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矿工雄风 >

第37部分

矿工雄风-第37部分

小说: 矿工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先生一言胜读十年书!”林则徐感叹道。
“先生之才,天下闻名,小子我那敢有教于先生?如今天下百姓困顿,西方又有列强对我国虎视眈眈,时刻欲瓜分我国,奴役我华夏民族。小子不才,愿担负起救民于水火的大任,先生大才,请先生助我。”
“手下败将,何敢言勇?老夫虽朽,但在为国为民大任面前,不敢推辞。“
“先生大义!”我大喜过望。
“林大人深明大义,百姓之福,天下之福啊!”叶铭琛趁机插了一句。
“哈哈哈——呵呵呵——嘿嘿嘿——嚯嚯嚯——呜呜呜——”得到了林则徐这样的名人相助,我一时过于兴奋,而犯起傻来,现在我笑起来的样子估计和疯人院的神经质型患着差不多了。
“我不会跟了一个傻子吧。”林则徐心里胡乱猜测着。
我傻笑了很久,才省悟过来,道:“先生大才,我得先生相助,一时喜极而疯,请先生勿怪。”
林则徐见我说得诚恳,心下感动,眼角竟溢出了泪花。
“林大人、叶大人,我这里有道光给两位的圣旨,请收下。”
“吾皇万岁,万万岁……”林则徐和叶铭琛两人一听到圣旨,条件反射似的口呼万岁,跪下接旨。我见他们如此表现,心下气极,不满的说道:“满人皇帝圣旨,何须跪接?我堂堂中华儿女,跪一下异族人做什么?”
“咳——咳——”林则徐叶铭琛两人省悟过来,尴尬的干咳了两声,立直了腰,又朗声道:
“从今天起我华夏儿女,站起来做人了!”
“二位先生,硬梆梆的脊梁骨,可为华夏表率。请受我一拜!”我说着躬身向着两人拜了下去。
“这如何使得?”叶铭琛急急扶我起来,不让我拜下去。
“为了集中我中华全部力量抗击西方列强,只要道光肯撤军,一致对外,我答应了道光归还湖广两省与他。”说到这我停顿了一下,观察林叶两人的神色,发现他们露出了忧虑之色,呵呵,看来他们在为我的前途担忧啊!如此我可以放心重用他们两位了。
“两位先生不知为何有忧色?”我明知故问道。
“先生大义,我等佩服,只是湖广两地皆无,我们于何处安身呢?”
“我们仍留在湖广!”我微笑着答道。
“仍留在湖广?”
“道光已答应了,将湖广两省作为我的佛饷之地,以养本座的天兵天将。湖广两省道光不可派兵驻守,但可派官吏,在税费方面可按去年的标准收取。”
“清庭官僚已腐朽了,如此只怕湖广两省的百姓仍受其害。”
“呵呵,如果这两省的最高长官乃是二位呢?”
“哈哈,先生深谋远虑,我等心服了。”我一说,林则徐和叶铭琛马上明白过来了。
“道光不知二位已向我,已答应我同意二位继续担任原职。这圣旨上写的就是此事。二位上任后,尽可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我们的湖广建成人间天堂,二位再也不必担心朝庭和一些奸佞小人的掣肘了!”
