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 >

第24部分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第24部分

小说: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法双方造成一定损失。
杰斐逊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形势。他动用国会新近批准的防务拨款,下令加固纽约、新奥尔良和查尔斯顿这三个最暴露的港口的防御工事,并要求各州召集10万民兵,以备必要时进行战争。最后,他发布公告,命令所有英国兵舰立即离开美国的水域。公告还禁止美国公民登临英国兵舰或者给它们提供补给。只有“遭遇不幸或受到追究”的英国兵舰才可以停留于美国水域。
杰斐逊的意图是好的,但这一公告实际上仍是软弱无力。美国的领海只有3海里宽,就连“切萨皮克号”事件也是发生在领海之外相当远的海域。此外,这一禁令也无力付诸实施。拥有世界最强大海军的英国对美国的禁令根本不放在眼里。英军指挥官们常常公然挑衅,不遵守这些规则。他们继续跟踪美国商船,强行登船搜捕逃兵。有一次,弗吉尼亚州长命令民兵开赴海滨,可是民兵是在岸上,对海上的事只有干瞪眼。美国的海军和海岸警备队在英国人眼里仍微不足道,不屑一顾。
杰斐逊并不胆怯,他又考虑如何保护已经出海的美国海员。据政府估计,当时已出海的美国人约有4万人。一旦紧张局势升级,这些手无寸铁的人就会成为英国人袭击的目标。杰斐逊担心英国人会把美国的船逐一扣留劫走,所以他要求已在地中海的所有美国商船返航,同时吁请各地的友邦给予同情和协助。
杰斐逊首先想到与英国关系良好的俄国人,希望能说服俄国领导人去劝说英国停止扣留美国商船和海员。但是,俄国人拒绝了。
杰斐逊又找到法国人,希望说服法国人跟美国配合,在共同的抗英斗争中给予支持。他用纯熟地道的法语与法国驻美公使蒂雷奥将军亲切交谈。他说:“如果英国人不给我们以满意答复,我们就占领加拿大,加拿大本来就希望加入美利坚合众国。”可是在法国公使追问下,杰斐逊不得不承认美国军队实际上连军官都很缺。蒂雷奥向法国政府报告说:“杰斐逊并不想要战争。麦迪逊更怕战争。我相信这两个人一定会尽一切可能避免战争……这个政府从战争中将是一无所获。”像俄国人一样,蒂雷奥认识到若给杰斐逊帮忙,将是无利可图——美国在军事上出不了力。
事实上,杰斐逊是真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找到办法来摆脱冲突。即便是美国有可能战胜英国,杰斐逊也未必会对战争的前景感兴趣。说到底,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跟他的同时代的人——例如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艾伦·伯尔——不一样,他从来没有与人决斗,从来没有当过军人,从历史记载来看,他也从来没有参与过害人性命。他在一封信中表达过他的和平愿望:“我相信我们的公正、友好的行为会换来别人的公正和友谊。在现今的争斗中,交战各方都会发现我们的友谊是对他们有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杰斐逊采取了一个异乎寻常又史无前例的步骤。他认为,如果说美国无法在军事上给英国造成损害,那么他可以利用一点,即英国对于美国的棉花和纺织品等出口物资的依赖。他考虑过战争方案并开始采取备战措施,但他仍反对诉诸武力。相反,他建议实行禁运,停止美国与英国之间的贸易。

//


第十二章总统决定后退一步(4)



