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95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5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

    张劲松:“你一新兵蛋子能知道什么?我吃的盐比你喝的水都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说是就差不多了。”

    小成:“营长,你就吹吧,我承认你是我的领导,当兵的年头也比我多,但你也没老婆,怎么就知道这些女人的事?再说你也没多大年龄,你跟我说说你今年到底多大了?”

    还真让小成说对了,这侦察营长张劲松别看有六年多近七年的军龄,是个经历过抗日战争,打过小鬼子的老兵,但是他的年龄并不大,只是比李勇、小成这些人年龄大那么几岁。

    张劲松嘿嘿一笑:“你管我多大,反正是你小子的老大哥。”

    侦察营和工兵连在张劲松和小成的议论中迅速向前,天空中又飘起细碎的雪花,北风向刀子一样,夹带着细小的雪粒打在行进中汽车的大箱板上啪啪做响。

    战士们把卡车上的防雨蓬布都放了下来,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在车厢里昏昏欲睡,天气很冷,坐在没有保暖设施和异常颠簸的汽车上很不好受,浑身的骨头节都要被颠散架子了,但是和兄弟部队比起来,独立团的战士们行军已经是大爷级别了。

    别的部队的战士们都是用自己的两条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饿了往嘴里吃点干粮,渴了用刺刀把沿途树上的小冰凌子敲下来放在嘴里添添,或者随手抓起一把雪塞嘴里,一昼夜跑出百八十里是常有的事,象独立团这样坐汽车行军,困了还能迷糊一会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

    张劲松让每辆汽车上都插了一面红旗,这是因为独立团的汽车上还是涂打着国民党部队的标记,驾驶室的两面还是白色的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党徽,彭老总命令独立团强行军奔袭的同时,还让沿途的游击队想办法迟滞敌人大兵团行军的速度,如果不表明身份被游击队误认麻烦可就大了。

    附近一带有大量的游击队,接到彭老总的命令后对国民党刘勘兵团是打冷枪、埋地雷,昼夜不停地进行袭扰,反正不管是用什么办法,只要是能迟滞刘勘兵团前进的速度就可。

    张劲松和小成坐在行进中的汽车里不时地把地图拿出来核对情况,把工兵连带上看来是对了,一路上只要是大一点的障碍物小成的工兵都是一顿炸药解决问题,经过日夜的急行军部队终于到达了野司首长指定的位置,也就是敌人刘勘兵团回延安的必经之路,岔口山。

    岔口山的南北都是小川道,一条公路从北面的川道爬过来,又弯弯曲曲地向南边的川道伸展进去,这一带的山看不出明显的脉络,一眼望去尽是些起伏的山头,岔口山象是一条东西横着的山梁,这条山梁比起周围别的山来是又高又陡,张劲松一看到这大山梁就把嘴咧开了:

    “怪不得总部首长要我们到这里来把敌人堵住,原来玄机在这里,就这样的地势谁先占领了都会占大便宜的。”

    张劲松马上命令电台向团部发报:“我前卫部队已经占领岔口山,请示我部任务。”

    张劲松的侦察营和小成的工兵连组成的前卫部队临走的时候李勇让通讯排长李佳给他们配备了一部电台和一名报务员,让他们随时汇报情况。

    接到电报的李勇命令张劲松和小成抓紧时间构筑工事,一定要抢在国民党的大兵团到来之前把工事构筑好,把小成的工兵连配属给张劲松的侦察营就是为了能更好的把工事做好。

    张劲松和小成告诉战士抓紧时间抢修工事,侦察营和工兵连组成的前卫部队因为全部是汽车行军,速度要比团主力快的多,到达岔口地区的时候和团主力拉开了两天左右的行程。

    李勇用电台告诉张劲松和小成要充分利用好这两天的时间,争取在团主力到来之前把工事大致干完,给团主力赢得一些休整时间。

    独立团有三分之二的战士汽车行军,还有三分之一是骑马行军,不论是汽车行军还是骑马行军,时间长了都是很累的,有一些休整时间就可以给战士们恢复体力,对部队的战斗力提高很有好处。

    张劲松和小成指挥战士们按照事先和李勇商量好的办法,从山顶的棱线开始挖掘战壕,小成的工兵连里有以前在国民党部队里干过的工兵,榆林休整的时候李勇又特意给这些战士们上过关于现代工兵知识的大课,现在看出这些战士的宝贵来了。

    张劲松让他们工兵每个排都去几个,指导战士们干活,对于工兵来说挖战壕是最简单的事了,该发挥的时候当然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了。

    工兵连的战士指挥侦察营的人间距五十米多处同时开挖,一共同时开挖的战壕有四条,侦察营的人问为什么挖这么多条战壕。老巴谢谢朋友们关于步枪的的提醒(卡宾枪和加兰德是两种枪械)对给朋友们带来的误导表示歉意。看到有的作者一天更新几章老巴很纠结,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能达到那种水平,可是又怕更太快故事不合理,矛盾了。(!)