“好!痛快!如此无拘无束的行政,当是我辈官员无上的梦想。”
“不知两位先生将以何法建设我们的天堂?”我问道。这两位马上就要上任了,他们所用何法治理湖广是我所要关心的。
“哈哈,先生在《政论》篇不是说得很明白了吗?‘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只要农工商并举,一改过去只重农事,不顾工商的做法,必定可以使湖广两省快速富强起来。经济政策变了,政治也要跟着变,过去‘士、农、工、商’四民排位,这不对,应当改为四民不分先后,并举于世。这其中‘工’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我们应当重视起来,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除这四民外,还要将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阶层给提到重要位置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何谓科技,又何谓生产力?请先生教我!”两人听我口中忽又冒出了一个新名词,一齐问道。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就是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而技术则是指应用自然规律的能力。两者合称科技,泛指一切探索、了解、研究、实验、观察、发现、发明、掌握、应用、创造、改进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的一切人类活动。试以水,例举之,发现水是科技,喝水是科技,放水养鱼是科技,利用水浇农田是科技、转变水能为电能是科技。”
“科技原来是这样!”林叶两人一副大觉大悟的样子。
……
就着这些新名词为酒,新思想为菜,我们大谈了三天三夜,最终在各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在这三天里我们越谈越兴奋,越谈心就贴得越紧,越谈就越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他们明白了,我所要创造的世界是什么事的一个世界。当然我也受益非浅,他们也纠正了我许多的偏激,急于求成的想法。
我本怪物,并不需要睡觉,而他们这两位年过半百之人,也能兴奋的和我连谈三天三夜,这才是我大为惊叹的地方。酒逢知已千杯少,原来遇见知已是如此美妙的感觉啊。
三天后两位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头终于抵不住瞌睡虫的袭击沉沉的睡去。
关好门,我迎着初升的阳光信心满怀的走了出去……
第三十四章 南洋(1)
    南洋泛指中国南海周边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中国人自宋朝起就有大量的渔民迁居南洋,至明朝时迁居的华人达到了高峰。
从人口结构上来看,到晚清时南洋的华人构成了南洋社会的主要人口,有不少的国家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当地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供献。可以说没有华人的迁移,南洋至今都会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
南洋的周边国家有不少都是满清的属国,如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可笑的是中国自元以来,对南洋的态度是,“任其发展,为其护难。”对于南洋的华人的态度是,“化外之民,任其自生自灭!”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南洋对中国的态度是,“强盛时依附,弱小时欺辱。”很少把中国放在眼中。尤其是这二百年来,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和后来的英法殖民者,对南洋各国采取残酷的殖民统治,这导致了南洋各国人民的生活贫困。
为了转移南洋人民对殖民者的矛盾,西班牙、英、法等各国纷纷宣扬华人抢夺了南洋各国的财富,造成了南洋土著人生活的贫困,以此挑拨南洋土著人对华人仇视心理,在南洋各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血腥排华风暴。每当风暴来临,南洋各国土著人任意抢劫华人财产、强奸华人妇女、屠杀华人老幼,这股风暴刮到一九九七年时到达了顶峰。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排华风暴中丧生或被迫迁移的华人达三千万之众。这使得南洋华人人口迅速下降,所占的人口比例,由高峰时的占当地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下降到不足百分之三十。南洋各国对中国华人所犯的滔天大罪不仅如此,还表现在给西方主子当走狗,甘当入侵中国的马前卒上面,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越战争就是最好的血证。像其它的恶行,比如:疯狂抢占中国南海岛屿,略夺中国南海石洋资源,这与前面提到的种种涛天大恶相比较反而不足一提了。
我们在原来社会只是一些被人任意愚弄的小民,此事我们既管不着也管不了。但现在我们受上天照顾,来到了这个时空,那么这一切就应该尽我们的力量去改变它,让华人堂堂正正、昂首挺胸生活在南洋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这些话是我在使团出发前夜分别给何本民、左宗堂和郭嵩涛讲的。当然对左宗棠和郭嵩涛讲时去掉了一些会暴露我们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字眼。)
使团到南洋加里曼丹岛西部的“兰芳共和国”已经二十天了。这个由华人构成的小国,有着十分有趣的历史和管理制度。
自南宋起,中国东南沿海的华人就来到加里曼丹岛谋生。他们大都集中在该岛西部的沿海城市坤甸一带。他们以地缘为纽带,团结互助,组织了不少“同乡会”之类的组织。后来这些组织团结起来,成立了以东方津为首都的兰芳共和国。罗芳伯因为有较高的文化和组织才能,在绅甸一带的华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被各地同乡会的人推举为领袖,于1770年建国,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在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罗芳伯病逝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新一任的领袖。到1886年时这个在异域建立的华人小国,遭到了荷兰侵略者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而遭到失败,这个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当郭嵩涛按照我的指示,要求兰芳共和国和我们湖广政府建立邦联制的国家时,却遭到了拒决。他们的理由竟然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再说了兰芳共和国本身能够自立,并不需要什么母国的帮助。至于何本民所说的,“从历史上看小国都很难生存的,在如今西方殖民者横行的年代,兰芳共和国要想生存,就必须和全体华人团结起来,共御列强,否则就很有可能亡于西方人之手。”不料现任国主对此不屑一顾,说自己有着十万人民,又上下一致,敌人要么不来,一但来了必定会“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多么可笑无知啊,西方列强连有着近四亿人口的清朝都可以轻易打败,更何况人口仅十万既没有正规军又没有什么好装备的华人小国?
