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老滑头"处世 >

第34部分

"老滑头"处世-第34部分

小说: "老滑头"处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不妨设想,有这么一个人,他既不能与你信息共享、
情感沟通,也不能与你相求相助,你会与他交朋友吗?恐怕不
会。可见,人际交往还是有选择的,选择就是一种目标的体
现。
建立“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分式来说明。首先,要认
清目标,接着找有相同需求的人,最后与之联系,建立关系。
有人单靠直觉建立“关系”;有人则要努力不懈,才能拓展
一点“关系”。前者往往难以预料结果如何,后者比较知晓拉
拢关系的“天时地利”。
“关系”通常要花一点功夫才能取得。一家公司在两个月
内即将面临大裁员或破产的打击,员工应该早有所闻,有人像
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则已悄悄地打电话联络,寻找下
一个工作机会,以免和公司“同归于尽”。你可以用全部的银
行存款打赌,这些人一定比慌张失措的同事先找到工作,之后
也会继续依靠“关系”,追求更卓越的生涯。
事实上,“关系”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线。和外界保持某
种程度的“关系”,消息才会灵 通。要是问他们这些“关系”是
怎么来的,恐怕他们也答不上来。这种事并非是鬼鬼祟祟、见
不得人的勾当,而是一般人成功的秘诀。他们了解“团结力量
第 337 页
大”的道理,最后,练成了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得到情报的神
功 。
善于拓展“关系”的人,是标准的社交高手,不管是在宴
会、洽谈公事或私人聚会上,总是会掌握时机。对这些“沟通
会 议 室、酒
大师”而言,人生就是一场历险记
吧、街 角、餐
厅,甚至在澡堂里,处处都可以“广增见闻”,因此随时竖起耳
朵,收听精彩的内幕消息或蜚短流长。只要你多走动必有收
获 。
最会拉关系的人,不但口吐莲花、左右逢源,而且任何蛛
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们就是天生的侦探或是记者,
不然也应颁给他们“社会学”荣誉博士。
总而言之,人总是在心里想着身边的“关系”有无用处,
着看是否能从双方的需要上做些文章,以使关系套牢。此乃
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第 338 页
第十章
深思人情世故,人生操纵自如
第 339 页
第 340 页
轻松度过新环境中的磨合期
人的一生会出现许多变迁。从学校到单位,从此地到彼
地,从旧环境到新环境,每个人都少不了这样的经历。每有这
种变迁,你都面临着一个陌生的交际空间,要涉足一个新的交
际圈,要重构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段时间就是人际关系的
磨合期。在这个磨合期,如果你处之不当,就会与新环境格格
不入;处之得当,你就会很快融入其中。如何有效地度过人际
关系的磨合期呢 ?
摆正自己的新位置。
每个人在交际中都有相应的位置,这是交际规律的反映,
也是社会规范的要求。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交际位置,在交际
圈中必然显得唐突、冒失、别脚,也会受到社会群体的责怪、怨
愤、抵触、嘲弄、打击。交际关系复杂多变,交际者难以一眼窥
清,不易正确把握。自己在交际圈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如何
调适好自身位置,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面对新环境、新
朋友,第一步你要好好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确定好以什么面
孔、怎样的交际基调进入新的交际角色。某重点中学试行校长
负责制,在上级的支持下从普通中学调配三名骨干教师充实
师资力量。这三名教师到新单位时,都有这样的困惑:新单位
第 341 页
是重点学校,是保持一个骨干教师的姿态呢?还是表现出调
入教师的谦恭?其中的分寸不好把握。黄老师我行我素,保持
本色,结果新同事有嘲其“不知天高地厚”的。束老师一改往
日孤傲性格,待人唯唯诺诺,谦虚恭谨,结果不仅让人看轻他,
还有人怀疑他的能耐。只有张老师洞察交际环境,不动声色,
妙得自然,不断调适自己的交际位置,不仅很快进入了新角
色,还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摆正自己新位置,是一个精深
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成功的。这其中需要交际悟