正文 第180章 小成的办法

    岔口山上,先期到达的侦察营和工兵连紧张地挖起了战壕。张劲松让小成把工兵连的人往每个步兵排都派几个来指导战士们干活,虽然工兵连成立的时间也不长,但修工事这样的活计多少也比普通战士强一些。

    见到工兵连的人吆五喝六的,侦察营的人都说看把他们牛的,是不是不知道北在哪边了,为什么要同时开工挖那么多的沟?工兵连的这帮小子则是牛B哄哄地回答,你们知道什么,干就是了,干完就知道了。

    挖战壕这样的活听工兵的当然没错了,人家工兵让干那就干吧,开始干活的时候大家都穿着棉衣,过了能有半个小时,这汗就下来了,大冷天的汗水把棉衣湿透了还真就麻烦了,冬天穿着湿棉衣很容易生病,战士们把衣服都脱了,光着膀子干的是热火朝天,连张劲松和小成都把棉衣甩了。

    一个营加上一个连的近六百名战士同时开挖,按说进度慢不了,但是这山上都是冻土和大石头,一镐头下去只是一个白印。锹基本是发挥不了作用,尽管大家很卖力挖掘,工作还是不理想,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战士们都累得够戗可战壕还只是刚刚有点样子。

    张劲松和小成核计怎么办?这个进度可不行,照这个速度下去,别说团主力来了,就是敌人到了这阵地也不一定能做好,这时有个工兵连的战士出主意说是不是可以用一点炸药?只要用小包炸药把阵地表面上的一层冻土炸开,后续挖掘就省力得多。

    这到是一个办法,但是张劲松和小成担心炸药爆炸的动静太大会暴露目标,后来又一想有什么怕暴露目标的,敌人的大兵团还没到,延安的敌人出没出来都不一定,就算出来也有兄弟部队挡着,目前岔口地区就咱们这一支部队,还怕什么暴露目标。

    俩人一决定用上炸药,这挖掘工作马上快了起来,阵地小包炸药的爆炸声不断响起,阵地上表面的一层冻土被炸开,接下来的挖掘进度快多了,中午大家只是简单吃了点干粮然后继续干活,到了晚上的时候四条彼此先连的大战壕已经有模有样了。

    侦察营和工兵连都有自己的炊事班,张劲松和小成让炊事班尽量多做点好的,把一直舍不得吃的罐头也拿出来一点,战士们整整干了一天,工作量太大。肚子里油水太少没力气。

    这太阳刚一落山温度马上降了下来,再加上不停刮着的小北风,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冷,干活的时候还没什么,一停下来就不好受了,也多亏战士们都把棉衣脱掉了,这时大家都把身上的汗水擦干了,把棉衣穿上,洗澡就没办法了。

    等炊事班把做好的饭菜担上来的时候战士们都蹲在刚刚挖开的壕沟里大口吃饭,这饿了的时候是吃什么都香。

    张劲松和小成一样和战士们蹲在战壕里吃饭,可吃着吃着就觉得这样吃饭实在不怎么样,北风夹带着小雪是直往碗里刮,这有点小雪还就算了,这碗里还老是进土面子,战士们都把自己的棉袄解开,背着风把碗放在怀里。

    有的战士吃着饭的时候就互相商量晚上是不是能到山后面的汽车上去睡觉,汽车还多少能挡点风,这山上没准能冻死人。

    大山梁上没处藏没处躲的,一到夜晚气温会更低,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气温能降到零下二十度左右,低气温就是这坚守阵地任务的第一个敌人。

    张劲松的侦察营和小成的工兵连还不到六百人。要是全团四千多人都拉上来可到什么地方躲?野战军总部下达的命令是坚守五个昼夜,这要是在大山梁上就这么硬挺五个昼夜,不用和敌人打了,因为寒冷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就少不了。

    (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士在零下几十度的酷寒中潜伏,终于把美军最牛B的陆战一师装进了口袋,可是当战斗发起的时候,我军有很多攻击发起的阵地没有动静,事后一检查,有的阵地整个连队,包括连长和指导员在内,战士们已经全部被严寒冻死了,长津湖战役非常惨烈,不说战斗了,就连非战斗减员都很厉害,事后敌我双方都没人愿意再提及此事,可见寒冷对部队战斗力影响之大)

    独立团战前的党委会张劲松和小成都参加了,两个人都很清楚野战军总部的命令,小成转了一会眼珠子对张劲松说道:“营长,晚上待在大山梁上可是真够戗,阵地上还不能支帐篷,这还不得冻成冰棍了。”

    张劲松:“有什么办法,这是咱们的阵地,待的时间还长着那,总部给咱们团的任务是坚守五天,咱们俩比团里先到两天,这大山上咱哥俩怎么也得挺上七八个昼夜,确实够戗。刚才有的战士说回汽车上睡觉去,这纯粹是胡扯,汽车上也不暖和,再说了咱们是来打仗的,在汽车里睡觉有情况还不得让敌人给咱们一锅端了,是不是好日子过惯了,就吃不了苦受不了罪了?”

