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矿工雄风 >

第101部分

矿工雄风-第101部分

小说: 矿工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机那么实现军队的摩托化也就有了可能,一支摩步师至少相当于三支步兵师的战斗力。不过要是能够建设一支坦克师就更好了。
“国清你估计一下,要搞出成熟的样品坦克需多久的时间?”
“半年吧!”
“年产量呢?”
“建一个年产一千辆的坦克工厂,至少得一年吧。这个数字我还不能给你保证!一切都需要时间来证明!”
“好,我就给你一年半的时间,一年半后我要看到世界第一辆坦克隆隆驶出坦克工厂!”
“我不是说了,我现在还不能保证吗?主席你是不是太急了点?”
“嘿嘿,不给你们一点压力,你那来的动力?这是要办好了,我给你们科技部重奖!”
“多少?”
“黄金十万两!如何?”
“好,一言为定!”听到有巨额奖金,国清睁大了眼睛。
“这次你们科技部搞出来的东西也很不错啊,有功之臣都要重奖!这几天你将名单报上来!”
“万岁!”
“别叫了,我不当万岁很久了!”
“呵呵,我是心里高兴啊!”
“看到科技部展示的这些新式武器,我就有信心打赢陆战了。不过如果是海战的话,我们的造舰能力是不是太弱了一点?现在欧洲各国都展开了造新式战舰的竞赛,我们有被他们赶上来的危险,在新式战舰的数量和质量上,科技部能不能保证将来仍领先呢?”
“根据我们科技部的发展计划,我们不是已经在澳洲建设一个比九龙造船厂更大的船舶厂了吗?这个位于澳洲纽卡斯尔的造船厂建成之后,就地利用附近的煤铁矿,可以使我们的造舰能力提高二倍。也就是说可以达到年产三艘黄龙战舰的能力。这样的造舰能力强于欧洲任何一个国家!”
“怕就怕欧洲人联合起来啊,要是有一天欧洲人察觉到了我们的征服全球的计划,难保他们不以反‘黄祸’为借口一齐攻打我们!我们现在控制的地域,地跨二大洋,各地领土的安全保障,主要靠的是海军,如果哪一天海军败了,那么我们现在庞大的帝国就会轰然倒塌!南洋、澳洲、北美我们都会失去!陆战我们败得起,但海战是一定不能败的!中国又不是传统海军强国,在欧洲这些海上强国面前,我们缺乏爱海的弄潮儿!我们要想取得海上的长期优势,就必需保持海军战舰在质量和数量上的优势!”
“我们科技部尽力而为吧,真要是出现了不利,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哎——”我叹了一口气!“科技部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海上兵器的研发上啊,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其他的原因改变!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嗯!”
(PS:今天元宵;我要去看灯展;本次更新提前发了。祝大家节目快乐)
第八十三章 布局中原(1)
    窗外雨打芭蕉,天地是灰蒙蒙的一片,宋仁军隔着铁窗,看着外面的这一切,心情跌到了谷底。
“我怎么那么不小心呢?”宋仁军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跑到了欧洲,以为自己暂时安全了,怎料,没等他享受几次法国大餐,就被何本民给秘密押解回来。回国后,龙居士也没怎么对他,只是将他给软禁了起来,算是兑现了当初的诺言——不杀!
不过,现在的样子比死还难受啊!
对于一个志在高远,心怀天下的人来说,不要他做事,软禁起来,真的比死还难受。为了排除目前这死一般的寂寞,宋仁军曾向龙居士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提到自己要寻点事干,那怕是继续在军校当教员都行。
但是,半年过去了,龙居士也许忘了他,竟一直没有任何回音。在这半年里中华帝国出兵台湾,打垮了日本,变天皇为鸟皇。宋仁军看着中国一步步的强大起来,而自己却窝在这里什么都做不了,那心情不用说有多郁闷了。
也有以前的同僚偷偷的来劝过,叫宋仁军放下面子,诚心认个错,再加上他又没有做出过什么对不起中国人的事,也许龙居士会饶了他,给他一次新的机会。
但是,心高气傲的宋仁军那里听得进这样的劝告?自小在家里那怕是自己明知错了,宁可饿着也决不向自己父母绥协,最终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学校时也一样,虽然每次考试都败给你龙居士,但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继续努力,他坚信有朝一日会超过的。不料事与愿违,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上不起高中,也就不可能有继续进修大学的机会。只得去当了兵,当兵之后,在部队中以不服输的性格,拼命苦练,总算是干出了一点成绩。但自己的成绩越大,在部队中受上级的压制也就越大,结果不得不在自愿兵还没当满之际草草复员了事。复员后虽心有不甘,但现实是如此的残酷,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可以让他表现一番。心灰意冷之后,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人之悲不在于身死,而在于身未死而心已死。浑浑噩噩中,宋仁军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原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这样过了。
但——
此时老天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时空异变,全矿一万多人一齐来到了一百多年前的清朝!
