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91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1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3章 围三放一

    从宜川城内冲出来的国民党二十四旅拼命打了一上午。本想着趁城外八路军的兵力空虚能一鼓作气冲出去,但是连续发动了十几次集团冲锋,都被坚守阵地的解放军一个团的部队打了回去,看着满地的尸体和没抢回来还在阵地上不断嚎叫着的伤号,张汉初的信心也是一点一点降低。

    妈的,这共军太硬了,凭自己这几千人看来是打不出去了,这可如何是好?正当这个张大旅长脑袋有点转不过来的时候又有一个手下给出了一个主意。

    这个手下出的主意是:给前来支援的大兵团发报,让刘勘想办法抽出一点部队来配合他们,前后夹击效果会更好一些。

    张汉初很快采纳了这个手下的建议,给瓦子街的刘勘发电报,让刘勘派一点部队过来对宜川城外的共军前后夹击。

    这里的情况很快就传到了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本来这只是一场旅团级别的战斗,要是放在平时是不会引起总部首长多大关注的,但现在不行了,现在正是整个战役最关键的时刻,敌人大兵团的阵地和防守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野战军主力正在全力攻击,腾不出手来对付这里的问题,要是被这伙敌人从背后来一子还真不好受,没准整个战役企图就得流产。这场规模不大的战斗却成了有可能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关键。

    司令部里有人向彭老总建议给这个团留一点预备队来预防万一,这个旅的旅长也说那怕是多给留一点点的部队都成,实在不行他把旅部的侦察和警卫人员留下,好歹能给这个团增加一点实力。

    彭老总则很严厉地命令这个临时现调过来的旅,宜川城外只能留一个团的部队,再多一个人都不行,要把有限的力量全部都用在瓦子街,这支部队就是只剩下一个人也要把宜川的国民党二十四旅挡住,并且命令抽掉回来的这个旅的其余两个步兵团不要顾忌身后的问题,马上投入攻击。

    这个旅的指挥员知道到了战役最关键的时候,敌我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到了比勇气和毅力的时候了,部队强行军到达瓦子街后把手里的两个团分成了两个梯队,把旅部直属人员编为第三个梯队,部队不顾伤亡,不顾疲劳,不记后果,成波浪式向国民党的支援兵团发起冲击。

    此时敌人支援兵团的指挥部里乱成了一团,人心惶惶,整编第九十师师长严明向兵团最高指挥官二十九军军长刘勘建议:“刘军长,刘司令,撤吧,这宜川咱们是管不了了,再不走连你我都得交代在这里,这共军明摆着是冲咱们来的,打宜川是假,对付咱们才是真的。我们已经有多处阵地被突破,其余的也正在和共军激战,共军的攻击太猛了,刚刚又有新的部队投入战斗,弟兄们眼看就要顶不住了。”

    刘勘:“这共军怎么又有新部队投入了战斗,是从哪里来的部队?”

    严明:“刘军长,现在这一带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都在混战,到处都打乱套了,查不出来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共军生力军,快下决心吧,要是晚了部队一乱,你我可就真走不出去这黄龙山区了。”

    刘勘:“再等一下,看看宜川的二十四旅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他们不是来电报说正在与共军激战吗。”

    严明:“刘军长,刘兄,我的刘老哥,你怎么能指望张汉初那样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这些废物,你我兄弟何苦落到这部田地,趁现在共军还吃不下我们,抓紧走。只要我们回到延安,部队休整一段时间就能喘过气来,然后咱们再和这些共军较量,现在我们是在共军设好的地域与他们交战,咱们犯了兵家大忌。”

    正在这时一个军官过来报告:“宜川的二十四旅电报。”刘勘象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急急地让这个军官马上念出来。

    这个军官看了看刘勘和严明还有满屋子的高级军官,看着手中的电报念道:“刘司令长官,我部在宜川城外遭遇共军强力阻击,伤亡惨重,请求刘长官支援,派一点部队过来和我们前后夹击共军。”

    整编九十师师长严明:“刘军长,我说什么了,这回你信了吧,这个人靠不住,指望他来干大事咱们连裤子都穿不上,你早点下决心吧。”

    刘勘:“这个张汉初啊,共军在宜川城外肯定是没多少人了,我估计共军这支新投入战斗的部队很可能就是从宜川调过来的,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要是把握住了会有一个大功劳到手的,也会给咱们提供很大的助力,现在可好,他还要咱们去支援他。”

    严明:“刘军长,这回该下决心了吧?”