性,需要良心的心理素养。保持平常心往往在自己位置调适
中起着突出的作用。
)采取沉稳简约的姿态。
磨合期是一个双方逐步熟悉,互相适应,彼此认同、悦纳
的过程。人与人的差异情形万千,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
和冲突。你作为一个新面孔,在进入陌生的交际领域的时候,
一开始就无所顾忌,目空一切,张牙舞爪,是无法与他人磨合
的。这似乎是外向性格者、青年人常有的现象,也是应该克服
的问题。采取沉稳简约的交际姿态才是得宜的,更有助于实
现你与新环境的磨合。这是一个以静观动的方法,在你自我
保留节制中,你会对新的交际环境作个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
和把握 ,从而有针对性有实效地实现与新环境的契合和交
融。表面上看来这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策略,是
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技巧。那所重点中学专为调入的三名教师
开了个欢迎会,气氛十分热烈。这所学校的老师表现出很好
的素质,唱念做打、弹拉说唱,样样像模像样。热情的老师们
当然不会冷了新来的教师,纷纷要他们“来一个”。黄老师坐
第 342 页
不住了,操起乐器,亮起嗓子,摆开把式,真刀实枪地拿出了看
家本领,将其才华横溢的本色表现得一览无余。张老师在这种
气氛中安然地欣赏着别人的表演,在大家再三鼓噪下才慢条
斯理地开始诗朗诵,那《春夜喜雨》刚念了四句,就躬身“谢幕”
了,怎么着也不愿“就丑”了。张老师的做法恰到好处,给人一
种“整坛醋不晃”的感觉,大家都对他产生了好感。
)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际关系密切程度通常是表现在人际距离上的。双方关
系亲密,相互间距离较近;双方关系疏浅,相互间距离较远。与
新同事新朋友初处,彼此不熟识、不了解,关系刚刚形成,距离
自然是较大的。你若生硬地去与人亲近,则有违交际规律,对
方不仅不会作出友好表示,还会产生反感情绪。这种适得其反
的效果,会把 你置 于被动地位。保持适当的距离,能给对方冷
静地观察你认识你的机会。你们会在逐步熟悉和了解中,实现
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你们的关系慢慢亲密了,彼此的距
离就会悄然隐去。保持距离重在适当,掌握在对方认可接受的
范围内,并能有效地促使双方互相吸引。束老师到了新学校一
开始就想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见到每一位教职工都做出亲
热的表示。有时他还装出很随意的样子,大方地到陌生老师家
拿这章那,结果把自己弄成一个很令人讨厌的角色。黄老师则
正好与束老师相反,对任何人都昂然相对。还是张老师做得合
适,把自己的热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
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显得自然得当。
)有效地实现角色转换。
变换了生活空间,人的社会角色会随之改变。若心理调整
第 343 页
不过来,行为不能重新校正,你就无法适应新环境,左右碰壁,
别人也会对你产生诸多误解和非议,你就难免成为一个与新
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人是能动的,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人应主动适应新环境,没有理由要求新环境去迁就你个
人。所以进行角色转换应是一种自动行为,而且尤其应在有
效二字上下些功夫,实现角色适时适当的成功转换,将自己完
完整整、及时可靠地变成新环境中的新成员。张老师是一位
语文教师,在普通中学时年年高三把关,到了重点中学,情形
不一样了。这里出类拔萃的教师很多,高三把关自然没有张
老师的份。即使你有绝顶能耐,别人也有个认识的过程。所以
张老师想得很开,不像黄老师去争去吵,而是要求带高一。他
这一合情合理的做法,是基于对自己价值重估、角色校正的。
结果他再次赢得了人们的好感。而黄老师那有欠斟酌的举
动,让领导和同事产生了误解。
培养交际吸引力。
交际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吸附,难舍难分。寻求
磨合途径当然要在这方面想办法。一个人在交际中形成对别
人的吸引力表现为他的交际勉力。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
体。包 括 人 的 形 象、知 识、品 德、能 力、语 言、幽 默 等 多 层 次 多
方面的内容。一个充满交际魅力的人,别人会主动亲近他、接
受他、适应他,人际之间的差异、矛盾会得到有效消除,人际关
系磨合会呈水到渠成之势。所以面对新环境、新朋友,根本的
