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

第14部分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第14部分

小说: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销售演示中多接受听众的两个情感信号,或者在交谈中不失时机地多作一句介绍。员工的良
师益友与平庸的老板之间的差别也许只是多问几个间题和多几分倾听。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
持续的近乎完美表现的秘密就在于这些细枝末节。

要在这些细枝末节土出彩是需要专长的。你必须研究自身最强的几个才干主题,琢磨它们
如何组合而成你的优势。如果你这样去想,就会豁然开朗,发现要从平庸升至卓越,你只需把
重点从一个主题移到另一主题,或者在某个特定领域深化你的知识。

例如,如果你的一个主题是 
“搜集 
”,你就可能发现,你虽然博览群书,却没有记住有趣的
文章和事实。于是,你决定将每周的阅读方式稍加改变,做个剪报夹,至少每季度将其中内容
全部重读一遍。你很快发现,有了大量的新鲜信息武装,你变得更有洞察力,更善于助人,更
会创新。

也许你的一个标志主题是 
“关联 
”。它给你的个人生活带来满足,但你从未想过将它用于你
的工作。于是你做出调整。你有意识地与同事讨论他们各自的努力如何聚合成团队的整体业
绩。你特别指出一个人对细节的关注如何为另一个人的工作带来方便。你强调共同目的和相互
支持。如此,你在公司中逐渐出了名,被誉为最佳团队创建人。

即使是完善一个主题,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对于你的自我意识和机智都是一次检验。而
要雕琢所有五个主题则需要一生的努力。

我的标志主题排序有意义吗?

从技术上讲,答案是肯定的,似在实际意义上,答案是否定的。 
“优势识别器测试 
”评价你
的每个反应,计算出你最强的几个主题,然后将你的五大主题依次排出。因此,从技术上讲,
列在首位的主题就是你的最强主题,而列在第五位的主题则是你的第五强的主题。

然而,我们建议你不要太看重标志主题的排序。首先,你的第一主题与第五主题,或其他


主题之间的实际差别很可能非常小。在数学世界里,差别的确存在,但在真实世界里,它们可
能没什么意义。

其次, 
“优势识别器测试 
”的实际目的是揭示你的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此
处我们要区分你的标志主题和你的反应主题。标志主题对于你具有引导作用。无论情况如何,
它们都过滤你的世界,迫使你以某种贯穿始终的方式去行动。相比之下,你的反应主题只是偶
尔起作用,通常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起作用。(饭 
。。饭。。论。。坛。。手。。打。。)

例如,如果你的一个标志主题是 
“伯乐 
”,你就会积极寻找机会帮助别人成功。你念念不忘
他们的成长。如果 
“伯乐 
”是反应主题,那就只有当别人坐在你的对面,就其职业生涯向你求教
时,它才会展现。同样,如果 
“战略 
”思维是你的标志主题,那你遇到每一种情况都会问 
“如果 
……
怎样 
”。无论你在淋浴、慢跑,还是夜里躺在床上,你的思绪都无法静止,本能地思考各种应急
计划。而如果 
“战略 
”是你的反应主题,那它只有在拟定五年计划时才会起作用。

有时,反应主题也能派上用场。只要各种条件都具备,它们能使你基本完成工作。但是,
你的标志主题却从不需要暗示。它们之所以威力强大,恰恰是因为出于本能。从第一到第五的
每个主题,都能自我激发,因而是发展优势的关键因素。

主题描述的语句并不完全适合我,为什么?

在某种意义上,这 
34个主题井不真正存在。我们不可能在某人头脑的一个角落找到 
“成就 
”,
在另一个角落找到 
“信仰 
”。每个人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是由他的大脑网络中的
布线决定的。有的线路十分结实,而有的线路则残缺不全。由于各种明显的原因 
——基因遗传、
教养、文化 
——每个人的网络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盖洛普采访两百万优秀工作者,来研究人的优势时,我们所研究的是每个人的独特网络
结构。相比之下,当我们决定综合这些研究结果,并发明一种共同的语言来解释人的优势时,
我们不得不忽略这一独特性。相反,我们将最常见的线条编织成模式,而这些模式就成为优势
识别器中的 
34个主题。在描述中,我们试图捕捉每个模式或主题中最主要的线条,但鉴于每个
主题都是一种综合,很可能某些线条不像另一些线条那样能引起你的共鸣。

将比喻扩展一下,主题是模式,正如格子呢、涡旋纹花呢和人字呢都是模式一样。每一件
人字呢夹克的纺线都略有不同,但仍被认为是人字呢。同样,如果你拥有 
“竞争 
”主题,吸引你
的比赛可能与吸引其他主题相同者的比赛不同,但是,你们在各自在意的比赛中都不会自诩为 
“大度的失败者 
”。

我的一些主题与有的人相同,可为什么我与他们不一样?

