妈的连个人毛都没救出来,还统统都被共军给吃掉了,我现在是一听说他来就哆嗦,都他妈的不用共军打了。”

    下级军官:“那可怎么办?要不凭您的关系向胡长官说说。让支援兵团换个司令官?”

    张汉初:“放屁,这兵团司令能是随便换的吗?怎么办?我也没办法,不过既然他来了就向他发报求援,让他快点赶过来,否则我们是没办法坚守住的,咱们宜川只有一个旅六千多人,共军可是把整个西北战场的主力都拿上来了,你们说说这共军是发了什么妖疯了,有的是好地方不去,非得看上咱们这小地方了。”

    下级军官:“旅长,我们已经连着向刘勘刘军长发了两封求救电报了,对方已经回答收到了。”

    “两封不够,继续发,不停地发,一封接一封,一直发下去。”

    等到这个下级军官走后,这个24旅的旅长张汉初自言自语道:“他妈的,真是倒了八辈子的大霉了,还以为这个宜川是个好地方,共军不敢来也不愿意来,能放心在这待几年享点清福。没想到这共军说到就到了。”

    这个张汉初象老驴拉磨一样又转了几圈,猛地抬头对身边的传令兵喊道:“传我的命令,直接给西安的胡司令长官发报,让支援兵团加快行军速度。”

    这时候国民党从延安出来的支援兵团大队人马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在山路上行军,汽车、骡马、火炮,以及各种弹药和物资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士兵滚滚向前,行军的队列绵延出足足有十几公里。

    兵团指挥部里总指挥刘勘和副总指挥严明正在看电报,刘勘看完后把电报交给了自己身边的严明:“这个张汉初啊,是不是被共军吓尿裤子了,你看这电报是一封接一封,都连着接了十几封了,那有这么发电报的,我在国军队伍里待了有二十几年了,还没见过这样的,可真是个怪物。”

    正在说话间又有一个参谋人员进来报告:“两位长官,西安的胡司令长官又给我们来电报了,要我们加快行军速度,两天以一定内要到达宜川。”

    副总指挥严明:“刘司令,这张汉初是托了胡长官的关系才到的这地方,本以为到了这个号称是关中屏障的小城市能安安稳稳地过几天清闲日子了,那成想共军就看上他的宜川了,要是知道这点,打死他也不会来的,就凭他那个草包样,估计现在没尿裤子也差不多了。”

    刘勘:“我们的党国就败在这些小人的手里了,这么个草包笨蛋也能当旅长,让人悲哀呀,还让他来镇守一方,要是我就让他当个连长好了。”

    整编90师师长严明:“刘司令。多说无益,现状就是如此,党国的官员有几个不是凭关系爬上来的?这些事不是你我二人的力量所能改变得了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给宜川解围,把这个张汉初救出来。”

    刘勘:“严师长,这说说容易,事情那有这么好办的,你我和共军打交道多年了,还不熟悉共军的战法吗?这共军最擅长围点打援的口袋战术,说不定人家早就张开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我们去钻了。”

    严明:“刘军长,我说点实话,你我兄弟二人在一起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两人也不是第一次合作,咱们的部队加在一起有三万多人,要是在以前遇到共军主力是比较危险的。

    但是这一次不同了,看来胡长官也是豁出老本了,给咱们多调来了四个师,这样一来咱们的总兵力就达到了七万五千多人,加上宜川张汉初的24旅六千多人,咱们在这一地区的总兵力超过了八万人,共军能有多少人?就算是他们张开了大网又能如何?凭他们的手里的几条破铜烂铁能把你我兄弟吃掉?”