    这小成是个很聪明的战士,跟在李勇身边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什么事都爱动脑子的习惯,这时候又转了转眼珠子:“营长,你还记得咱们在蟠龙镇战役时弄武器的那个大山洞吗?”

    张劲松:“当然记得,宁二子就是从那地方俘虏过来的,不过现在咱们这里找不着山洞,我前前后后都找了好几遍了,这山上除了树就是草,要不就是石头,别说山洞了,连个背风的地方都没有,今天晚上我看就得在咱们刚挖开的战壕里睡觉了。”

    小成:“营长,在战壕里睡觉是够戗,夜晚气温太低了,冻出毛病来就更麻烦了,没有山洞怕什么。咱们不会挖吗,刚才我到山背面看了看,那里挺适合挖山洞的,你说咱们是不是在这大山梁的后面挖几个洞,不但能避风避雪还能防炮弹,等咱们团都拉上来的时候还有住的地方。”

    张劲松想了一想然后一拍大腿:“小成,有你的,还真是没白跟团长混一回,是长心眼了,挖山洞是个好办法,这要是在山洞里再生个炉子咱们就能吃上热乎饭了。”

    说干就干。等战士们都吃完饭后张劲松把想法和大家都讲了一便,又告诉战士们不要怕疲劳,再鼓一把劲,只要把山洞挖的稍稍有点样今晚上就有住的地方了,要不就在这大山梁上还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侦察营的战士们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明白张劲松讲的这些道理,如果有个山洞过夜当然是好了,这陕北高原的土质是很适合挖山洞了,要不老百姓都爱住窑洞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窑洞就是大西北的特色。

    战士们在山顶的棱线后面,也就是山的背面不到一百米的地方选择了几个地方同时开挖,张劲松命令战士们每个排挖一个,挖什么样自己看这办,反正谁挖的好谁睡觉休息舒服。

    晚上六点一过天已经渐渐地黑了,战士们互相喊着号子比赛挖掘的进度,先从外面往里挖,到了里面再向两则扩展,是一种口小肚子大的山洞,战士们选择这样的山洞也是有道理的,洞口小不但保暖还能防子弹和炮弹的直射。

    这一干就是大半夜,等到了后半夜的时候这些新开挖的大山洞已经有点模样了,张劲松和小成让战士们抓紧时间吃点干粮,然后休息,再干战士们的体力也受不了。

    后半夜一过气温下降的很厉害,处了外面的岗哨,战士们都钻到新挖开的山洞里面,然后用树枝和乱草把洞口堵住,里面再挂个马灯,这样一来就比在外面宿营好太多了,战士们都夸奖张劲松这招好,虽然是累点,但是累完了也真管用。

    张劲松则笑着说这都是小成的主意,要不自己还没想起来,小成原先是老侦察排的人,后来被李勇要到身边当警卫员,现在的侦察营跟他的娘家也差不多。各个班排长也都是那时候的老战士,大家跟小成也很熟悉。

    这些老战士的看法和他们营长一样,这小成跟在团长身边是长能水了,心眼都变多了,小成则笑嘻嘻地说,那是啊,没看我跟谁学的,咱团长是谁啊,我能学来一小点的本事就了不得了。

    老战士们说对啊,对啊,咱们排刚刚成立那会大家都是一样,现在人家小成都成连长了,肯定是能耐大了,咱们这些傻子是比不了的。

    小成:“谁说你们都是傻子?侦察营里的能人也不少,大家还记得打蟠龙镇那会吗?那时候有个人还是俘虏了,现在人家不也是当上排长了吗。”

    大家一听都笑了,知道小成说的就是侦察营的一排长宁二子,这宁二子跟小成的年纪差不多,平时也老是在一起开玩笑,这时见小成把火力转向他了。(!)

正文 第181章 侦察营

    见小成说自己是俘虏车出身。气的宁二子带着他们排的战士们就要收拾他,吓得小成一溜烟跑了出去。

    小成跑了出去大家还在笑,宁二子气的冲大家喊:“都笑什么呀?不就是当过俘虏吗,有什么呀,咱团长还不是让一营长李江国抓回来的?怎么了?现在照样是团长,咱们共产党解放军不管出身如何都是一视同仁的。”

    第二天早上天刚一见亮,张劲松和小成就把战士们都轰起来了,挖掘工事是团长政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