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老滑头"处世 >

第32部分

"老滑头"处世-第32部分

小说: "老滑头"处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
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
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
人的困难,他可当作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作
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
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
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
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
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
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观的人。
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
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
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
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
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
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
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
个人手拿武器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
第 314 页
“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
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
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 山国 君听 后,感 叹 地说“:怨 不 期深 浅,其 于伤 心。吾 以
一杯羊羹而失国矣。”即给与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
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
一杯羊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这段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第 315 页
让别人欠你的人情债
有些人将自己的利益假饰成其他人的利益:当他们真正
接受恩惠时他们使之看起来好像在施予恩惠。有些人精明得
很,明明是在求人,而给人的感觉却是他们在给人以荣幸。他
们用使自己获利的办法来使别人产生荣誉感。他们安排事情
的方式使其他人觉得当其他人给他们东西的时候是在偿付债
务。他们绝顶聪明,打乱主客的次序,让人迷惑不解,不知道
谁是施惠者,谁是受惠者。他们用廉价的称赞赚取最好的东
西,通过表示他们喜欢某件东西来给予别人荣誉和奉承。他
们以别人的谦卑来获得对某物的所有权。本来该他们自己应
觉得感激的东西,他们却让别人感到受了他们的恩。他们在
“感谢”“、承蒙”这两个词上玩弄主动语态或是被动语态花招,
他们更擅长的是政治而不是语法。这真是妙不可言。
好的东西,每人都喜欢。愈是好吃的东西,愈舍不得让别
人,乃人之常情。没有人喜欢人家剩下的东西,没有人喜欢吃
不好吃的东西。同样,假如有某种工作顺利完成,你要将功劳
让给上司。也许你会说:“我自己立下的汗马功劳,何必让给
上司呢 ?”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完成一件事,那么,你立功的机会
还很多。如你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而将功劳让给上司,于你无
第 316 页
害而有利。你只要在下次机会,再次立功即可。在大多数的人
都不肯把功劳让给别人社会里,如有人肯大方地把功劳让给
别人,而受到礼让的人一定会吃惊。他们会觉得“:真的吗 ?”
上司了解事实真相后,一定会感激你,对你产生好感。受到你
礼让的上司,心中会产生“我欠了此人一份人情债”的感觉,所
以他一定无法释怀,而常常这样想“:此人很体谅我,所以才会
把功劳让给我,他真了不起。”上司总有一天会设法还你这笔
人情债,同时也会给你再次建功的机会,这对你来说绝不吃
亏。
但是,有一件你必须注意,那就是你把功劳让给上司的
事,绝不可对外宣传。否则,你的善意将化为乌有。
据说,某中小企业的董事长的“放债”手腕高人一筹。
他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对这些公司的重要
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不仅奉承公司要人,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谁都知道,这位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事前,他总是想方
设法将电器公司内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
绩,作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
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尽心款待,这位董
事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作准备。他明
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
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所以,当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
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年轻的科长,自然倍加感动,无形之
中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董事长却说:“我们企业公司有今
第 317 页
日,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
示谢意,也是应该的。”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
还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
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了,破产的破产了,而这位董事长
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是由于他平常关系投资多的
结果。
总观这位董事长的施放人情债手腕,确有他“老姜”的“辣
味”。这也揭示求人交友要有长远眼光,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
感情投资。同时,还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冤枉花
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后收不回老本。
第 318 页
不滥用他人欠你的人情
关键的朋友要留到关键的时候再用,不要把他们的善意
滥用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就像在遇到危险之前要保持火药
干燥。倘若你以多换少,日后还有什么剩下来?能够使你得到
保护的情义或者能够使你得到保护的人远比一切更珍贵。自
然和名望所赐予善良者的一切,连命运之神都会妒嫉。把握人
比把握事更为重要。
唐代京城中有位窦公,聪明伶俐,极善理财,但他却财力
绵薄,难以施展赚钱本领。没有办法,他先从小处赚起。
他在京城中四处逛荡,寻求赚钱门路。某日来到郊外,却
见青山绿水,风景极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严整。一打听,原