    刘勘:“命令部队一个小时后向延安方向突围,就让这个二十四旅自生自灭吧。”

    宜川的张汉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封求援电报反到使刘勘下了抛弃自己的决心,如果知道些,可能这个张汉初还不得把给他出主意的军官给枪毙了。

    刘勘:“突围的时候谁来打头阵?”

    整编第九十师师长严明上前一步:“报告总指挥,您早就应该下决心了,突围战斗我的整编九十师愿意打头阵。为全军突围开路。”

    刘勘看着上前一步的严明,颇有点感动地说道:“那就辛苦老弟了,关键时候还得是自己的老弟兄,放心吧,战斗打完我会为兄弟请功的。”

    西北野战军总部,一个参谋人员递给彭老总一封电报,彭老总看完后高兴地对周围的首长们说道:“刘勘顶不住了,要跑。”

    一听说刘勘要跑,满屋子的首长都高兴地互相祝贺,战斗打到这种程度,双方都已经把吃奶的力气使出来了,西北野战军也基本上把能用上的力量全用上了。

    彭老总连总部的侦察与警卫部队都投入进去了,现在就看谁能咬紧牙关坚持住了,刘勘真要是死顶着不退,再混战下去还不知道战斗能打到什么样,就算是最后能把敌人打败,西北野战军所付出的代价也会让人吃不消的。

    只要是刘勘一跑,西北野战军的战略目的至少已经达到了一半,号称是关中屏障的宜川将不在是问题,吃掉守敌二十四旅的几千人不会有任何困难,只要能拿下宜川进而打开南下通道,我军以后的粮食问题也会有较大的改善。

    很难看得到笑容的彭老总这次也是难得地笑了笑:“这个刘勘选择的是从什么方向突围?”

    一个参谋人员回答道:“四纵的阵地,现在敌人正在向我四纵的防御阵地猛攻。最前面的是敌人整编第九十师,敌人的炮火很猛烈,都是些大口径的榴弹炮,战壕都被炮火轰平了,我军伤亡不小。”

    彭老总:“这个严明与刘勘交情不错,关键时刻还挺卖力气吗,四纵的张达志还说了些什么?有什么困难吗?”

    一个参谋人员回答:“四纵张司令员电报里还说请首长放心,不管困难有多大,他们一定不放过一个敌人。”

    低头来回走了几步的彭老总抬起头来:“命令张达志再坚持五个小时,然后放开一个口子,让敌人过去。”

    彭老总的话一说完。满屋子的首长都很惊讶,但惊讶归惊讶,没有一个人问为什么,彭老总是我军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决定当然是有道理的。这些首长只是惊讶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但没有人怀疑决定的正确性。

    古人用身经百战来形容一个人所经历的战斗之多,但这句话用在彭老总身上或许是不合适的,彭老总一生都是在不停的征战中度过的,其征战地域之广阔,跋涉路途之遥远,历经困难之多,堪称三军之冠,他所经历过的战斗不能用百战来形容,起码也要用身经千战来形容了,这样的战斗经历不说后无来者,但可以肯定是前无古人了。

    彭老总看了看大家的表情,然后走到桌子前,指着地图对大家说:“都过来看一看,这是我们与刘勘交战的黄龙山区,敌人有七个整编师,七万五千多人,而且都是美式装备,弹药充足,我军与敌人相比人数略占优势,但不是绝对优势,武器和装备比敌人差远了,弹药也不充足,经过两天的苦战,我们已经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但是要想一口吃掉敌人的主力兵团还很困难,如果继续与敌人死磕我们的伤亡就太大了,何况我们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了。”

    一个首长接道:“老总的意思是围三放一?”

    “对,就是这个意思,让四纵的张达志放开一个口子,这样一来敌人的就只顾逃跑了,和我军拼命的心理就会大大下降,只要敌人跑就好办了。我们再从后面追着打,这样一来我军的损失会减少很多,也会取得较大的战果。”(!)

正文 第174章 下定决心的彭老总

    西北野战军在瓦子街对国民党刘勘兵团久攻不克。连续两个昼夜不间断的战斗,部队伤亡颇大,弹药所剩无几,见敌人有逃跑的迹象,彭老总准备采用围三放一的办法来降低国民党各级指挥官和士兵的斗志,从而以最小的代价来达到大量消灭敌人的目的。

    听了彭老总的一番话屋子里沉默了几分钟,又一个首长说道:“要是这么办,我军的伤亡是会小很多,但是我们也没办法把这股敌人全歼了。”

    彭老总:“是这么个道理,但现在围着不放也不是个办法,敌人挤在一起,一时很难吃掉,我们的力量基本上全用上了,还是没办法把敌人分割开,放开一个口子让敌人逃跑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有多大能耐打多大的仗,有多大的肚皮吃多大的饭,量力而行吗。”

    说到这里彭老总考虑了一下又说道:“想全歼刘勘兵团目前很难,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彭老总抬起拿着放大镜看地图的手,对身边的一个首长问道:“我们野战军现在还有多少机动兵力?”

