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青十年讲话汇编1966-1976 >

第147部分

江青十年讲话汇编1966-1976-第147部分

小说: 江青十年讲话汇编1966-197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员我不太喜欢,但是他们演这个戏,还是称职的。 

这部电影的摄影技巧,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重要部分。它拍的早上是早上,中午是中午,黄昏是黄昏,采光技巧是相当高明的。例如:简爱的到达是黄昏,画面上没有说,但是可以直接看出是黄昏。罗杰斯特的摔马那一段,一看就知道是傍晚。接着就是晚上,第二天简爱在户外画画是早上,使人感到清晨的清新,颜色极为丰富,特别是绿色。又例如:疯子伤了她的弟兄,是深夜,接着是拂晓的外景,简爱在平台上来回焦虑地走着等待罗杰斯特,一直到后来两个人见面,这一场戏的摄影技巧了不起,我还没有看过像这样的电影,拍拂晓一看就懂,丰满的绿层次间以暖色的小花,沉浸在朦胧的晨雾中,很好地衬托出这一场戏的内容,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相当吸引人。选景也好,使人总是感觉到面前是个大花园,其中有座古堡。内外景配合得好,例如:简爱坐在窗子旁边,望着窗外,窗外在下雨,但是使观众能隐隐约约地看到窗外茂盛的树木郁郁苍苍。 

这一部电影我推荐给春桥同志看,暂留钓鱼台。你们四位要想这几天看,可以到这儿来看。以上意见,只是提供你们几位参考。如果你们这几天能有时间看,可以打电话找十七楼的康玉和同志。 

注: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一日刘真电话向于会泳传达了江青的上述意见。八月十二日晚,于会泳去钓鱼台看片,八月十三日重新整理此稿。(文化部办公厅提供) 补遗06 江青对墨西哥影片《在那些年代里》的补充意见

江青 
1975。08。15 

〖于会泳传达〗 

江青:关于它的毛病,我没有向你们说充分。将来拍革命历史片时,我们也许要借鉴它的某些部分,前次忘了和你们说。 

(一)因为他们是资产阶级,他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它虽然写的敌我双方是旗鼓相当的,但是因为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都是剥削阶级,因此它什么人都美化,所以它的反面人物大大超过了正面人物。它一开场就是凶残的敌人红衣大主教等。拿破仑第三夫妇、马克西米廉夫妇、红衣大主教、教皇、米拉蒙(伪总统)、神父的私生子、大庄园、叛徒印第安人、墨西哥驻法国大使、瑞士国际投机金融资本家、杀人的三个反动军官、拿破仑第三的私生兄弟、法国驻墨西哥公使……都刻划得相当突出。 

华瑞士一方:农民都是群氓。华瑞士突出,一个将军比较突出,还有一个耍笔杆子的人被打死了,华瑞士这一边一个总统去投降,人家不要,还有一个戴眼镜的秘书最后也动摇了,副总统要夺权被枪毙了。和前者相比,弱多了。 

(二)它没有正式作战的场面。 

(三)运用演员的眼睛作戏不够。《鸽子号》的长处之一,就是在低密度曝光的时候,好像也用了眼神光。例如:“墨片”中的华瑞士就没有看到一次眼珠。 

另外,这个戏的编剧最大的长处之一,是矛盾、冲突刻划得非常尖锐、复杂。敌我双方矛盾写得很好,双方内部又有各自的内部矛盾冲突。华瑞士一方:华瑞士和总统、和以后他的副总统的矛盾,他使用的旧军官的叛变,跟他多年的秘书最后也动摇了。…… 

另外一方:拿破仑王朝(路易波拿巴,欧仁尼)和哈布士堡王朝(马克西米廉、卡罗塔)的矛盾,这两对夫妇,每对夫妇之间又是矛盾的,这两个王朝和教会、庄园主、骑士、印第安人的叛徒、瑞士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家、拿破仑王朝首相(拿破仑第三的私生兄弟)、墨西哥驻法国的外交官他们之间的相互矛盾,法、英、西、奥、墨西哥的军队、军官之间的矛盾…… 