击辑中流,方显英雄本色,宋仁军以为自己时来运转了,在这乱世说不定可以闯出一番事业来。刚开始似乎一切顺利,先是投奔了龙居士他们,随着龙居士的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也跟着水涨船高,由一个默默无闻的退伍兵,竟作到了统领数万人马,叱咤风云的军长!
然而,在自己人生最得意之际,在自己看来是一件非常小的军事行动,竟演变成了一场针对自己的政治风暴,龙居士只一句话,就让自己跌回了谷底。转眼间由一名大将变成了军校的教书匠!
对于这样的失落,宋仁军并不是没有彷徨过,甚至想“违心”认过错算了,但他放不下自己的高贵的尊严,见不惯龙居士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不能居庙堂之高,我还不能独善其身,做一名富家翁吗?”这是他被贬后,在军校当教员时的心理写照。
“众人皆醉,我独醒!”宋仁军坚信自己是那一位独醒的屈原,众人只看到了龙居士带领着大家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生活一天一天的富足起来,却看不到龙居士搞封建独裁,妄图建立他龙家王朝的想法。
如果战略上错了,在战术上无论取得多少胜利都是空的!
这是虽只是一句兵法术语,但用在治国方略上也是正确的。如果龙居士搞的是落后的、封建的、与历史车轮背道而驰的政治制度,不管他取得了多少胜利,终归会败亡的。
没有人可以看到这背后的危机,而宋仁军却看到了,事实也正如宋仁军所料的那样,龙居士竟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自己也堂而皇之的称起皇帝来。
宋仁军以为龙居士的称帝必定会有许多人站起来反对,却不料,大多数人深受其骗,竟鲜有反对之声。
难道中国人都是充满奴性的吗?只要有人给他们当皇帝,给他们作主,给他们一口饭吃就会老老实实的听话,老老实实的当统治者手中的奴才?
残酷的现实,让宋仁军对自己对身边的人甚至对整个中国都怀疑起来。
在确认自己在国内再也没有任何作为之后,宋仁军最终决定逃亡国外,放眼看天下,希望在国外找到救国的真理。然而,老天又给自己开了一个玩笑,历尽千辛万苦,远涉重洋到了欧洲后,还没等他从初到异地的欣喜中清醒过来,就被押回了国。
回国后的他,听说龙居士放弃了称帝,这曾一度使他心中又升腾起了对中国的希望。然而细细分析之后,他发现龙居士虽放弃了称帝,但放弃的并不彻底。还保留中华帝国的称号和基于封建君主制度下的勋爵制度。
“看来龙居士,一直没有放弃当皇帝的想法啊!”这是宋仁军作出的最终结论。这使得他一度热烈的心,又冷了下来。
不甘也罢,运气不好也罢,冷眼旁观也罢,此时没有任何官职的宋仁军只得幽闭在这斗室中,任凭时间老人无情的增加他额上的皱纹。
雨一直沥沥的下着,打在芭蕉上瑟瑟作响。
“立正!”
“敬礼!”门外突然传来哨兵雄浑的口令声,打破了死沉的空气。
“这个时候谁会来看我?”宋仁军猜测着。
吱呀一声,大门开了,宋仁军回首看去……
从门外走进来几个人,当先的一个身材肥胖高大,一身雪白锃亮的元帅军服……
宋仁军睁大了眼,嘴里哆嗦着,好不容易吐出了二个字:
“主席!”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是一所功能完备的套房,收拾得还算整洁。望着一年多没见,有些颓废的宋仁军,笑道:“怎么样,还住得习惯吗?”
“哦——”
“要是有什么不满意,尽管说出来嘛!我吩咐过,叫他们一定要尽可能的满足你的生活要求的!”
“这里住得还好!”
“还好?怕就怕这房子太小了一点,住得下你的人,住不下你的心啊!”
“主席,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宋仁军淡淡的眼神中,含着让人捉摸不定光芒。
“直说?哈哈,我今天就直说了,我们是老同学,老朋友了,有什么话不可直说的?这个世界恐怕最了解我的就是你了。今天就直说个痛快!”
