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

第93部分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93部分

小说: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老潘为什么能够看出来?相信看过007电影的读者大大都不是笨蛋吧!

    但是让老潘疑惑的是,在这位李小姐的怀里,还找到了一张合影,上面的人赫然是这位李小姐和一个和老潘至少像到了九分的家伙……

    难道历史又在这里作弄了我们的老潘一下?

    ※※※※

    惊心动魄的反谍战很快就传到了五纵首长的耳朵里,对于老潘的不为女色所动,还有警惕性五纵首长都给了极高的评价,并且将这位变相证明了老潘的身份的事件上报给了中央。这下老潘的身份风波可算是尘埃落地,至此再无人提起……

    不过撤退的事情更是提上了日程之上,对于撤退的路线,中央给了指示,尽快的撤到黄河以南,将运城破坏之后交给敌人去伤脑筋。

    于是老潘和五纵首长一方面做出坚守的架势,一方面加紧在夜间转移部队,因为日军在缓过两天之后,已经开始重新调集了空中力量对运城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和轰炸了,只有夜间才是我军最好的活动舞台,不过运城现在可也不是任凭日军飞机自由来去的地方了,缴获了日军的四门高射机关炮的老潘,现在可算是熬出头来了,在小鬼子的飞机被打下来两架之后,更是不敢肆无忌惮的侦察,运城方面的活动更能得到保障了……

    浩浩荡荡的撤退大军要经过日军控制较弱的临猗为中心的清乡区域,那里有着钱传志的游击队在那里活动,不过确实人数太少相对于这么广大的区域确实是杯水车薪,当地的老百姓可是被变态的小鬼子和丧心病狂的伪军狗腿子糟蹋得不行,于是老潘就正好借着扫荡日军的清乡部队的名义,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至于五纵,已经开始了撤离行动,城内活动的,不过是老潘的第三团的两个营,每天虚张声势罢了,鬼子的大部队想要来到运城,怕是还要五天以上哪!

    一时间两个装备精良的主力团,加上五纵首长坚持要派来参战的一个主力团,以摧枯拉朽之态,横扫了整个临猗地区,日军的据点,炮楼之类的,在老潘的山炮,步兵炮的打击下,一个个的灰飞烟灭,无心插柳的情况下,三天时间,三个团齐头并进,攻击前进了有六十公里,大大小小的小型据点纷纷收缩到了大的据点中,但是仍旧是听着越来越近的炮声煌煌不可终日,那些个双手沾满了革命群众鲜血的伪军和汉奸整天犹如行尸走肉,少量的日军甚至在绝望之中开始了自杀……

    前文所提到的歼灭日军那个清乡小队的战斗就是这段时间进行的,老潘将缴获的日军士兵的清乡日记翻译之后,作为最好的反面教材给那些个心存幻想的人们上了最好的一课。

    不过局部的局面再好也改变不了日军现在大军压境的局面,终于摆脱了晋察冀,晋冀鲁豫各个军区部队纠缠的日军增援部队,距离运城不过两天的路程,而第三十七师团也终于走出了山区,到了地势平坦的地带,于是杀气腾腾的安达中将一方面抚摸着自己摔断的大腿,一方面挥舞着军刀:“杀给给!”

    不过运城的留下的居民还有被关押在已经成为了废墟的日侨区的那些个老弱妇孺的日侨一清早起来发现,城内的红旗怎么不见了?一夜之间多了不少的标语,上面刷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还会回来的!”

    至于那些个民愤极大的日本商人工头,已经被老潘举行了公审大会给喀嚓了。那些个年轻力壮的日侨全部让老潘给宣布“光荣战死了”。只留下那个大家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的被俘的吉川大佐还有几十个日军战俘,交给了五纵作为“战利品”的一部分。

    整个运城地区,头一天还是四处可见的打着红旗的八路,一夜之间就这么消失了?

    日军士兵足足在城外准备了十个小时以上,直到城内的日侨派出了代表哭哭啼啼的来到日军的前沿阵地,这才让如梦初醒的日军知道了对手是什么人,还有这个狡猾的对手已经金蝉脱壳了……
历史洪流卷 第三十二章 火暴的军火生意!
    对于日军疯狂的报复,还有疯狗一般的叫嚣,老潘都在意料之中,不过意料之外的却是日军给出了一张通缉令:上面一九四一年破坏华北治安的头号通缉犯赫然就是我们的老潘,据说还是岗村宁次大将亲自签发的,华北共匪新编第五团团长潘杨,男,二十八岁,中等身材,白面无须,多次流窜华北各地,扰乱皇军治安……老潘一看,上面的悬赏金额赫然是活捉五万现大洋、击毙可得一半,通风报信以至抓获的可得一万……心里想着,这算是什么?心理战术?那些个司令、师长、旅长多了去了,战功赫赫的不再少数,干嘛盯着我一个团长不放啊!