来是一权要宦官的外宅。他来到宅院后花园墙外。但见一水
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进,有水出,但因无人管理,显得
有点零乱肮脏。窦公心想:生财路来了。水塘主人觉得那是块
不中用的闲地,就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他。
窦公买到水塘,又凑借了些钱,请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
通了进出水道,种上莲藕,放养上金鱼,围上篱笆,种上玫瑰。
第二年春,那名权要宦官休假在家,逛后花园时闻到花
香,到花园后一看,直馋得他流口水。窦公知道鱼儿上钩了,立
第 319 页
即将此地奉送。
这样一来,两人成了朋友。一天,窦公装作无意地谈起想
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说“:我给您写上几封信,让地方官吏多加
照应。”
窦公带了这几封信,往来于几个州县,贱买贵卖,又有官
府撑腰,不几年便赚了大钱。而后又回到京师。
他久已看中了皇宫东南处一大片低洼地。那里因地势低
洼,地价并不贵。窦公买到手之后,雇人从邻近高地取土填
平,然后在上面建造馆驿,专门接待外国商人,并极力模仿不
同国度的不同房舍形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经建成,便顾客
盈门,连那些遣唐使们也乐意来往。同时又辟出一条街来,多
建妓馆、赌场甚至杂技场,把这条街建成“长安第一游乐街”,
日夜游人暴满。不出几年,窦公挣的钱数也数不清,成了海内
首富。
窦公为了钓到宦官不惜血本作钓饵,又耐性极好,鱼儿上
了钩竟然浑不知觉。他的这种技巧乃“放长线,钓大鱼”。
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
着收钱扬竿,把鱼甩到岸上。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
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
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钓。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
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
人情操纵也是一样,如果追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
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来临。
第 320 页
雪中送炭千金难买,锦上添花一文不值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都可落得人情,但两者之价值却有天
壤之别。如给濒临饿死的人送一只萝卜和富贵的人送一座金
山,就内心感受来说,完全不一样。有某种爱好的人遇到兴趣
相同的人则兴奋不已,以为人生一大快乐。两个人脾气相投,
就能交上朋友。所以要落人情,便应洞察此中三味。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
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个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
了。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不
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
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
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
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问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喧完,周瑜就直接
说“:不瞒老 兄,小弟 此次造 访,是想借 点粮 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
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
第 321 页
说“:此乃区区 小事,我 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
三千担,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
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
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
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
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人对雪中送炭之人总是怀有特殊的好感。某位小姐如此
说“:我有一位朋友,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出现。例
如:我有急事需要用车或上班迟到时需要用车,只要我打个电
话,他一定到,可以说每求必应。事情一过去,我们又各忙各
的。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给他寄一张贺卡,打电
话给他拜个年。”
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
体的帮助,使其度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
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进而形成友情。比如,一个农民做生
意赔了本,他向几位朋友借钱,都遭回绝。后来他向一位平时
交往不多的乡民伸出求援之手,在他说明情况之后,对方毫不
犹豫地借钱给他,使他度过难关,他从内心里感激。后来,他
发达了,依然不忘这一借钱的交情,常常给对方以特别的关
照 。
这种方法,有几点技巧与各位分享:
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所以你应该适度地控制,
让他总是有点渴,以便使其对你产生依赖感。一旦对你失去
第 322 页
依赖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
)老板刺激下属享受的欲望又不去全部满足,而是一次
一点,以使其保持干劲、继续卖命。
对人的恩情过重,会使对方自卑乃至讨厌你,因为他
一来无法报答;二来感到自己的低能。
第 323 页
用“物质利”换取“人情利”
“物质利”是一时的“,人情利”是长远的。
人在 社会上 辛“苦 ”地做 地,为的就 是“利 ”,这 并不可 耻,
做事不求利,这个人大概是圣人了;你我都是凡夫俗子,上有
高 堂,下有 妻儿“,圣人 ”,让别 人 去当 吧!不求 利,一家 老小 要
饿肚子哩!
因此,利是要算、要求也要争的,像会计把你的薪水少算
了,人事室把你的休假天数多计了,这些都是要争,而且一毫
一分也不让的,你若不争,主办人员不但不会感谢你,反而会
笑你是傻瓜哩!
但在某种情况下,你可以不要争这种利,譬如说,主办人
员因为疏忽而少算了你的薪水,如果立刻补足给你,他可能要
因工作疏失而被记过;在不影响你太大利益的情况下,你可以
放他一马,给他行个方便,甚至你牺牲一点也无妨。你若非争
不可,可能会害了他,而你也不过拿回了一两千元(或数百元)
而已!但是你的不争,看似损失了“物质利”,其实却得到了
“人情利”,这“人情利”是会利上加利,利上滚利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你也应该以“物质利”来换取“人情
利”。譬如上司要求你做额外的工作,你千万不要开口就问代
第 324 页
价多少,若有代价,也不必非坚持自己的要求不可,你当然也
可拒绝,但我认为,若力能胜任,最好不要拒绝,应高高兴兴地
接下来做,甚至放弃酬劳也没关系。你这么做,表面上是损失
了“物质利”,但却换取了上司的“人情利”,他绝对不会忘记你
的。
如果你凡事计利,表面上看起来你是个精明的人,而且也
得到了该得的,但这是杀鸡取卵,你的“利”绝不长远,像我以
前的一位女同事,她做的是美工,总编辑要她画一张海报,她
狮子大开口,非多少钱不画。总编辑是因为一时无人可找才找
她,可是看了她对利的坚持之后,便不再找她画了,结果那位
同事也只能做做社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