“好!我就等着今天说过痛快!砍头不过碗大个疤,最多一言不欢,你砍了我的头!”宋仁军也许憋久了,也憋坏了,心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砍你的头,不是我能决定的,你不要有心理负担!”
“那还不一样?如果你想砍我的头,谁又能制止你呢?你刚才不是要我直说吗?我们就从砍头说起!”
“你没看过现在的政府组成机构吗?怎么还抱着一年多以前的想法?现在最高审判机构属于法院!最高权力机构是人代会!还有一个起到民间监察作用的农工党!这些都是我的倡导下建立的,我怎么也不会自己违反自己一手创建的制度吧!”
“正是因为你一手创建了这些,才是这些制度的致命之处!任何一种制度必需是而且只有是在广泛民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才是坚固可靠的!如今的你,一言可以创建这些,同样的一言可以毁灭这些!你不觉得一个国家,如果只是建立在某个人的思想上,那么这个国家是不是基础太弱了一点,这个国家的人民是不是太悲哀了一点吗?”
“你不会是在说,中华帝国是建立在我一个人身上吧!你要是这理理解的话,是不是太偏激了?我不是神,我不可能一个人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
“这个国家将来会怎样,现在谁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你可以左右这个国家的命运!如果你出了问题,这个国家将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个你承不承认?”
“对于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只要他犯一点错误,都会给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中国如此,西方各国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制度的好坏,不在于他的组成机构是怎样的,也不在于他的意识形态是怎样的,而在于能不能在决策之前少犯错,决策之后如果出了错的,能不能及时纠正!现在你已经看到了,这个国家在我的领导下欣欣向荣!因此你能说,我前面已经实行的政策不好吗?”
“这一点,我也承认,中华帝国如果没有你,可能根本创建不起来,也不可能会出现目前这个大好局面。但是这只能证明你的过去!不能代表你的将来!你又不是神,你能保证将来也同样如此——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或者犯了错之后能够及时改正?”
“在决策之前多听别人的意见,在决策之后看实施的效果,我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处世原则,我就不会有大的错误!”
“你这思想的核心,实质上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
“一个人首先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了,你相信别人又有什么用?那还不被别人卖了还为他数钞票?”
“主席你又将我的话理解偏了,我的意思是说要多听一点别人的话,少犯些主观错误!”
“哈哈,我看这个问题讨论不出结果来,争来争去变成了,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去了,概念都偷换了,我看不如这样,你说说看,你心中的理想国度应当是怎样的?”
“人民当家作主,大家的命运,大家自己决定!”
“俱体如何做?”
“总统直选,办任何事都以民意为先!”
“呵呵,那你说如果我现在放权下去,叫全民公选的话,谁会当选?”
“你!”
“这不得了?放不放权都是我,那我还搞什么民意,搞什么竞选,何必浪费那么多精力呢?与其浪费精力装装民主,还不如静下心来,为中国多办点儿实事!”
“尽管结果一样,但意义不同啊!一个是独裁总统,一个是民选总统,难道这两者一样吗?”
看来直接劝说,难以说服宋仁军了,我不得不迂回作战。
“做一件事,如果从主观方面来分析,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好心,一是出于恶意!做完一件事后,也只有二种结果,一是好的结果,一是坏的结果。这样组合一下,会出现四种方式,一是好心做好事,二是坏心做坏事,这二者的是非大家都有定论了。但另外两种情况,世人对此褒贬不一,一是好心做坏事,二是坏心做好事!请问好心做坏事的人,在事后因当受奖呢还是受罚?同事的,坏心做好事的人在事后又当如何?”
“好心做坏事的,当奖!坏心做好事,当罚!这还用说吗?”
“说来轻松,但真正实施起来,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打个比方,如果你一个亲人死在好心做坏事的人手上,你还会奖他吗?如果你一个必死的亲人,结果因为某种原因,被坏心做好事的人给救活了,请问你又如何罚他?”
“……”宋仁军一时答不上来了。
第八十三章 布局中原(2)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好心还是恶意,是很难分清楚的!双方各执一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我们在做事之前,老是考虑着人家的出发点是什么,那也太难了一点,我们不是神,怎么知道别人的想法?因此,西方世界提出了一种唯结果是论法,只看结果如何,不管你是如何去做的!由此出发,不管你出发点是好还是坏,只要是做的事引起了坏的结果,就要受到惩罚!或者说,只要你做的事引起了好的结果,就会受的奖励!我现在的治国思想也受此影响,不论是谁,不论是用什么方式,只要是对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