首个任务就遭失败,使团的三个头头并不甘心,继续逗留在那进行说服劝导的工作。但二十天过去了,仍没有什么进展。
眼看着时间就要耽误,是去是留,三人聚在一起商议。
“依我看,干脆让我带着护卫队干掉他们。”左宗棠原本是一个温和的读书人,和我接触久了之后变成了一个铁血的是实力至上主义者。
“这样做只能是万不得已的办法。这些华人是我们的骨肉同胞,轻易开战杀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亲人,这样既使胜了,也于心难安。”何本民心平气和的解释道。
“那怎么办,要想迅速扩张我们的实力以便对抗西方列强,我们可没有多少时间做慢工出细活的事!”
“自从离开广州远赴重洋后,我常常想为什么主席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占有湖广两省。我总结一下,发现有四条很重要措施。”郭嵩涛不紧不慢的说。
“什么措施?”何本民问道。
“其一、以宗教宣传为掩护,辅以免费医疗,争取民心,迅速扩大影响。其二、打击民愤极大的地主恶霸抄没其家产,田地分给百姓,百姓得了好处自然会坚定的跟着主席走。其三、以先进火器武装的铁血军,要么不打仗,一旦打仗,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全歼敌人,决不和敌人打持久战、消耗战。其四、扩展地盘之后,必定会派出大量的政工人员,迅速的安定民心,恢复生产。以作长久之计。”
“嵩涛分析得很有道理!依你之见,想必对我们现在的困境有了主意了。”何本民开始佩服起郭嵩涛这个小伙子了,名人就是名人啊,果然成长的快,与众不同。自己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却在具体问题上往往不如这些一百多年前的小伙子。
“试以主席的经验分析我们当前的困境,不难得出妙计来。其一、目前兰芳共和国的人对我们湖广政府还不了解,怀有戒备之意,这从他们在我们来后,暗中召集的青壮,以备不测,可以看出。针对这个我们可以学主席的做法,大力在兰芳人中宣扬寿佛教,发展教民,对于教民我们可以在这设一个医院免费为教民治疗,这样可以鼓劲更多的人加入我教。其二、这里是共和制没有民愤极大的地主恶霸供我们打击,用以争取民心,但我们可以发展远洋航运,既为我们扩展财源,又富裕本地华人。这样做同样可以起到争取民心的作用。其三、等我们站稳了脚跟,就可以铁血的方式打击反对我们的人,迅速的占领这块土地了。其四,在拥有此地后我们可以肯求主席派出大量的政工人员安定这里的民心,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
“好办法!我赞成!”何本民表态道。
“办法是好办法,只是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这里慢慢的争取民心啊。”左宗棠说。
“季高(左宗棠的字)言之有理,因此这些事不能由我们去做了。”
“我们不做谁做?”
“写信将我们的想法告诉龙主席啊,把我们的困难写清楚,叫国内另派人来实现这个大计。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留一个传教士设立一个联络点,将来好接应国内来人。”
“国内恐怕在短期来不了人吧,我们这次将唯一可以远洋航行的五条海船都带出来了。”
“这个好办,我们可以买几条大船并在当地招募水手,叫他们开回回国去。”
“这一带海运发达,只要给得起价,买船倒不成问题,但我们那有那么多银子?总不能将主席给我们的经费都买了船吧。”
“这个我们可以不花一两银子。”
“不是吧!你难道想去抢劫?”
“对!就是抢劫!前几日我们不是得到消息,一支由三艘战舰护航的西班牙大型商队即将开赴这里吗?这就是我们要下嘴的肥肉。”
“你还真行,都想到我前面去了!”左宗棠见有大买卖乐开了花。
“抢劫西班牙船队的事我也赞成,在这方面我们不必负担任何道义上的责任,毕竟西方人是干海盗起家的,抢劫海盗,黑吃黑,天经地义。不过这事有二点难办,一是不能把他们打烂了或是打沉了这样既使抢来也没什么用。二是不能走漏风声,如果走漏了风声,那么我们在去西方的路上必定会遭到海上强国西班牙人的报复,如此一来,我们的计划恐怕就要泡汤了。”何本民分析道。
“掩人耳目的事好办,我们可以借马六甲一带活动的海盗名义,完事之后将黑锅端给海盗。海战夺取肯定是行不通的,要想完整的夺取一条大船主要靠的是跳梆作战,我们人数上处于劣势,这种肉搏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智取了。”
“智取?如何个智取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