    老潘一边看着李向阳娴熟的用飞机散发的通缉令卷喇叭筒,一边为着那五万现大洋心疼不已:“奶奶的,这小鬼子哪来那么多现大洋啊?还不是都是在咱们中国搜刮的……老子现在可是正缺钱啊!”一边鄙视日本人的眼光:“妈的!老子就值五万现大洋?怎么着也能值个十万啊!不行,好像现在是旅长了,这价钱也不能按照团长来算了,二十万不过分吧……”不过这些个拣到传单的战士们可就闹腾开了,纷纷要来看看说是要拣上旅长一点头发或是指甲什么的,好到鬼子那里换点零钱……

    但是老潘因为这个树大招风的考虑,想着第五纵队万余人马浩浩荡荡的经潼关南下,鬼子要是想要报复,恐怕还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他们,我的独立旅还是老套路分兵开进的比较好。

    因为老潘所部现在的电台可是大大的富余,运城的仓库里面这样的好东西,老潘都是指示无声无息的扒拉到了自己这里。所以说独立旅的电台基本上已经配备到了营级,有些个重要的比如飞狐部队,更是每个小的单位都配备了一个电台,因此,倒也不怕部队失去联系,不过因为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原因。老潘的麻痹大意到了顶峰,没有再按以前的规定每部电台定时开机。因此这电台到了这么一打开,那个动静就好像是八路军总部突然到了晋南了。数十部电台就在方圆不到百里的地盘上同时工作,变成了那些个有心人眼中的指路明灯。

    因为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挠,除了沿途和日军的小股部队有过接触,让老潘身边留下的独立旅骑兵营活动了几下手脚之外,恐怕就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了,你想想啊!一个骑兵营哗啦啦的拉出去,那是几百人马啊!弹药充足的战士们远远的用骑枪打,近了用马刀劈……小股的鬼子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不过小鬼子的动作倒是慢了一部,等到日军第三十七师团集结了两个联队的兵力赶到黄河边上的时候,发现河边上只留下几张传单,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签发的那些由飞机散发的通缉令,不过这一张有点不同,上面写了两行字:“这纸卷烟太软,刮屁股太硬,实在没什么用,老子就是潘杨,有本事就来找我吧,不过人少了怕不行,人多了可又找不着,哈哈哈!”

    一连找了十多张传单,发现上面有四五张都写了这些个狗屁不通的东西,其中还有不少的错别字(实际上是第二版的简体字)。气的日军的搜索中队的中队长就要使唤着羊皮筏子开始渡黄河追击这个嚣张的潘杨,不过被带路的伪军团长拼死拼活的拉住了:“太君,太君千万从长计议啊!这潘杨的部队可不是咱们一个中队加一个团就能拿得下来的,还是将这个情况报告给联队长太君定夺吧!要是遭到无谓的损失那可就不好了。”

    一听这话那个留着仁丹胡子的中队长就要发作,不过转念一想。那个潘杨确实是诡计多端,这不会又是诱敌之计吧!再想想皇军现在确实是兵力紧张,上级多次强调要善待这些中国本地军队,因此转怒为喜,在一边惶恐不安的团长肩膀上拍了两下:“你的很好,考虑的十分走到,我的莽撞了!”

    于是搜索中队迅速派人守住了发现的渡河地点,然后派人上报联队本部。

    这次倒真算是这些个小鬼子逃过了一劫,因为老潘确实还抱着临走捞一把的想法,派了一个迫击炮连还有一个步兵营在河边埋伏,等着打渡河未济的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看到鬼子没有贸然行动,因此上报之后,老潘一边叹道小鬼子变聪明了,一边指示部队迅速撤离……

    独立旅西渡黄河之后,老潘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什么不同的时候,新的问题马上就出现了。那就是这里已经不是日占区,而是国统区。陕西当时是胡宗南的地盘,对于这个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老潘开始可是提防的很的,因此继续昼伏夜出的行动。好在部队的夜间行军现在已经是十分的有效率,而骑兵配合着侦察连还有飞狐小队这样的立体式侦察也能够给部队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所以老潘还是十分的放心的。说实在的,老潘论打,还真不怕那些个没怎么上过战场的胡宗南的兵。

    ※※※※※

    骑在一匹缴获的高头东洋马上面的老潘沾沾自喜的盘算着自己的手下到底有了多少部队:

    旅部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营(装备七五式德制山炮四门,以及日制九二式山炮八门,日制九二式步兵炮八门,日制高射机关炮四门)一个骑兵营,一个工兵营,一个侦察营,一个辎重营,一个特种兵大队(飞狐大队),一个教导大队,一个后勤部(实际上就是那些个技术人员和工人加上一个连的警卫部队)

