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北虎"传奇 作者:陈晓东 >

第17部分

"东北虎"传奇 作者:陈晓东-第17部分

小说: "东北虎"传奇 作者:陈晓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老板”打完电话煞有介事地对徐仁生说:“‘大老板’指示可以到铁岭去,但钱不能随人走,留下女秘书照管。”

下午1时许,4人坐上一辆“现代”牌出租车在102国道上以180公里的时速行驶着。路上,“二老板”几次回头张望,只见警方安排的护卫车远远地跟着。“二老板”禁不住暗暗赞叹王立军的精明:把秘书小姐和钱留下,这不仅吊起了案犯的胃口,还可以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杀人越货……

车子开到铁岭龙山宾馆,已是下午3点多钟。

龙山宾馆处在铁岭龙山风景区,这里树木蓊郁,鸟语花香,山峦连绵起伏,又有多处名胜古迹,是铁岭的一大风水宝地。而且投宿宾馆的客人大都是头头脑脑的人物,一般人是住不进来的,因而显得清静一些。徐仁生跳下车后很留意地环顾了四周。进入宾馆大厅直至上了二楼进入房间他都在细心地观察环境,看得出来,他很满意这种气氛。于是,便对“二老板”说:“我看这地方可以,咱们交货就定在这里。”但不一会儿,他和A先生出去后回来又变卦了,说:“我和弟兄们联系了,他们的意思还是去开原好,那里更安全一些。”

“二老板”有些不耐烦了,但他还是很沉稳地说:“那好吧,我得打个电话给深圳报告一下。”又是一阵粤语,电话当然打到了指挥部。王立军在电话中指示说:“就说不动了,别让他们太得寸进尺,过分迁就会使我们处于被动,还要与他们讨价还价……”

打完电话,“二老板”略含愠怒地说:“老板不同意再动了,咱们是初交,不是不相信你们,生意场上的事大家都要将就点,不能你们说上哪儿就上哪儿。”

“别太多顾虑,我们是诚心实意的。”徐仁生赶忙解释。

“二老板”这时仍不让步,他有些气冲冲地说:“不要再讲了,做,就在这里做;不做,我们就飞回深圳去。”

徐仁生一看“二老板”口气强硬,怕搞不好把事情弄砸了,便说:“这样吧,你们先在宾馆休息,我们回去研究一下,明天答复。”

徐仁生和A先生走了。

傍晚,为了保证“二老板”两人的安全,指挥部派人秘密地给他们送去两支“六四”式手枪和“大哥大”电池。并传达指挥部意见:保持热线联系,注意案犯一切动向。

果然,这伙案犯也是很狡猾的。就在当天晚上,他们把“二老板”等人晾在了龙山宾馆,却指使一个姓周的人多次把电话打到沈阳航空宾馆,一会儿问深圳是否来人了,他们的身份和姓名等等,一会儿又问秘书小姐是否还在宾馆等等。扮成服务小姐的女干警对答如流,使案犯们吃了“定心丸”。

徐仁生一伙之所以和“二老板一再变卦周旋,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投石问路,看看深圳来人是真是假,他们的想法即不见兔子不撒鹰。其二,事实上这时虎皮、虎骨并不在铁岭,也不在开原,还在哈尔滨。他们要拖延一些时间和那里联络。当他们与“二老板”等人接触又搞了反侦察活动后,确认这笔买卖可以做时,才连夜通知了哈尔滨方面的真正卖主赶过来。

第二天,他和A先生又登门拜望“二老板”,并打开天窗说亮话:“货”还在哈尔滨,他们只是中介入,已和哈尔滨方面通气,时间定在3月22日上午在开原火车站接头,然后到离城10多公里外的一个农家验货,如果双方认可,便在开原雅苑宾馆成交。“二老板”与指挥部联系后,指挥部决定:既然如此,就照他们的意见办。于是,一张捕获案犯的网悄悄地撒开了。