总之,这个戏由于矛盾、冲突特别尖锐、复杂,所以它也就能特别吸引观众。 

(文化部办公厅提供) 附录:江青著作目录(不全) 
(原辑 叶永烈)
一、《宝宝的爸爸》(张淑贞),《新社会》半月刊七卷三期,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
二、《王秘书的病》(张淑贞),《新社会》七卷四期,一九三四年八月十六日。
三、《催命符》(张淑贞),《新社会》七卷六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十五日。
四、《拜金丈夫》(张淑贞),《新社会》七卷八期,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
五、《还我和珊》(淑贞),《新社会》七卷十期,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六、《读书杂记》(云鹤),《中学生》五十五期,一九三五年五月。
七、《为自由而战牺牲》(蓝苹),《电通》半月画报六期,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
八、《我与娜拉》(蓝苹),《中国艺坛画报》,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三日。
九、《垃圾堆上》(蓝苹),《大晚报》,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
十、《我的职业经验》(淑贞),《青年界》九卷一期,一九三六年一月一日。
十一、《随笔之类》(蓝苹),《大晚报》,一九三六年一月一日。
十二、《农村演剧生活》(蓝苹),共十六篇,连载于《时事新报》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日至六月六日。
十三、《儿呀,快长快大吧》(蓝苹,抄录任钧的诗),《大公报》,一九三六年十月十日。
十四、《悼鲁迅先生》(蓝苹),《大公报》,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十五、《再睁一下眼睛吧,鲁迅!》(蓝苹),《绸缨》月刊三卷三期,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十六、《家庭里的事》(蓝苹),《大沪晚报》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十七、《三八妇女节——要求于中国的剧作者》(蓝苹),《时事新报》,一九三七年三月八日。
十八、《关心于白薇者的提议》(蓝苹),《妇女生活》四卷六期,一九三七年四月一日。
十九、《从〈娜拉〉到〈大雷雨〉》(蓝苹),《新学论》一卷五期,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
二十、《〈大雷雨〉中的卡嘉邻娜》(蓝苹),《妇女生活》四卷七期,一九三七年四月十七日。
二十一、《我们的生活》(蓝苹),《光明》二卷十二期,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二十二、《一封公开信》(蓝苹),《联华画报》九卷四期,一九三七年六月五日。
二十三、《收获的季节》(江青),《东南日报》一九四六年九月七日。
二十四、《新时代的彩车——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李进)《新华日报》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二十五、《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高炬),《解放军报》一九六六年五月八日。(注:此处有误。“高炬”非江青,见阎长贵相关文章)
二十六、《首都举行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上的讲话》(江青),《红旗》一九六六年十五期。
二十七、《谈京剧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的座谈会上的讲话》(江青),《红旗》一九六七年六期。
二十八、《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和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江青),《红旗》一九六七年六期。
二十九、《江青讲话选编》,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八年八月出版。包括——
《在文艺界大会上的讲话》(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为人民立新功——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七年四月十二日)。
《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和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日)。
《在安徽来京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七年九月五日)。
《在接见河南、湖北来京参加学习班的军队于部、地方干部和红卫兵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六日)。
《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九、十日)。
《在北京工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三十、《林彪(整版照片)》(峻岭),《人民画报》一九七一年七至八期及《解放军画报》一九七一年七至八期合刊。
三十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峻岭摄影》,《人民日报》,一九七一年八月九日(又载《人民画报》一九七一年七至八期合刊及《解放军画报》一九七一年七至八期合刊)。