    步兵团辖四营、一个炮兵连(装备九二式步兵炮三门,八十一毫米口径迫击炮六门)一个骑兵连,一个侦察连,工兵连,辎重连。

    步兵营辖四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装备有六十毫米的迫击炮八门,还有重机枪六挺)骑兵炮兵辎重各一个排。

    步兵连以四四编制,每个连除了每班一挺机枪一个掷弹筒之外,单兵还大量的装备了日制的枪榴弹发射器,连部有一个配备了三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的机炮排。因此齐装满员的一个步兵连足有两百人上下。称得上是人强马壮。

    算来老潘的一个营足足能够顶得上其他的八路军部队的一个小团,全旅上下足足万二有余。这样的编制如果不是搬空了半个运城日军的仓库,恐怕也难得凑出来,不过现在老潘自己的感觉就是,要是鬼子来个把联队,还真不在话下……

    说实在的在运城的时候上报的编制是三三编制,九千人马,可是到了临猗的清乡区域转了一圈,原来是好男不当兵的较为富裕的平原地区,老百姓还能活得下去。老潘刚到这里的时候,部队整训的时候,大部分的人乡土观念较重,宁愿加入地方部队或是民兵,在自己家门口作战。可是主力部队一走,小鬼子这么一折腾,全都知道了一个道理,如果不能打跑小日本,就是呆在家里,那也是横祸上门。于是踊跃参军的浪潮将老潘原本派出的那些个扫荡日军村落据点的连级部队给扩充了一倍不止,再加上大量的隐蔽起来的民兵和地方部队都强烈的要求加入主力部队转移,因此老潘最后不得不要求部队做那些个强烈要求参军但是却不符合条件的人们的思想工作,劝那些人在地方上坚持也是一样的抗日……

    于是部队不到一个星期,就变成了四四编制,万余人马。虽然嘴里不说,但是老潘心里这个得意啊,那是难以形容的。嘴里哼着:“我得意的笑,我得意的笑……”连续两天都合不拢嘴。

    想到今后部队要扩编成一个师或者是一个纵队,那该是什么样的光景?骂了自己一声没出息之后,老潘继续上路了。不过唯一郁闷的就是,自从那天晚上喝醉了酒众人起哄之下,好像把柳妹妹给亲了一口之后,就再也没见她来找过自己,分配在旅部政治部工作的柳妹妹见到自己也不过是淡淡的打个招呼,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

    在陕西境内,因为老潘谨慎小心,部队抱成团行动,因此沿途遇到的那些个保安团和民团根本就不敢有稍稍的异动,加上老潘现在可是今非昔比,这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年月,只看看老潘的排场————一个排的卫士全都是美制冲锋枪挎在身后,飘着红绸子的二十响插在胸前的子弹袋的上面,一色的日制军官呢子大衣。老潘是一支呈亮的小手枪用一根宽宽的牛皮腰带扎在腰间,上身是一件皮衣,下面是鬼子的马裤,还有将官皮靴。

    光看到这,那些个土得掉喳的地主们就带着手下那些个东倒西歪的民团们在寨子外面笑脸相迎了,用不着老潘多说什么,劳军的猪羊酒米那是应有尽有,一口一个长官辛苦了。一口一个统一战线好……甚至有些个还偷偷的给老潘和陈前进这些个高级干部送上些个现大洋,大黄鱼之类的。简直就是拥军的模范啊!

    本来以陈前进的意思是劳军的物资有偿的收下,这个现金财务全部谢绝,看到老潘想要开口反驳,最后一句话还说得颇为严重:“我是政委,我们这支部队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这个地主和我们是两个阶级的不同层次的人,要是在抗战之前,这些都是打倒的对象,我们可不能忘了自己是哪个阶级的代言人啊!”

    一边五纵派来的旅政治部主任也说:“我看这件事情还是请示一下上级的比较好,毕竟我们都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我们依靠的是人民群众,老百姓主动前来劳军,或是交公粮,我们是有经验的,可是这地主还有一看就是当地的恶势力前来巴结咱们,咱们也有奶就是娘么?这我认为不妥!”

    老潘想要开口,可是一时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话说,于是看着边上的李向阳和王继威还有姜百无这几个,没想到李向阳倒是不含糊,马上吱声了:“我同意政委的意见,我全家都是贫农,地主就是我的仇人,我见到这些个家伙就没什么好脸色!我也觉得这个东西不能收!”至于王继威和姜百无两人可能是自觉根基尚浅,根本就不吭声。

    ……于是老潘当时的感觉就是敲钟敲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