很少有人与你的标志主题完全相同(事实上,五大主题有 
3;300万个可能的组合,所以遇
到与你完全相同的人的几率非常小)。鉴于你的五个主题都不是孤立的,上述发现便有意义。每
个主题都与其他主题密切相联,而且会由于这些联系而有所修正和改变。下述一对主题的演化
即是一例,说明通过替换其中的一个主题,就会使行为模式整体改变。 


“理念 
”主题描述了一种对理念和关联的热衷。 
“回顾 
”主题则描述对事情来龙去脉的一种本
能的探索。两者结合便产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理论家,他花时间搜寻过去的线索来解释现在。
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查尔斯 
·达尔文。他惊奇地发现加拉帕格斯群岛雀类的鸟喙大小和形状各
异,继而开始构思其自然选择理论的框架。

现在变一下。保留 
“理念 
”,但用 
“前瞻 
”——一种对未来潜力的迷恋 
——来代替 
“回顾 
”。“理
念”与“前瞻 
”结合创造出一个梦想家,他能从现在的情形中分辨出关键趋势,然后推断 
10年后
这些趋势如何形成合力。想想微软董事长比尔 
·盖茨及其栩栩如生的目标 
——一家一台计算机。

现在保留 
“前瞻 
”,但把 
“理念 
”改为 
“信仰 
”——用一套通常是利他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个人


生活。 
“前澹 
”与“信仰 
”结合也能产生梦想家,但其梦想与上述大不相同。比尔 
·盖茨及其同类想
象的是二个更美好的世界,而 
“前瞻 
”/“信仰 
”的梦想家想象的必然是一个更美好的人民的世界。
他所关心的不是其理想多么创新,而是能产生什么实际效益。马丁 
·路德 
·金可能是一个最动人
的例子。他不但将其一生奉献给种族平等,而且用这一价值观描绘了一幅未来的生动图画:黑
人女孩能与白人男孩在同一个喷泉饮水,坐在同一间教室里,手拉手走在同一条街道上。

最后,保留 
‘信仰 
”,将“前瞻 
”改为 
“交往 
”——渴望了解别人并建立密切的关系。 
“信仰 
”与“交
往”的结合创造出传教士,而不是梦想家。这个人没有时间沉溺于灵感和想象,那太遥远,太虚
无飘渺。相反,她想见到她正在帮助的人.她想知道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独特境遇。惟有
这样,她才确信自己在实践自身价值观。这个人使我们想起了特里莎嬷嬷,而不是马丁 
·路德 
·
金。

我们仅仅改变两个主题之一,就从达尔文越至特里莎嬷嬷。如此,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你
的行为会大大不同于那些与你共享一个、两个,三个,甚至四个标志主题的人了。所以,切勿
孤立地考察你的每个主题。相反,应当考察每个主题如何改变其他主题,设法了解其组合效果。
这就是自知之明的秘诀。

有没有 
“相互对立 
”的主题?

对此的回答是否。传统的个性测试往往基于这样的假设:很多人类性格特征是互相排斥的。
例如,你或是内向,或是外向,但不可能既内向又外向。你或是利己,或是利他;或是武断,
或是随和;或是前瞻,或是怀旧。这种非此即彼的假设被纳入调查问卷。每个问题均经过特殊
设计,如果你在某个性格特征上得分,就会自动在相反的性格特征上失分。这类问题被称为 
“自
模”(ipsative)问题,这意味着,如果两种性格特征你都有,问卷将阻止你把两者都表现出来。 


“优势识别器测试 
”不是这样设计的,理由很简单:这种非此即彼的假设并不适用于实际世
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成千上万的人拥有初看相互矛盾的主题。大卫 
·G是好莱坞一家电影公
司的总裁。他的两大主题是 
“取悦 
”(热爱把别人争取过来的挑战)和思维(喜欢独自沉思)。其 
“取悦 
”主题使他一天能打几百个电话,以求为他的公司吸引好电影。他的 
“思维 
”主题则赋予他
一种沉思的风格,使他能进入剧本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与作家进行内心交流。当我们就这一不
和谐的表象询问大卫时,他说 
“取悦 
”主题和 
“思维 
”主题对他来说可谓天造地设。 
“我是这么一种
人,最怕参加聚会,但一到场又如鱼得水。 