杰斐逊设想禁运能起两个作用,一是让美国海员不再出海,一是让英国经济陷于困境从而迫使它改变它的海军的行为。杰斐逊觉得禁运没有什么缺点——英国人会很快认识到他们离不开从美国进口的物资,因此会老老实实克制他们欺负美国人的行动。杰斐逊写道:“我们的商业对于他们(欧洲交战国)太宝贵了,而我们要求的代价只是公正对待我们,他们会乐意照付的。”
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国会很快通过了禁运法令,它的目的是要保持美国民众的安全,可是恰恰是美国民众马上对这一举措是否明智产生了疑问。法令刚一通过,各港口城市的人就急急忙忙抢先把商船弄出海。凡是有点力气的人都被出口商雇来搬货装船。有的船来不及装货,就空船出海,指望到别的什么地方能找到货物,因为一等禁运实施,船舶就只有停在港内毫无用处。海员们感到恐慌,禁运会使他们失业,这比冒险出海更糟。商人们抢运货物,有什么运什么,他们估计外国人会认识到这是最后一批货了,可以抬高价格发意外财。禁运一实施,立即引起灾难性后果,不是英国人遇到灾难,而是让美国人遇到灾难。海港关闭,3万多海员失了业。新英格兰地区的经济几乎是完全依赖外贸,外贸一停,经济就陷于停顿。纽约的各个港口一向是忙忙碌碌,进口和出口的棉花、羊毛、粮食、茶叶、糖、酒等等堆积成山,如今却空空荡荡,变成了鬼城。禁运不但毁了航运公司,也毁了那些依赖外贸的各种经纪商和保险商。港口附近的零售商店再也没有顾客了。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消失了。为了让失业的人有点事做,一些大城市启动了各种公共工程。在费城,商会让水手们搓缆绳。
更糟的是,禁运促使商人们到处找空子钻。有些人把货物悄悄运到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的尚普兰湖,从那里出境,迫使杰斐逊派兵去切断交通。又有人往南到佛罗里达打主意,杰斐逊只好又往南派兵。为了继续做生意,商人们挖空心思,纷纷走私,逼得杰斐逊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来实施新的法令。
美国人想要钻空子绕过禁运,杰斐逊不得不到处堵漏洞。最初,禁运只针对外贸,但允许商船沿东海岸航行,在各州之间运送货物。有些航运商就向海关申报虚假终点港,把船装满货物后,一出港就不知去向了。为此,杰斐逊下令禁止一切沿海航运,这样一来,却使得不少地方食品供不应求。在一些地方,人们急需面粉、肉和糖,却无处可买。在另一些地方,大量食品堆在码头上运不出去,直至霉烂。本来是食品丰富多产的美国,却弄得一些地方挨饿。
杰斐逊只好稍做让步,授权各州的州长给国内航运发放“特别许可证”,但只能发给州长完全信得过的船主。可是州长们很快就顶不过当地商界的巨大压力,让一些人骗取许可证,对违法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一些大港口出现了倒卖许可证的地下买卖。杰斐逊试图整治,但结果是他自己不得不亲自逐项审查这方面的申请,苦不堪言。
杰斐逊自己也有失误的时候:一个名叫约翰·雅各布·阿斯特的皮毛商从德意志到美国,想发财。他伪造了一个莫须有的中国贵族的信,说是那贵族要租用一艘船搬家回中国,请总统特批。杰斐逊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就批准了。那艘船装满了一箱又一箱的“行李”启航了,到中国港口卸货,再装满了中国货返回美国。禁运使物价飞涨,阿斯特这么来回一倒腾,就发了大财,由一个小皮毛商变成了金融大亨,显赫了好几代人。
奸商们发现的漏洞越多,杰斐逊被迫撒下的网也就越广。后来,他把禁运扩大到了马车和雪橇等等一切能运送货物越境的运输工具。
禁运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惊人的。一年之内,美国出口总值下降了将近80%(从103亿美元降到0。22亿美元)。进口总值下降了将近60%(从1。45亿美元降到0。58亿美元),而走私货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600万美元。进出口税收从1600万美元降到了几十万美元。全国失业的海员共达5万人,其他失业者达10万人。仅纽约市一地,因欠债入狱者就有1300人,其中1150人的负债额仅仅是在25美元以下。南方有些州制定了法律限制债权人逼债,因为陷于破产的种植园太多了。
报界对禁运怨声载道。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如果说禁运让英国出血,或让法国出血,那么美国出血更多。”英国没有屈服,反而更硬气了,许多城镇都兴办起制造业。英国商人还在西班牙开辟了新的市场。
杰斐逊感到沮丧。在他1808年的国情咨文中,他呼吁人民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支持禁运。他承认外贸的暂停给美国公民带来“损失和牺牲”,值得关切,但仍恳求美国民众让禁运有一个成功的机会。

//


第十二章总统决定后退一步(5)



