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矿工雄风 >

第124部分

矿工雄风-第124部分

小说: 矿工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定下《男儿行》作为国歌时,可以说是举座哗然。一些夫子纷纷劝道,若天下都如此,只怕中国要乱了。我解释道,中华积弱千年,血性荡然无存,纠弯必须过正,这才可能尽快的奋发有为,激发血性,革除积弊。受苦受难受压迫,闹到最后,不得不发出悲怆的最后的吼声,那不是中华民族应该有的本性。如果要发出最后的吼声,也叫别人去吼吧,中华男儿不需要怜悯!
随着国歌的奏响,红底金龙国旗缓缓升起,这面中华第一国旗长三十三米,宽二十米,丝稠面料,极其轻软,虽然巨大,堪称世界第一,但总重量却只有十多斤。旗杆有一百多米长,当国歌结束,国旗也正好升到旗杆的顶端。
巨大的国旗,在高空秋风的劲吹下,猎猎作响,国旗上的金龙,张牙舞爪,好像活了一般。
英国人、美国人、俄国人,听完杀气冲天的国歌,又见那仿佛要择人而噬,浮在半空的金色巨龙,额头冷汉直冒:中国人太可怕了。
法国人、德国人则暗自幸庆,好在自己是站在中国一边,要不然以中华帝国无穷无尽的国力,战无不胜的军队,超前的科技……真不敢想象与中国作对,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中国人,包括刚并入中国不久的黑人、白人、棕色人、犹太人则被热血激昂的国歌给震憾了,同时也为自己的国家是如此的强大而骄傲自豪。
国旗升完后,是盛大的阅兵式。
打头是一千人的步兵方阵,整齐划一,犹如一人,斜挎着上了刺刀的突击步枪,闪着掠人的寒光。身着绿色野战服的方阵走过广场如同一块浮动的绿色地毯。
第二个方阵是一千人的骑兵阵,这些受过良好训练的澳洲战马,踏着鼓点,优雅而雄壮。
第三个方阵是一千人的海军陆战师,这些号称“陆上猛虎,海中蛟龙”的精兵悍将,为中华帝国开疆拓土无数。
第四个方阵是一千人的海军仪仗队,洁白的军服,蓝色的飘带,向人们诉说着海洋之狼的骄傲。
……
随后各个兵种,都有代表着自己方阵出现,山地军、特战师、武警、守备团、预备役……
当然,还处于保密状态的空军和装甲师,我是不会露出来的,空中仅飞艇压低了从广场上空飞过,让人们近距离的看了一下,切身感受了一番,飞艇的巨大与火力的凶猛。
阅兵式结束后,我以海陆空大元帅的身份庄严宣告,中华帝国铁血军总部命令,命令铁血军“迅速肃清国内外一切反对势力残余,收回被俄国占领的国土,让全世界都在铁血军的铁蹄下惊惶。”
然而敌人是不甘寂寞的,当我的命令尚未宣读完毕,一发带着尖啸的炮弹忽然落入人群中……
第七部 世界大战
    湘江河畔,巍峨宏伟的帝国大厦屹立在金色秋风中。
帝国大厦于1846年9月29日竣工。坐北朝南,南北宽336米,东西长506米,高56。5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18万平方米。从正面看,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开门。楼顶中央是一颗直径达18米的巨大地球模型,一条金色巨龙盘绕其上,龙口朝南,似有吞天之势。龙口巨大,如果拥挤一点可以站立上千人。帝国大厦外表为浅黄色花岗岩,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下有7米高的花岗岩基座,象征着中国艰苦的七年解放战争。周围环列有108根大理石圆形廊柱。正门柱直径3米,高35米。四面门前各有十二级大理石台阶,象征十二地支。
帝国大厦由科技部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经过11个月艰苦奋战,终于在开国大典的前二天竣工。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内部设施齐全,装有科技部最新研制出来的声、光、温控制系统。建筑主要由3部分组成:中部为可容纳三万人开会的大礼堂,北部为可设一万人坐席的宴会厅,南部为全国人代常委会办公区。
从二楼到三楼是各地驻京大厅,每个驻京大厅由一个三千平方的主厅和若干个小顶组成,总面积为五千平方。内部装饰由各地代表自行设计,体现当地民风特色。
从四楼到五楼则是一些各俱特色的办公室,接待厅,酒吧,娱乐室。