再举一例莱斯利 
·T是一位投资银行家。她有两大似乎 
“对立 
”的主题: 
“和谐 
”(尽可能避免
冲突)和 
“统率 
”(敢于争辩)。“作为业主联合会的主席,我必须领导附近一个园林项目的招标
过程。因为是桩大合同,我想亲自主持。然而联合会的一名委员在会上提出由他来管,因为他
了解业务,有建筑界的朋友,理由说了一大堆。我本想坚持,但见他非常强硬,就同意了。然

一个月以后我看到合同时,却发现他根本没有招标,而是等到最后一刻把合同给了他的一个朋
友。我非常生气。这事很棘手,因为我并不是他的老板。尽管如此,我还是下决心不让他滑过
去。于是我约他见面,直言相告我是多么失望.事情很难办。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们的关系
仍很僵。 


这只是成千上万个例子中的两个。我们发现一些教区牧师处处帮助别人( 
“信仰 
”主题),却
仍然好胜( 
“竞争 
”主题)。我们还发现有些营销人员既热爱概念( 
“理念 
”主题),又迷恋数据和
证据( 
“分析 
”主题)。我们甚至发现一些作家,其对过去的热情( 
“回顾 
”主题)与对未来的憧憬
(“前瞻 
”主题)同样强烈。这些组合或许不协调,却证明对个人难以简单分类。我们每个人都
与众不同,有时妙不可言,有时不可思议,但永远与众不同。我们设计优势识别器测试的目的
就是为了揭示这种惟一性。实际上,这意味着,拥有某个主题绝不排除你拥有其他任何一个主
题。


如果我不喜欢现有主题,我能培养新的主题吗?

简短的回答是否. 
;“优势识别器测试 
”测量你对一系列配对陈述的瞬时反应。通过将这些反
应归纳成模式,测试旨在识别你的大脑网络中最强大的方面,即你的标志主题。如前所述,这
些标志主题是贯穿始终的。无论你多么渴望改变你自己,这些标志主题都难以改变(我们进行
过反复测试研究,让 
300个人做了两次侧试,其两次侧试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0;89,而完全
相关是 
1。0)。

然而,在你锁定你的五大主题之前,我们要提醒你两点。第一,虽然你的标志主题一生不
变,但你可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而这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很可能会将你引向一个全新的舞台。

在研究中,我们采访了丹妮尔 
·J,其 
“体谅 
”和“统率 
”主题帮助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她的 
“体谅 
”才干使她的被访者不觉拘束,而 
“统率 
”才干又使她敢于提尖锐的问题。由于这些才
干(加上她善于把洞察写成文章),她表现出色,被提升为特写编辑。然而,干了 
10年之后,
她突然关闭计算机,重新安排生活,到重症收容所当了一名治疗师。

她觉得,当记者虽然有趣,但不能令她满足。母亲长期生病期间,她多次去医院,继而受
到启发。她重新审视生活,发现自己如果参与帮助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就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于是她参加学习,成为一名治疗师,并到当地一家重症收容所工作。有趣的是,尽管她现在用
的知识和技能完全不同,同样的 
“体谅 
”和“统率 
”主题仍在指导她的行为并帮助她取得佳绩。 
“体
谅”不仅帮助她判断病人的痛苦是生理还是心理的,而且引导她寻找最恰当的言语来帮助病人家
属宣泄心中的困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使她能在正确的情感方位与病人的家庭 
“汇合 
”。

她的 
“统率 
”主题甚至更为有效。她这样描述 
’‘统率 
”主题在其新职业中的作用: 
“当家属们获知他们的亲人即将死亡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惊愕。他们无法相信。他们愤怒、困
惑,常常拒绝接受事实。这时他们最不需要过分多情。相反,他们需要有人指挥。他们需耍有
人告诉他们,下一步怎么走,该准备什么和做什么。我发现自己非常善于根据他们的愿望控制
局面。我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权威和方向。 


丹妮尔只是一个例子。成千上万的人像她一样,虽然主题未变,但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技
能而改变了生活轨道。或许你自己也是一例。你可能认同舞蹈演员布莱恩 
·M。当他挂上舞鞋,
转而学习法律之后,他对舞台的热爱( 
“追求 
”主题)就变成了对法庭讲台的热爱。你也可能认
同教师吉利安 
·K。她帮助别人学习的渴望( 
“伯乐 
”主题)在她转行到一家医药公司后起到新的
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