主要的还是培育出自己独特的交际勉力,给自己创造一个有
利的交际环境,给自己带来一个理想的交际地位。黄老师和
束老师起初交际情况并不美妙。由于准备不足,调控失当,在
第 344 页
新学校并没有有效打开局面,有不少教职工对他们有误解。但
他俩到底是骨干教师,在一些方面颇具独到之处。比如束老师
书法堪称一绝,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家表演书法绝技,给人美不
胜收的感觉。这给束老师增添了不少交际光环。再如黄老师很
会说笑话。别看他平日趾高气扬的样子,但他在三人一堆五人
一伙中,三言两语便会把人逗弄得忍俊不禁。不知不觉中,大
家忘了他的傲慢劲,对他渐生好感。现在束老师和黄老师都与
张老师一样实现了与新同事的磨合,成为新学校中受欢迎的
教师。最近张老师还因群众关系好,业务能力强,被提拔为副
校长,成为一个令人信服敬重的人。
第 345 页
将“苦口的良药”包上“糖衣”
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现实中,
真正乐意听取逆耳忠言的寥寥无几。在人情关系学中,要注
意尊重他人,即使是指责批评,也要加上“糖衣”,这样对方便
容易接受。大家避免了难堪,才可能有戏法可变,其实谁都心
知肚明。人际交往中,这场的场合很多:
难以启口的话,要用机智与笑话的“糖衣”包起来。
日本文坛著名的鸳鸯夫妇三浦朱门与曾野绫子,据说数
年前每年都要为同一件无聊的事情争吵一次。争吵的原因
是,结婚纪念日那一天朋友夏树群子拍来的贺电。朋友的这
番心意,新婚时的确很高兴,但结婚
年后,却变成了
“不受欢迎的好意”。“原来今天是结婚纪念日?来点什么庆
祝 ?“算了吧!何必多此一举?反正年纪也不轻了。”两人都
不愉快起来,夫妇讨论的结果,认为再这样下去会受不了,由
曾野绫子打电话给夏树群子,“谢谢你每年的贺电,但已经是
老夫老妻了,实在不好意思谈什么结婚纪念日”。隔年起就不
再有贺电了。
想必你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会遭遇必须讲一些难以启口
的话。这种 时候,如果直 接说“实在伤 脑筋“”这 样很麻烦 ”,很

第 346 页
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或者给予对方不快感。如有像曾野绫子
那样夹杂机智与笑话来传达的机伶,对方也就一笑置之,既不
伤害到对方,说的人心理负担也比较轻。
)警告别人时不要指出缺点,而要强调如果纠正过来会
更好。
有位公司主管慨叹纠正别人实在难,稍微提醒一下部属,
部属不是猛然反抗,就是越变越坏。这位主管只是指出对方的
缺点加以批评而已。
有位棒球教练在纠正选手时,不说“不对,不对”而说“大
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他并非否定
选手,而是先加以肯定再修正。也就是说先满足对方的自尊
心,然后再把目标提高。如果只是纠正、警告的话,只有徒然引
起选手的反感,不会有何效果可言。
传达坏消息时,要附加一句“令人无法相信”。
传达坏消息,心情总是沉重的。然而,这种时候正需要一
些思考,甚至可能演变成人的生死问题。
这是某小镇发生的真人真事。由于一封匿名信的缘故,传
出了一个已有家室的男士与一个新婚不久的妇人之间的暧昧
的关系。整个小镇闹得风风雨雨,上司要他辞职。结果,他抛下
妻子与两个孩子自杀了。后来真相大白,他是清白的。如果周
边的人肯信任他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悲剧了。直接说
“你有如何如何的谣言”,前面加一句“虽然我不相信
”那
么对方所受到的冲击也就相当不同了。我认识的一个高中教
师,他总是如此对成绩退步的学生说“:实在难以置信,你考这
样的分数。”倘若只是传达事实的话,机器人也办得到,但是,
第 347 页
“令人难以置信”这句话则是机械所办不到的机灵。
)不小心提到对方的缺点时,要加上赞美的话。
想必每个人都曾有过不小心说话伤到对方或对对方不礼
貌。话一旦说出来就无法挽回,当场气氛就不好了。这种情形
大多是连忙辩解,或者换上温和一点的措辞,这实在不是好方
法,因为对方认为你心里这么想才会出言不逊。这种时候不
要去否定刚才说出来的话,要尽量沉着,若无其事地附带说
道“:这就 是你 吸引我 的地 方,但是,你 也有 什么 什么优 点,所
以表面上的缺点更显得有人性。”人对于别人说过的话总是
对最后的结论印象最深刻,附加赞美的话,对方便认为结论是
赞美的,即使前面说过令人不愉快的话,也就不会计较了。
假托第三者传达对对方的批评。
以下是我听某企业的主管说的,他的公司有几位兼职的
女职员言谈不很高雅,甚至对他这个上司说起话来像对待朋
友一样。有一天,他告诉一个已经任职两三年的女职员:“最
近的年轻人说话有点随便,请你代我转告一下好吗?”
那个 女职 员回答“:是 ”,结 果却 很令人 意外。那 几个 兼职
的女职员谈吐多少有所改善,而那个负责转告的女职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