楼顶的巨型地球,则是功能齐全的主席办公室。那个张开的巨大龙嘴实质上一个检阅台。楼顶边缘则是用于观礼、赏景的风雨长廊。楼顶其他地方则是各地名花汇集的空中花园。
帝国大厦的南面是人民广场,由于地势开阔,所以修建得极为广阔,相当于三个天安门广场大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广场。
人民广场的正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牌,高99米,象征着人民英雄顶天立地。汉白玉大理石构造,饰以青松,黄菊纹饰,体现出中华儿女的坚毅正气。
纪念碑底座铭刻有铁血军自建军以来,历次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姓名8万多个。另外还留有大量空白,那是为将来的人民英雄准备的。
纪念碑正面影刻着我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我起草,林则徐书写的题词:
七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解放其他各族人民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二千年以来,在反抗异族入侵,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当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人类有始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压迫,争取民主和自由,砸碎套在自己身上的神权、族权、国权等等精神枷锁而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条160米宽,长十公里的大道,横穿广场而过,直抵岳麓山脚下。这就是号称中华帝国第一街的中华街。由于这条街的终点在岳麓山烈士陵园,举行国葬的队伍经常从此经过,所以,中华街又被称之为天堂之路。不过,现在湘江大桥尚未建成,中华街,被湘江截成东西两段,两岸交通不得不由轮渡解决,这从总体上影响了中华街的气势。但是开国在即,两岸交通不通不行,于是临时性的搭建了一座木桥,虽是木桥,但也牢固,足以通过阅兵队伍。
看到这,我想不少人都明白了,中华帝国的首都定在长沙!
定都长沙,这样的决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估计有不少人会掉了一地眼境。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中华帝国的首都位置,争论最多的是北京和南京两地。不过,北京由于在攻城时使用了大炮,破坏得有点严重,短期内难以修复。但,这不是落选的主要原因。
北京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自明以来,六百年形成的朽腐糜烂之气、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官场之风以及首都百姓长年在天子脚下所养成的对外地人低看一等的眼神。满清虽被打倒了,但那股酸腐文化,仍然存在,并且难以根治。
中华帝国政府如果入了城,难免被这些朽腐的东西给污染了。考虑到新政府成立时间不长,接受新思维的人不多,那股腐朽之风势必更加严重的影响到新政府,腐蚀人的锐气,消磨人的意志。这些可是有后车之见的啊,我们不得不高度警惕。
南京虽然是和平解放的,城市保存完好,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凡是建都南京的王朝无不是短命王朝。为什么呢,这得归罪于南方的富裕,纸醉金迷,民风懦弱,不思进取。
除此之外,南北两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离海太近,容易被突袭,这对即将要展开的征服世界战争的中华帝国来说是不利的。
那么剩下的只有长沙了。
长沙位于中华内地长江中游,处于富庶的洞庭湖平原,交通便利,是最早解放的城市,又有工业底子。民风剽悍中不失儒雅,接受新思想的人特别多,可为中华帝国各地之表率。新生的帝国需要有一个充满朝气的首都,那么定都长沙也就顺理成章了。
除此之外,长沙并不是唯一的首都!