    这个首长回答:“老总,能派出去的基本都派上去了。包括野司、纵队以及各个旅团的后勤和直属队全部都调了上去,连咱们野战军总部也只剩下一个警卫排了,说点不好听的话,如果这里突然出现一支敌人的部队,那怕是敌人的一支小部队,咱们这些人也只能是跑路了。

    现在我们能拿得出手的兵力只有一个野司直属的独立骑兵师,考虑到他们是骑兵,对山地作战也没有什么帮助,始终没用他们,再有就是二纵队王胡子的那个独立团了,你一直有话吗,他们还在原地待命。”

    彭老总笑了笑:“是那个小李勇,一直没用他们,好几天了,不知道这小子急成什么样了,我的意思是这样的,刘勘正猛攻四纵的阵地,张达志只要放开了一个口子,这股敌人就得象洪水一样流出去,在前面硬挡是会吃亏的,咱们不干那样的傻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黄龙山脉的地理位置,让他们的机械化兵团跑跑山路。”

    司令部里的一个首长说道:“老总的意思是想用这黄龙山区的崎岖地势来消耗敌人?”

    彭总:“对,敌人的汽车不少,但是走山路不是他们的长处,咱们就让这崎岖的黄龙山路帮助咱们把肥的拖成瘦的,瘦的拖成疲的。然后再下手。”

    说到这里彭老总指了指地图上的一点:“就是这里了,这里是刘勘兵团回延安的必经之路,要是我们能够在这里放上一支部队来挡住敌人,把敌人的锐气消耗掉,就还有聚歼刘勘兵团的可能。”

    一个首长看看彭老总手指的地方:“这是叉口地区,离咱们这里有二百多公里,老总的意思是用这二百多公里的山路把敌人拖疲,然后用一支部队在岔口地区对敌人进行阻击,等我们野战军主力赶到后再下手。”

    彭老总:“地图上的二百多公里,是用尺子量出来的,陕北的公路上山下岭的,可不止是二百多公里,实际距离要远的多,敌人就是拼命地跑也要几天的工夫才能到这里,我想在这里放上一支得力部队对敌人进行坚决的阻击,只要我们这支部队能把刘勘挡住一段时间,就能给我们的主力兵团赢得宝贵的休整和追击时间,敌人终归是有大量的汽车,撤退的速度要比我军快得多。”

    一个首长盯着地图对彭老总说道:“老总,你的想法到是不错,但是怎么才能把刘勘挡住?用什么挡?我们这里离岔口地区有二百多公里。但是延安离插口地区还不到二百公里,如果延安的敌人对刘勘增援怎么办?”

    彭老总:“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我们现在手中不是还有两支机动力量吗,我的想法是用二纵的独立团在岔口地区对敌人进行坚决的阻击,用野战军的骑兵师机动到延安和岔口中间的地区来监视延安的敌人,然后我们野战军主力再对刘勘兵团进行围歼。”

    彭老总的一番话说完后好长时间没人吱声,总部的首长们都是久经沙场考验多年的将军,深知彭老总所说一番话的厉害关系,所以这些首长都在紧张思考中。

    一个首长想了想对彭总说道:“老总,你的意思是用二纵的独立团在岔口地区挡住刘勘,用坚强的阻击战来消耗掉他们的锐气,等待我们主力对其进行合围,但是这个独立团能完成任务吗?

    我也知道这个独立团,他们是很厉害,仗打得漂亮,但是再厉害也只是一个团而已,打榆林的时候他们伤亡不小,现在刘勘兵团经过我军两个昼夜连续不停的攻击,虽然损失很大,但主力尚存。

    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刘勘还有六万多人,重武器大部分都在,敌人目前只是伤筋但尚未动骨,六万多人的一个大兵团他们能拦得住吗?

    一但拦不住,他们全团就很有可能被敌人包了饺子,那我们就得不偿失了,不但不能消灭敌人,还很有可能把这个很能打仗的独立团给搭进去。

    还有一点,延安的敌人如何解决?敌人在延安还有三个主力师。他们如果对刘勘增援怎么办?我们的骑兵机动能力到是不错,但骑兵的长处是平原野战,阵地防御不是他们的优势,他们也没什么步兵重武器,我们的一个骑兵师是否能对付得了从延安出来的敌人增援部队?”

    彭老总:“你考虑的很对,也很详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据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