(备注)
一、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九日《大沪晚报》刊出署名“蓝苹”的《期待》一文。 但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八日《大公报》刊出《蓝苹启事》,如下:“十月二十九日本埠大沪晚报副刊载有署名‘蓝苹’之《期待》一文,并非拙作,未敢掠美,特此声明。”
二、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四日《大公报》《业余剧人们的三言两语》一文,刊载蓝苹之语:“我希望我做一个黛沙而不是卡嘉邻娜。”
三、一九三六年七月四日上海《大公报》发表乔琳《唐蓝珍闻》一文。文提及蓝苹“时常有稿子在报上发表”,“她到济南去的前后几天,还有好几篇稿子在 《时事新报》——《青光》(副刊)上发表。《南行车中》、《农村演剧杂写》是
其中的两篇”。经查核,《农村演剧杂写》即《农村演剧生活》,署名蓝苹。阅其文章,确系蓝苹所作。《南行车中》则署名“蓝喷”。在《时事新报》上以“蓝喷” 署名而发表的散文、小说甚多,难以确定是否系蓝苹所作,故未列入以上日录。
蓝喷发表于《时事新报》上的文章有:
《松江之鲈》 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九日
《小酒店》 一九三六年三月十六日
《登记》 一九三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香市小景》 一九三六年四月一日
《余山行》 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渤海之夜》 一九三六年四月三十日
《探监》 一九三六年五月六日
《施医局》 一九三六年五月十四日
《小轮船上》 一九三六年五月十六日
《渔汛》 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枫泾布》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五日
《南行车中》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
《公墓之夕》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我做了肉票了》 (上、下) 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八、十九日
《在轮埠上》 一九三六年九月五日
《旧照》 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一日
《生路》 (短篇小说连载六天) 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二至十七日
《新谷》 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三日
《粉笔字》 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残余的人类》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日
《小猪的市场》 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秋夜》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三日
《六婆婆上全节堂》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七日
《某晨记事》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忧郁的调子》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雨天的旅行》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余山之行》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七日
《房东的故事》 一九三七年三月二十日
四、以上目录,收入江青公开发表的文章。在“文革”中,各地造反派、红卫兵组织曾印行各种版本《江青文选》,收入的江青文章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关于“革命样板戏”的一次讲话;二是在“文革”中在各种群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综合各种版本《江青文选》,篇目如下:
《在“电影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年九月八日。
《在“一般故事片题材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对几个话剧的批评意见》,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
《对京剧(沙家洪)的指示》,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五年。
《谈京剧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
《对〈红灯记〉〈革命自有后来人〉演出人员的讲话》,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三日。
《同美术学院教员的谈话》,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参观美术展览时的谈话》,一九六四年冬。
《对沪剧(红灯记)的修改指示》,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五日。
《关于音乐工作的一次谈话》,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审查〈烈火中永生〉样片时的指示》,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对电影〈海鹰〉的指示》,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一九六五年五月五日。
《对京剧〈奇袭白虎团〉的指示》,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
《对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指示》,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
《对〈南海长城〉的创作和拍摄问题的指示》,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
《对京剧改编工作的指示》,一九六五年一月。
《对改编京剧〈红岩〉的指示》,一九六五年一月。
《对于音乐工作的指示》,一九六五年一月十四日。
《给钱浩梁同志的信》,一九六五年三月。
《关于〈奇袭白虎团〉给张春桥同志的一封信》,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七日。
《江青同志就京剧革命问题给云南省京剧团的指示》,一九六五年六月一日。
《对京剧〈海港〉的指示》,一九六五年六月十一日。
《对京剧〈智取威虎山〉演出人员的谈话》,一九六五年——一九六六年。
《对京剧〈平原游击队〉的指示》,一九六五年——一九六六年。
《对交响音乐〈沙家洪〉的指示》,一九六五年。
《关于部分影片的批判意见》,一九六五年。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一九六六年二月二日——二月二十日。
《江青同志给林彪同志的信》,一九六六年三月十九日。
《关于电影的问题》,一九六六年五月。
《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在北京大学对部分同学的讲话》,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讲话》,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在北京展览馆海淀区中学革命学生会上的讲话》,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在北京大学师生员工大会上的讲话》,一九六六年八月四日。
《对“红旗战斗小组”的讲话》,一九六六年八月六日。
《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讲话》,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六日。
《在首都红卫兵司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向资反路线猛烈开火誓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