3。神兵天降


为防不测,指挥部从有关县(市)公安局调集精兵强将,配备数十台警车,手持台、手提电话多部在主要路口设卡堵截。

与此同时,指挥部又命令西丰县公安局侦察员王恒江提前一天到看货地点侦察地形,得王报告后随之在必经之地的5条岔路口设重点防范。

22日晨6时许,开原市郊一个村口,停了一辆出了故障的手扶拖拉机。车上坐着一个身穿破大衣的“农民”(王恒江所扮),帽沿压得低低的,眼睛却不时地盯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9时左右,通向村口的路上尘土飞扬,“二老板”、“保镖”和A先生乘坐的一辆乳白色拉达车开进了村子,后面尾随的是骑着红色摩托车的徐仁生,然后是一辆没挂牌照的吉普车,最后,是一辆挂着黑龙江牌照的红色夏利出租车,车上坐的人正是哈尔滨方面的来人。

“大鱼”终于出现了。

车上的人下来后,徐徐进了一农户家,卖方除了徐仁生和A先生外,还有4人。几个人进屋后便打开包,“二老板”一看,果然是正经货色。卖方怕凶多吉少,没漫天要价,而“二老板”明知是在演戏,也不斤斤计较。双方很快以18万元成交。“二老板”此时操起电话,假装又给深圳方面报告,打完电话后还振振有词地说:“大老板满意呢,叫我们把事情办得愈快愈好。”于是,几个人商妥,“保镖”留下来跟货,“二老板”和A先生坐车去沈阳取款,其余的人去开原雅苑宾馆等候。

“出发——戏该收场了!”王立军一声令下,各路人马纷纷行动。

“二老板”和A先生的车驶出开原不久,便在102国道上被早已埋伏好的计连科等人截获。至此,“二老板”的使命完成。

在雅苑宾馆,刘家铎等人也作好了战斗准备。

当那辆红色夏利车向雅苑宾馆开去时,等候多时的王立军开着他的那辆“沙漠风暴”车跟上去了。王立军稳住油门,保持着一定距离,紧紧地跟住了夏利车。

雅苑宾馆坐落在开原市火车站前的一个小院里,这是一座二层小楼。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此地闹中求静,一派幽雅。

10时15分,徐仁生骑着摩托率先开进了雅苑宾馆院内,但红色夏利车只开到院门口,却突然停下不动了。

是否案犯嗅到了什么?王立军见状立即驱车跟了上去,他的车正好拦住了去路。夏利车想调头已不可能了,只好缓缓滑进院内。

“沙漠风暴”车紧随其后也开进了院内。王立军猛地推开车门,他一个箭步跃到夏利车前,挥起右手就是重重一拳,只听见哗啦一声,车窗玻璃被砸得粉碎。他左手举着的微型冲锋枪又是“哒哒哒”一梭子,一切都在瞬间发生了,仿佛神兵天降,夏利车内5个人惊得目瞪口呆。待他们魂不附体时,一个个已被从车上拽下来牢牢铐住了。

徐仁生被堵在院内想溜也来不及了,他被刘家铎等人围上抓了个结实。

5分钟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时间正好是10时20分。



4。南柯一梦


铁岭警方破获“虎案”,惊动了上上下下。

中国林业部保护野生稀有动物的专家赶到了铁岭。经鉴定。这是一只西伯利亚虎(我国称之为东北虎),为5岁雄性,身中三枪,大约被猎杀于1993年春季。缴获的虎皮长2。25米,虎尾长1。2米,虎骨相当完整,共119块11公斤。

一只西伯利亚“虎”怎么会跑到中国来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案犯孔繁涛、姜彦奇和冯典刚三人(均为黑龙江人,国际倒爷),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做服装生意时,通过一个叫尤拉的俄罗斯人,在黑市上以1200万卢布的价格买下了虎皮、虎骨。当时孔繁涛等人的卢布不够,还用中国产的毛毯顶了350万卢布才将货弄到手。