我打算在中华帝国实行五京制。
分别是,中京长沙,北京,南京悉尼,东京华盛顿,西京巴黎。
政府所在地,将在这五京之间流动。
这样做,我是出于几个目的考虑。
中华帝国国土海洋面积实在太大了,不论在何处定都,总会有鞭长莫及的地方。
在一个地方定都时间久了,总难免会形成独特的帝都文化,这种帝都文化是极端有害的,会将政府高层与平民百姓隔离开去,造成上下离心离德,最终政权分崩离析。首都在各个城市之间流动,一方面可以就近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好使政府可以不断的加入新思想,新人物,受各地不同文化的熏陶,不断的吐故纳新,像流水一样永远不腐。
当然移动一下首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量的人口搬迁,军队的调动,相应设施的建立……财力消耗虽然巨大,但这相对于庞大的中华帝国来讲,不过是小菜一碟。
这些还仅仅是我的构想,知道的人还不多,处于绝密状态。呵呵,要是现在公布出去,我估计,中华帝国马上就要遭到世界各国的联合征讨了。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讨论,定下国体、国徽、国歌、国旗、宪法,随着各国使节陆续抵达,终于定下于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国体:国家公司化国体
国徽:巨龙盘绕地球
国歌:男儿行
国旗:红底金龙旗
宪法:中华民族大融合宪法。
此宪法以促进民族融合,保障中华民族一统全世界以及保障国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宗旨。
本来按我的想法,一切以节约为主,喜事快办,这个开国大典去年就可以举行。不过,在众人的劝说下,我最终决定延后一年举行。
中华帝国庞大无匹,震古烁今,立国之日也是展示中华实力的时候,由于交通的限制,很多外国使团还在路上,需要时间赶来。开国是一件大事,各项规章制度都应该定下来,并且通告天下。如果立国匆忙,连国家的性质都搞不清楚,这样匆忙开国岂不是太小家子气了?等将这一切都忙得差不多了,一年的时间也就过去了。
十月一日,天高云淡,金烂烂的太阳照得人舒舒服服。
天空,99艘巨型飞艇,被涂成喜庆的红色,象征着中华帝国,国运长久。
地上,数以百万计的中华各地代表,身着节日的盛装,齐聚人民广场,人们喜笑着将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使团、商人、冒险者、投机家……身着奇形怪状的民族服饰,点缀其中,犹如人海中撒进的朵朵野花。
欢庆建国的巨大横幅随处可见。红底金龙小国旗更是人手一面,有的家长还将小孩骑在肩上,让自己的孩子见证中华帝国诞生的一刻。
不过此时人们有些焦急,眼看着日过中天了,为什么主席还没有出现?
下午2点整,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帝国大厦楼顶龙嘴中的检阅台。
“出来了,出来了……”
人们欢呼着,数百万双眼睛一齐看着帝国大厦楼顶。
“中华帝国万岁!”
“龙主席万岁!”
……
山呼海啸般的口号,犹如风暴一样卷过人民广场。
我身着雪白的元帅军服,胸前佩着书有“主席”字样的铭文,看着下面激动万分的数百万群众,听着如滚滚热浪一样涌上来的口号,想着七年多的艰苦岁月,无数牺牲了的战士,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就在刚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一楼万人大礼堂顺利闭幕。我以全票,毫无悬念的当选为第一届中华帝国主席。
紧随我之后的是新任国家总理林则徐,外交部长郭嵩涛,最高法院院长杜国威,反贪局局长阮启智,情报部部长王辉,宗教事务部部长叶天成……等等各部首脑。农工党主席马克思。东北集群司令张炮,西北集群司令叶士成,海军司令伍长发,空军司令陈明飞,骑兵军军长陈兵,后勤部部长唐云……等等军队代表。其他各民族的代表更多了,藏、蒙、满、回、乌滋别克、哈萨克、高山……等等共计一百七十多个民族。
主观礼台很大,中华帝国党政军首脑以及各地各民族代表总计六百余人站在上面都不觉得拥挤。其他的一些次要代表以及各国使团的首脑人物总计四千余人,则位于副观礼台上,即位于帝国大厦顶端边缘的风雨长廊,一齐见证举世瞩目的中华帝国的开国大典。
如果要评人类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十件大事的话,那么中华帝国的诞生无疑可以位例前十。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在主持郭嵩涛的示意下,从激动万分的状态下清醒过来,大声宣布:
“中华帝国和中华政府今天成立啦!
从今天起,中华民族受压抑、受奴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从今天起,中华民族将带领世界其他受压迫和奴役的民族走向幸福的明天!
从今天起,只有我犯人,绝不充许人犯我!”
未了,我又大声高呼:
“人民万岁!”通过广播,我雄浑的男中音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中华帝国万岁!” 广场上数百万人一齐高呼。
台上台下,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将开国盛典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下面奏国歌!升国旗!”
雄浑激昂的国歌《男儿行》响起: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 
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 
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 
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 
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 
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 
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 
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