    刘勘:“话是这么说,也是这么个道理,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据我们的谍报人员报告,西北共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这共军拉队伍的速度让人恐怖啊,一年前他们才有多少人?去年三月分咱们进攻延安的时候他们只有两万多人,没想到刚刚一年就扩大到这种程度了,共军是这个世界上最狡猾最奸诈的敌人,我们一定要严加提防。”

    严明:“刘军长,严加提防是对的,但是屡次救援失败你我二人已经没什么退路了,校长和胡长官对我们的表现很不满意,这次宜川再救援不力咱们哥俩就算是能保住脑袋也保不住乌纱了。”

    刘勘皱了皱眉头。然后长叹一声:“哎,老弟说的有道理,这个宜川的张汉初又是胡长官的亲信,再救援不力你我二人的下场可悲呀,既然如此就豁出去吧,来人那。”

    随着刘勘的喊声走进来一个军官。“命令前卫团加快行军速度,攻击前进,遇到小股共匪立即肃清。”

    刘勘,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是国民党西北王胡宗南的同学,当然了也是我们陈庚将军和徐想前将军的同学,也是好多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学长,其中就有三野的宋时轮将军和四野的林彪将军等等,黄埔军校共办了二十多期,但最有名的或者说最为人所推崇的是前五期,而最受重用的则是第一批入校的黄埔一期生。

    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后迁到台湾凤山继续办学现在已经办到第七十五期,最初国共两党联合办学,从第四期后国民党搞清党运动,以后不再招收共产党学员,所以共产党军队中的黄埔系将领大概都是前四期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勘率部奔赴山西与日军作战,1939年任国民党陆军第93军军长,1944年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调任重庆卫戍区副总司令,1946年1月任国民党整编第29军军长,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集团奉蒋介石的命令向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这个刘勘为了向他的校长表示忠心,带领他的整编29军充当先锋进攻延安。

    宜川附近,西北野战军司令部,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快步走了进去,这个年轻的军官身上的衣服都让汗水湿透了,还沾了不少的泥土和草叶,脸色看上去很疲劳,象是赶了很远的路。

    这个军官走进指挥部里立正报告:“彭总,敌人的情况和以往有所不同,我们经过仔细侦察。又汇总了各方情报,总算是搞清楚了。(!)

 第163章 宜川战役之敢打必胜

    还是先说几句,作者老巴写的是网络小说,朋友们千万不要拿来当历史什么的,老巴也不敢或者说没有那个本事,关于榆林的大与小之说只是相对的,在当时的大西北,榆林这样规模就不算小,现在的榆林不小,但和一线城市比也不大,还有国民党的二十九军和九十师的隶属关系在作品和历史是不一样的,朋友们茶余饭后看着开心就可以了。

    在宜川附近,西北野战军简陋的指挥部里,一个精干的军人正向彭老总汇报刚刚得到的情况:“敌人这次的增援兵团不是以往胡宗南惯常使用的二十九军和九十师,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部队,总兵力有七万五千多人。

    除了整编29军和整编90师,又多了四个师,根据情报显示这四个师是胡宗南准备调往豫西战场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次不去了,而且还都配属给了刘勘的支援兵团,昨天缓慢行军的敌人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离宜川还有。”

    这个军官思考了一下说道:“按他们的行军速度还有一天半的路程。”

    这个军官说完后热闹的野战军指挥部里突然静了下来,这些对战场态势很了解的首长和参谋们谁也没有说话,静的一根针掉到地下都能听见。

    足足静了能有好几分钟,还是习仲勋政委打破了沉默:“老总,情况变化很大呀,我们事前的情报显示刘勘的整编第二十九军只有两个师,算上严明的九十师也不过是三万多人,现在敌人增加了一倍还多,我们准备了一桌饭,可是人家来了将近三桌人,这饭菜恐怕要不够吃啊?”

    彭老总轻轻地点了点头,用手中的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不停的量来量去,然后缓缓地说道:“既然人家都来了,咱们要是不让吃饭就把人轰走也太对不起我们的客人了,自古以来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虽然敌人有变化,但我们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一榆林战役后,我军经过新式整军和诉苦运动,战士们的思想素质和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我们野战军的共产党人员人数达到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我们战士的思想和精神是敌人所不能比的,我们还有陕北老百姓的帮助,这就是人和。

    二我们是以逸待劳,准备充分,体力充沛,敌人则是长途奔袭,劳师以远,这就是天时。

    三我们可以利用瓦子街一带的有利地形地物,采用伏击的方式打他个措手不及,而敌人只有被动的接受,这就是地利。

    有了天时、地利和人和,我们就一定能打胜仗,就是不能把敌人全歼也要击溃,然后再回过头来收拾宜川的24旅,这样一来,只要我们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坚决地打下去,我们的作战意图最低也能实现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