孔繁涛等人在俄罗斯就做起了“南柯”梦,心想,这东西全世界都走俏,何况中国,只要将它搞回去,非捞它一大笔不可。经过磋商,孔繁涛留下探路,姜彦奇和冯典刚二人先期回国,以便内外策应。

十余天后,机会果然来了。孔繁涛见到了同在俄罗斯做生意的黑龙江哥们儿孙凯,孙凯一听有这等好事,兴奋异常地愿入伙一起干。他们知道钱这个东西能买通一切,便调动关系的关系先用1万元人民币让俄罗斯海关人员开了绿灯,接着又用1000元人民币贿赂了国际列车上的中国女乘务员W,这样,来自异国他乡的虎皮、虎骨就偷偷地溜进了中国。

孔繁涛等人曾于1994年12月多次到山东威海等地寻觅买主销赃,并与韩国客商会晤洽谈,那人一听说是虎皮、虎骨,生意没做成倒是吓了一跳,说:“这生意搞不好是要杀头的,赔本的买卖不干!”

“老外”都知道遵纪守法,而利欲熏心的孔繁涛一伙却不甘休,他们仍四处搜罗买主,终于在1995年3月网络上了徐仁生一伙。于是,由铁岭警方导演的一出好戏就出台了。“虎案”一伙人没想到他们会“栽”在王立军的手下。

“虎案”破获后,不仅引起国人关注,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数十家报刊争相报道和转载,还引起海外报纸的重视。香港的《大公报》和《华侨报》以“辽宁破跨国走私案,倒卖老虎十四犯落网”的醒目标题作了报道,连美国的《星岛日报》也发了消息。

这恐怕是一种国际呼声。

愿虎的悲剧不要重演。

    
    
    
                            尾声 一个吉卜赛的梦

    
王立军是活着的英雄。

他创造的生命价值是令人艳羡的。

1992年初,王立军在京参加首都公安干警开展的“爱民月”活动,在东单十字路口,当市民们知道他是十大杰出民警中最年轻的一位时,他便被数千名群众包围了,要求签名的人潮水般地涌向他。有的人怕错过机会竟将手帕、帽子和挎包等递上让他题词。有一位年轻工人,扒拉开人群,把5岁的儿子推到王立军跟前说:“现在的追星族都在追歌星、笑星和影星什么的,我偏要追警察明星,你在我儿子的衣服上签个名吧!我要让他从小就热爱警察……”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王立军签名竟用尽了7支圆珠笔。在京期间,王立军为京津两地的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作了4场报告。在天津的一次报告中,他仅用了30分钟,竟赢得了11 次雷鸣般的掌声。

王立军说:“人热闹以后要冷却自己,不能总在轰轰烈烈中沉醉,稍一疏忽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他在争取做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他对建筑学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能读懂平面图、剖面图和鸟瞰图。

他目前正在攻读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系研究生班的课程。

他还兼任了辽宁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客座教授。

他办公桌上放了一台486的电脑,他说他要玩好。

……

采访即将结束时,我问他:

“你这样舍生忘死地干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他乐呵呵地答:“人生是一个驿站又一个驿站,走累了,走不动了,不中用了,就赶快给别人挪位子,别死皮赖脸地耗着,令人讨厌。”

他说告老还乡时一定要写本回忆录,把自己个人的历史融进人类的历史和中国的警察史,千秋功罪,任后人评说。

他说有一天退休了一定要回到草原去,在阿尔山林区搞一座日本人住的那种“克楞式”房子,全是木材结构,既简朴又便宜,最多5000元就拿下来了。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过一种被遗忘的生活。如果腻了想到处走走,就买一辆半新的大客车或吉普车,在车上安装厨具、淋浴器和冷暖器等等,建一个流动的家。就像吉卜赛人的大篷车那样,远离喧嚣的都市和嘈杂的人群,去呼吸大自然纯美的空气,去享受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在悠哉和游哉中去走完漫漫人生的旅途。

王立军是奇特的,

他的梦也是奇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