到1808年末,人们几乎已普遍认为禁运失败了。到1809年3月,杰斐逊作为总统所采取的最后行动之一,就是在离开白宫之前几天签署了撤销禁运法令的文件,承认了禁运失败,但仍然认为若不是走私猖獗,禁运本会奏效。他后来还坚持说倘若禁运再坚持两个月,也许就不至于发生1812年的美英战争。
在停止禁运的当时,他担心禁运变成了一场灾难。当他离任后回到离华盛顿不远的弗吉尼亚州蒙蒂塞洛山顶庄园时,他担心人们会怎样看待他的历史遗产和声誉。禁运似乎没有使形势发生什么变化。禁运取消后,英国人继续在海上搜查美国船舶,还扣留美国海员。据估计,到1810年时,已有将近15万美国人被迫在英国舰船上服役。禁运刚取消时,英国曾许诺让美国船舶自由航行,但实际上他们依然横行霸道,肆无忌惮。
麦迪逊1809年就任总统后,曾竭力争取扭转这一状况,但英国欺人太甚,美国公众坚决要求一战。麦迪逊迫不得已,于1812年对英国宣战。1814年夏季,英军攻入华盛顿,放火烧了白宫。幸好这时来了一场暴雨,才没有全市焚毁。当时已71岁的杰斐逊从自己家中就见到了那场大火。但最后美军扭转了战局,迫使英军同意停战。能有这样的结局,也该归功于杰斐逊早先没有宣战而是实行禁运。这就让美国争取到几年时间加强军事力量,至少是最终挡住了英军的进攻。杰斐逊有勇气坚持他的行动方针,这也许拯救了美国的自由。
杰斐逊在那场战争结束后又活了10年。他一手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他认为那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后遗产。他的墓碑上刻着他自己拟定的铭文:“这里安葬着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拟稿人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这里有意未提到他的一系列其他成就,包括他当过总统,更未提及禁运了。
1826年7月4日午夜,已生命垂危的杰斐逊问医生:“今天是4号吗?”医生说是的,杰斐逊哼了一声“啊”。他让仆人们进来,说了再见,就瞑目了。这时正是美国独立50周年。
附录
托马斯·杰斐逊总统1808年11月8日
第八年度致国会咨文(节译)
致合众国参议院和众议院:
同胞们,倘若我们从欧洲得到的最后信息使我能够通知大家说,那些无视中立国权利因而给我们的商贸造成了如此重大损失的欧洲交战国,已经醒悟到它们有责任撤销它们那些错误的法令,那该令人何等欣慰。我们自当不遗余力以争取此种可喜结果,为此,我已及时通过立法规定了全部或部分地暂停实施若干禁运法的权限。我们驻伦敦和巴黎的公使已奉令各自向驻在国政府说明我们愿意行使这一权限,以便取消它们的侵略行为的借口,重开各方均认为已经受阻的商务往来……
这一坦诚而又开明的实验迄今为止未能取得成功,也没有别的事态可作为暂停禁运的根据,因此禁运必然需要照原样保持。然而令人满意的是,由于实施了已得到同胞们以爱国之情普遍予以支持的禁运措施,现已收到重要效果,即保护了我们的海员和巨额商货,并提供了时间来实行现时所需要的加强防务等措施……
我们与我国驻伦敦和巴黎的公使来往信函文件已印发给诸位。
在国会上次会议期间所提交的文件已说明英国一艘兵舰袭击我“切萨皮克号”快船一事引起我国民义愤填膺的情形。种种见解均令人相信英国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这一错误行径……但迄今未见它采取任何措施……我们已指示驻伦敦公使就此事进行交涉,必要时要求对方做出赔偿,相关信函请见所提交的文件。
自从上次国会会议以来,我们与欧洲其他各国的关系无重大变化。与西班牙的谈判时断时续,近来由于该国内政危机而陷于停顿。
我们与北非巴巴里沿岸诸邦继续保持和睦,惟一例外情况是阿尔及尔执政者对我驻当地领事有过无理行为,其性质和情况,请见所提交的文件,诸位可据此判断现时或今后是否需要采取超出行政权限范围以外的行动。
我们与印第安人邻居仍保持平静。个别不端行为则一如既往时有发生……
国会上次会议为保障海港城镇和港湾安全而拨款以后,有一些地点已依照其所处情况、相对重要性以及拨款量所能允许的工程规模,构筑防御工事。除纽约和新奥尔良工程浩大尚需时日以外,其余各地工程大多将于本次会议期间完成。上次拨款很大部分已用于原有地点的工程,但还将由国会审议另有哪些地方需要保证安全,防范海上袭击……
关于去年12月国会批准建造的炮艇,现估计本年度只需要建造103艘。这一些,加上原有的,已足以用于港湾和暴露的水域。其余的少量炮艇一旦必要时即可于很短时间内造出来。

//


第十二章总统决定后退一步(6)



根据国会上次会议制定的关于扩充军事力量的法令,业已任命了许多军官,以承担必要的募兵任务,同时按照该法令所提出的军队规模,已增大军官名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成就是令人满意的,不过我还没有收到他们的报告,所以还无法向你们提供具体的数字。
在上次会议期间,我还没有认为有必要征召民兵或志愿兵服役。然而在本次会议期间将需要他们做好必要时服役的准备。在北部边界一些便于规避禁运的地方,有必要保持民兵小分队监管禁运法律的实施。但一俟新征召的士兵组成的部队能承担这一任务,就会将民兵分队替换下来。在实行禁运之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准备不足,曾出现过某些人不遵守和违背禁运法律的现象,但在民兵分队和应征服役的武装船舶的协助下,这些现象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取缔。
考虑到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我们应始终不懈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我们国家的安全。对于享有自由而且要保持自由的人民来说,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